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docx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docx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docx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docx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分析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 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 可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 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郑和船

2、队图画)郑和下西洋的目 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 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 找建文帝,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 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支 出,有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 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扫荡张士诚旧部、 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面对这么多的说法,我 们该取哪一种观点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材,回答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条件答案提示: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 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2. (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答案提示:提高明

3、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3. (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读教材,学生抢答郑和下西洋的时空范围答案提示:时间:1405-1433年。空间: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 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4. (多媒体出示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读材料和教材,学生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影响二、新课讲授(ZZ)答案提示: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 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 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 伟大贡献。1. (多媒体出示问题: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读模块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七子之歌你可知“MACAU”不是我

4、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16世纪初侵入我国沿海地区,被军民赶走1553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货物,通过贿赂广东海道副使, 在澳门上岸,擅自搭篷建房,进行贸易1573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1987年4月,中葡两国在北京就澳门问题正式签署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三、课堂小结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下西洋的过程:7次远航,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郑和下西洋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5、沿岸。明朝的对外关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 和友好往来'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背景:明朝中期,日本国内社会动荡加剧,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工经过: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了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倭寇,使 成继光抗倭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评价:成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 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1553年,在澳门上岸,进行贸易,攫取居住权。1573年,获得了租借居住权。四、板书设计郑和下西洋友好交往明朝的对外关系军事冲突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

6、 的居住权明朝前期一一国力强盛明朝中期以后一一国力衰落启示:强大的国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傲立于世界的关键。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习题。1. (多媒体展示倭寇形象图)教师简短介绍倭寇情 况(9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 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 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2(多媒体展示以下两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鸳鸯阵材料二:继光为将号令严,赏罚信,士无敢不 用命。与大奠均为名将。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大猷老将务持重,继光则飓发电举,屡摧大寇,名 更出大猷上。戚继光用兵,威名震寰宇。然当张居 正、谭纶任国事则成,厥后张鼎思、张希皋等居言 路则废。任将之道

7、,亦可知矣。3. (多媒体出示问题:戚继光抗倭的基本情况)根 据材料和教材,分组讨论戚继光平息倭寇的情况 答案提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 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随后,戚继光又平息福建、 广东地区的倭患,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4. (多媒体出示问题:对戚继光的评价)学生分组 讨论对戚继光的正确评价?答案提示:工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 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 义者。5. (多媒体出示问题:结合材料二说说戚继光取得 胜利的原因)拓展延伸,结合材料二,分组讨论: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提示:1、获得明朝政府的大力支持。2、戚继 光卓越的领导才能和治军

8、严明。3、得到沿海一带广 大人民的支持,并且战争的性质是正义反侵略的。三、课堂总结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郑和下西洋同亚非各国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频繁, 属于友好往来。明朝中后期,国势日渐衰落,倭寇 入侵,倭患猖獗,戚继光领导了反侵略的抗抗倭斗 争,并取得了胜利。后两者表现为冲突与战争。明 代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非常直观地反映了当时处 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落后了。板书设计七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反思、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戚继光 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民族英雄,个人武艺绝伦,谋

9、略过人,不但是一个军事家,而且还是理论家。在教 学的过程要善于启发学生,向他们的这种高尚的精神和高深智慧学习。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 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3. 通过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习,除可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还可引导学生发 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 信心和自豪感。【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10、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目录、问题、视频导入:目录:1 .郑和下西洋2 .戚继光抗倭3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在明朝的对外关系史上,郑和与戚继光是最著名的人物,他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被后世所称颂。为什 么说郑和的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戚继光是怎样荡平倭寇的呢?视频:新加坡的郑和宝船二、新课讲解模块一一、郑和下西洋何为西洋?西洋:明初,人们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背景: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目的: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经济目的: 用中国的货物去

11、换取海外的奇珍。人物扫描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12岁丧父,在明军攻克云南后被俘,送进皇宫当了宦官。后来跟随燕王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他为宦官首长太监, 并赐姓郑。因他小名“三宝”,所以人称“三宝太监” o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7次规模最大的海船长44丈,宽18丈。航行船只最多时 200多艘。人数每次出海2. 7-2.8万人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非洲东海岸。所带货物: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等。活动: 赠送礼品,发展友好关系; 开展贸易,互通有无,互补互利。观察图片,郑和途径了哪些先后到达亚

12、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今天的越南、印度尼西亚、 泰国、柬埔寨、马来西亚、斯里兰卡、印度、伊朗、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家,郑 和的船队都曾访问过。郑和下西洋的特点郑和下西洋的概况和欧洲航海家航海情况对比表时间次数人数船数船只大小到达范围设备1405-1433每次约2. 7-2. 8万人最多时200多艘长151.8米,宽61.6米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海图、罗盘针1492-15044次1000-1500人17艘长24.5米,宽6米美洲罗盘针1497-14981次160A4艘长34米,宽8米印度罗盘针郑和率领的船队规模庞大,人数众多,技术先进

13、,时间早,比欧洲航海家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下西洋 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的条件阅读材料: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康充积,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 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 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步, 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也日渐丰富。在当时为什么能进行规模如此之大的远航呢?1. 明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使明朝经济逐步繁荣,2.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

14、国;3. 造船水平的高超;4 .航海技术的掌握;5 .指南针的使用;6. 天文、地理知识的积累;7 .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小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8.优秀且经验丰富的船长、水手的通力合作等。(2)郑和下西洋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一.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这样才能在外交中占据主动权。二. 科技发达,有杰出的人才,有富于团结协作精神的团队。对外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 友好关系,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三. 学好外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信心,为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作好准备。四. 敞开国门,不断地吸纳各国先进的文化,国家富强了才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等。郑和下西洋

15、的历史意义意义:(1)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及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郑和下西洋时到达榜葛剌,后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派使臣来中国进献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兽麒麟榜葛剌进麒麟图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从此把辽阔的海洋拱手让给了西方探险者。然而,明政府的海禁政策能够禁止中国人民出海却阻止不了来自于海上的威胁一一倭寇。模块二戚继光抗倭定义一一什么是“倭寇”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

16、人称为“倭寇”。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所到之处,他们杀居民,抢财货,无恶不 作,沿海各地遭到重大破坏,时称“倭患”。图片:倭寇图卷(局部)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戚继光抗倭的背景戚继光字元敬,登州(今山东蓬莱)人,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民族英雄,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 指挥佥事,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声名远扬。经过: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

17、的侵犯。戚家军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练新阵法。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o概况: 1561年台州之战结果: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前往广东福建结果: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戚继光抗倭为何能取得胜利?有效的战术戚继光还创造了 "鸳鸯阵,狼宪.刀.盾等长短武器联合使用,各尽所能,密切配dE3 o凯歌万众一心兮, 惟忠与义兮, 主将亲我兮, 干犯军法兮,群山可撼。气冲斗牛。胜如父母。身不自由。戚继光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

18、奴兮,觅个封侯齐心协力军纪严明忠诚报国决战到底誓死捍卫国家安全 毫不退缩的坚强意志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戚继光抗倭为何能取得胜利?1.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围攻嘉定,城内丁千斤组织人民守城。在一次战斗中,他们冲入敌群,击杀倭寇数十人,保卫了嘉定城,丁千斤在这次战斗中壮烈牺牲2.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侵犯福建长乐,数千居民“列栅拒战” “少壮守城,老稚妇女运砖石”3. 淮北地区的人民也组织起来抗击倭寇,有一个姓彭的铁匠,把平时所锻造的刀枪拿出来武装 群众,一次倭寇窜犯到他们的村庄,彭铁匠率领村民与敌人进行了英勇的搏斗击退了倭寇 长久以来爱国民众与抗倭军士的共同奋斗抗倭斗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得到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戚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