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明朝的灭亡》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7课明朝的灭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末年黑暗的政治统治;了解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李闯王推翻明朝的基本过程; 把握后金的发展和清兵入关的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唐玄宗统治前期和后期的比较,让学生体会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直接导致不同的后 果,培养学生对比辨析、以史为鉴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1.历史上崇祯帝是一个非常勤奋的皇帝,但也无法挽救明朝的覆灭,从中认识到明朝腐败政 治的巨大破坏力,从而可以理解现阶段为什么我国反腐力度如此之大。2.从吴三桂引清兵入 关中得出一个较为正确的历史、人生、民族观。【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末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政策措施及其影响

2、 教学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教学过程气一、导入新课©礴E围期肩函鼬(多媒体展示闯王进京图)李自成是农民 革命史中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从陕北发动革命,以 抗粮均田为号召,转战十余年,卒以一六四四年三 月推翻了明朝的统治。但是,可惜他们容易为胜利 所陶醉,忽视了关外的大敌,终于为满洲人所乘, 遭受了失败。所以李自成既有中国农民典型的吃苦 耐劳,有创造力等优点,也有农民意识,小富即安, 目光短浅的缺点。前者导致他成功,后者导致他成 功之后迅速败亡。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他伟大而传 奇的一生。二、新课讲授i. (多媒体展示明宪宗元宵行乐图)教师讲述: 明朝后期腐败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虽 有明显

3、的发展,但政治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 疏于朝政;皇室内部钩心斗角,大臣们结党营私, 争权夺利。)2. (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学生根据教材说说明朝后期统治腐败的后果。 答案提示: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 不断卜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 百般盘剥。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一)背景(原因)i. 根据图片简要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展示明末农民起义战争图)明末农民战争2.(多媒体展示以下材料)学生分组讨论除了材料 中所说的原因外还哪些原因?材料:17世纪开始的中国气候,此时的明朝处明 朝小冰河时期,万历后期至夭启年间中国气候显著

4、变冷,北方风沙壅积FI甚,旱灾逐年增多,农业收 成锐降”。13与此同期,中原气温与北方农牧 带的降雨量也直抵秦汉以来的最低点。整个明末时 期始终伴随着旱灾、寒流、蝗灾、水灾、鼠疫、瘟 疫等,此后中原气候持续下降,天下大乱,狼烟蜂 起。提示:明朝末年,政治腐败越发严重,国家财政危 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面对灾荒,官府崔征 如故。(二)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1. (多媒体展示以下三则材料)史料解读材料一:天启七年(1627年)三月,陕西大 旱,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饥民死活,仍然催逼税, 敲骨吸髓地榨取农民。白水饥民王二聚集了数百个 无法活命的农民进行斗争,他声问大家:“谁敢杀 死知县? ”大

5、家异口同声地说:“我敢杀。”于是 王二率饥民冲县城,杀死张斗耀,揭开了明末农民 战争的序幕。材料二:崇祯十四年(1641年)年初,攻占 洛阳。李自成夺取洛阳后,俘获官军3000人,收缴 了一批武器辎重,大大改善了农民军的装备,并使 自己拥有了 支装备精良的部队。他没收了福王府 中金银财货和大批粮食物资,发布告示开仓济贫, 大赈饥民,令饥民远近就食。李自成张献忠相继攻 占洛阳、襄阳,宣告了明朝围剿政策的破产。材料三:崇祯十七(1644年)年初,李自成在 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即向北京进军。二月入山西, 仅在宁武一战,即破太原等地。三月,大同、宣府、 居席降,迫至京师城下。十七日,官军三大营先降,

6、十八日,守城太监开门献城,十九日,破皇城,朱 由检自缢,明王朝的统治被农民起义推翻。1. (多媒体出示问建: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根据材料一说说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 答案提示:陕西大旱,但官府仍然催逼粮税。2. (多媒体出示问题:明末农民起义军壮大的是哪 一只)根据材料二,学生抢答在明末农民起义军中 发展壮大的是哪一只?答案提示:李自成。3. 结合材料三和课本知识,说说李自成能够灭亡明 朝的原因?答案提示:(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 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 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门号,深得 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枉杀

7、一 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 以作号召。4. 结合课本知识,教师简单介绍李自成灭亡明朝的 基本情况?(李自成挥师北上,直抵京城,1644年,李自成不 到两天就攻进城内,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 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i. (多媒体展示努尔哈赤图像)教师讲述:满洲的兴起的基本情况。(1616年,努尔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2. (多媒体出示问题:简述清兵入关情况)学生简 述清兵入关情况?答案提示:吴三桂降清,引清兵人关,并与清军联 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 退回北京,最后失败。三、课堂总结明末农民起义军和明清军队

8、经过30余年的反 复较量,推翻了明朝,打击了清朝,在中国农民战 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推动社会历史发展起了一 定的作用。虽然它同中国建社会历史上所有的农民 战争一样,仍以失败告终。但明末农民战争时间之 久、规模之大、斗争之 激烈、影响之深远,却为己 往之农民起义所不及。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1635板书设计气明朝的灭亡爆发壮大Q李自成成为奇异主力军明亡农民军1644年攻克北爆发原因 匚)明末政治腐败,社会黑暗,再加旱灾结局 匚)李自成农民军被吴军、清军击败教学反思气本课主要再现了明末农民起义和明亡清兴,通过对对明末农民起义的探讨学习,明了明末政治腐败的 严重危害,知道农民战争

9、对于明代封建秩序进行了猛烈地冲击与破坏的历史作用。继立的清王朝以明亡为 借鉴,革除了明政府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诸多弊政,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措施,由 此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第17课明朝的灭亡:«<了解李白成起义推翻明朝;知道满族入七中原。:«<知识与能力了解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满洲兴起与清兵入关等基本史实,分析“均田 免赋” 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热烈拥护的原因,思考和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过程与方法收集材料,列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识读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农民起义的经过;小组讨

10、论,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政治腐败导致了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反映了君主专制的腐朽,表明明王朝已走向没落;明朝 中后期的腐朽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引发了农民起义;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得到农民的热烈拥护, 调动了广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明末农民起义推翻明朝的腐朽统治,推动了历史的进程。:«<重点明朝末年的腐败政治:李自成推翻明朝的措施。 难点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新课导入“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这是明末流行的歌谣。这首民谣反映了什 么事件?该事件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结果如何?明朝是怎样走向灭亡的?满洲是怎样崛起的?为什么清兵 能入关?今

11、天,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新课琛究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教师:(引导)明王朝自建朝到灭亡长达276年的历史,在中国古代史上可谓是继汉唐以来的一个强盛的 王朝,是中国古代汉民族所建立王朝中的个顶峰与极端。然而,最终也逃脱不了被推翻的结局。晚明的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1. 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4页内容,总结政治腐败的表现。学生:(1)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纷争不己。(3)大臣们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教师:(出示材料)材料一 蟋蟀皇帝是宋度宗。他终日与宫女、宦官以斗蟋蟀为戏,并称斗蟋蟀为“军国大事”,所以 人们称他为“蟋

12、蟀皇帝”。史祢“蟋蟀宰相”的南宋宰相贾似道和“蟋蟀皇帝”朱瞻基(明宣宗)更是把这种 风气发扬光大。材料二熹宗朱由校在明代帝王中是颇具特色的一个皇帝,文献记载“性至巧,多艺能,尤喜营 造"“雕搂精绝,即巧工亦英能"心灵手巧,对制造木器有极浓厚的兴趣,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 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制造的漆器、床、梳堪称一流。早期,大臣整齐地站在殿下,等候天子的到来。“都过了快一个时辰了,万岁怎么还没有来?"其实, 此刻,皇上正在制造木器,不亦乐乎,早就忘了上朝,国家大事抛掷云宵。教师:上述两段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明朝中期以后的很多皇帝不朝政。2. 经济上

13、大肆搜刮民间财富教师:请同学们阅读第85页内容,找出搜刮民间财富的表现有哪些?学生:(1)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 般盘剥。(2)土地兼并严重。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 失所。(3)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3. 自然灾害教师:请同学们阅读第85页第二段内容,找出自然灾害的表现。学生:明朝末年,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饥民遍野,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 灾难深重的广大农民纷纷发动起义。由于以上天灾人祸的原因,最终导致明末农民战争的爆发。教师

14、: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学生:统治腐朽、土地兼并、自然灾害等。关注民生、建立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5页内容,概括有关明末农民大起义的知识点(爆发原因、代表、口号、 发展、受欢迎的原因、建立政权、推翻明朝)。学生:(1)爆发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严重,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民众不堪重 负,怨声载道,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官府不顾民众死活,催征如故,引发了农民 起义。(2) 代表:在各支农民起义军中,李自成的队伍发展迅速,成为起义的主力军。(3)

15、口号:"均田免赋” o(4) 发展:起义军英勇作战,纵横于河南、湖广等10余省。(5) 受欢迎的原因:“均田免赋” 口号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这两大问题,所以深得农 民欢迎。李自成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6) 建立政权:1644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推翻明朝:1644年,李自成指挥百万大军进攻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2. 教师:比较秦末、明末两次农民起义的异同点。学生:(1)相同点:统治腐败,激化社会矛盾。秦王朝的暴政,繁重的赋税和残酷的刑律,激化了社 会矛盾,导致了陈胜

16、吴广起义。明末的政治腐败,赋税杂税加上连年饥荒、民不聊生,激化了社会矛盾, 最终酿成农民大起义。都直接推翻统治王朝。(2)不同点:秦末农民起义发生在王朝的初建阶段,主要是与秦初的统治政策的急功近利有关。明 末农民起义发生在大明王朝建朝近300年,土地兼并恶化,各种矛盾积重难返的情况下。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1. 教师:明朝后期,其统治地位受到哪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学生:(总结得出)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 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率军与明朝交战,接连取胜,使明朝的北部受到严 重威胁。教师:满族首领努尔哈赤1616年建立大

17、金政权,史称“后金”。皇太极1636年称帝,改国号为清。 满族兴起后多次打败明军,逐渐占领山海关以北的东北全境,并不时南下,伺机长驱直入。教师:明朝末年内外交困,使得明末社会矛盾激化,明朝最终在明末农民起义打击下走向灭亡。2. 教师:找出明朝灭亡的时间、标志。学生:(1)1644年明朝灭亡。(2)标志:崇祯帝在绝望中自缢,明朝灭亡。3. 教师:清军是如何入关的?学生: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 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即离京西行,转战 各地,最后失败。教师:(补充)明王朝灭亡后,清朝摄政

18、王多尔衮率大军南下,明朝最后一支劲旅驻扎在山海关,在吴三 桂率领下投降清朝。李自成亲率20多万大军直逼山海关,在山海关下与吴三桂军展开了大战。苦战两天的农民军被清军冲乱了阵势,被迫退兵,清军尾随入关,杀奔北京。李自成退回北京后,急忙登位称帝, 然后退出北京转战陕西、四川、湖北。清军一路尾随,伙同明降军和地主武装剿杀农民军。1645年,李自 成带少数随从在湖北九宫山查看地势,突遭地主武装袭击,壮烈牺牲,时年39岁.1645年张献忠也战败身 亡。4. 教师: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1)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攻占北京以后,没有能够乘胜追击明朝的残余势力,使之获得了喘 息的机会,伺机反攻。(2) 由于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实行“均田免赋”等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政策,并且严厉镇压明朝的 大地主大官僚,所以为了共同的阶级利益,各地方的地主阶级紧密地勾结起来,成立地主武装与农民军对 抗,这也为农民军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3) 李自成在北京登位后,忽视了关外的满清政权想要入主中原的野心和决心,没有做好充分的防御准 备工作。(4)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后农民起义军腐败变质。(5) 李自成犯了 “流寇主义”的错误,没有建立根据地。(6) 李白成军队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残余势力和各地主武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者。 满洲贵族和汉族官僚地主的联合进攻,是明末农民战争失败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