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语文园地二课型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1. 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并把这种写法运用到习作中去。2. 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3. 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4. 读懂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教学重点词句段运用(相同句式 “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教学难点理解并积累一组爱国名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场面描写的方法,学习运用。 2.学习并运用说话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   )分钟一、交流平台1.读下面两段文字,说说描写的内容有什么共同特点。出示:【课件2、3】文段1:为了拖住敌人,七

2、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文段2: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

3、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2. 学生交流。3. 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1)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板书:场面描写)(2)文段1和文段2既有详细叙述又有概括叙述描写,这样的

4、写作方法叫点面结合。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面,指的是全场情景的总的描绘。(板书:点面结合)4.练习,认识“点”与“面”。(1)请同学们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点”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2)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4. 小练笔拔河比赛片段。 请同学们按一定顺序,点面结合来写一写拔河比赛的片段,注意细节的刻画。 2、 词句段运用(一)相同句式1.读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出示:【课件4】² 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² 那里的天

5、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2. 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3. 教师小结,指导:这两个句子都运用了相同的句式。(板书:相同句式)第一个句子中的两个“只听见”说明了会场的肃静,除了“炮声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再也没有其他声音。第二个句子中的两个“是那么”突出了那里空气的清鲜、天空的明朗,别处的都比不上。4. 练习用相同的句式写句子。(2) “说”的多种表达方式1. 读句子,注意“说”的表达方式。出示:【课件5】² 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² “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

6、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² “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找我借书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² 妈妈俯下身子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2. 指名学生说一说,每个句子里“说”的表达方式是什么。3. 教师总结:如果对话都用“说”来表示,那就显得单调、枯燥。这几个句子中分别用“赞叹、婉言谢绝”代替了“说”。还有的时候,先把语言写出来,然后再交代说话者。还可以直接不用与“说”有关的词语也能表示。(板书:“说”的表达方式)写几个人物说话的句子,分别用上四种不同的对话表达方式。  出示两段文字,让学生感知点面结合的写法,让学生头脑中有对场面描写的初

7、步认识,为今后学习和运用这种写法打下基础。练习画出“点”与“面”的部分,就会使学生真正清楚这种写法的关键点,看出运用这种写法的好处,为实际运用铺路搭桥。 精到的讲解能够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相同句式”和“说”的多种方式在写作中的运用,激发学生自主运用的兴趣。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创作书法作品。2.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 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新课教学(   )分钟1、 书写提示1.谈话导入:我们要举行一次书法作品展览,把你优秀的书法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愿意参加吗?(板书:创作书法作品)2.优秀作品欣赏。出示【课件

8、6】优秀书法作品图片3. 学生评价,说一说从作品图片中你有什么发现或收获。(竖幅的作品从右往左写,署名在左下角;横幅的作品从上往下,署名在左下)4.教师温馨提示:(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2)书写正确,字体规范。(3)自我检视,不断提高。4.创作自己的书法作品,写一首自己积累的唐诗。可以先在草纸上练习几遍,然后在书法纸上书写。5.班内作品展示。二、日积月累1.出示名言警句,学生尝试读一读。出示:【课件7-1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李纲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2.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3.教师讲解:(板书:积累爱国名言) (1)

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为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多用来形容人的伟大。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后主刘禅继位,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两次北伐,在最后一次北伐前夕给刘禅写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三国时期曹植的白马篇,意思是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突出表现了爱国情感。(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这句话出自宋史 李纲列传上,意思是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宣和七年冬,金兵两路攻宋,昏聩无能的宋徽宗只好仓

10、促让位钦宗,慌忙出逃镇江。李纲竭力反对南逃主张坚决抵抗。李纲奏言钦宗:“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钦宗听取了他的建议,把李纲提拔为兵部侍郎。 (4)“位卑未敢忘忧国”出自宋代陆游的病起书怀,意思是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有忘记忧国忧民的责任。4. 再来读一读这些名句,相互交流,看谁读得最好。5. 自己练习背一背,再抄写一遍,积累下来。出示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让学生欣赏,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创作的要求与规则,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一举两得。讲解名言警句的出处、背景和大意,为学生理解名言的含义提供直接的帮助。理解大意有助于学生积累名言名句,同时也为学生的正确运用打下了基础。板书设计一

11、、场面描写,点面结合二、相同句式,“说”的表达方式三、创作书法作品四、积累爱国名言教学反思“交流平台”介绍了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教学中我先出示了开国大典和狼牙山五壮士这两篇课文中场面描写的部分,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感受场面的壮观,懂得描写场面时要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词句段运用”栏目提供了两部分内容,其一是相同句式的连用,其二是“说”的不同表达方式;我都是让学生先感知,再讲解,最后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才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切实感受到运用这些方式、方法的好处。“书写提示”栏目的教学,我注意用网上优秀的书法作品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在懂得行款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日积月累”栏目让

12、学生先感知名言,再听老师的详细讲解,这样记忆就深刻一些。趁此机会,多读多写,日积月累的成效就会更鲜明。学生通过学习,基本达到了本科的教学要求。美中不足的是学生在自我感知阶段进度不一,我只注意了部分优秀生的表现,忽略了学困生的困难,结果少数同学因时间太短而没有什么感知,今后我一定注意到这一点。语文园地二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安排了四项内容: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交流平台”回顾了本组课文的场面描写,以怎样写场面为话题,引导学生交流,加深对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认识;“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引导学生注意反复写法的好处,体会其表达效果;二是引导学生注意人物对话中可以用哪些词语和

13、描写方法表示“说”的意思,引导学生体会汉语表达的丰富性;“书写提示”通过展示两幅学生的硬笔书法作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日积月累”安排了四句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学习古人心系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六年级的学生,有了较多的阅读积累,对于阅读方法的掌握也比较多,但是对于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这一写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在平时习作中使用这一方法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对于语言描写已经较为熟练,但是如何用多种形式来表达“说”,积累不够。学生对于硬笔书法的练习较为扎实,但对于书法作品的行款布局、书写规范等仍需加以注意。学生借助词义理解诗意,积累四句名言,并不困难,应重点指导学生悟理

14、。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课文的具体内容或者学生的习作交流点面结合的写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教师可提供相关片段,引导学生阅读体会。2出示对比句,让学生朗读、交流、讨论,直接体会反复写法的好处。3学生初读四个例句,结合提示和自身的阅读经验说说如何用其他的词语或句子表达“说”的意思,然后教师引导学在实践练习中加深了解。4学生自主欣赏两幅作品,说说自己的发现。然后结合教材提示,思考、交流书写时需要注意的事项。5可以引导学生大致理解每句名言的意思,然后结合曾经学过的诗作或故事,进一步感受蕴含其中的爱国情怀。【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在交流中进一步把握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2

15、读句子,体会反复写法的好处。3欣赏书法作品,能做到规范书写,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过程与方法】先读通,再读懂,最后运用。以读为基础,拓展练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说”的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魅力。2朗读、背诵关于热爱祖国、为国献身的名人名言,体会句子所表达的爱国情怀。重点1掌握场面描写中点面结合的方法。2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3体会名人名言中的爱国情怀。难点1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能力。2了解“说”的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魅力。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场面描写语段。学生:课前准备自

16、己的书写作品。2课时第一课时1结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交流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2体会句子中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3了解“说”的不同表达方式,学习不用“说”字来描写人物语言。重点结合本单元的具体内容交流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难点1体会句子中反复手法的表达效果。了解“说”的几种不同表达方式,并尝试运用。2学习不用“说”字来描写人物语言。一、揭题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二、学习“交流平台”1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2)可以围绕重点作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2交流。(1)阅读文

17、章,要关注场面描写。(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3课件出示狼牙山五壮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开国大典“阅兵式”两个语段,引导学生朗读并思考,两个语段有什么共同点?(1)学生交流。(2)教师总结评价,点拨指导。这两段文字都是场面描写。(板书:场面描写)文段1和文段2都运用了点面结合。(板书:点面结合)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练习,认识“点”与“面”。把两个文段中“面”的描写部分用“_”画出来,“点”的描写部分用“ ”画出来。学生反馈练习情况,教师评价指导。三、学习“词句段运用”1读句子,思考:两个例句中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这两个句子

18、都运用了相同的句式。)2课件出示对比句,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原句的好处。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只听见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和乐曲声、国旗和其他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清鲜,天空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满心的愉快。(1)两个“只听见”起到了强调的作用,突出了升旗鸣炮的时候“全场肃静”的氛围。(2)两个“是那么”突出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是那么”在这里表示程度,这个词语反复运用,突出表现了草原上的空气与众不同的特点。3

19、讨论反复手法的妙处。通过运用反复手法,可以起到突出和强调的作用,能够更加鲜明地表达感情,使语言更富有感染力。4练习用反复手法写句子。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1学生读课本上的例句,交流发现。明确:第一、二句分别用其他词语代替了“说”;第三、四句用人物的行为和神态表示“说”。2课件出示“说”字大家庭,学生读一读,可以补充。一个字:讲、问、答、喊、嚷、吼、曰、叫两个字:商议、赞叹、责备、告诉、数落、质问、回答、探讨、请教三个字:打圆场四个字:窃窃私语、自言自语、喃喃自语、交头接耳、异口同声3学生试着用上面出示的词语进行对话描写,注意不要使用“说”字。示例:“救命啊!老爸要抓住我啦!”我大叫。“你们

20、俩就不要再吵了,只是一场小误会嘛!”学习委员赶忙上前打圆场。4学会用人物的行为和神态表示“说”。(1)巧用伴随语言的行为动作。示例:“站住!作业写完了吗,就想着出去玩?”爸爸往门口一横,一把抓住了他。(2)巧用伴随语言的神态。示例:我低着头,心里就像揣着一只兔子一样忐忑不安:“花瓶是我打破的。”5教师小结,学生试写人物说话。语文园地第二课时1学会按照正确的格式书写、创作书法作品。2读懂并积累一些古代的爱国名言。重点掌握硬笔书写的注意事项,提高书写能力。难点1指导书写,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2感悟先贤的爱国情怀。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交流反复手法的妙处。2谈谈课

21、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二、学习“书写提示”1教师出示几幅硬笔书法作品(横写式和竖写式),师生共同欣赏。过渡:俗话说“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可见写出一手好字不仅能体现出自己的精神面貌,也能给人留下好的印象。但是怎样才能把字写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字写整齐、规范,写出书法作品的感觉。2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上的书法作品,交流书写注意事项。(1)明确硬笔书法作品的常见格式要求。横写式:如果正文为现代文(诗歌除外),则首行起首字宜空两格书写,每行左(除首行)与右的临界字应在同一竖直线上。竖写式:多为齐天齐地格式,即正文各行起首字在同一直线上,各行尾字在同一直线上,标点符号占一字符。落款:无论是横写式还

22、是竖写式,落款文字都尽量不要超过正文首尾,或与之相齐。落款的字体要略小于正文,以显版面上的和谐。(2)明确书写要求。注意行款整齐、布局合理。书写要正确,不出现错别字和不规范的汉字。自我检视,不断提高。3学生根据交流内容,开始书写作品。(1)从本单元课文中摘抄一段自己喜欢的文字,或者抄写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2)可以适当添加花边等美化自己的作品。4以小组为单位,评出组内的优秀作品。5举办书写作品展览会。将小组推荐的书写作品粘贴到墙报上,供同学们欣赏、评析。6师生共同选出最佳书写作品,给予鼓励。三、学习“日积月累”1旧知导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课件出示四句名言)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4学生把课本上的句子读正确、读通顺,了解句子的出处与句意。(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出自诸葛亮的后出师表。意思是: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