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攀钢一中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 共42分)一、(18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麻痹(bì) 针砭(bin) 谄(chn)媚 僭(jiàn)越B、鞭笞(ch) 发酵(jiào) 攻讦(jin) 整饬(chì)C、炽(zhì)热 窥(ku)探 妊娠(shn) 山岚(lán)D、讣(bù)告 粗犷(gung) 皈(bn)依 鞭挞(dà)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铤而走险 管窥里测 煞废苦心 恰如
2、其份B、深负众望 出奇致胜 侯门如海 额首称庆C、天翻地覆 插科打浑 称心如意 循规蹈矩D、手不失卷 自顾不暇 擢发难数 励行节约3、选出“为”字在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 )A、为天下兴利除弊。 B、如姬为公子死,无所辞。C、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即解貂覆生,为掩户。4、比较下列各句中的“于”字,对其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3)篷蒙学射于羿。 (4)千秋万岁后,传于王。(5)然而兵破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6)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7)且今时赵之于秦,犹郡县也。 (8)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3、。(9)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10)每自比于管仲、乐毅。A、(1)与(5)相同 ,(3)与(8)不同。 B、(2)与(4)不同,(9)与(10)相同。C、(6)与(7)相同,(4)与(10)相同。D、(2)与(3)不同,(6)与(7)不同。5、下列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B、旧雨相逢,古人得遇。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C、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6、下面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魏人嫁其子而教之曰:“
4、必私聚积。为了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背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A、“子”义为“女儿”,“姑”义为“婆婆”。B、“反”“倍”在用法上相同。C、“为人妇而出”的“出”指“出嫁”。D、“幸”指“侥幸”,“罪”义为“责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710题。公孙弘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
5、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见,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
6、。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卻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
7、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己,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7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称:称赞B上然弘言然:赞同C虽详与善详:通“佯”,假装D是章朕之不德也章:显扬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而又缘饰以儒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B虽
8、详与善,阴报其祸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C力行近乎仁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D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 余与江进之所以复之9下列全能说明公孙弘受天子赏识的原因的一组是( )为人恢奇多闻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 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ABCD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60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B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人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别人,家里没什 么余财。C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
9、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而遭到汲黯的指责。D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 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段落,完成1114题。(秦)王问于将军李信曰:“吾欲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王以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遂命名李信、蒙恬将二十万人伐楚;王翦因谢病归频阳。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大破楚军。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楚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败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李信奔还。王闻之,大怒,自至频阳谢王翦曰:“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
10、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病不能将,王曰:“已矣,勿复言!”王翦曰:“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王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王翦请美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王忄且 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王翦取陈以南至平舆。楚人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五翦坚壁不与战。楚人数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
11、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王翦曰:“可用矣!”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王翦追之,令壮士击,大破楚师,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楚师遂败走。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 (选自资治通鉴始皇帝二十一年二十三年)注:荆:即楚国,因有荆山,故又称荆。 顿舍:停驻,休息。怚(c) 中:粗心。超距:跳远。1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败李信,入两壁壁:城墙。B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及:趁着。C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委:托付。D王翦因乘胜略定城邑略:攻占。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久之,王翦使人问将军
12、老矣,何怯也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大王来何操A B乃悉国中兵以御之杀其将军项燕CD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13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王翦为将才干的一组是( )王翦谢病不能将 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王翦坚壁不与战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 楚既不得战,乃引而东ABCD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与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信认为灭楚的兵力“不过用二十万”,虽然其勇可嘉,但毕竟流露出了轻敌的情绪,因而在其后的伐楚之战中,由开始的节节胜利最终导致了惨败而归。B王翦与李信相反,他实事求是,做事谨慎,老谋深算,运用以
13、逸待劳、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策略,赢得了全线胜利。C李信和王翦在灭楚上的不同看法及其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印证了孙子兵法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一科学的真理。D王翦虽然为秦国灭楚立下了大功,但是他借秦王重用他为将之机,多次请求得到良田大宅,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攀钢一中高三第一次检测语文试题第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得分答案第II卷(共108分)注意事项:1. 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2. 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四五六七总分得分四、(18分)15.将下列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2分) 。(2)楚人闻
14、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御之;五翦坚壁不与战。(2分) 。1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将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扰。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1) 不见人犬之扰。(2分) (2)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2分) 17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5、#160;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2分) 答: 2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答: 。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4分)(1)周任有言曰:“_,_。”(论语·季氏将伐颛臾)(2)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3)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荀子劝学)(4)仰观宇宙之大,_。(王羲之兰亭集序)五、(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922题。 择死与择生 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地活在那些杰出的生里,亦或活在那些杰出的死里。五千
16、年积淀的,绝非只是出土的竹简,而是这中国式的生命。 同是中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杰出人物,为什么屈原与司马迁,一个要死,一个却不惜带辱而活?这个问题从儿时就牵襻着我。 后世一直将屈原定位为“爱国诗人”,值得商榷。 我以为,这忽视了他作为“政治家”的一面。这个偏差或许是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政治家与政客不同,正是由于前者的献身是别无选择的,后者却是投机的。屈原身为三闾大夫,是楚国的决策大臣,他不能承受楚国蒙受亡国的事实。仅作为一个诗人,即令“国破山河在”,
17、亦不必去死。诗人以“诗”爱国和救国。他可行吟,可以留下作品“薪火传人”。但三闾大夫必须沉江。屈原的这种“相始终”的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失败时惟一的坚持。他是把对政治的责任放在“诗人”之上的。这才是屈原对自己的定位。 诗人的事业,可以不与某一个具体的朝廷和君王相联系,相始终。屈原的这种始终精神,是他作为政治家面对不可挽救的狂澜的惟一坚持。“人生自古谁无死?”“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之于生死,中国自古已有确认之标志。虽然“哀莫哀生别离,乐莫乐心相知”,已将生乐死苦、留恋人世的滋味体会尽致,但是,主动迎接死亡,“在不可选择中进行选择”的精神依然确立。中国的志士仁人,在
18、求生不能的时候,很重视死之权利,倘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信仰完整地活下去,不如选择死亡,将死看作一种意志与尊严的使命。屈原即是著名的范例。他是不会等到敌国军队进入,被俘受辱而死的。他认为羞辱他就是羞辱楚国,他要选择死,一种自由的、高尚独立的死。头戴巍峨之冠,身着兰草香服,时而悲吟,时而高歌,徜徉在汩罗江畔,饱览他所挚爱的山河大地,从容赴死。 屈原之死,死的原因是不是“诗人”的,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政治家只要死得其所和旗帜鲜明,诗人却要死得美,死得如其所吟,死得浪漫。我们何不理解为:屈原是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紧紧拥抱着诗的理想而去的。这死亦是一种决裂,与以往从事的“政
19、治”的决裂,与终生所爱的诗章同归。这是历代美的理想之追求者的最好结局。 死,可以明志;生,却可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出于公心,为李陵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真谏烈臣;但司马迁认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此。他要以一介布衣的身分完成千古史记,为中国撰写第一部大型纪传体史书。 既有了帝王家的史官,却执意要做民间第一史家。当时虽没有明文不准平民“写史”,但司马迁此举引起了当朝的临视与怀恨。他选择受刑忍辱,弃政从文,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这是令世俗瞠
20、目的叛逆之举,这是勇敢与崇高的跨越。他不愧为敢于在朝堂上和禁锢人臣的君臣伦理观念决裂的杰出代表!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伟哉司马迁! 屈原择死,史迁择生,都是崇高的。他们择死与生的思考世代延传;这种思考,构成了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隆起的脊梁。 19第1段,“这中国式的生命”,在文章中有特定的意义,请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解释(3分) 。 20仔细阅读第2段中画横线的三句话。请结合每句话的内容与表达特点具体说明它们之间的联系。(5分)
21、这个偏差或许是有些故意?后人出于不平,以为楚国那样的昏君,不值得屈原去忠于和报效?焉知“政治”也是一种理想。 。 21解释下列语句的含义(4分) (1)(屈原之死)死的方式却是“诗人”的。 。 (2)(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直起身子做人。 。 22有条理陈述“屈原择死”与“司马迁择生”的崇高意义。(6分) (1)屈原择死: (2)司马迁择生: (3)他们择死与择生: 。六(12分)22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地震防御知识填空题答案
- 2025年中小学校政府会计考试模拟试卷
- 2025年森林防火无人机操作员面试题集
- 2025年安全员考试题目数量及答案备考经验博客
- 2025年无人机飞手的招聘模拟题操作
- 课件369梅世强教学课件
- 文库发布:课件
- 读览日本二课件
- 2025年法务监察专家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安全员竞聘考试bi备模拟题
- 达梦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白皮书
- 物料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 辅警考试题库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版)》第一章导论
- 《安娜·卡列尼娜》-课件-
- sg1000系列光伏并网箱式逆变器通信协议
- 妇科疾病 痛经 (妇产科学课件)
- 《李将军列传》教学教案及同步练习 教案教学设计
- GMP基础知识培训(新员工入职培训)课件
- 基于Java的网上书城的设计与实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