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导学案(含答案)K学习目标1. 掌握生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 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3. 感受冰塔林的美, 培养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感情。学习重点1. 掌握生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2. 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学习难点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文中写景的顺序和方法。学习时间2 课时学习进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长江是亚洲第一长河, 世界第三长河, 和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国的“母亲河”。她横贯中华大地,用她的甘醇哺育着中华儿女。长江作为一个符号, 是祖国的象征, 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 为之赞颂。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长江之
2、歌中第一句是这样唱的:“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去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祖国西部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二、有关资料1、作者介绍马丽华,1953 年生,山东济南人,原籍江苏省邳州,当代女作家,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主要作品有诗集我的太阳,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长篇纪实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2、资料链接各拉丹冬位于青海省杂多县唐古拉山乡境内。各拉丹冬,藏语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南北长50 千米,东西宽30 千米,除主峰各拉丹冬峰外,周围海拔6000
3、米以上的山峰还有40余座,冰川覆盖面积790.4 平方千米,有冰川130 条。雪线高度北坡5570 米。南北坡侧各有一条弧形冰川,南支姜根迪如冰川,长12.8 千米,宽1.6 千米,尾部有5千米长的冰塔林,是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北支冰川长10.1 千米,宽1.3 千米,尾部有2千米长的冰塔林,冰桥、冰草、冰针、冰蘑菇、冰湖、冰钟乳、冰塔等构成千姿百态的冰塔林世界。各拉丹冬地区不仅水资源丰富,还蕴藏着大量的黄铜、黄铁、水晶等珍贵矿物。在严寒的气候条件下,高山草原上仍然牧草丰盛,为优良的天然草场,是白唇鹿、野驴、雪豹、高峰雪鸡等20 多种野生动物天然庇护所。除此之外,还有野牛、野驴、藏羚羊等国
4、家保护动物。3、写作背景本文选自藏北游历(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 年版)。有删改。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冰川大河,是西藏特有的自然景观。马丽华在西藏工作近三十年,足迹踏遍大半个西藏,写下了许多介绍西藏的文章。1987 年 3 月上旬,作者跟随电影摄制组走进各拉丹冬,领略到壮美的雪山和奇异的冰塔林的景色,写下此文。本文是记述在长江源头的一段见闻的游记。三、预习设计1、给加点字注音裸露 ()()黧 () 黑 棱 () 角 骤 () 然 草坝 ()气喘吁吁 ()风景 砾 ()接踵 () 而至 酝酿 ()()石 虔 () 诚 诅 () 咒 蠕 ()豁 () 然 蜷 () 卧 腈 () 纶 懈 ()冻疮
5、() 大煞 ()动 眩晕 ()()怠 敦 () 实 蜿蜒 ()()熠 () 熠烁 () 烁 皱褶 () 演绎 ()答案:lu 0 l u li l eng zh o u b a x u zh o n g y u n nia ng chu a ngsh a l i qi a n z u ru xu a n y u n huo qu a n ji n g xi e d u n wan ya n y i shu o zh e y i2、解释下列词语薰黑:形容黑。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
6、。比喻败坏兴致。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敦实:结实;粗壮,敦厚诚实。熠熠烁烁: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3、阅读课文,回答问题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冬游览的经历。四、研读课文1、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的。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山脚一草坝子上一冰丛砾石堆一走下砾石堆一沿冰河接近冰山-已达海拔六千米以上2、课文可分为几部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1、 2 段)写初见各拉丹冬的景象。
7、第二部分(第3 11 段)详写第一天在各拉丹冬不同地点所见的景象及感受。第三部分(第12 15 段)略写第二天再次进入冰塔林的经过。3、找一找作者主要写了哪几点景色?作者主要写的是各拉丹冬的冰塔林。具体顺序:冰塔林一砾石堆-冰河-冰山五、课堂检测1、注音或写汉字裸露 ()()草坝 () 气喘吁吁 () 砾 () 石 眩晕 ()()腈 () 纶 ln( ) 卧 w an y a n( )()() 黑皱 zhe ()接 zh 6 n g() 而至 qu a答案:ld b a x u l i y u n j i n g黧 踵 蜷 蜿蜒 褶2、改正下列各项中的错别字衰竭砾石蜿蜒风云变换_ 改为 _墩实
8、烁烁懈怠漫不经心_ 改为 _漫溢磅礴瞭阔精雕细刻_ 改为 _恭顺静穆挪动穿流不息_ 改为 _答案:换一幻墩一敦瞭一辽穿一川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 ( 景观奇观) 之一的冰塔林。往下的情景多少有些 ( 凄凉悲凉) 。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 不久它便让我(领教领会 ) 了一番。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 (卖弄 炫耀)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答案 (1) 奇观 (2) 凄凉 (3) 领教 (4) 卖弄4、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近代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上演了一幕幕大国兴衰的悲喜剧。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开始后,参观的人接踵而至.。虽然好长时间过去了,但那
9、些新闻镜头却在我心里一直历历在目,难以忘怀。这次野炊活动正开展得起兴的时候, 突然下起了大雨, 真是大煞风景 。答案: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的确, 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答答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 有如刀削 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B.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 典型的缺氧反应。C. “我要死了。"我少气无力地说,声音空空荡荡,随即散失在冰原上。D.说不见又出现了一个,老远喊我 :“都到这地方了,不到处
10、转一转,多亏呀”!答案:C (A.破折号应为冒号。B.冒号应为破折号。D.句末感叹号应放在引号内。)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随电影摄制组走向各拉丹冬。B. 短短几年里,先后有十多位探险者壮烈献身于这项人类事业。C.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D.身体是否强健,是登上冰塔林的关键。答案 ;D( 两面对一面,应删去“是否”。 )六、布置作业C. 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2 、找出描写冰塔林的语段,重点品读。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 、提写生字词黧黑 裸露 骤然 明媚 气势磅礴云遮雾障接踵而至气喘吁吁酝酿 虔诚 蜷卧腈纶 川流不息琼瑶 懈怠 皱褶 敦实 蜿蜒 熠熠烁烁演绎
11、2、解释下列词语风云变幻:比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水流一样连续不断地行进。二、自主探究1读课文第1 自然段,各拉丹东的地貌特征是什么样的?各拉丹东西北阴坡尽是冰雪;东南阳坡是形态多样高峻的大山。2从第2 自然段可知这里的气候特征怎样?多严寒,总是云遮雾障的。3 .作者在各拉丹东考察时遇到哪些困难?高山反应,缺氧,地震,寒冰,最大的困难是摔了一跤,以至尾椎骨折断不能很好出行了4 .作者在文中描写最主要的景观是什么?冰塔林。5 .文中哪一句可看出各拉丹东是长江的源头?第?然段:那是坚冰之下
12、的流水之声,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三、合作探究1、找出文中有关描写冰塔林的语段,朗读并体会。文中几次描写了冰塔林?三次。前面两次描写冰塔林有什么不同?填写下面表格,欣赏作者笔下的冰塔林。句段角度景物特点务-次描写5、6自然段远望(简要概述)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冰山像屏风,雕刻着各种图案;由许多冰的庄 园冰的院落组成 奇美,令人眩晕,自成一 天地第二次描写10、11自然段近观(细致描绘)风声呼啸,冰河光滑难行、阳光和风如刻 刀,冰体奇形怪状,冰塔、冰柱像长 发披肩;阳光下,冰世界熠熠烁烁;冰纹 如岁月的年轮。琼瑶仙境,晶莹洁白,冰 体多样,光彩夺目,时光永恒从作者描写冰塔林的语句中,我
13、们可欣赏到藏北高原所特有的奇异壮美景色,感受到作者由心底涌出的惊叹和自豪之情。作者第二天再去冰塔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对冰塔林的景观不再着笔,只是在砾石滩上寻找贝壳、植物之类的化石,或者古人类活动的痕迹。目的是想进一步探寻冰塔林( 也包括各拉丹东) 的真面目,也想和那些事物一样,融入冰塔林,成为各拉丹东的一组成部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写各拉丹东景观的时候,也融进了自己的情感。结合语境,体会下面句子中表达的情感。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表达了作者被眼前各拉丹东壮美的景色所震撼,也慨叹
14、于大自然创造的伟力。那些冰塔、冰柱、冰洞、冰廊、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像长发披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徐徐垂挂的冰的流苏”比作“长发披肩”,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冰流苏的美丽,流露出作者的喜爱之情。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潺潺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水以人的能量和情感,生动地写出了各拉丹东的冰化成水之后,翻越千山、流经万里,汇成浩浩荡荡的长江,抒写跌宕起伏、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作者的敬佩和 自豪感。3、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
15、效果?作者反复叙写自己在各拉丹冬糟糕的身体状况,从侧面写出了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突出了本文 “所至” 和 “所见” 的独特性。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给读者的阅读感受也超越了“观赏自然”的范畴。 ( 详细分析参见“问题探究”第 1 题 )4、第 14 段写道: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 , 它一刻不停, 从这千山之巅、万
16、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 , 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这句话具有怎样的内涵?谈谈你的理解。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展示在人们面前的不仅仅是美景, 它所给予人类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穷无尽的财富。长江之水源源不断, 长江边的人们会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应有尽有的美。5、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思考并回答括号里的问题。想一想,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这里的“眩晕”和“卖弄”是什么意思?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眩晕”原指一种症状,感觉到自己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指“浩浩苍苍”的美景令人目不暇接,令人不知该看什么;“卖弄”原指
17、有意显示、炫耀,含贬义,这里指大自然的无穷创造力在各拉丹冬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个词表现了作者面对冰峰、冰河、冰谷等景色感受到的震撼,以及基于人与自然的对比而产生的对自然的敬畏。风一刻不停地呼啸, 辨不清它何来何往, 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 , 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 又纷纷扬扬地洒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删去加点的部分,全句的表达效果会有怎样的变化?)删去加点部分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的实实在在描写,缺少了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3) 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 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 雕凿着 , 缓慢而从不懈怠。( 第
18、 11 段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此句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写出了阳光和风的威力,突出了切割过程虽缓慢但却从未停止, 静止中涌动着生命的力量。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作者是怎样描写冰山的裂纹和皱褶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并不去详细描写冰山裂纹和皱褶的形状,而是由此写到关于冰川、冰山形成变化的想象,把冰山的皱褶想象成树的年轮。这样的写法能让读者联想到眼前景物 “背后的故事”大自然漫长、反复的变化,并由此认识到:这冰山、冰川其实是大自然历史的一部分。这些句子在表达方面的共同特点
19、是:在描写眼前景物的同时,都不停留于具体的描写,而是将笔触宕开, 抒写作者的想象与感触,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时间的远处或思考的深处。这样的写法虚实结合,主客相融,带给读者一种富于厚度和深度的美。四、课堂总结1、文章主旨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展现了大自然伟大的神奇,表达了作者观瞻如此壮景由衷涌出的豪情。2、写作特点1以时间和地位转换为序,组织材料。如文章开头和第12 自然段第一句话既有表时间,还有交代作者行踪的语句;第6 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慢慢从砾石滩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交代作者行踪也很明显。2写景优美,融情于景。作者观察细致,尤其是对冰
20、塔林的描绘,运用比喻等修辞,再渗入自己的情感,让人如临其境。如“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一句,就是很好的体现。在长江的源头各拉丹东总写:气候严寒,地貌高峻,冰体多端。描绘冰塔林远望(总写),奇美近观琼瑶仙境,晶莹洁白冰体多样,光彩夺目时光永恒。五、拓展延伸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在心中生发怎样的情感?生甲:和作者一样为各拉丹东的奇异壮美景色折服,为祖国有如此的大好河山而骄傲。生乙:长江之所以波浪滔滔,长流不息,就是因为有各拉丹东这些巨大的冰体。它们是长江水之源,也是长江两岸生命之源。生丙:各拉丹东是长江的源头,景色壮美,人迹罕至,生态完好,要想使长江中下游水势高涨,水质清澈,我
21、们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大力建设对长江的保护设施,使长江这条母亲河能永葆青春的容颜。六、课堂检测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外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我们搭起牛毛帐篷。安托师傅他们从崖底冰河里背回大冰块,我们喝上了长江源头的水。海拔接近六千米,力大如牛的安托师傅做起活来也不免气喘吁吁。他说自己是海拔低些的聂荣县人,所以不很适应。我就更不在话下了。此刻倒霉迹象接踵 而至,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 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这样的身体状况真是大煞风景。但愿它不要影响我的心态,各拉丹冬值得你历
22、尽艰辛去走上一 遭。我们把车停在冰河上,踏进这块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在坚冰丛莽间的一个砾石堆上竖起三脚架。 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虔诚又愚蠢一一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 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 它还不喜欢人们过于恭顺, 在等待云散天晴的日子里, 面对大家的恳求它不为所动;等到导演用粗话诅咒那一天,它可就在蔚蓝的天幕下十分情愿地露了面。这里便是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的冰塔林。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 冰河历历在目。杰巴、安托、开大车的大胡子师傅,头戴狐皮帽,身裹羊皮袍,肩扛比人身还长的大 冰凌,蠕动在巨大的冰谷里,一列小小身影。远
23、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 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地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慢慢从砾石堆上走下来,慢慢沿冰河接近冰山。这一壁冰山像屏风,精雕细刻着各种图案。图 案形态随意性很强,难说像什么。从狭小的冰洞里爬过去,豁然又一番天地。整座冰塔林就由许多冰 的庄园冰的院落组成,自成一天地。我用新近装备的柯尼卡拍彩照,使用标准镜头受限,没同时配起 变焦镜头使我后悔了一辈子一一拍一座完整的冰山,要退出很远。正是在后退的当儿,脚下一滑,分 外利落地一屁股坐在冰河上,裂骨之痛随之袭来。这一跤,使我在后来的旅行中备受折磨。回那曲拍 了片才知道,娇贵而无用的尾椎骨已经折断,连带第八节腰椎也错了位。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段中划线句子的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形象地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 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的特点。2、选文第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菌群移植生物标志物-第1篇-洞察及研究
- 油墨厂搅拌桨磨损细则
-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秀峰中学2025-202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9月月考数学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湖南省张家界市高二(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 印刷厂油墨存储管理规定
- 手受伤后安全培训课件
- 社区结构预测-洞察及研究
- 手势小星星课件
- 中国银行新员工思想汇报模板图文
- 咨询工程师《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考试题(附答案)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