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1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2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3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4页
六年级音乐教案上册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习提升音乐感受水平和鉴赏水平.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及体验音乐所带来的快乐.3、了解民族音乐,激起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4、通过教材中对中外著名的音乐家的介绍,在了解祖国文化的同时,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的文化.5、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6、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能掌握十二首歌曲,并用适合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情绪.2 .了解歌剧、交响乐等音乐体裁形式.3 .能够认真的欣赏音乐作品,通过学习提升音乐感受水平和鉴赏水平.4 .学会欣赏中国传

2、统音乐,了解其特点.教学难点:1.视唱的练习,模仿音乐编曲.2 .对附点节奏的感受和掌握.3 .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三.学生情况分析六年级的同学相对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水平的储藏.因此,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看,其音乐学习领域有必要拓宽,接触的音乐曲目需要更加丰富,音乐体裁.音乐表演形式.音乐常识也需要增加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需要用生动活泼和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贴近他们的升华来激发培养以及开展他们的兴趣.进度方案章节授课内容方案教时预计周次起止日期一我的祖国228.27-8.31二爱心的奉献239.3-9.7三西南音韵249.10-9.14四丰收乐259.17-9.21五音乐家贝多芬2

3、69.24-9.28六十一国庆节2710.8-10.12七京调2810.15-10.19八海峡两岸2910.22-10.26九期中检测21110.29-11.2十卖火柴的小女孩21211.5-11.9机动21311.12-11.16十二马车和雪橇21411.19-11.21十三新年音乐会21511.26-11.30十四机动21612.3-12.7复习21712.10-12.14十六复习21812.24-12.28十七期末检测2191.2-1.6第一课我的祖国教学目标:1 .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

4、作者聂立.3 .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其主旋律,感受歌曲的根本情感.教学重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教学难点: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赏歌曲一一?我的祖国?1 .导入新课2 .聆听?我的祖国?3 .介绍歌曲相关知识(1)首唱者一一郭兰英(2)歌曲创作的背景4 .跟唱?我的祖国?学生跟唱?我的祖国?,再次感受歌曲的意境和情感.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国歌?歌词.(1)齐读歌词(2) 介绍田汉三、学习?国歌?旋律1 .熟悉三连音(1)聆听全曲.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2)

5、拍一拍.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3)听一听.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2 .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1)视唱旋律第一遍(2)提示参加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四、演唱?国歌?1 .齐唱?国歌?2 .跟唱?红旗飘飘?3 .演唱?国歌?五、结束.第二课、老鸟,小鸟教学目标: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难点: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歌曲学习1、旋

6、律学习师: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啾啾啾)33啾啾|33啾啾|666啾啾啾|666啾啾啾|11啾啾|11啾啾|222啾啾啾|222啾啾啾|2、全曲视唱3、歌词学习(1)熟悉歌词(2)唱词3、整体演唱分声部演唱三、结束教学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复习歌曲二、感受表现1、歌曲艺术表现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2、欣赏?美丽的花儿?四、总结全课师:今天同学们学习了?老鸟和小鸟?,你有些什么样的感受呢?来说说.第三课、西南音韵教学目标:1 .能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歌曲?猜调?,并从中感受和体验少年儿童嬉戏游玩时天真活泼的生活情趣.2 .能认真听赏

7、葫芦丝与小乐队合奏?金风吹来的时候?,感受乐曲的根本情绪;熟悉两种云南民族乐器一一芦笙和葫芦丝,初步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乐器.3 .能在地图上标出玉溪、丽江和西双版纳,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有韵味地演唱?猜调?教学难点:识别两件少数民族乐器的音色特点并感受?金风吹来的时候?的根本情绪.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学生交流二、学唱云南民歌?猜调?1 .听赏?猜调?2提问(1)歌声在问什么,你能否尝试模仿.(2)这首歌运用了声乐演唱形式中的哪一种?4 .学唱歌曲(1)师生以对答形式学唱歌曲旋律.(出示歌谱)(2)跟伴奏唱歌词.(3)参加前倚音演唱.

8、(4)用多种形式演唱歌曲.5 .猜谜活动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猜调?二、听赏?金风吹来的时候?1 .初听?金风吹来的时候?2 .交流感受3 .介绍乐器4复听(1)这首乐曲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乐曲分为几局部,每局部的情绪有何不同?你能哼唱它的主旋律吗?四、课堂小结云南的歌美、乐美、舞美,多少年来,在这片土地上,云南的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我很感谢同学们,是你们课前准备的丰富材料让我更多地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很多珍贵的财富,让我们不断努力探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将它们发扬光大.第四课、收乐教学目标:1 .能积极参与听赏乐曲?丰收锣鼓?的教

9、学活动,并能熟悉演奏这首乐曲的各种乐器,听辨出主旋律的主奏乐器.2 .能学会唱?山乡的彩云?这首歌,感受音乐的美感与丰收的喜悦.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山乡晨曲1 .老师弹唱,学生体验音乐的强弱以及力度的变化,并随琴模唱.二、山乡的节奏2 .学生聆听山乡的节奏,注意听辨强弱力度比照.3 .同学们用竹板或筷子模击山乡的节奏.三、山乡的歌1 .旋律体验(1)学生用“lu随琴轻声哼唱旋律.(2)学生划拍认读旋律,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突破难点.(3)全班跟琴齐唱全曲.2 .学唱歌词.(1)老师范唱,学生听辨歌曲的情绪,注意歌曲中的力度变化.(2)学生跟琴唱歌词.第二课时一、庆祝丰收1

10、.听赏?丰收锣鼓?.2 .复听乐曲,讨论交流.3 .参与表现(1)展示演奏?丰收锣鼓?的打击乐器,学生自由敲一敲乐器,听其声,观其开.(2)请学生上台来选择打击乐器参与?丰收锣鼓?的模拟演奏.六、课堂小结师生共同回忆所学内容,请学生自由发言、自主评价.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的收获真大,从领略?山乡的彩云?的美丽,到听赏?丰收锣鼓?,我们一直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让我们再次随着?丰收锣鼓?的音乐跳起来吧!第五课、音乐家贝多芬教学目标:1 .能学会?欢乐颂?的一个声部,并能与他人用明亮、热情的合唱来表现歌曲的情绪.2 .能学会演唱?土拨鼠?,并能用柔和的声音、平稳的气息表现歌曲情绪.了解词典作者歌德

11、与贝多芬.3 .在听赏、演唱活动中,感受大、小调式的调性色彩;了解大调式的音乐比拟明亮,小调式的音乐比拟柔和,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教学重点:感受大、小调不同的调性色彩.教学难点:知道大、小调式的音阶组织形式.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欢乐颂?1 .演唱歌曲2 .说一说1说歌曲表现的思想.2说歌曲表现的情绪.3 .再次演唱歌曲二、学习?土拨鼠?一学习歌词,了解歌德1 .讲?贝多芬与歌德?的故事2 .聆听歌曲3 .默读歌词4 .朗读歌词二学习旋律,了解小调调式1 .“填终止音游戏2 .视唱全曲3 .了解小调调式4 .演唱歌曲第二课时一、复习歌曲二、换曲演唱,了解大调式1

12、 .换曲演唱?土拨鼠?2 .熟悉大调式三、比照演唱,感受不同的调式、调性1 .模唱?欢乐颂?2 .模唱?土拨鼠?二演唱歌曲,感受不同色彩的生活1 .演唱?土拨鼠?2 .演唱?欢乐颂?四、结束.第六课、京调教学目标:1、能搜集有关京剧的资料,进行介绍和交流,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结合欣赏?京调?及相关京剧片断,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与“四大工夫,了解京剧脸谱在表现人物性格中的作用,能辨识京剧的主要伴奏乐器.2、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课的一系列欣赏、模仿和表演等富有创造性的音乐活动,体验京剧这一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3、能学会唱?龙里格龙?这首歌的一个声部,并将歌曲的力度变化和京剧的神、韵表达在表演中.教学

13、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表演活动.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走近京剧1、京剧的四大行当、京剧的伴奏乐器2、京剧的脸谱(1)看脸谱、说脸谱(2)唱脸谱3、京剧的表演形式唱一一演唱;念一一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一一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一一打斗时的表演动作.第二课时一、唱京剧?龙里格?1、听赏与交流2、再听?龙里格龙?3、唱曲谱4、唱歌词(1)念歌词“龙里格龙(咚)(2)比照两种念词方式:不带儿化音、带儿化音.(3)分旦角、生角唱词.(4)集体合作演唱?龙里格龙?.5、自主设计表演(1)启发学生上台分别扮演“生、旦、净、丑,各自设计适合各角色的动作,

14、随音乐?龙里格龙?依次出场表演、造型.“净和“丑角可戴上脸谱表演.(2)教师进行评价,请学生做票友,在添彩的地方鼓掌、喝彩.(3)全班起立,分旦角、生角加上动作表演唱?龙里格龙?,四、总结、延伸第七课、海峡两岸教学目标:1、能仔细听赏?宜兰童谣?,并能有韵味地跟唱台湾童谣?丢丢铜?和?天乌乌?.2、能学会用甜美欢快的声音自信地演唱福建民歌?采茶灯?3、能在活动中了解海峡两岸的音乐文化,坚决祖国统一的信念.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闽南音乐文化,知道海峡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特点.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海峡情思二、两岸风俗1、福建民俗2、台湾民俗3、比拟异同4、寻根求源三、两岸民歌大家唱

15、1、唱台湾童谣2、听赏?宜兰童谣?(1)初听?宜兰童谣?.(2)听赏与跟唱?丢丢铜?.?丢丢铜?的来历.听赏台湾童谣?丢丢铜?.随乐哼唱歌曲旋律.学唱歌词.第二课时一、复习童谣?丢丢铜?.二、听赏与跟唱?天乌乌?.1、了解?天乌乌?.2、听赏歌曲?天乌乌?.3、互教旋律.4、跟唱歌曲.三、学唱福建民歌?采茶灯?(1)学唱?采茶灯?.自主视唱旋律.带入歌词唱一唱.再唱?采茶灯?.四、美好的明天第八课、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目标:1、能够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卖火柴的小女孩?.2、能够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3、能主动积极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教学重点: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

16、为?卖火柴的小女孩?配乐并进行朗诵.难点: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背景音乐,并积极大胆地参与表演.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二、体验探索1、通过语文课的学习,大家都知道这幕童话剧可以分为三段,下面请大家给每段起个小标题吧!(第一段:寒夜卖火柴;第二段:五次点火柴;第三段:冻死在街头.)2、大家觉得少了什么?3、好!各组的方案都根本出台,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朗诵组.(1)学生简单阐述三段课文应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2)其他两组的学生发表意见,并举手通过.(3)老师总结.(4)全班带感情齐读.(5)分角色朗读,并配上画面.第二课时一、体验探索1、我们看看配乐组的方案.(1)各组听曲讨论

17、,并在题板上写出相应的方案.(2)学生可能出现的方案:第一段寒夜卖火柴?悲歌?第二段五次点火柴?祝你圣诞快乐?、?梦幻曲?第三段冻死在街头?梦幻曲?或?悲歌?(3)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分别朗诵一下.三、综合表演(1)学生集体合作表演.四、课堂总结第九课、马车和雪橇教学目标:1、能学会二声部?铃儿响叮当?,体验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并能与同学协调配合,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合唱这首歌.2、能认真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感受歌曲活泼轻快的情绪,并能边唱边用打击乐器和身势节奏为这首歌伴奏.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听赏与跟唱?邮递马车?1、播放歌曲?邮递马车?,学生拍手进教室.2、导入3、听赏歌

18、曲4、音乐活动参与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身势伴奏.师:刚刚我们用打击乐器参与了歌曲伴奏,现在大家尝试用身体的动作参与歌曲伴奏.出示身势节奏谱,播放歌曲,学生随乐自由练习身势节奏.学生听音乐一边跟唱一边用身势伴奏,还可以自由参加其他的动作进行表演.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唱?铃儿响叮当?1、导入2、学唱旋律师:原来马车给大家送来了好听的旋律,让我们来唱唱.3、聆听范唱你听出歌曲有几个声部?哪一局部我们刚刚唱过?在歌曲后半局部,哪里两个声部完全相同,哪里声部又不一样呢?播放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讨论后答复下列问题.4、学习歌谱学生自主学唱歌谱并试着合唱.5、学唱歌词三、表现歌曲.1、体验情绪,激情演唱2、参加打击乐器伴奏3、参加动作进行表演四、课堂小结邮递马车给我们带来了快乐的信息,但愿我们能真正坐上马拉雪橇,在雪地上奔驰欢唱,共度童年快乐的时光!第十课、新年音乐会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学会歌曲?祖国歌?.2、能认真听赏?冬天的请帖?,能随乐跟唱这首歌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