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_第1页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_第2页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_第3页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_第4页
中考语文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 语文 文化常识题含答案(Word版)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文化常识1 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和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B.B. “社”是土地神, “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 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C.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是杜甫高度评价李白的诗句,李白和杜甫是我国古代诗歌史 上的两座高峰,被后人称作 “李杜 ”。D.D.刘姥姥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第六回,作者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 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答案】 A A【解析】 【分析

2、】 A A 项有误, 刘禹锡的秋词,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 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并没 有表达思乡之情。故答案为: A A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 相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 含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2 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 “连中三元 ”的说法, “三元”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 “解元”会“元”状“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考第一

3、名,称为 “连中三元 ”。B B 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的是降职流放,那么 “右迁”指的就是升官。C C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 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D D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着重叙述魏、蜀、吴三国的兴衰 过程;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 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答案】 C C【解析】【分析】ABDABD 表述正确。C C 范仲淹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故答案为: C C【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

4、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 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 试的时候正确答题。3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A. 对联 “失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 ”取材于韩愈的马说与列子,化用了“伯乐相马”愚公移山 ”的典故。B.B.成语 “舍生取义 ”老“骥伏枥 ”豁“然开朗 ”分别出自孟子、曹操的龟虽寿、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 。C.C.古人常言 “二十加冠、三十而立、四十知天命、五十不惑、六十耳顺”。D.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 剑咱有的是担当 ”,歌词中涉及的古人依次是

5、:苏轼、陆游、范仲俺。【答案】 B B【解析】 【分析】 A A 错误,典故不是出自于 “伯乐相马 ”,而是出自于塞翁失马。C C 错误,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D D 错误,稼轩是辛弃疾。 故答案为: B B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考查时一般会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 的基本知识以及称谓、历法、职官、地理、礼俗、文化典籍等。解答这类题目,要求学生 熟记学过的名家名篇的介绍和有关的文化常识。4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A.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令郎是对方的儿子,令堂是对方的父亲,令爱 是对方的女儿。B.B.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6、。愚公移山“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一句中的 “汉之阴 ”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C.C.科举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的第一名为会元,而殿试的 一、二、三名为状元,探花、榜眼。D.D.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 “弱冠 ”指男子十六岁,表示已成年, “花甲 ”指六十 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答案】 B B【解析】 【分析】 A A 项错误。令堂是对方的父亲;B B 项正确;C C 项错误。殿试的一、二、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D D 项错误。古人常用特定称谓来代替年龄。如弱冠”指男子 2020 岁,表示已成年。故答案为: B B 【点评】对于传统文化常识要熟知

7、,注意敬称、谦称、科举考试制度、特定称谓、历法、 礼节等。5 5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冰心、泰戈尔、普希金都是著名诗人,其代表作分别有繁星吉檀迦利自由 颂。B.B.范进中举变色龙都运用了讽刺笔法,揭露虚伪,鞭挞丑恶。C.C.“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分别纪念的是屈原、范仲淹、文天祥。D.D.古诗文中,伛偻、垂髫代指老人,提携、黄发代指小孩,烽火、烽烟、干戈代指战争。【答案】 D D【解析】 【分析】 D D 项有误, 伛偻、黄发代指老人,提携、垂髫代指小孩。 故答案为: D D【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

8、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 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找到关键语句,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 义,然后提取最关键的核心的扣题的语句,比照辨析正误。6 6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的是 ( ( ) )A.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 “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 “左迁 ”必是升职B.B.“弱冠 ”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 称“弱”。C.C.“河北 ”,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这个词可算 是古今异义。D.D.“自号 ”,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为。因均属通晓翰

9、墨之人,无 不别出匠心。【答案】 A A【解析】【分析】A.A.错误,左迁”降低官职,即 降官”故答案为: A A【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 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 常新,逐步深化印象。7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A.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当仁不让 ”等。B.B. 端午,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一般认为,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菊花酒、 挂香袋、吃粽子、插茱萸等。C.C.“君与家君期日中 ”中的 “家君

10、”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常用的谦辞还有:家父、舍弟、 鄙人、劳驾、赏脸、寒舍等。D.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它汇集了从西周 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305篇。【答案】 A A【解析】【分析】A.A.表述正确。B.B. 喝菊花酒不是端午节习俗,而是重阳节习俗。C.C. 劳驾:请别人帮忙做事时用以表示谦恭的套语,赏脸:给面子,用于请对方接受请求或馈赠。这两个词都不是谦语。D.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而不是浪漫主义 传统的源头。故答案为: A 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

11、、 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 知识。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解题时需细心对 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8 8下列有关文化知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A.“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 “社稷 ”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 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 “庙堂 ”代指朝廷, “汗青”代指史册。B.B.律诗共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颔联,第四联为尾联。C.C.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该节日与纪念屈原有关。有吃粽子、赛龙舟、赏菊花等习俗。D.D.礼记,我国儒家

12、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礼记中的 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答案】 D D【解析】 【分析】 A A 项有误, “社”是土地神, “稷”是谷神。B B 项有误,正确应是: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C C 项有误, “赏菊花 ”是重阳节的习俗,不是端午节的习俗。D D 项正确。故答案为: D D【点评】本题考查对语文知识文化常识的掌握和辨析。答题时应注意,把各个选项对照相 应相关的语文知识或文学文化常识,仔细推敲斟酌句子的意思和关键词含义,比照辨析正 误。9 9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A.“唐宋八大家 ”的作品至今为人称颂,如柳宗

13、元的醉翁亭记、欧阳修的小石潭 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B.B.“社”是谷神,“稷”是土地神,古代文化中,常用 “社稷 ”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 很多,如:“桑梓”代指农事, “庙堂 ”代指朝廷, “汗青”代指史册。C.C.冰心和穆旦都是现代诗人,代表作分别为繁星和我爱这土地。D.D.古人把山的北向、水的南岸叫作 “阴”,山的南面,水的北岸叫作 “阳。如 “阴阳割昏晓 的“阴”指泰山的北面。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的 “河阳 ”指黄河北岸。【答案】 D D【解析】 【分析】 A A 项,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 阳楼记。B B 项, “社 ”是土地神, “稷”是谷

14、神。C C 项,我爱这土地作者是艾青。故答案为: D D。【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 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 体系。1010 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A.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同时也借以开展敲社鼓、饮社酒等诸多活动, 陆游游山西村中 “箫鼓追随春社近 ”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B.B.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晋太元中 ”庆“历四年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崇“祯五年十二月 ”都以年号纪年。C.C.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杂文,

15、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D.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作者普希金、变色龙作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诗人、作家。【答案】 D D【解析】 【分析】D D 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是苏联学者、作家。故答案为: D D 【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级古文化常识的把握,注意作者、作品及作品内容的理解。1111根据以下材料,回答小题。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

16、浔阳江口。选自水浒传第三十九回(1 1)请判断上首词的词牌名为()A.A. 水调歌头B.B. 如梦令C.C. 西江月D.D. 沁园春(2 2) 根据水浒传的描述,这首词的作词者是()A.A.晁盖B B 宋江C C 林冲D D 吴用(3 3) 上首词属于下列哪一类词?()A.A. 小令B.B. 中调C C 长调D.D.古体词【答案】 ( 1 1)C C(2 2)B B(3 3)A A【解析】 【分析】(1 1) A.A.水调歌头,是词牌名之一,双调九十五字,上片九句四平 韵、下片十句四平韵。B.B. 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 “梦令”等。以李存勗忆仙姿曾宴桃源深洞为正体,单调三十三字

17、,七句五仄一叠韵。另有三十三字六仄韵,三十三字四仄韵一 叠韵,三十三字五平韵一叠韵,以及六十六字五仄韵一叠韵的变体。C.C. 西江月,后用为词牌名,又名白蘋香”宴虚词”江月令”等。唐五代词本为平仄韵异部间协,宋以后词则上下阕各用两平韵,末转仄韵,例须同部。双调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 平韵一叶韵。另有五十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叶韵,五十一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两仄 韵,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等变体。D.D.沁园春,词牌名,又名 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以苏轼词沁园春 孤馆灯青为 正体,双调一百十四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另有双调一百十六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三句六平

18、韵;双调一百十二字,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 句五平韵等变体。根据字数和韵脚可以分析,这是 “西江月 ”。(2)西江月 自幼曾攻经史是宋朝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一首诗词。词的上片自述身世 抱负、语句通俗直言不讳。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 ”二句显示出宋江对自己文才武 略的自信心。下片写遭受迫害的词人,记述词人受到官府的酷刑后,又变成了流放犯,被 发配到江州,郁积在心中的愤懑因酒醉喷发而出,豪情纵横地抒发了他深藏于心中的不凡怀抱。(3)小令是词调体式之一,指篇幅短小的词。小令通常以五十八字以内的短词为小令。 故答案为:( 1 1 ) C C( 2 2) B B( 3 3 ) A A【点评】调是

19、一种词调体式。明刻本类编草堂诗余中以5959 字至 9090 字为中调,实无根据,但因以同行,所以一般都沿用这种说法。如宴临江仙 ”、宴一剪梅 ” 、 宴蝶恋花 ”、宴钗头凤” 、 宴渔家傲” 、 宴青玉案 ”、宴江城子 ”、 宴破阵子 ”、宴苏幕遮 ”等,后多为沿用。长调是蒙古 民族声乐,蒙古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明,尤以游牧文化最为灿 烂。121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A. 在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作品童年中,外祖母、小茨冈、格里戈里等人,都曾经 给予阿廖沙力量和支持,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B.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

20、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的诗歌305305 篇,也称宴诗三百 ”,这些诗歌内容上分为 宴风” 宴雅”颂宴”三个部分,手法上常用 宴赋”宴比”兴宴”,句式 上常用四言短句。C.C.清代吴敬梓笔下的范进、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作为读书人,虽然他们最 终的命运不同,但这两个人物形象都能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D.D.我国戏曲剧中人物由生、旦、净、丑等不同行当来充任。我国古代的年龄也有特定的称 谓:总角和垂髫代指童年,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答案】 B B【解析】 【分析】 ACDACD 表述正确。 B.B. “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 ”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

21、正确。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 305305 篇诗歌。 故答案为: B B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 品、史书体例等。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 相关知识。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1313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郭沫若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代表性的剧作有屈 原棠棣之花等。B.B.“万钟于我何加焉 ”一“食或尽粟一石 ”中的 “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位。C.C.古时男子

22、十八岁行加冠礼 , ,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 , ,后人就常用 “冠”或“加冠 ”表示成年。D.D.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周亚夫军细柳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史 记。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答案】 C C【解析】 【分析】 ABDABD 表述正确。 C C 此题错在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 ”的表述, 古时男 子行加冠礼是在二十岁。故答案为: C C 【点评】本题考查有文学和文化常识,这些常识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如:作家作品、文 体知识、姓名称谓、天文地理等,非常容易记混,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记多练,才能在考 试的时候正确答题。141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23、A.诸侯的封地叫 “国”,卿大夫的封地叫 “家”。B.B.庠序:古代圈养牲畜的地方。商叫序,周代叫庠。C.C.河,古代多指黄河。江,古代多指长江。D.D.萧墙:国君宫门内正对着门的照壁。【答案】 B B【解析】【分析】ACDACD 说法正确。B B 错误,古代的地方学校。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故答案为: B B。【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化常识的积累。文化常识包括称谓、历法、节气、职官、地理、 文化典籍等。文化常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记忆也比较难,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平时可 将这些知识积累成册,经常复习,增加记忆的牢固性、准确性,这样考试时才能准确答 题。1515班级正在展 “勇于担当,兼济天下 ”

24、的主题活动,根据要求逐项完成以下任务:(1 1)【观点论述】活动中,同学们观看了央视播放的纪录片天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风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 复师马字、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但也都为此在时间、精力等方面做出了牺牲。观影结束后,如何看待责任担当”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请围绕话题,发表议论,写观点、理由及结论。(8080 字以内)。(2 2 )【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上图专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 事。(6060 字以内)(3 3 )【对联续写

25、】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选择其中的一副,围绕活动丰题,续写下 联。1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下联:_2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下联:_【答案】(1 1)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利。(2 2)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以强凌弱,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献计于庄 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最终大败齐军。(3 3)多艺多才有担当;曹刿请命无愧匹夫之责【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观点态度。这类开放性题目要写出自己的独到见解,表达要准确。答 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

26、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 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围绕如何看待责任担当”这一话题摆明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即可。考查学生对名人故事的了解和概括。从图画可以知道,两个人物是鲁庄公和曹刿,是曹刿论战”的故事。根据了解的内容概括作答即可。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要结合对联常识来分析。首先,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 用重复的字;其次,上联的末一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第三,上下联 的句式必须一致,即词类相当,结构相应;第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 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第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 只说一事,也不妨

27、分说两事。围绕勇于担当,兼济天下”的主题和上联的提示拟写下联即可。故答案为: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都应该勇于担 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利。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以强凌弱,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献计于庄公, 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最终大败齐军。多艺多才有担当;曹刿请命无愧匹夫之责【点评】(1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 本围绕观点阐述理由即可。(2 2)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学习重积累,多运用, 并不断总结活动的经验,作出简洁准确的表述。(3 3)本题考查学

28、生对对联的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注意:上下句字数相等;上下句意思相近 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上下句对应位置 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重复用字。16.16.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让我们一起走进酒香千古一一中国酒文化探究”专题实活动中去吧!(1 1 )【书法中的 酒”书法是中国的一种传统艺术。下面是酒”字的几个书法字体,分别代表的是甲骨文、篆书、隶书。请你用一句话来表达自己看到以下书法字体的感受。(2 2) 【文学中的 酒”如果你读读诗词歌赋、小说传记等文学作品,一定会为其中所散发的醇厚酒香而

29、陶醉。请你写出与酒”有关的一句诗文名句和一个故事(名称或梗概),与大家分享。)(3 3)【生活中的 酒”醇香的酒令人陶醉,但现实生活中,酒也可能坏事。奶奶生日那 天,亲朋欢聚,举杯畅饮。宴会结束后,喝了酒的叔叔准备开车回家。请你说几句话劝阻 他。【答案】 (1 1)我从 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 远流长。或我从 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 的酒香。(2 2 )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3 3)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解析

30、】【分析】(1 1)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自 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酒的形态多种多样,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 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可以从酒”汉字书法的线条表现力的 角度, 从字体的形态寓意角度,从书法字体的演变等角度来谈感受。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2 2)本题考查学生的日常积累。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它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从积累的诗文名句中选择与酒”有关的名句和故事作答。写故事时要概述故事内容或列

31、举故事名称。答案不唯一。(3 3)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其次交代酒后不能开车”的原因或理由;第三 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做到文明礼貌,语言简明、连贯、得体。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故答案为:(1 1)我从 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 远流长。或我从 酒”字典雅的字体造型里仿佛倾听到了远古的呼唤,闻到了阵阵沁人心脾 的酒香。(2 2 )诗文名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事:杯 酒释兵权;醉打蒋门神(3 3)叔叔,酒驾不安全,也是违法行为,我帮你叫辆的士,好吗?【点

32、评】(1 1)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中国制酒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 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 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 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甲骨文、篆书、隶书的酒”字,都表示是一个象形字,左边是水,右边的 酉”字代表盛酒的容器。从书法中的酒”字和谐流畅的线条中感受到中华书法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2 2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 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讲,饮酒不是就

33、饮酒而饮 酒,它也是在饮文化。相关诗句很多,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五花马,千金 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一一唐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借问酒家何处有 一一唐杜牧清明;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 与羌笛一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自古文人墨客、迁客骚人,多半好酒,演 绎千古传奇。王羲之醉酒兰亭序名世,张旭酒后狂草惊人;李白斗酒诗百篇,陶渊明 的菊花和酒。(3 3)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语言要通顺明白,要动之以情晓之以 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而不生硬,说清楚饮酒开车的危害,从安全和守法的角 度劝说,不能偏离酒后不能开车”这

34、一劝说主题。17.17.近期,学校正在开展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 1 )【观点论述】汉字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传承唯一超过五千年的文字,汉字书法是中国汉 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学校拟设立书法课程,对此众说纷纭。你怎么看?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 8080 字以内。(2 2)下图描画了我国宋代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夜游的故事。用自己的文字将这个故 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7070 字以内。(3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面的对联旨在颂扬中华文化,根据上联续写出下联。上联:笔墨纸砚书写中华文化下联:_【答案】(1 1)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

35、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多练书 法,陶冶情操。(2 2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 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3 3 )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解析】【分析】汉字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书法是中国上下五千年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与中国文化相表里,与中华民族精神成一体,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世 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等方面,又与音乐、 美术相通。练习书法可以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古代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激起学生们继承 发扬民

36、族传统的决心与信心,激发爱国热情。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 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记承天寺夜游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古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 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 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 度。全文情感真挚,言简义丰。注意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平仄相拗、句法相同这四项,四项中最关键的是字数相等和平仄相拗,这里的字数相等,不同于英语的单词数”相等。笔墨纸砚”对“梅兰竹菊书写中华文化”对“勾画君子风骨”体现中国传

37、统文化特色。故答案为:书法课程的设立有益于中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练习书法可以培养我们的耐力、毅力等心理素质;还可以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多练书法, 陶冶情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苏轼到承天寺找张怀民。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面对着庭院中的光影,心生感慨:月夜处处有,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够欣赏它。梅兰竹菊勾画君子风骨【点评】本题考查探究和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结合现实生活,唤起生活体验、学 习经验,从经验和知识积累中调动对应因素,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仓 U U 意。拓展要有条理、观点要鲜明。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答题时应注意,注意对人物和事件的把握。写人记事的

38、文章, 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把这几个基本要 素弄清了,用词语串连起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本题考查拟写补写对联。答题时应注意,是道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对偶的修辞方法及 应用。首先,明确对偶是指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两个句子,相 同位置的词语的词性和词语结构必须相同,下句在意思上要与上句有一定的联系。18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它始终chch。立不变,巍峨庄严,是最可靠的支持。水有德,它恩z ze 万物,惠及生灵,海纳百川。智者如水般通透,明察秋毫;仁者若山般静默,慷

39、k k a 豁达。2诗中有山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 _,_ _和”杜甫的“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 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杨万里在山 中领悟哲思:“,_一山放出一山拦。 ”3诗中藏着水“轻舟短掉西湖好, 绿水逶迤”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_,_ _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 “先天下之忧而忧, _ ”则是范仲淹远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4山水一相逢,更衍生出无尽的诗情画意。李白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丽的山水“ _, 白水绕东城”, 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 ,_ 。”(1 1)根据拼音写出第 段中相应的汉字。chch uz z ek k ai_立 恩_慷_(2 2)根据提示,默写出 段中

40、的名句。2诗中有山 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感慨“_,_ _”和杜甫的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有异曲同工之妙;杨万里在山中领悟哲思:“_,_一山放出一山拦。 ”3诗中藏着水 “轻舟短掉西湖好,绿水逶迤 ”是江南水的婉约柔和;“ _,_ ”是孟浩然眼中洞庭湖水的浩渺壮阔; “先天下之忧而忧, _”则是范仲淹远 眺洞庭湖抒发的博大胸怀。4山 水一 相逢, 更衍 生出 无尽 的诗情 画意。李白 送友人时邂逅了色彩明 丽的 山水“ _,_白水绕东城 ”,谭嗣同借潼关山水抒怀“_,_ _”。(3 3) 下列关于山水的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所以山阴是在会稽山的北面,而富

41、阳应该在富春江的北面。B B 端午节常有于江河赛龙舟的习俗,而重阳节则有登高插茱萸的习俗。C.C. “蓬山 ”常指神仙居住的蓬莱山, “山门 ”是指佛寺的外门, “河干”是河岸的意思。D.D.“山行六七里 ”和“山间之朝暮也 ”中的“山”意思是一样的,都指琅琊山。【答案】 ( 1 1)矗;泽;慨(2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政入万山围子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横北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 解平(3 3)D D【解析】 【分析】( 1 1)根据平时对字形的积累答题,注意“泽”不要写成 “择”或“驿 ”等,“概”不要写成 “概

42、 ”。( 2 2)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及理解默写,注意“遮、撼、潼 ”的写法。( 3 3) “山行六七里 ”中的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中的意思,“山间之朝暮也 ”中的“山”是名词,大山。故答案为: 矗;泽;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政入万山围子里;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 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后天下之乐而乐;青山横北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 平 D D【点评】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题目既是对汉字积累的考查,也是对 词语积累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选用正确的汉字。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 于心,

43、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 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文化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历法、 节气、职官、地理、科举、宗法、礼俗、古代音律、名人事迹、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解 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1919.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1 1 )【诗歌里的 “智慧 ”】 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各种自然景物。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常 常可以了解到大

44、自然的一些规律。下面两句诗,都反映了一定的物候现象,请探究形成这 种物候现象的原因。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 2)【经典里的 “智慧 ”】朱光潜先生说,读小说不能仅仅读故事,更要通过感悟、品味、 欣赏,读出故事背后的诗意。这诗意就是对社会与人生深刻而独到的发现和认识。格列 佛游记第三章描写了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作者这样设计的用意是什么 呢?( 3 3)【生活里的 “智慧 ”】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有些广告,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也有一些广告,给社会、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下面是部分产品的广告,这类广告在设计上有何共同点?反映了商品广告中在汉字使用上的什么问题?请谈谈你对这类 广告创意的看法。衣衣不舍 某洗衣店广告步步糕升 某蛋糕广告油备无患 某风油精广告万室具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