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出塞》教学设计_第1页
2020年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出塞》教学设计_第2页
2020年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出塞》教学设计_第3页
2020年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出塞》教学设计_第4页
2020年部编版(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第《出塞》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1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出塞单兀第七单兀 学科语文年级 四年级学习 目标一、知识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2、学习本首诗的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诗中的重难点字词,学会串联整首 诗的意思。3、体会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二、过程与方法1、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 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2、展开小组讨论,对古诗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重点1、识字、写字;理解词、句的意思。2、体会

2、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难点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提到边塞,你想到了什么?(1)大漠、烽烟、黄沙、荒草可见边塞自然环境恶劣,怪不得王维写过“大 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昌龄写过“出塞入塞 寒,处处黄芦草”这样的诗句。(2)将士、血战、兵戈战争是惨烈的,王昌龄曾写过“黄尘足古今, 白骨乱蓬蒿”;士翰也曾写过“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2、这节课我们学习诗人王昌龄的一首边塞诗。3、板书课题:出塞生想象后回答齐读课题本节课通过学 生想象画面入 手,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进而 导入新课。讲授新

3、课一、初读古诗,学习字词(一)自学古诗1、学生自读古诗。课件出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通读占诗,给诗文划分小干,注思句子 的停顿。2、出示课件: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二)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塞 秦征 将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2、占文识字塞,甲骨文房屋)/U (两个 “工”,表示大量器械、材料)的(双手操持), 表示借用工具修补房屋。 造字本义:动词,借助工 具、材料,用泥土填堵房墙的

4、漏洞。秦,甲骨文右上部是双手持杵瞥,下部是成堆 稻谷 浓,表示用杵状农具打谷脱粒。 造字本义: 动词,打谷脱粒。征,甲骨文Md (口,城邑、方国)+y (止, 即“趾”,借代行军),表示行军征战,讨伐不义 之地。造字本义:动词,中央朝庭派兵长途行军, 讨伐不义之地。自读占诗指名读要求根据停顿读古诗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组词生了解古文本环节共分六个 模块展开,第一 环卫初读占诗、 学习字词,让学 生自读古诗,学 习本课的生字 词,对文章有一 个整体的把握; 第一环节是理解 古诗大意,通过 理解题目及字 词,进而根据词 义理解每句诗的 意思;第三个环 节是再读古诗, 感受韵律,通过 把古诗进行解

5、 剖,.展开, 借助图片理解古 诗,感悟诗的意 境,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通过 反复的朗读,加 深对本课的理 解;第四个环节 是生字书写,规 范学生的写字习 惯;第五环节是 课外阅读;第六 个环节是课堂练 习,通过练习进将,甲骨文黑金(月,床):+ (两个“又”, 两只手),表示双手忙碌,照顾卧床的老弱病伤者。 造字本义:动词,用酒肉美食侍候卧床的老弱病伤者。3、学习多音字。塞sai活塞塞住s i边塞塞外s e闭塞堵塞将ji a ng将来即将ji ng将领中将(三)交流汇报1、出示古诗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介绍诗人:王昌龄,字少伯。

6、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擅长七言绝句,尤箕是边塞诗最为出名, 被誉为“七 绝圣手”。代表作宿从军行七首出塞闺 怨等。3、写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组诗的第二首,全唐诗同时也录 入李白诗作下,作从军行或行军。过渡:下面,我们,起走进古诗细细地品读。二、理解古诗大意1、出塞这题目是什么意思?塞:指的是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出塞:乐府旧题,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 良将之苦。学习多音字指名读齐读学生了解诗人学生了解写作背景学生理解题目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2、试读全诗,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词义理 解每句诗的意思。(1)出示:秦时明月汉时关,词意:关:边关句思:依旧是秦汉时期的

7、明月和边关,(2)出示: 万里长征人未还。词意:未:没有。还:归来句思:出关万里去参加远征的人都还未回还。(3)出示: 但使龙城飞将在,词意: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汉朝名将李广。这里泛指英勇善战 的将领。句思:倘若智经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还在,(4)出示:不教胡马度阴山。词意:教:令,使。胡马:指侵扰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骑兵。度:越过。阴山:位于今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句思:绝不会许匈奴南卜牧马度过阴山。三、再读占诗,感受韵律(一)整体感知出塞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点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点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点指名读理解词意理解句点整体感知本首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

8、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 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安宁的爱国主义情感,体 现了作者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和期盼。(二)学习第L、二句1、出示第一、二句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2、“秦时明月汉时关”采用了互文的修辞手 法。(从字面上看,“秦时明月汉时关”是“秦时 明月照耀着汉时关塞”的意思。但不能理解成“月 亮还是秦时的月亮,边关还是汉朝的边关”,而应 译作: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边关。)3、拓展互义:互文,也叫互辞,是占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 辞方法。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 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 说的是一件事。由上卜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 互相补充来表达

9、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4、拓展:互义用法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意思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 悲伤。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一一毛泽东沁园春?雪两句互补见义,意思是:千里力里冰封,千里 万里雪飘。5、这句诗中“人”指的是(戍边的征人)。6、从诗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边塞远,离家时间长7、条件艰苦,战争残酷,离家的征人只有(明 月)和(边关)相伴。8、拓展资料:诗的内容自由读指名读生了解互义的修辞手法生了解互义生学习两句使 用互文修辞手 法的句子加深 了解指名读交流理解指名回答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

10、 在阴山一带,匈奴在此常常入侵中原。看来诗人想告诉我们的是:依旧是秦汉时的明 月,依旧是秦汉时的边关,一批又一批的征人依旧 是万里长征久未还。9、假如你是征人,仰望明月心中会想些什么?10、小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征 人们这一切一切感受,都化成了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11、征人们回家后望吗?出示资料:据资治通鉴记载,玄宗时,改 府兵为募兵,兵士戍边时间从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终于成为久戍之役,“天宝以后,山东戍卒还者十 无二、三”。12、拓展:古代的边塞诗,也有很多就反映了边塞战争给 人民带来的苦难。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唐】 李顽古从军行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1、唐】 曹松已亥岁二首13、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少征人“战骨埋 荒外” “白骨乱蓬蒿”;自秦至汉,自汉至唐,多 少亲人“望穿双眼,哭断心肠”。王昌龄面对这千 百年来千百万人的悲剧,发千古之感慨,写下了“秦 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不朽佳句。14、作者前一句借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写 出了历史的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舟-句写出了 征人未还,很多男儿战死沙场的悲剧。15、指导朗读。生了解相关资料指名回答总结交流生了解资料拓展诗句交流有感情地朗读(三)学习第三、四句诗1、出示诗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龙城飞将”指的是谁?汉朝名将李广。3、秦汉至唐,将军无数,诗人为什么单单

12、提 到汉朝的李广将军的?拓展资料:汉朝李广将军以英勇善战闻名。西汉武帝时, 封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听说后,称其为飞将 军,一连好几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区。4、结合资料,说一说从这两句诗中你读出了 什么?这两句是王昌龄的殷切希望,借人民希望有李 广这样的将军在,表现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5、这两句诗仅仅表达了王昌龄的希望吗?还 表达了谁的希望?这是千百年来千白力征人的希望,他们希望一 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也是千百年来千白力征人父母的希望,他们 希望一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6、然而,战争并没有停止7、这两句既有抒情,也有议论,抒发了戍边 战士巩固边防的愿望和保卫国家的壮

13、志,洋溢着爱 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对多一 些良将的渴望,对国家能够安定和平、免于战争的 向往。指导朗读。(四)总结延伸1、出塞是一首边塞诗,写出了历史虽然 在变迁,征战却依然存在的现实,全诗雄浑开阔,自由读指名读指名回答生了解相关资料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总结交流气势磅礴,用平凡的语言抒发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 同愿望,即多出一些像“龙城飞将”这样的良将来 保太平,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2、联想我们现在安定和平的生活,让我们一 起珍视和平,呼唤和平之花长存!(五)梳理知识结构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对良将的期待对和平的

14、渴望)四、生字书写课件出示生字:塞 秦征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1)找一找:左右结构:征上下结构:塞秦(2)氏-换:“征”减去“彳”加上“t”是“证”。“塞”减去“土”加上“贝”是“赛”。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3、指导写字:(1)帅范写,重点指导“塞、秦、征”并讲述:课件出示:塞:扁而宽,各部分之间写 紧凑。组词、造句课件出示:秦:上面二横间距均匀, 撇捺舒展, 末笔为点。总结延伸梳理本首诗的结构学生各抒己见生完成识字游 戏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课件出不:征:左窄右范。左图右低。组词、造句(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

15、、临写 生字。(提醒写字姿势)(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 及书写要点。(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 不提出要求。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严格按笔顺描写。(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五、拓展阅读出塞【唐】王昌龄骑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译文】将军刚跨上配了白玉鞍的骏马出战,战斗结束 后战场上只剩下凄寒的月色。城头上的战鼓声还在旷野里震荡回响,将军刀 匣里宝刀上的血迹仍然没干。【赏析】这首诗抒写自信、进取、开拓为特征的传统尚 武精神,风格刚健、清新。诗人描写战争的胜利, 小在十字向,而在于构成一种气氛。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战斗刚刚结束的场面加 以描写,塑造了一个英姿飒爽、勇猛善战的将军形 象,热情地歌颂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立功的勇敢精 神。组词、造句生观察字形组词、造句学生描红、临写生字自由读读后交流赏析六、课堂练习(一)给加粗的字注上合适的读音。1、你除了会回回, 还(h&)有什么恃长?2、我今人要去图书馆 还(hum)书。3、对他人的合法财产, 应当及时返 还(hu S)。(二)解释词语和诗句的意思。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关:边关未:没有。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出关万里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