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1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2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3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4页
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包头市2019-2020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含解析)满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一、现代文阅读( 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中国文化,让世界看见张凡精彩的中国故事, 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我们需要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负载中国价值观的优秀内容载体。近日,翻看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虽是外文,但仍然感受到了优雅音韵、 浑融意境, 让人心中不由得再次感慨: 古诗译成英文也可以这样美。说“再次”,是因为前段时间还被翻译家许渊冲圈粉,在他的作品中, 已领

2、略到中国诗词通过另一种语言展现时的神与韵。 翻译家们的努力让人看到, 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同样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者的心灵。其实, 中国诗词在国外的接受度, 可能远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 在美版“知乎” Quora上, 有不少人发帖讨论“你读过最美的中国诗词是什么?”在另一些论坛上, 也有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讨论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从诗经 古诗十九首到李白、杜甫、鱼玄机国外读者不仅涉猎广泛,有的还见解深刻,让人颇感惊喜。诗词除了是他们学习中文的对象, 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 一位网友说, 他们家隔壁曾住着一位上了年纪的独居荷兰女士, 在她生命最后的日子里, 她把一本李白诗集送

3、给了他们,以感谢他们对她的帮助,在诗集的封面上,她手抄了月下独酌这首诗。可以想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式的东方诗意,同样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为他们带去情感上的哲思与共鸣。中国诗词走进国外读者心中, 只是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小切口。 从莫言、刘慈欣、曹文轩等的作品得到国际认可,带动中国当代文学在世界文学舞台得到更多关注;到琅娜榜欢乐颂等影视作品纷纷“出海”,在海外涌动起一股国剧“华流”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甚至连中国网络文学也成功进入国外二次元领域:在“武侠世界”“引力世界”等翻译网站上,有近 400 万的活跃用户在“追更”中国网络小说。如果说,曾经的中国文化

4、在海外还是一些小圈子里品读、研究的对象,那么今天,借助新的信息传播渠道, 中国文化尤其是流行文化, 已经开始为更多普通外国人带去“不一样的空气”。 翻译水平的提高、 网络交流的开放, 也让文化传播有了更多“此时此刻”的互动感、参与感。文化不只是生活方式, 更是一种精神价值, 它的意义在于给心灵以启迪, 给精神以力量。当前,“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思想内容承载量还比较有限,尤其是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虽然有些包裹着传统文化的外衣,但真正能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的不多, 能产生深刻文化影响的更少。 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本就是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 今天, 红楼梦 的艺术魅力在

5、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 而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 红楼梦时,可是一度将宝玉错认成女孩。误解与曲折并不是问题,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 打造更多能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让真正负载中国价值观的“内容文化”更多地传播出去,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季羡林曾说过, “中国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文化大国, 最有可能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的是中国文化”。今天,世界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一方面也是中国文化的传播越显纯熟与自然。 让更多的“长安花”走出去, 与世界共赏中国文化之美,人类文明将会拥抱更多的可能性。(人民日报 2017.5.31

6、第 5 版)1.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何中坚先生所译的唐诗集一日看尽长安花:英译唐诗之美 ,音韵优雅、意境浑融。B. 从早期西方传教士翻译红楼梦时将宝玉错认为女孩,到今天红楼梦的艺术魅力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说明精彩的中国故事往往都会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C. 以武侠、玄幻为主要内容的网络文学,只是包裹着传统文化外衣,不能真正传递中国文化的精神气度、价值理念。D. 精彩的中国故事“走出去”, 往往会经历由浅入深的接受过程, 也可能产生误解与曲折。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段举例论证诗词等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能够让启迪、感动和美,抵达国外读

7、者的心灵。B.文章第段举例论证了 “中国文化的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并总结了原因。C.文章第段客观评价了 “走出去”的中国文化,指出当前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打造更多承载中国文化气度的优秀载体。D.文章第段引用季羡林的话,强调中国文化之于世界的意义,呼应标题。3.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诗词是门槛较高的中国文化,但在国外的接受度依然很高,很多学中文的外国网友在一些论坛上分享自己喜欢的中国诗词。B. 近年来,中国文化 世界“能见度”越来越高主要是得益于翻译水平的提高、网络交流的开放。C. 一位独居荷兰的女士手抄月下独酌送给一位帮助过她的网友,可见“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式的东方诗意可以丰盈国外读者的精神世界。且还见解深刻。1. C 2. C 3. BD. 中国诗词既是国外读者学习中文的对象,也是情感交流的工具。他们不仅涉猎广泛,而(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 网瘾青少年约占 14.1 , 人数约为 2404.2 万; 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 约有 12.7 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58.5 万。网游成瘾者显示出种种被网游加害的人生。重者,导致青少年自杀、他杀、自残、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毁掉生命(过度游戏导致多动症、抑郁症、精神

9、分裂症和脑卒中死亡) ;轻者,导致青少年走向暴力化、失能化、不能应对现实世界,从而被边I-I、I缘化。如何应对游戏成瘾问题?一方面,我国卫生部门需要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游戏成瘾这一新疾病的诊断标准, 根据国内情况进行更多的研究, 包括生活研究和临床研究, 以推进国民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 另一方面, 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矫正游戏成瘾, 包括心理、 教育、亲情和行为方式, 毕竟游戏成瘾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 不是只有医学一种方式才能治愈。(摘编自“搜狐网”)材料二:从游戏本身的设计来看,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有关专家指出, 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短,而现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长。 人之所

10、以会重复一个行为,是因为在这一行为之下,内心会有一种获得感, 也就是“阳性强化”。在游戏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一个奖励, 游戏 者很容易在这种一个接一个的奖励体验下沉浸其中。以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一款手机游戏为例, 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的角色一次, 都会获得大量金钱和经验值, 这些金钱和经验值可以用来购买装备提升等级, 从而让自己控制的角色更为强大, 通过不断击杀对方角色, 自己的角色也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大, 当双方实力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就可以轻易地摧毁敌方基地,从而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 击杀敌方角色获得经验、 金钱,可以视为第一次正面反馈; 通过购买装备提升等级, 可以视为第二次正面

11、反馈; 装备和等级的提升, 又可以为下一次击杀对方角色奠定基础, 这样很容易形成正面反馈的循环, 最终在摧毁敌方主基地的时候, 正面反馈臻至最大化,带来最大程度的心理满足。即使是一局游戏结束之后,反馈机制仍然存在,赢了,会提升段位;进一步巩固游戏者的心理满足感; 输了,会跌落段位, 通过游戏者不服输的心态让其再开始一局游戏,以弥补自己对正面反馈的需求。(摘编自赵丰、 李轶群记者调查游戏成瘾问题, 虚拟空间诱生“虚拟人格”, 大众日报 2018 年 6 月)材料三:世界卫生组织(WHO) 18 日发布新版国际疾病分类 ,“游戏障碍”(即通常所说的游戏成瘾)被列为疾病。消息甫出,就引发广泛关注。在

12、此之前, 有些家长为了强制孩子戒除“网瘾”, 不惜将孩子送去接受杨永信的“网瘾电击疗法”, 或者送去豫章学院接受暴力体罚, 很多孩子因此留下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可见, 将游戏成瘾列为疾病, 将进一步引发诸多家长对孩子沉迷游戏的焦虑, 从而诱发更多不科学惩戒机构的盛行。当“网瘾”还未被正式列入精神类疾病的时候, 仅仅因为一些家长的焦虑和恐慌, 以及一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的宣传,许多儿童就被强制剥夺人身自由,甚至被虐待。 事后,许多相关责任人并未受到法律处罚, 那些期望通过强制惩戒改变儿童行为的家长也未能调整自己的认知。英国心理学会发言人钱德拉萨克塞纳认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戏障碍

13、”所定义的程度,把它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会引发家长不必要的忧虑。如今, 最值得警惕的, 就是这些不必要的忧虑。 他们忽略世卫组织对于精神疾病的定义和初衷, 忽视对精神疾病患者权利的尊重, 而更加迫切地去拥抱那些错误的戒除办法。 如果真的希望孩子们有一个健康的人生, 正确做法是引导他们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 培养更全面健康的生活兴趣, 而不是一味地迷信暴力可以改变一切。 越是不健康的引导方式, 越是会强化儿童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 从而变成恶性循环。 将游戏障碍列为疾病, 需要全社会关注精神卫生,而不是变成杨永信和豫章学院们敛财的由头。(摘编自姚遥游戏成瘾列为疾病:警惕杨永信们重新抬头 , 新京报

14、2018 年 6 月21 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有网瘾和有网瘾倾向的占 1/4 以上,其中,程度较重的会导致青少年自杀、他杀、自残、严重损害健康甚至毁掉生命;轻者也有很多不良影响。B. 前段时间最为流行的手机游戏中,游戏者每击杀对方控制角色一次,会获得大量金钱和经验值,这些金钱和经验值成为提升等级的条件,也是游戏者的动力源。C.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新版国际疾病分类把“游戏障碍”列为疾病,因此有些家长为了强制孩子戒除“网瘾”,不惜让孩子接受“网瘾电击疗法”或暴力体罚。D.钱德拉萨克塞纳认为把“游戏障碍”列入国际疾病分类可能会引发家长忧虑,其实

15、不必过分忧虑,因为玩游戏的人中,仅少数会发展到游戏障碍所定义的程度。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矫正游戏成瘾可以尝试多种方式, 因为游戏成瘾是一种非常复杂和顽固的社会心理问题,不是只有医学一种方式才能治愈,心理、教育、亲情等也可参与治疗。B. 反馈机制在游戏过程中和游戏结束后都存在,这种机制给游戏者带来最大的心理满足或激发他们不服输的心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就解释了玩游戏会上瘾的原因。C. 那些期望通过强制惩戒改变儿童行为的做法其实并不可取, 因为越是不健康的引导方式,越是会强化儿童通过游戏来逃避现实,从而变成恶性循环,适得其反。D. 游戏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短,但现

16、实中正面反馈的周期较长,因此很多人对游戏上瘾,这也启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正面反馈多一些,反馈周期短一些。6. 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 4. C 5. B7. 材料一:主要介绍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情况及如何应对网络成瘾问题。材料二:以前段时间最流行的手机游戏为例分析游戏让人深陷其中的原因。 材料三: 对沉迷游戏的孩子进行不科学的惩戒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应该引起社会各方面重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寻车说好晚上几位老同学聚聊的,葛君下午却给明人来电话,说有要事,不来了。明人问:“你有什么要事?留校

17、做了老师, 就忙得屁颠屁颠的啦?”“真的是要事, 待我这几天事完之后, 一定做东请各位。 ”当晚明人和老同学们聚聊时, 还惦记着葛君,悄悄发给他一则微信:“究竟碰到什么事了?”葛君很快回复:“丢了一辆车! ”这回复倒让明人疑窦顿生: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 怎么会丢了呢?两天后,明人又发给葛君一则微信, 葛君回道, 车还没找着, 自己这两天都在校园里仔细寻找。现在东片校园的自行车停放点都搜寻了一遍, 现在转移到西片区了。 这番回答把明人彻底搞糊涂了: “你在找什么车?要到自行车车库去找?”“我找的就是自行车呀! ”葛君的回答毫不含糊。“一辆自行车就让你丢了魂似的?”明人的责问, 也毫不含糊。 “

18、这是一辆十分重要的自行车,过几天我再与你说。”过了两天,葛君自己打来电话,说他还是没找到那辆自行车,他请明人过来,帮他一起想办法。见到葛君, 明人才发觉他这些天明显憔悴了, 一辆什么样的自行车竟然把他急成这般模样?葛君说, 这辆自行车还是半年前从别人手上转买的。 转卖给他的人温文尔雅, 戴着一副眼镜, 显示出不凡的修养来。那人开价不算高,他一点儿也没还价,就把钱给了那位儒雅男子。上周他也想把车卖了, 还在校园里贴了好几天卖车启事。 谁想买车的主儿还没见着, 搁在楼底下的自行车却没影了。他一下子紧张起来,放下手上所有的活儿去寻找那辆车。“不就一辆自行车吗? 丢就丢了,何必这样着急?”明人劝慰道。

19、“你不知道,这辆车事关我的心理底线和人品。”葛君一脸严肃地说道,“那辆车,是个危险品,是颗定时炸弹。”葛君一字一句地道出。明人投向葛君的目光,满是疑惑。“我上次去书店回来的路上, 等候绿灯时感觉不对劲儿, 就拨弄了一下龙头, 谁知车前轴突然脱落了, 车身整个儿就像散了架。 我赶紧连推硬拉地把车子送到修车铺。 修车师傅一瞧,便指着那根钢轴的断裂处说,这是旧伤, 是焊接过的。我这才明白自己被那位看似斯文的男子给骗了。修车师傅说算我命大了, 要是骑在路上突然断裂了, 不是摔个半死, 就是被马路上的车辆轧死。“所以,你决定把这辆车卖了?”明人明察秋毫。“是呀,不瞒你说,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葛君坦诚地

20、说道。“你也够缺德呀,把危险转嫁给别人。”明人嘲讽。可是,我说实话,当这辆车被偷走之后,我突然紧张害怕起来。我担心哪位大学生把它偷了骑了,某一天, 突然车毁人亡。那我的罪过不是太大了吗?”葛君说着,脸上愧疚、悔恨交杂。“所以你开始了寻车行动?”明人问。“是的,不这样,我心神不安。可几天下来,毫无结果,接下去又是长假了,我怕哪位愣头青骑着去郊游,那麻烦就大了。 ”葛君的焦虑是真诚的。翌日, 又一张寻车启事出现在校园的好多处公告栏上。 上面写明这辆灰色的永久牌自行车, 车轴是断裂的, 焊接也是脆弱的, 承受不起颠簸, 危险重重。 启事提醒借用者小心为上,要么将车还给主人,主人一定酬谢;要么将它送到

21、修车铺,去好好修理一番。这天浓雾, 他们在食堂门口发现了这辆车。 葛君几乎是扑身过去, 一把抓住了自行车的龙头:“是这辆,就是这辆。”这时, 三个毛头小伙子从食堂里奔跑出来,堵住了他们的去路,神情是不依不饶的。明人和他们说了几句,又将寻车启事塞进他们手里,他们漠然视之,一脸敌意。正尴尬间, 葛君突然一使劲儿, 车前轴被提出了钢圈,断裂焊接处裸露在眼前。葛君再稍稍使了一点儿力, 车轴在原伤口处断裂了, 车身顷刻倒在了地上。 此时葛君终于笑出声来,那笑声干净、爽快,仿佛能穿透无尽的雾霾。(小说界 2016 年第 1 期,有删节)8.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A. 开篇

22、从同学聚会写起, 引出葛君和明人; 一个“要事”, 让明人误以为葛君留校后很忙;原来“要事”是丢了一辆车,又让明人误以为葛君丢了汽车。B. 当得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时,明人算是解开了“要事”和“这小子什么时候有车了”的结,但他却对葛君缘何为一辆自行车而苦苦寻找而漠不关心。C. 葛君是大学青年教师,他在一个骗子手中买下了一辆像“定时炸弹”一样的自行车。由此可见,骗子都善于伪装成“温文尔雅”的样子。D. 小说的结尾写葛君“笑出声来, 那笑声干净、 爽快”, 表现了他既为找到自行车而开心,更为几个小伙子没有因为这辆自行车受到伤害而感到欣慰。9. 明人在小说中具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10. 小说如果

23、不设计葛君曾有过卖掉那辆自行车想法,直接表现他丢车后就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的精神好不好?为什么?【答案】7. B 8.明人是葛君寻车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贯串始终,使故事情节紧凑严谨。明人的存在, 使故事生出几处波澜:如开始他以为葛君丢的是汽车,后来知道原 来葛君丢的是自行车; 开始他不解葛君缘何为寻一辆自行车变得憔悴,后来才知道葛君是为他人的安全而焦急。这样设计更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有利于突出主人公葛君,小说中有大量明人与葛君的对话,而他们的对话多是问答的形式,在一问一答中,完成了对主人公形象的塑造。9.这样写并不好。原文的写法更具有真实性。葛君是高校一个普通的年轻教师,自己买车上当吃亏,再

24、卖掉以弥补损失和寻求心理安慰,符合普通人的心理诉求。 原文的写法构成对比,使人物性格更加丰满,人物形象更加鲜明。面对明人“够缺德”的指责,葛君毫不掩饰,表现了他的坦诚;车丢以后,葛君突然紧张害怕,担心他人发生意外,苦苦寻车,以 致憔悴,表现了他的高尚人品。原文的写法更有利于彰显主题。生活中因被骗(买车)而去骗人(卖车),显然有违道德,有时甚至招致祸端;而明明自己受损(买车被骗和车被盗)却仍为他人着想(车毁人亡),这不仅关乎道德人品, 更是对自己和他人的一次灵魂的救赎。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丽B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

25、宋宣和间,盗贼起,琼乃更学击刺挽强,试弓马,隶宗泽军,驻于磁州。未几告归,括集义军七百人,复从泽,泽署琼为七百人长。泽死,调戍滑州。时宗望伐宋,将渡河。戍军乱,杀其统制赵世彦,而推琼为主。琼因诱众,号为勤王,行且 收兵。比渡淮,有众万余。宗弼复河南,以琼为山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宗弼再伐江南,以琼素知南方山川险易, 召至军与计事。从容语同列曰:“琼尝从大军 应伐每见元帅国王亲脸连登盟矢立交集工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且惹将士视一之,孰敢爱死乎?江南诸帅,每当出兵,必身居数百里外。制敌决胜委之偏裨。不即覆亡,已为天幸,何能振起耶?”众以为确论。及宗弼问琼以江南成败, 谁敢相拒者,琼曰:“江南军势怯

26、弱,皆败亡之余,又无良帅,何以御我?颇闻秦桧当国用事。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吾以大军临之,彼之君臣,方且心破胆裂,将哀鸣不暇,盖伤弓之鸟可以虚弦下也。”既而江南果称臣,宗弼喜琼为知言。 初,琼去亳未几,宋兵陷之而不守,复弃去,乃以州人宋超守之。及大军至,超复以州事委其铃辖卫经而遁去。帅府使人招经,经不下。及城溃,百姓惶惧待命,琼请于元帅曰:“城所不下者,凶竖劫之也。民何罪之有,愿慰安之。”元帅因止戮经 10而释其州人,复命琼守亳。凡六年,亳人德之。迁武宁军节度使。八年,为泰宁军节度使九年,迁归德尹。贞元元年,加金紫光禄大夫,卒于官,年五十。(节选自金史列传十七)10.

2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自若B. 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自若C. 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自若D. 琼尝从大军南伐每见元帅国王亲临阵督战矢石交集而王免胄指麾三军意气自若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署,暂任、代理官职之意,文言中权、摄、行、除等字都有相同意思。B. 勤王,多指君王统治受到威胁动摇时,臣下起兵救援君王。C. 江南,从历史上看,既是一个自然地理区域,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和人文区域。本

28、文指前者。D. 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队及行政长官。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郦琼投笔从戎,受到名将赏识。盗贼兴起的时候,郦琼弃文从武,回到家乡召集义军,被宗泽委以军职。B. 郦琼深孚众望,武装势力壮大。郦琼被推举为首领,引导众人,打着勤王的旗号,一路收兵买马,渡过黄河时,军队已发展一万多人。C. 郦琼远见卓识,观点引人共鸣。当宗弼再次讨伐江南时,被召回军中参与谋划军事的郦琼所讲的一番话被同僚视为正确的言论。D. 郦琼心怀仁爱,赢得百姓感念。宋军弃守亳州,老百姓惊慌待命,因为郦琼的劝谏,州民的性命得以保全。13. 把文中画横

29、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桧,老儒,所谓亡国之大夫,兢兢自守,惟颠覆是惧。10. B 11. A 12. B13. ( 1)秦桧,是个老儒生,就是所说的亡国大夫,小心谨慎地守着疆土,就怕国家颠覆灭亡。( 2 )城攻不下的原因是小人逼迫百姓。老百姓有什么罪呢?希望让我去抚慰他们。参考译文:郦琼字国宝,相州临漳人。宋朝宣和年间,出现盗贼,郦琼于是改学击剑,拉硬弓,练习骑马,属于宗泽军中一员,驻在磁州。不多久,郦琼回归故里,收聚了义军七百人,然后又回到宗泽的军队中,宗泽任命他为七百人的首领。宗泽死后,郦琼调往滑州戍边。当时完颜宗望攻打宋朝,正准备渡黄河。宋朝戍边军队闻讯大乱,杀了统制赵世彦,然后

30、推郦琼做首领。郦琼因此引导着众人,打出勤王的旗号,一边走一边招收士兵,等到渡过淮河,已有一万多人。完颜宗弼收复河南,让郦琼担任山东路弩手千户、知亳州事。完颜宗弼二次攻打江南, 因为郦琼了解南方的山川地理情况, 而把他召到军中计谋大事。郦琼从容地说: “我曾经跟随大军攻打南方, 常常看到我军元帅国王亲临前线督战, 在箭林中不戴战盔,亲自指挥大军作战,神情自若。将士看到后,谁还怕死。而江南的统帅们,每当出兵时, 一定要距战场几百里远, 制敌决胜竟然委托偏将副职。 江南没有立即灭亡, 已是天幸,它怎么能振奋起来呢。”众人认为郦琼说得很对。等到完颜宗弼问郦琼攻打江南的成败,谁敢抵抗时,郦琼说: “江南

31、军力怯弱,都是打败逃跑的人,而且又没有好统帅,它凭什么抵御我。听说江南秦桧执掌国政。秦桧,是个文人,就是所说的亡国之大夫,他兢兢自守,就怕被颠覆。我们用大军兵临江南,他们君臣一定是心破胆裂, 将帅悲哀也没有时间了, 即是说受弓伤的鸟空弓就可射下它。”不久, 江南( 南宋 ) 果然向金朝称臣, 完颜宗弼很喜欢郦琼并结为知己。始初, 郦琼离开亳州不久, 宋朝兵攻陷亳州却不守, 弃之而去, 却让亳州人宋超守卫它。 等到金朝大军到达,宋超把亳州委托给钤辖卫经而自己却逃走。完颜宗弼帅府派人招安卫经,卫经没有去。等到城被攻下,老百姓惶恐害怕被杀, 郦琼向元帅完颜宗弼请求说“: 城攻不下的原因是小人逼迫众人

32、守卫它。老百姓没有什么罪, 我愿去抚慰他们。”元帅因而没有杀卫经,而且释放了亳州的百姓,然后又命令郦琼守卫亳州。 在守亳州六年中, 当地人民都很戴德郦琼。 后郦琼升为武宁军节度使。皇统八年(1148) ,郦琼做泰宁军节度使。皇统九年(1149) ,郦琼升为归德尹。贞元元年(1153) ,加升金紫光禄大夫,最后郦琼死在官位上,终年五十岁。(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小题, 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泊岳阳楼下杜甫江国逾千里,山城近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14. 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 颔联描绘了一幅冬夜羁旅图,

33、停船在岸,舱内,寒灯一茎;舱外,风吹浪翻夜雪纷飞,营造出萧瑟凄凉的意境,抒发了诗人天涯漂泊的愁苦之情。B. 在本诗中,杜甫十分重视炼字,比如颔联中的“翻”“洒”就是炼字的典范。C. “鲲鹏”“图南”是作者化用典故,都出典为庄子秋水 。其中,以鲲鹏的变化无常来暗示自己前途的不可预料。D. 全诗以豪景抒悲情,岸风夕浪,舟雪寒灯做起伏,及滞留,危难而转图南鲲鹏,意境起伏,富于节奏;承转顿挫,铿锵有力;情景呼应,浑然无间。15. 本诗与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 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案】 14. C 15. 同:两首诗都有漂泊困顿和忧国伤时之感。异:但本诗中,尽管时

34、局堪忧, 前途未卜, 但是诗人的报国豪情饱满高涨, 仍然期待倾尽才华实现匡时济世的鲲鹏之志。 而登高 则更侧重于年老漂泊以及时局动乱之感叹,“艰难苦恨”“潦倒新停”等词句带有浓浓的凄凉落寞和无力感。(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 6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 诗经?氓中“,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奉劝年轻女子不要迷恋爱情。( 2 )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写自己明白过去无法挽回,未来有待追求的道理的句子是:( 3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直接点题,写送友人离去时道路全部被大雪覆盖的两句是“ ,”。_【答案】 (1). 于嗟鸠兮(2). 无食桑葚(3). 悟已往之

35、不谏(4). 知来者之可追(5).轮台东门送君去 (6).去时雪满天山路【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的易错字有“于"、"鸠”、“甚”、“已”等,在默写中易忽略(2)题干中的“未来有待追求”,而错误地写成了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科学当然“聪明”, 它意味着新发现新发明。 但换个视角看,科学也很“笨”。科学是“老实学”,什么事都讲实证。实证是指以实验证明理论假设,以求有所发现和创造。科学能称之为科学,就在于“大胆假设,

36、 小心求证”。没有实验和实证就没有科学。实证是艰辛,面临着种种不确定和各种风险,故而志在求真者总是不畏艰难和险阻老老实实求证,绝不能为物欲所惑而,绝不能因权势或眼前利害而。这种“笨”,正是科学精神精髓所在。没有这种“笨”,就没有新发现,就没有关键技术突破,就没有重大原创成果和科技“高峰”。正是这种“笨”,成就了科学“大聪明”。()。于敏雪藏30年,他带领科研团队实现了氢弹原理,荣获国家最高科技奖。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因太劳累他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都是别人用手帮着抬腿。一次核试验之前,于敏突然发现原设计中有存疑处,立即报告上级,要求暂停试验准备,直到疑问排除。上级领导问:“如果再发现问题怎么办?”他说:“再发现问题,我再如实报告。”正是这种一丝不苟,使我国核试验成功率之高为世界所无。他还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之中,便足可自慰了。”足见,于敏式宁静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