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2020学年度第T期期末六校联考高三语文出题学校:杨村一中 四十七中第I卷(共12题,满分36分)一,基ft喳(每题?分.共12分)路是人类向大山虔诚的叩首, 一阶一阶地修下来, 不异于朝圣路上的长揖匍匐。 大自然才是时空真正的 主人,如果地球史被浓缩成一年的话,那么人类出现也只在最后一天。蕨蕤的植被,把山体 得密密匝匝, 层层叠叠的绿意中,时时有嶙峋山岩跑出来透气,这多少泻漏了山的年龄,也是对其不俗来历的一点小小 的提示。更有当头的棒喝,醍醐灌顶,让你心生敬畏。那两三层楼高的一块碣石,明明是从山顶滚下来的,却如何能在临渊处戛然而止?如梦中人的夜游,在即将失足的 之时顿然醒悟,岂不惊
2、出一身冷汗?那朵朵石莲花,在绽放之初,肯定伴着一声盘古开天辟地时的巨响,那声音与光阴碰撞,碎成了三分烟尘、七分 流水。更有一座天生拱桥,掏心掏肺地要渡你到更遥远的高山草甸、原始森林。山梁便是桥面,宽敞到让 你放心地忘记了桥侧便是万丈深渊,脚下便是滔滔流水。“变质片麻岩” “冰川遗迹”就在眼前,原本躺在书本上的这些文字变得立体、骨感起来。浩劫与创痛、不屈与桀瞥,全都原始地裸露着,棱棱角角,没有被精于事故的圆熟覆盖,也没有来得及被的传说消费。(1)文段中加点词的音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创痛(chu mg)长揖(y 密密匝匝B.蕨蕤(ru 嶙峋(x' m) 醍醐灌顶C.泻漏(l? cu)碣
3、石(ji 戛然而止D.虔诚(qi cn) 桀瞥(ji?) 精于事故(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包裹千钧一发触手可及牵强附会B.缠绕 危在旦夕 触手可及 穿凿附会C.包裹危在旦夕唾手可得牵强附会D.缠绕千钧一发唾手可得穿凿附会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出版社除了将本身的品牌作为吸引受众的内容进行推广,利用直播、短视频等形式传播外,图书营销还 有在社交平台做线上活动这个必选项。B. . “15秒打歌”的抖音副作用不仅会影响音乐产业的上游,而且还会波及下游-低门槛的欣赏模式让听众审美碎片化、支离化,甚至失去对音乐的正常审美。C.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
4、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到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 故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大都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创作灵感。D.滨海新区在全面落实建设“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中持续发力,尤其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着力发扬和 加入试卷解析考情纠错收藏4.下列选项与对联所涉及的人物对应恰当的一项是()定六艺于杏坛,绍虞夏商周之统;藏诸经于鲁壁,开关闽濂洛之传。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云过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笔管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A. 孔子 茅盾 昭君 白居易 B. 屈原 巴金 昭君 苏轼C. 孔子 巴金 苏武 白居易 D.
5、屈原 茅盾 苏武 苏轼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5-7 题(每题3 分)很多人早就敏锐地注意到: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已经变了。知识大爆炸,令每个人都变得越来越无知。相对于人类知识的庞大总和,我们穷尽一生能够掌握的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另一方面,互联网又使知识的获得变得越来越容易。于是, “无知” 渐渐不再被当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持有这样的观念:我们不必了解具体的知识,只需要知道想用的时候在哪儿能找到它。获取知识的路,似乎已是一片毫无障碍的坦途。具体的知识就像一块块砖,搭建起你的认知体系之墙,这面墙并不需要每个地方都填满。有些空缺,你的确可以有需要时再去填补,但是,假如空缺的地方太多,墙就会
6、塌掉。所以,即使网络使知识近乎“唾手可得” ,掌握具体的知识,仍然无比重要。威廉?庞德斯通在知识大迁移中提出了“元无知”的概念。所谓“元无知”,就是“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那种无知。这句像绕口令一样的话,颇有深意。由于知识的唾手可得,人们开始觉得“无知”并不可怕,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但是,假如你连搜索什么都不知道呢?甚至,假如你连“我需要去搜索”这一点都不知道呢?能提出问题,继而去寻找答案,本身就需要一定的知识积淀,真正的一无所知,是连问题的存在都意识不到。知识的无限与人力的有限,毕竟是事实。既然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已经变了,学习方式自然也得做出改变。有人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说法:过去那种学习是
7、“应试型”的,问题和答案都很明确,只要系统、完整地掌握了一个领域的知识,就能拿到满分。所以,学习最需要的是勤奋和专精。而现在的学习应该是“破案型”的,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远远不够,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问题的线索。如今,我们已经无法再追求绝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了,因为不管选择哪个领域的知识,我们的大脑都不可能全部装下。同时, 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 “还没毕业就发现自己的专业过时了”正在从一个笑话变成值得警惕的现实。很多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本身也不知该归入哪个系统、哪个领域。为了达成一个目标,我们可能需要翻几十本书、搜索上百个网页、涉猎多个完全不同的学科领域-像
8、侦探破案一样,抓住一点线索慢慢深入调查,最后寻得真相。而那些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其实就是线索。它不需要完备,不需要深刻,甚至不需要精确,而需要尽可能多样化。因为它不是答案,只是一把入门去寻找答案的钥匙。这样的钥匙,自然是越多越好。我们所了解的再偏门再不起眼的一件事,都可能在未来某个时刻成为这样的线索。(选自周飞亚当知识流向“云端” )(5)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很多人意识到我们和知识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也有不少人不再把无知当作大不了的事,他们依赖于需要的时候去网络上获取知识。B.威廉?庞德斯通所说的“元无知”,就是觉得“无知”并不可怕的那种无知,一些人总认为在互联网
9、时 代只要上网一搜,随时就能解惑。C.人们并不需要什么都知道,有些知识可以在需要时再去掌握,但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积淀,这样才能提出问题,继而去寻找答案。D.知识无限而人力有限,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很多知识处于学科之间的模糊地带,这就决定了无法再 追求知识的绝对完整性和系统性。(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指出当今知识大爆炸的背景下不必了解具体知识的错误思想,既明确了论述的话题与方向, 也凸显了文章的现实针对性。B.文章借“砖”和“墙”进行比喻论证,说明学习既不必追求没有“空缺”,又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淀,形象地阐述了具体的知识和认知体系的关系。C.文章第三段运用对
10、比论证,将以前的“应试型”学习与现在的“破案型”学习进行对比,强调我们与 知识的关系变了,学习方式也随之改变。D.文章第四段通过类比、引用等论证方法,多层次多侧面地阐述了互联网时代的学习无法再追求绝对完 整性和系统性这一观点。(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掌握的知识的比例越来越小,但我们对知识的获得却越来越容易,可以说毫无 障碍可言。B.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上,人们除了掌握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很多零碎的知识,作为解决 问题的线索。C.以前的学习可以称为“应试型”的,最需要的是勤奋和专精,现在的学习是“破案型”的,最需要的 是质疑与广博。D.在当今社会
11、,只要我们掌握了一定的碎片化、浅表化的知识,就能使自己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上立 于不败之地。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青霞先生文集序【明】茅坤青霞沈君,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宰执深疾之。方力构其罪,赖明天子仁圣,特薄其谴,徙之塞上。当 是时,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已而,君累然携妻子,出家塞上。会北敌数内犯,而帅府以下,束手闭垒,以恣敌之出没,不及飞一链 以相抗。甚且及敌之退,则割中土之战没者与野行者之独以为功。而父之哭其子,妻之哭其夫,兄之哭 其弟者,往往而是,无所控吁。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故数呜咽欷)而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以泄其怀,即集中所
12、载诸什是也。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而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稍稍传播,上下震恐。始出死力相煽构,而君 之祸作矣。君既没,而中朝之士虽不敢讼其事,而一时间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它罪罢去。又未几, 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而君之故人俞君,于是裒辑其生平所著若干卷,刻而传之。而其子襄,来请予 序之首简。茅子受读而题之曰:若君者,非古之志士之遗乎哉?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忍士之什并列之为“风”疏之为“雅”不可胜数。岂皆古之中声也哉?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犹曰"发乎情,止乎礼义”,“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为戒"焉耳。予尝按春秋以来,屈原之骚
13、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萱之对疑 于亢。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荐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性也,固矣!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予谨识之。至于文词之工不工,及当古作者之旨与否,非所以论君之大者也,予故不著。嘉靖癸亥孟春望日归安茅坤拜手序。【注】首或:gu?,古代战时割取的所杀敌人的耳朵掌管文牍的小官。间寄:闻 k “n,闻寄指边境将领。 裒:p u,聚集。(8)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14、由锦衣经历上书诋宰执 诋:抨击B.特薄其谴,徙之塞上薄:减轻C.予尝按春秋以来按:依照D.予谨识之识:记述(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君故以直谏为重于时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以其所忧郁发之于诗歌文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C.故宰执之仇君者亦报罢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D.茅子受读而题之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0)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反映沈君诗文内容的一项是君之直谏之名满天下愤疆埸之日弛痛诸将士日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即集中所载诸什是也其所著为诗歌文章,又多所讥刺而作之性也,固矣A.B.C.D.(11) 下列对文中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删诗/
15、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烈士之什 /并列之为“风” / 疏之为“雅”/不可胜数。B.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烈士之什并 /列之为“风” /疏之为“雅”/不可胜数。C.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烈士之什/并列之为“风” / 疏之为“雅”/不可胜数。D.孔子删诗自小弁之怨/亲巷伯之刺谗/而下其间忠臣/寡妇幽人烈士之什并/列之为“风” /疏之为“雅”/不可胜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沈青霞先生敢于直谏,受人尊重,后因反对宰相专权误国而被陷害致死,他的讥刺时政的诗文也是他 招祸的
16、原因之一。B.沈青霞被害死以后,虽然朝中的官员不敢为他申冤,但当年迫害他的官员和宰执也因陷害他被追究罪 责而撤职。C.沈先生逝世后,他的一个故人俞君才收集并整理先生一生著作的诗文若干卷,刻印成书使之流传。D.这篇序文是为沈青霞的文集而作,却是从沈青霞其人写起,作者成功地把握了论文中“知人论世”的 原则,因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13)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君既上愤疆埸之日弛,而又下痛诸将士之菅刈我人民以蒙国家也。然孔子不遽遗之者,特悯其人,矜其志。他日国家采风者之使出而览观焉,其能遗之也乎?四、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渔家傲苏轼临水纵横回晚较,归来转觉情怀动。梅笛烟中闻几弄。
17、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美酒一杯谁与共,尊前舞雪狂歌送。腰跨金鱼旌旅拥。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注】:较,有嚼口的马笼头。金鱼,宋代高级官员的一种佩饰。(14) 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临水纵横回晚较",词人骑马奔驰于水滨,很晚才踏上归程。此句凸显了词人豪迈英武的气势。B. “归来转闻几弄”,骑马归来,耳闻暮霭中传来笛奏的乐曲,词人情绪发生转变,若有所悟。C “尊前舞雪狂歌送”, “舞雪”形容舞姿回旋,这里把物比作人,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D. “美酒旌旅拥”,饮酒话别,席前歌舞狂欢;词人腰挎金鱼饰,护卫前呼后拥,场面壮观。(15) “秋阴重,西山雪淡云凝冻
18、”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赤壁怀古结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16) 此词结语“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与念奴娇 达的感情有何不同?(17) 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孔子在易经?系辞下传中说“远取诸物,近取诸身”,古人在诗文创作中自觉实践这个方法,感天地悟人生的诗文名句不胜枚举:王羲之在修禊日里“仰观宇宙之大, ”,游目骋怀,喜极而悲;王勃在滕王阁, “ ,访风景于崇阿”,望闾阎扑地,观舸舰弥津;苏轼在前赤壁赋中面对浩渺长江,喟然长叹,感慨人生短暂“, ”;辛弃疾登北固亭望远,用“, ”两句,写出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的丰功伟绩都化作了历史陈迹。不能不说,这实在是中国古人认
19、识世界,思考人生的一个重要方法。五、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催魂铃余光中电话之来,总是从颤颤的一串铃声开始,那精确而间歇的发作,那一叠连声的催促,凡有耳神经的人,没有谁不悚然惊魂,一跃而起的。最吓人的,该是深夜空宅,万籁齐寂,正自杯弓蛇影之际,忽然电话铃声大作,像恐怖电影里那样。旧小说的所谓“催魂铃”,想来也不过如此了。王维的辋川别墅里,要是装了一架电话,他那些静绝清绝的五言绝句,只怕一句也吟不出了。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鱼来雁去,一个回合短则旬月,长则经年,那天地似乎广阔许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那时如果已有电话,一个电话刘十九就来了,结果我们也就读不到这样的佳句了。而活
20、在当下,催魂的铃声一响,没有人不条件反射地一跃而起,赶快去接,要是不接,它就跟你没了没完,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我家的电话,像一切深入敌阵患在心腹的奸细,竟装在我家的书房里,注定我一夕数惊,不,数十惊。四个女儿全长大了,连“最小偏怜”的一个竟也超过了“边城”里翠翠的年龄。每天晚上,面对书桌,正要开始我的文化活动,她们的男友们也纷纷出动了。四个女儿加上一个太太,每人晚上四五个电话,催魂铃声便不绝于耳。绝望之余,不禁悠然怀古,想没有电话的时代,这世界多么单纯,家庭生活又多么安静,至少房门一关,外面的世界就闯不进来了,哪像现代人的家里,肘边永远伏着这
21、么一枚不定时的炸弹。那时候,要通消息,写信便是。比起电话来,书信的好处太多了。首先,写信阅信都安安静静,不像电话那么吵人。其次,书信有耐性和长性,收到时不必即拆即读,以后也可以随时展阅,从容观赏,不像电话那样即呼即应,一问一答,咄咄逼人。书信往还,中间有绿衣人作为缓冲,可以慢慢考虑,转肘的空间宽得多了。书信之来,及门而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谁也抗拒不了那催魂铃武断而坚持的命令,谁没有从浴室里气急败坏地冲出来,一手提裤,一手去抢听筒的经历呢?电话动口,书信动手,其实写信更见君子之风。我觉得还是老派的书信既古典又浪漫;古人“呼儿
22、烹鲤鱼,中有尺素书”的优雅形象不用说了,就连现代通信所见的邮差、邮筒、邮票、邮戳之类,也都有情有韵,动人心目。在高人雅士的手里,书信成了绝佳的作品,进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已,所以中国人说它是“心声之献酬”,西洋人说它是“最温柔的艺术”。但自电话普及以后,朋友之间要互酬心声,久已勤于动口而懒于动手,眼看这种温柔的艺术已经日渐没落了。电话来得快,消失得也快,不像文字可以永垂后世,向一代代的痴顽去求印证。我想情书的时代是一去不返了,即使近如徐志摩和郁达夫的多情,恐也难再。有人会说: “电话难道就一无好处吗?遇到急事,一通电话可以立刻解决。 ”这我当然承认,可是我也要问,现代生活的节
23、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你可以用电话去救人,匪徒也可以用电话去害人,大家都快了,快,又有什么意义?在高速紧张的年代,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电话和电视的恢恢天网,使五洲七海千城万邑缩小成一个“地球村”,几十亿兆民都迫到你肘边成了近邻。人类愈“进步”,这大千世界便愈加缩小。野心勃勃的科学家认为,有一天我们甚至可能探访太阳以外的太阳。长空万古,渺渺星辉,让一切都保持点距离和神秘,可望而不可即,不是更有情吗?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如此“逼神太甚”呢?对无处不在电话与关山阻隔的书信,我宁愿选择
24、后者。在英文里,叫朋友打个电话来,是 “给我一声铃”。催魂铃吗,不必了。不要给我一声铃,给我一封信吧。(18)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电话的普及给作者带来诸多烦恼,相比之下,作者更喜欢单纯而宁静的生活环境。B.书信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通讯方式已经一去不返,作者对此充满遗憾和无奈。C.作者对科学家探访遥远星球的设想难以认同,认为人类应与太空保持距离与神秘。D.快节奏的生活也给匪徒的作案提供了方便,但他们难以逃脱电话电视的恢恢天网。E.本文语言典雅而流畅,也不乏风趣幽默,尤其是几处比喻句的运用更是形象贴切。(19) 有人评价余光中是“文字的魔术师”。结合具体语句,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25、。(20) 联系全文概括作者以“催魂铃”为题的作用。(21) 第段中说: “现代生活的节奏调得这么快,究竟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现代生活的“快”的认识和感悟。(22) 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横平竖直的方块字,是中华民族的独有创造和文化遗产。汉字, 不仅仅是几千年历史传承的记录工具,。有了汉字,才有了唐诗的激情洋溢,元曲的灵动俏丽;有了汉字,才有了张旭、王羲之等人洒脱俊逸字体的千古流传。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似乎更愿意借助键盘和鼠标来沟通和完成工作, 。人们的书写潦草、
26、没有章法,横平竖直都难做到,更别提汉字固有的神采、韵味了。六、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孔子谓季氏曰: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侑)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论语?子罕)【注释】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用工细,故贵。纯:黑丝,以黑丝为冕,省时。 拜下:古时臣民面见君上时,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泰:骄纵傲慢。( 23)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的社会现实。(24)材料中,孔子既“从众”又“违众”,你如何理解?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25.钱钟书认为,人生如围城,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冲出来。当今社会,
27、小到个人,大到国家,“围城”无处不在。有围城,就会有突围。青春期的少年,很多人将种种规则视为 “束缚” , 他们用各种叛逆的表现来突围,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结果。你对“围城” “突围”有什么看法?请任选一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af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页10第答案1.B2.A 3.B 4. C 5.B 6.D 7.A( 8) C( 9) A(10)是写沈君以敢于直谏著称。未涉及“内容”。是写沈君诗文的影响。故选:B。 11) 11) “诗”作“删”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D “刺谗”是指讽刺谗言之人,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译文:孔子删定诗经,从小弁篇的怨恨亲人
28、,到巷伯篇的讥刺谗人的以下各篇,其中忠臣、寡妇、隐士和愤世嫉俗之人的作品,一起被列入“国风”、分入“小雅”的,数不胜数。故选:A。 12) B.这些人被撤职并非因为陷害沈青霞。原文"而一时间寄所相与谗君者,寻且坐它罪罢去”可见,是因为别的罪过而被罢免。(13)弛:废弛;菅刈:残杀;蒙:蒙骗。译文:沈君既对上愤慨边疆防务的日益废弛,又对下痛恨众将士残杀人民,蒙骗朝廷。遽:立即;特:只是;矜:怜悯。译文:然而孔子不立即删掉它们的原因,只是怜悯这些人的遭遇,敬重(赞赏)他们的志向。其:难道。译文:将来朝廷的采风使者出使各地而看到这些诗篇,难道会遗漏它们吗?(14) C.将回旋的舞姿比作飞舞
29、的雪花,是把人比作物。( 15)描绘了一幅秋天阴暗沉重,西山已见淡雪,浓云也已凝冻的凄冷画面。以景衬情(情景交融),衬托出词人内心的郁闷。( 16) “将何用,只堪妆点浮生梦”表达了词人对权势、名利的轻蔑(或“不为外物所惑,始终保有的一种人生认识和精神追求”) 。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词人追慕英雄,想建功立业却壮志难酬的苦闷以及对年岁将老、生命短暂的感伤。17 .俯察品类之盛,俨骏啸于上路,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答案:18 18) BD(19)巧用文言语体,善引诗词典故,使语言显得典雅。如“电话之来”“短则句月,长则经年”“心声之献酬”等多处文言
30、语体,读来有种典雅的古韵。句式整散结合,(或多用排比、对仗)。如“古人鱼雁往返,今人铃声相迫” “尽则可以辉照一代文坛,退则可以怡悦二三知己”用对仗的句式既丰富了内容又读来朗朗上口;如“耿耿不灭,爱情如此,一纸痴昧的情书,贴身三年,也是如此”善用短句,语言简洁,节奏明快: “一切都即生即灭,随荣随枯,爱情和友情,一切的区区与耿耿,都被机器吞进又吐出,成了车载斗量的消耗品了”整散结合,节奏舒缓自如。善用多种修辞,形象生动,鲜明有力。如“那高亢而密集的声浪,锲而不舍,就像一排排嚣张的惊叹号一样,滔滔向你卷来”,用通感(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电话铃声的紧促,给人带来的强烈不安感。 “书信之来,及门而
31、止,然后便安详地躺在信箱里等你去取;哪像电话来时,穿堂入室,直捣你的心脏,真是迅铃不及掩耳。”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风趣幽默,如“留一点余地给神话和迷信吧,何必赶得素娥青女都走投无路,逼神太甚呢?”幽默而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用书信传情达意的期待。使用叠词,具有韵律美,叠词“排排”“滔滔” “耿耿” “区区”增添了语言的音韵美,更生动形象。( 20)作用:以“催魂铃”为题,醒目有趣,引起阅读兴趣;贯穿全文,首尾呼应,起到线索作用;借此表达了作者对电话铃声的厌恶;深化主旨,表现了对现代社会生活中喧嚣浮躁
32、的现象的批评。( 21 )这句话运用了比拟和对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书信安静舒缓和电话咄咄逼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对电话的厌恶。(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基本能力。首先要通读文本,把握如下几个问题,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主要事件是什么,通过事件要揭示什么主旨;然后再看选项对文本的分析。选项一般会针对形象、主旨、情节、细节描写主题。( 19)本题考查学生通过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进而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阅读文章,结合语境分析作者的生活态度。( 20)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标题。此类题目包括:标题的妙处和标题的含义。解答时主要从内容、结构情节、主
33、旨揭示、形象塑造几个方面探究。( 21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纵观全篇把握主旨解题方法: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益。因此,阅读效率的提高取决于对文章内容的主旨是否能正确把握。那么,如何把握文章的主旨呢?首先要着眼于文章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内涵。其次还要看文章的作者、写作时间和文后的注释等,特别要浏览一下后面问了哪些问题,从题目的选项中揣测文章的主旨,明确作者的主要写作意图,这样解题就心中有数了。22.【答案】更是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巨大载体宋词的婉转清雅古老的方块字面临严重的发展危机【答案】礼崩乐坏( 23)礼崩乐坏(或“越礼犯上” “名实不符” “君不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车位出租协议
-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市第三中学2025年物理高二下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餐饮企业特色美食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信息安全保密合作合同
- 2025版特色美食街食堂承包管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照明材料购销合同规范
- 二零二五版家政服务公司专业保洁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车辆抵押保险理赔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版绿色食品生产场与客户双重认可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深加工采购合同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GB/T 26323-2010色漆和清漆铝及铝合金表面涂膜的耐丝状腐蚀试验
- GB/T 1796.6-2018轮胎气门嘴第6部分:气门芯
- 高中新生入学教育课件
- 出版政策与法规课件
- 综合管廊基坑降排水施工专项方案
- 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
- MSDS 化学品安全说明书(油漆)
- DB13T 5240-2020 煤矿在用钢丝绳牵引卡轨车安全检测检验规范
- 消防设施移交及消防设施操作维护人员培训和清单参考模板范本
- SLAP损伤的治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