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册一单元练习_第1页
五册一单元练习_第2页
五册一单元练习_第3页
五册一单元练习_第4页
五册一单元练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测试题2004/9/16班级 姓名 号数 一、选择题1、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A累赘(zhuì) 颠沛(pèi) 悚(shng)然面对B老羸(léi)戳(chu)刺手足无措(cuò)C朝暾(dn)干瘪(bi)目不暇(xiá)接D福址(zh)谲(jué)诈辘辘(luò)饥肠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暮霭手舞足蹈安谧改弦更张B寂寞斩钉截铁逾矩草管人命C怪诞豪然之气饿殍清波粼粼D慰藉风尘仆仆憧憬防犯不仁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在其他许多地方,

2、爱因斯坦则用非常_的语言和结论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个万古恒新的问题。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和操作主义物理学家都_过这个问题,爱因斯坦也为这个问题伤透了脑筋。_珍惜,牢牢地把握现时每一分钟,以最有效的方式献身于振兴中华的伟大事业,才是未来美景最可靠的保证。A明白思索只要B明确思索只有C明白思考只有D明确思考只要4、下列句子没有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那是一种无法抗拒的心理冲力,就像春天来了,种子破土发芽不可抗拒一样。B歌德、康德和爱因斯坦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C这样一种状态就像心脏在动物机体中停止了工作一样,是与人的精神生活格格不入的。D人一天也不

3、能没有希望。它是精神的细胞,是精神的白血球和红血球。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完全相同。B他虽然是社会的一员,但更是宇宙的一员。C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将让位于科学。D他不可能表达奇迹,也不需要表达奇迹。6、选出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_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_的人。前两者是_的产物,后两者是_的创造。A现在就是应该成为精神自然B应该成为现在就是自然精神C现在就是应该成为自然精神D应该成为现在就是精神自然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庄子,我们往往被庄

4、子拨弄得手足无措,有时只好手之舞之,足之蹈之。B他的前面是清波粼粼的濮水以及水中游刃有余的游鱼。C他没有这样做。从而也没有让这两位风风火火的大夫太难堪。D他自己管不住自己,自己被自己纠缠而无计脱身,自己对自己无所事事无可奈何。8、下列关于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哲学革命的开创者,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B斯宾诺莎是荷兰哲学家,西方近代唯物论,无神论和唯理论的主要代表。C伏尔泰是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D弗洛伊德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心理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二、综合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9-12题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哲学的传统是

5、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特别是达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学境界,因为只有通过哲学,获得对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达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是给予他这种觉解。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在理想国中,柏位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

6、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他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9、“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的意思是什么?_10、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_11、禅宗说,“觉”字乃万妙之源,这与柏拉图的话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_12、概括这三段文字所表述的意思。_阅读下面的

7、文段,完成13-16题。歌德、康德和爱因斯坦像西西弗斯那样劳碌一生,自然使我想起了孔子同他弟子的一段对话: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的确给了我极深刻的印象。在我们为中华民族腾飞于世界而奋力拼搏的时代,不妨赋予“生无所息”这句格言以崭新的含义,写在我们的旗帜上。我想,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人到中年,多半就是这样考虑的。18岁的青年,大概只有憧憬;80岁的老人,多半只剩回忆;至于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往往就来回摆动在憧憬和回忆之间。但是,不管是谁,对眼前现时的把握,都应该是重点;作为整体的第二个

8、组成部分,作为中间环节,它的比重应该占百分之九十五。“人生思幼日。”谁没有童梦重温的经历?那放学回家,进屋叫一声“妈”的少年时光;那圆明园的秋天里的春天,林间小道上的幽会和散步,穿过茫茫的夜色,情人走了,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对往事的追忆,有好几层意义13、上文第一段中“人是什么?”“东西方哲学家竟有如此一致的见解”,这“一致的见解”是怎样的?答:_14、对于“人是什么?”这个问题,作者的看法是怎样的?答:_15、从全文中分析,“对往事的追忆”,有哪三层意义呢?答:_16、从全文看,作者认为“不管是谁,对眼前现时的把握,都应该是重点”,但为什么又要花很大篇幅写“对往事的追忆”呢?答:_ _阅读下面的

9、文段,完成17-20题。终于,在大路的尽头,我们看到了一个独行的身影踯躅而来。我们欣慰之余又不禁黯然神伤;再不是孔子那样的车辚辚马萧萧的浪漫之旅了,来者是一个独行客,他光着头,赤着脚,穿着粗布的短衣衫,面目黧黑,焦虑迫切。他腰中的短剑与眼神中的坚毅,使我们心中一惊:这是一个侠客。这就是墨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剑侠,伟大剑侠!据淮南子记载,墨子最初乃是儒家门徒,学孔子的思想。但越学越不对胃口,越学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儒者的礼那么烦琐而不切实际;儒者提倡的厚葬浪费财富而使人民贫穷,长期服丧伤害生命而妨碍正事。所以他背弃儒家了!他当了儒门的叛徒了!这一叛,非同小可,这不仅仅是叛出师门,而是政治上的背叛

10、。我们知道,儒家是热烈礼赞周王朝、维护周王朝的政治统治和文化的,他既叛儒,当然也就背叛了周王朝,成了周王朝的叛臣逆子了!墨子挑战周王朝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他对周文化的否定上。他的“兼爱”是反对周礼的等级尊卑制度;“尚贤”是反对“亲亲”的贵族封建世袭制度:“周礼”和“亲亲”实际上是周王朝政治运作社会整合的主要手段。他的“节用”“非乐”,又是反对周王朝的文饰,这正是孔子所倾心向往并热情礼赞的“郁郁乎文哉”的王朝风范。墨子认定:“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显然,制礼作乐的周公在墨子这里决不是圣王了,以礼乐文化为特色的周王朝当然也就不是什么圣朝了。墨子文章中,直接以“非”这种否定式为题的就有四个:非

11、儒非命非乐非攻。除非攻是对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否定外,其他三种都是对现存文化(观念)的否定。我们可以说,墨子是在对前代的文化进行清理。他在对一个大帝国及其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大声地说:“不!”他的思想观点,既是批判的武器,也是武器的批判。通过对周王朝的文化批判以及对周王朝文化进行批判,他建立了他批判的文化。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撄虎须,犯众怒,推倒历代圣贤,高标一代新格,独持偏见,一意孤行,“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好一个仗义行侠的大侠客!梁启超说:“古今中外哲人中,同情心之厚,义务观念之强,牺牲精神之富,基督而外,墨子而已!”17、请简要阐释文章第一段中“我们欣慰之余又不禁黯然神伤”一句的含意。答:

12、_18、文章第二段称墨子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剑侠”,“最伟大”这一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_(2)_(3)_19、墨子与儒家在思想方面的不同点主要有哪些?联系本文并运用知识积累作答。答:_ _ _20、下面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两项是()A墨子挑战周王朝不仅表现了他对周王朝文化的否定,还表现了他对传统王道观念的否定。B“向帝国挑战的剑侠”不仅说明了墨子好勇尚武,而且还表达了作者对墨子成为“周王朝的叛臣逆子”的肯定,暗含赞美之情。C“既是批判的武器,也是武器的批判”是说墨子的思想观点是对周王朝进行文化批判的武器,同时又对周王朝穷兵黩武、大肆攻伐进行了批判。D文章引用梁启超的话,目的是为了说

13、明墨子富有同情心,富有牺牲精神,从而进一步深化了“剑侠”内涵。结构上则照应了前文,收束全篇。E庄子充满了谬悠之说,荒唐之言,对人类虽宽仁,但却冷眼相看。墨子则更为关注天下苍生,“兼爱”是其思想精髓。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答案BABBCCAD9 、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做的事是平常人做的事,也只做平常的事。(提示:答此题需把否定的反面说法变换成肯定的正面说法。)10、哲学的任务是使人明白行动和生活的意义,帮助人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提示:关键是准确理解原文,注意“用自己的话”表达。)11、基本是一样的。因为柏拉图强调的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超越智慧;禅宗强调的“觉”

14、也是智慧,是“万妙之源”。(提示:比较后先作肯定回答,再回答为什么。)12、这三段文字阐述了哲学的任务是使人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以及怎样才算人生的最高境界。(提示:考查概括提要能力)13、人是什么?东方仲尼认为“生无所息”与西方哲学家认为劳碌一生的见解是一致的。14、作者认为人是由三部分组成的: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的把握和对未来的憧憬。15、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寂时,可以从回忆中得到慰藉与快乐。对往事的回忆,可以增强对现在与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对往事的回忆,可以弥补现时生活中的缺陷和不足。16、因为对往事的追忆是人的一种本性,是“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再者,对往事的追忆对现时有积极的意义,使自己在人生道路上得到力量与慰藉,使自己更好地把握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