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岩心编录方法_第1页
钻井岩心编录方法_第2页
钻井岩心编录方法_第3页
钻井岩心编录方法_第4页
钻井岩心编录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钻孔地质编录钻孔地质编录工作方法工作方法提 纲 一、钻孔地质编录方法 二、钻孔地质编录竞赛方案 三、练习题 四、实际操作四、实际操作 一、钻孔地质编录方法1.技术准备 编录人员应熟悉矿区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矿产种类及矿层(体)赋存状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矿区岩矿层划分单元等2.检查整理岩矿心 在施工现场,仔细检查岩心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心摆放有无拉长现象,发现岩矿心顺序有颠倒的,应予以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心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岩心经过整理后,应放入岩心箱内。方法是将岩心箱横放,自左而右,岩心经过整理后,应放入岩心箱内。方法是将

2、岩心箱横放,自左而右,一行一行地从上到下,顺序放入。在每回次提取的最后一块岩心和下一行一行地从上到下,顺序放入。在每回次提取的最后一块岩心和下一回次岩心之间,放置一块用铅笔填好之木质岩心隔板,以隔开两次一回次岩心之间,放置一块用铅笔填好之木质岩心隔板,以隔开两次提取的岩心。提取的岩心。没有取上岩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隔板没有取上岩心的回次,也要填写岩心隔板,并在其背后,并在其背后加以说明加以说明 岩心隔板格式3.残留岩心的处理 残留岩心的长度一般以施工人员测量为准,当未进行残留岩心测量或残留岩心测量不准,使其岩心长度大于进尺时,残留岩心可按下面办法由编录人员进行处理。4.岩矿芯编号 将10cm

3、 的岩心及5cm 的矿心编号,用红油漆(或防水符号笔)写在岩心或矿心上。 岩心编号用代分数表示:分数前面的整数代表回次号,分母为本回次中有编号的岩心总块数,分子为本回次中第几块编号的岩心。 例:某孔中第5回次,有5块编号的岩心,其中第3块编号为5 53 35 55.观察记录(1)分层 尽可能对全孔或较长井段的岩矿心进行综合观察分析,初步鉴定岩性,分层和进行岩性描述。按不同的岩性、不同的矿层或矿石类型进行分层记录描述(不按逐个回次描述)。(2)回次采取率计算(3)记录分层数据 某一回次内换层时,需要测量该回次中上层岩心长度。其方法是找到回次中的换层界面,并测量该回次中岩层分界面以上提取的岩心长度

4、(4)换层孔深计算 从一个分层变换为下一个分层时称为“换层”,换层时所处钻孔深度称为换层孔深。根据换层所处位置不同,分为:回次内换层、回次间换层及空回次换层三种情况计算换层孔深。 分层进尺本分层底板的换层井深前一分层底板的换层井深(5)地质描述 地质描述前,首先应给岩矿石定名。定名一般以一个分层为单位,名称应能反映出岩矿石的颜色、颜色、构造、结构、矿物成分及矿化等基本特征。构造、结构、矿物成分及矿化等基本特征。定名时,要根据分层中岩矿石种类岩矿石种类、主次主次及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定名,如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与灰色中细粒流状辉长

5、岩型稀浸状钒钛磁铁矿互层、深灰色中粒条带状斜长辉石岩型稠浸状钒钛磁铁矿夹灰色中细粒流状辉长岩型稀浸状钒钛磁铁矿等。 观察及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察及描述的主要内容包括:a a)岩石特征)岩石特征岩石颜色(原生及风化颜色)、构造(层状、片状、板状、流纹状、流状、条带岩石颜色(原生及风化颜色)、构造(层状、片状、板状、流纹状、流状、条带状)、结构、矿物成分、风化特征(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及其它物理性质状)、结构、矿物成分、风化特征(氧化带、混合带和原生带)及其它物理性质(光泽、断口、硬度、比重)等。(光泽、断口、硬度、比重)等。b b)蚀变特征)蚀变特征蚀变岩石类型、蚀变带内蚀变矿物的变化、蚀

6、变带与矿化或矿体的相互位置、空间蚀变岩石类型、蚀变带内蚀变矿物的变化、蚀变带与矿化或矿体的相互位置、空间关系等。关系等。c c)矿化特征)矿化特征矿化的种类、矿石特征、矿层、矿层与顶底板接触关系,产状(测量矿层顶底板介矿化的种类、矿石特征、矿层、矿层与顶底板接触关系,产状(测量矿层顶底板介面轴夹角,测量矿石原生构造的轴夹角等)等。面轴夹角,测量矿石原生构造的轴夹角等)等。d d)次生构造)次生构造断裂、褶皱、节理、劈理、破碎带的特征、类型、产状及后沉积作用构造,如结核、断裂、褶皱、节理、劈理、破碎带的特征、类型、产状及后沉积作用构造,如结核、瘤块,裂隙充填形成的岩墙等。瘤块,裂隙充填形成的岩墙

7、等。e e)古生物及遗迹化石)古生物及遗迹化石观察和收集古生物、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出层位、化石种类及分布特征等。在观察岩观察和收集古生物、古生物遗迹化石产出层位、化石种类及分布特征等。在观察岩心时,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大比例尺素描图或照相、录像。心时,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要作大比例尺素描图或照相、录像。 (6)测量标志面与岩心轴夹角 测量层理、片理、片麻理、成分面、流线、条带、脉体等的轴夹角。 岩心轴夹角是了解地层、矿层(体)、岩(矿)脉,地质构造的倾角,编制地质剖面图、计算地层和矿层(体)厚度的基础数据。 由于钻孔通常是弯曲的,即使岩层产状稳定不变,在钻孔各部位岩心上所呈现出的

8、岩层倾斜线与中心软的夹角,也因钻孔顶角的变化而不同;钻孔方位角有变化时, 也不同。只有当钻孔无方位角变化、钻孔为垂直钻孔时, 层面的轴夹角才是岩层的倾角 通常用量角器法测量,步骤如下:(7)在钻孔地质编录过程中,需要计算的数据:a)岩芯采取率岩芯采取率 岩芯采取率有两种,即分层采取率和回次采取率 分层采取率分层岩心长/分层进尺100% 回次“采取率”本回次岩心长/本回次进尺100%b)换层孔深计算换层孔深计算 某一回次内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本回次上层岩心长/本回次采取率 两回次间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止孔深 空回次换层时,换层孔深上回次终止孔深空回次进尺的二分之一c)真厚度计算真厚度计

9、算 真厚度真厚度= =轴面夹角的正弦值假厚度(沿钻孔轴出露的厚度)轴面夹角的正弦值假厚度(沿钻孔轴出露的厚度) (8)编制钻孔柱状图 在资料整理的同时,根据编录的地质资料,按分层实际井深或视厚度,绘制钻孔柱状图。比例尺采用1501100。 (9) 编制原始地质编录小结一、前言 布置钻孔的目的;钻孔的位置、坐标;工作起止时间、工作单位、主要工作人员;完成主要工作量:钻孔深度、标本及样品数量等二、地质成果 1、区域地质:简述工区的区域构造部位、地层、岩浆岩构造及矿产特征 2、地层:依地层年代由新至老对剖面进行分层叙述。每一时代地层可详述岩性特征、接触关系,特别是不整合接触或断层接触关系及标志层特征和分层的识别标志 3、岩浆岩:岩浆岩形态、产状、岩性(岩相)组合、穿插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