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课件_第1页
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课件_第2页
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课件_第3页
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课件_第4页
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1现代文阅读-写作手法 A2写作手法 1.表达方式 2.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3.修辞手法A31.表达方式 说 叙述 叙述分类 4.叙述人称 描写(三类) 议 释A4叙述分类 顺、倒 插、补 分?(包含平叙) 详、略A5顺、倒顺叙:按时间(或空间)先后顺序来叙述事情,和事情是急发展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的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倒叙:不是所有的都倒过来叙述,只是提前部分,其他地方仍旧顺序。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度,做到自然衔接。特别注意:不要无目的的颠来倒去,反反复复,是文章眉目不清A6顺叙:按时间(或空间)先后

2、顺序来叙述事情,和事情是急发展情况相一致,所以易于把文章写的条理清楚,脉络分明,要注意剪裁得当,重点突出。 A7倒叙:不是所有的都倒过来叙述,只是提前部分,其他地方仍旧顺序。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度,做到自然衔接。特别注意:不要无目的的颠来倒去,反反复复,是文章眉目不清 第一种: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第二种: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第三种: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制造悬念,引人入胜。A8第一种: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 A9第

3、二种: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A10第三种: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A11插、补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度、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行说明,一般是片断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A12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

4、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度、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 目的 注意A13目的 1.追叙,以表达中心 2.补充说明,以表达中心A141.追叙,以表达中心 A152.补充说明,以表达中心 A16注意 1.不喧宾夺主和节外生枝 2.注意过度、照应和衔接,不能断裂A171.不喧宾夺主和节外生枝 A182.注意过度、照应和衔接,不能断裂 A19补叙主要用于对上文的叙述行说明,一般是片断的、简要的,不具备完整的事件,也可以把解释或说明的文字放在前面,以引起下文。补叙的作用,一

5、般不发展情节,事件,只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 A20 片断、简要不完整 丰富补充原情节,不发展A21片断、简要不完整 A22丰富补充原情节,不发展 A23分?(包含平叙) 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一件,也可以把几件事情进行交叉的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A24分叙的作用是把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情,写的眉目清楚,有条不紊。分叙可以先叙述一件,再叙一件,也可以把几件事情进行交叉的叙述。采用分叙时要根据文章内容和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确立叙述的线索,还要

6、交代清楚每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时间。 A25详、略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描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述。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也必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略叙的作用是在交代时间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于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A26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描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和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述。作文时,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

7、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也必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A27与中心思想密切相关的 A28略叙的作用是在交代时间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于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1.开头结尾 2.与中心思想关联不大 3.人所共知A291.开头结尾 A302.与中心思想关联不大 A313.人所共知 A324.叙述人称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真实性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

8、与读者或者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描述。A33第一人称:给读者以真实感,使文章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真实性 A34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和对话,拉近与读者或者对话者的感情距离;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A35第三人称:比较直接的展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有利于客观描述。 A367.描写(三类)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人物描写觉得有问题:场景描写:摄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

9、、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环境描写场面描写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特定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描写;要写出特定场合的气氛。A37白描:用最简练、最节省的文字勾勒出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描绘一幅画;用字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简洁传神 A38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即细节描

10、写-为人物形象服务A39正面描写即细节描写-为人物形象服务 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抓住生活中的i 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题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题的特征。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A40正面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抓住生活中的i 个小细节,尤其是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准确传神,形象鲜明 A41侧面描写:不直接写人、物本身,而是通过他人对主题的感受与评价从侧面来突出主题的特征。三月不知肉味,绕梁三日 A42觉得有问题:场景描写:摄

11、取一个有意义的生活场景或自然景观,采用各种修辞手法,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写下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A43环境描写 包括: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A44包括: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2渲染某种氛围3烘托人物情感或形象4象征、表现、突出主题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A45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2渲染某种氛围3烘托人物情感或形象4象征、表现、突

12、出主题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6对下文的议论,描写,抒情做铺垫 A46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A47景物描写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高低远近声色结合;视觉嗅觉听觉多角度写景;对比。 A48场面描写 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场面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明示、暗示主题。A49场面描写:指的是在某一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范围内以人物活动为中心的生活画

13、面的描写。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 A50场面描写的作用:塑造人物、表现主题;渲染气氛,烘托事物;明示、暗示主题。 A51场面描写与环境描写的区别: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场面描写是指对人物(往往是众多人物)在一定时间和环境中的活动所构成的画面的特定描写。场面描写要做到:有条不紊,主次明晰;既有全景的描述,也有细致的描写;要写出特定

14、场合的气氛。 A52议 议论 抒情A53议论 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A54议论:议论文的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有举例/事实论证;道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A55抒情 5.抒情方式/手法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A565.抒情方式/手法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A57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A58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 A59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 A60释 说明A61说明 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做诠释、

15、摹状貌、引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A62说明: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做诠释、摹状貌、引用、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 A632.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平铺直叙 依靠载体 节奏调整 对比 感情、立意A64平铺直叙 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A65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A66依靠载体 托物言志(托物喻人) 借景抒情A67托物言志(托物喻人) 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A68托物言志:在对事物的描绘过程中寄托作者的个人情感和理念。 A69借景抒情

16、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A70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 A71节奏调整 欲扬先抑 夸张讽刺A72欲扬先抑 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是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A73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引发好奇,是文章曲折有波澜;感情铺垫,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情感。 A74夸张讽刺 反语( 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A75反语( 反讽):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情感或讽刺语气;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A76对比 对比:A小B大 反

17、衬、衬托(烘托):A下B上 照应:A前B后A77对比:A小B大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A7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具震撼力。 A79反衬、衬托(烘托):A下B上渲染烘托:通过侧面人物和环境描写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反衬:通过对比 ,突出所要表现事物的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其烘托作用。A80渲染烘托:通过侧面人物和环境描写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A81反衬:通过对比

18、,突出所要表现事物的特点,强化思想感情;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曲折含蓄。 A82虚实结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刻画人物性格更鲜明,凸显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的揭示主旨。 A83动静结合:以静衬动或以动衬静,其烘托作用。 A84照应:A前B后 A85感情、立意 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A86象征:引申事理,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A87联想想象:丰富文章内容;使形象更为生动形象;增添文章艺术表现力。 A883.修辞手法 常用 重复 问句 其他A89常用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夸张:使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A90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 A91夸张:使表达的感情更为强烈;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引发人们的想象 A92拟人(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便于抒情;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A93重复 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叙事透辟,调理清晰,长于抒情。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内容上表意凝练,概括力强,抒情酣畅。 反复:写景抒情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