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教(学)案_第1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案_第2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案_第3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案_第4页
八年级(下册)教(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新课程实验教学设计科 目: 语 文学 校:徽县第四中学备课组长:黄建明授课班级:八年级7、8班授课教师:黄建明二0一0年二月二十六日本 学 期 教 学 计 划在本学期语文教学过程中,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

2、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针对这些目的,采取的具体教学措施是: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思想认识,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

3、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外、课堂外、学校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把握中考方向,多写小作文片段作文,统一安排,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7. 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避免欠交作业。8 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演讲会、小辩论,锻炼能力,提高兴趣、培养思维与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通过本学期的教学,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所提高。本 学 期 教 材 分 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均是叙事性作品,

4、具有浓厚的人文思想涵,融入生活体验,思考和感悟社会人生。第二单元都是散文诗,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第三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都是科学文艺作品。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涉与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与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第五单元所选古诗文,题材多样,容丰富。或写景、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第六单元以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篇。八年级语文的学习,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

5、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进行记叙、说明、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综合的训练,并落实到实际运用上。使学生的语文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本 学 期 学 生 分 析八年级7、8两班共有学生129人,农村学生多,但活泼好动。从整体来看,部分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课外阅读)还有待0养成,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仍有不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没有明显的转变。本学期基本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

6、力。不断提高语文自读能力。本学期教学进度表周次课 题节数页数说 明备注1报道、注册2藤野先生 第一次作文3对第一课复习1节课3我的母亲与朱元思书我的第一本书2214列夫 托尔斯泰五柳先生传12第二次作文2课时5再塑生命雪马说1226综合性学习(一)雷电颂12第三次作文2课时7短文两篇送东阳马生序海燕组歌1228端午的鸭蛋综合性学习(二)21第四次作文2课时9诗词曲五首综合性学习(五)21第五次作文2课时10期中考试周次课 题节数页数说 明备注11期中考试分析总结敬畏生命罗布泊消失的仙湖12212大雁归来小石潭记12第六次作文2课时13旅鼠之谜喂出来楼记21214综合性学习(三)端午的鸭蛋12第

7、七次作文2课时15的歌会醉翁亭记春酒22116吆喝满井游记21第八次作文2课时17俗世奇人12118诗五首第九次作文期末复习32219期末复习520期末考试课题:1.藤野先生 鲁迅备写黄建明成员石芳珍 敬夫 吴小亮 义军 周逸宏时间02.26教学目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3.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课前准 备1. 学生预习。2. 制作课件。(两课时)课时安 排共 2课时 教 学 流 程第 一

8、 课 时课 时目 标.1、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课 时重难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教 法学 法札记一、 引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已学过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的一位日本医专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呢?鲁迅对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让我们来一起学习鲁迅的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个明白。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他后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从中了解到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虽然施行的是封建书塾教育,但思想还算开

9、明,因此,鲁迅对他“很恭敬”。 虽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教 法学 法札记三、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东京(离 往、初到、在)仙台(回)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相处四件事例 珍藏讲义悬挂照片相别神情话语 多写文章四、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文字: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3)说话声调(4)介绍解剖学历史治学严谨(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生活俭朴五、课堂小结。六

10、、作业.1.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思考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在品质。第 二 课 时课 时目 标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课 时重难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11、教 法学 法札记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二、 二、研习课文。三、 1、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思考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2)纠正解剖图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3)关心解剖实习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4)了解女人裹脚提问:学了623段文字,我们懂得了学写类似作文要注意哪几点?读到此,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藤野先生为人正直,他真诚地关心着鲁迅,热情地帮助鲁迅,对待鲁迅没有丝毫的

12、民族偏见。读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2请一个学生朗读3235段,要求学生找出师生惜别时两人的神情言行的语句,并仔细揣摩,体会出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凄然”、“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叹息”、赠照片、题字、“叮嘱”寄照片和写信。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投影显示如下:事情思想品质添改讲义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

13、图对学生要求严格关心解剖实习为人热情诚恳了解女人裹脚可贵的精神明确:学会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叙事应该有详略上下文注意过渡叙事时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原因有二:一是因为日本学生怀疑鲁迅考试得了60分是先生泄露了题目,他们根本看不起中国人,因为当时中国是弱国。二是因为看电影时,鲁迅看到中国人为俄国人作侦探被日本人抓获要枪毙时,日本学生拍掌欢呼,对中国人民大肆污蔑。鲁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同时感到中国人思想的麻木。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教 法学 法札记3齐读3638段,明确这一部分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鲁迅后来给藤野先生寄过照片了吗?写过

14、信了吗?他把老师忘了吗?三 小结(投影显示如下): 1把握全文的结构层次。2明确本文的叙事线索。3了解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4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思想品质的写法。四、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五、 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投影显示)绯红fi宛如wn驿站yì解剖pu 油光可鉴jiàn 畸形j不逊xùn 匿名nì杳无消息yo 诘责jié凄然q教诲huì瞥见pi抑扬顿挫cuò深恶痛疾wù2完成配套练习。鲁迅时时记起藤

15、野先生,怀念他,感激他,赞美他,鲁迅对先生的怀念之情具体表现在哪里呢?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 多写文章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板书设计添改讲义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没有民族偏见治学严谨正直热诚关心实习热情诚恳了解裹脚精神课后反思课题:2我的母亲胡 适备写郭慧芳成员小刚 马引引 郭慧芳 樊晓慧 朱志良 建瑞 时间02.26教学目标1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了解胡适与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教学重难点1理

16、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课前准 备1、学生预习。2.制作课件。(两课时)课时安 排共2课时 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 时课 时目 标理解文意。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课 时重难点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教 法学 法札记一、导人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二、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绩溪人。

17、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 明确: 文章开头主要忆述了作者九岁之前的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提示与要求:1抓住关键句、段。2。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3读完后,用一句话总结全文。教 法学 法札记若干生活片断。接下来作者采用情随事现的记叙方法,详略得当地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诲目的、方法和态度。再接下来写母亲和家人相处的情况。 四、学习课文容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提问:1、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2、为什么说她又是“严父”?3、 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教师归纳:通过写这些事,

18、表现母亲以下品性:她是一位恩师,对我谆谆教诲,对我要求严格,却从不拿孩子出气,气量大,性情好,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待人仁慈、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五、探究活动 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求统一答案,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 六、小结 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一。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4理清文章结构。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19、。明确:“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明确:插入胡适家庭背景资料介绍(教师可让学生从收集来的有关胡适生平材料来交流介绍)。明确: 课文写了母亲这样几件事情: A叫我早起,聆听教诲,“催”去上学。 B我说了不该说的话,她重重责罚我。 C新年之际,债主来要债,她从不骂一声,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 D受了两嫂子的气,她只忍耐着,忍到不可再忍时,悲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E听了王叔的牢骚话,表现出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第 二 课 时课 时目 标了解胡适与其母亲身上代表的文化意义。课 时重难点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教 法学 法札记一、复习旧课听写词语:管束责罚 气量广漠质问宽恕文绉绉 二、

20、朗读下面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 2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我的慈母。 三、体会文章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明确: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

21、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细细体会品味语句中暗含的语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提示。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心得。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

22、朴。教 法学 法札记其实,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任何虚情假义、矫揉造作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 四、比较欣赏 在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中,写“我的母亲”之作甚多,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胡适作为书香门第的后代,在幼年时期接受的便是论述传统儒家忠孝仁爱的伦理教育,以后又从朱子(小学>中,学会了“勤谨合缓”,因而对于

23、母亲的不易,便理解得更深,更切,所以说出了家乡“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便是我的慈母。”当然,对于自己的母亲,也就爱得更深。推荐篇目: 老舍<我的母亲>。 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板书设计“我”的童年经历(铺垫、呼应)主 对“我”的管教 “严师”“慈母” 怀 当家之难 宽容隐忍、仁慈温和 念体 不受侮辱 捍卫名节 “很有刚气” 敬 影响“我”的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 爱课后反思课题:3、我的第一本书牛汉备写郭慧芳成员小刚 马引引 郭慧芳 樊晓慧 朱志良 建瑞 时间03.05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

24、诗意的感悟。 2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学会思考人教学重难点 1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2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课前准 备1、学生预习。2.制作课件。(一课时)课时安 排共1课时 教 学 流 程教 法学 法札记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酷(kù)似 掺(chn) 脊(j)背 枉(wng)读 2解释相关词语。二、导人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四、学生自主阅读并讨论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

25、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3如何理解“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幽默: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凄惨:凄凉悲惨。奥秘:奥妙神秘。翻来覆去:一次又一次;多次重复。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知书识礼:有知识,懂礼貌。指人有文化教养。酷似:极像。作者牛汉,现当代著名诗人,原名史成汉。生于1923年,1940年开始写诗,有诗剧<智慧的悲哀>、诗歌<鄂尔多斯草原>、诗集<彩色的生活>等。质疑、讨论,师共同解决问题1、还可指我踏人生活的一次珍贵的经历,一本人生之书。教 法学 法札记说,是他一生惟一的一本书”? 4“

26、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五、品味语言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六、拓展训练 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七、布置作业 1研讨练习三。 2完成<<配套练习>>习题2、一种感激之情。3、体会书的珍贵,读书机会的珍贵。 4我的第一本书对“我”影响之大,作者要回报它。思考后学生自由发言1、我的童年生活是艰苦的,但我的第一本书给我的生活带

27、来了乐趣和知识。2、我的第一本书,作为我的启蒙老师对我后来走上文学道路有着深远的影响。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本书 牛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 父子之情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 同学、朋友之情的快乐和梦想” 人与狗的情趣课后反思课题:21.与朱元思书吴 均备写郭慧芳成员小刚 马引引 郭慧芳 樊晓慧 朱志良 建瑞 时间03.05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容并掌握常用的文言词汇。 2通过理解和分析,欣赏雄奇秀丽的景致,领会作者高洁志趣。 3通过诵读训练,进一步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鸢飞戾天”两句。课前准

28、 备1、学生预习。2.识记字词、实习容。课时安 排共1课时 教 学 流 程教 法学 法札记一、导入新课 富春江的景色用一个字来说就是“美”。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吴均在游览完富春江的风光后,情不自禁写了一篇描绘富春江风光的文章与朱元思书。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教学第一自然段 1教师读后讲解 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一部分,这部分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述了从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3朗读第一自然段。三、教学第二自然段1学生齐读后讲解。2小结:以上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这部分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之特点。 3齐读第二自然段

29、。四、教学第三自然段 1教师领读后讲解。2小结:以上为文章的第三部分。这部分以细腻的笔触详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人在此山中的学生讨论回答。先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听读时注意字词的读音,分清句子的停顿。: 风烟:指烟雾。共色:同样的颜色。俱:都。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省略了主语。 缥碧:青白色;缥,音pio。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n。直视无碍: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非常清澈。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

30、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相鸣:互相和:教 法学 法札记感受。在这里,作者既从侧面烘托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3齐读第三自然段。五、探究讨论 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 归纳: 学生只要能抓住重点,说出水之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和山之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也就能够大致领悟这篇写景美文的魅力了。2写景

31、要注意条理,请大家分析这篇文章写景的顺序。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奇山异水”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将富春江“异水”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奇山”:作者从视觉、听觉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把课文改写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作为本课所放录像的解说词。资料鸣。戾天:到天上;戾,至。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学生讨论,发表意见。学生讨论,发表意见。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今安吉)人。生于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卒于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家世寒贱,均好学而有俊才

32、。约曾见其文,颇为赞赏。他曾表求撰写齐春秋,完稿后上呈武帝,武帝恶其实录,“以其书不实”,命焚毁。后奉诏撰写通史,未就而卒。 吴均是史学家,他著有齐春秋三十卷、庙记十卷、十二州记十六卷、钱塘先贤传五卷,注释晔后汉书九十卷等,惜皆已亡佚。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皆为二十卷。宋史·艺文志著录:“吴均集三卷。”可见其文集宋时已大部分散失。板书设计与朱元思书千丈见底 水之清 异水 急湍猛浪 水之急 天 高山寒树 树之奇 下 负势轩邈 山之势 独 奇山 泉鸟蝉猿 山之音 绝 息心忘返 山之力 横柯疏条 林之密课后反思课题:4.列夫 托尔斯泰茨威格

33、、备写郭慧芳成员小刚 马引引 郭慧芳 樊晓慧 朱志良 建瑞 时间03.05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 2体会文章涉与深广的人文背景。教学重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课前准 备1、学生预习。2.制作课件。(两课时)课时安 排共2课时 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 时课 时目 标1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课 时重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肖像描写。教 法学 法札记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胡髭(zi1) 长髯(ran2)鬈(quan2)发黝(you3)黑滞(zhi4)留 愚钝(dun4)禁锢(gu4) 轩(xuan1)昂犀(xi1)利 侏儒(ru2) 酒肆(s

34、i4) 尴尬(gan1ga4)锃(zeng4)亮甲胄(zhou4)粲(can4)然 盎(ang4)然2解释下列词语。二、导人 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豪,他长相平平,却有一双锐利异常,能够洞察世事的眼睛。现在,就让我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黝黑:黑;黑暗。器宇:人的外表;风度。禁锢:束缚,限制。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炽热:极热。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教 法学 法札记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心世界。三、阅读课文,整体感

35、知 作者通过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表,怎样揭示他的心世界?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四、学习课文 (一)找出文中对托尔斯泰外貌描写的句子,体会其作用。 (二)重点理解文中描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句子。 例如: 1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2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3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明确:“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的眼睛充满智慧,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是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 五、小结 体会文中运用夸手法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

36、写。 六、布置作业1研讨与练习一。2识记字词,熟读课文。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作者对托尔斯泰外貌的描写运用夸的修辞手法。 如:对托尔斯泰的目光的描写,形容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这种扩大、夸的描写,把托尔斯泰目光的敏锐、犀利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而且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胡子、眉毛、须发、皮肤是这

37、样描绘的:(1)“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2)“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3)“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密的须发”。(4)“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5)“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一拳头打塌了的样子”第 二 课 时课 时目 标2体会文章涉与深广的人文背景。课 时重难点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教 法学 法札记一、复习旧课二、介绍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了解他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战争与和平>

38、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库斯基、罗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小说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人民是推动历史的决定力量,肯定了1812年俄国人民反拿破仑入侵战争的正义性质。<安娜·卡列尼娜> 交织着安娜追求爱情自由和列文探索社会出路这两条平行发展的线索,通过这两条情节线索,小说不仅形象地反映了俄国社会的变动,同时也鲜明地暴露了托尔斯泰世界观的尖锐矛盾。<复活> 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对地主资产阶级社会进行了尖锐无比的批判,表达了他对国家、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

39、的看法。他以强烈的愤怒,揭发专制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主人公: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托尔斯泰人格的美与他的形象宏伟,品格感人。 三、探究活动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与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听写词语:黝黑、禁锢、尴尬、炽热、轩昂、粗制滥造、藏污纳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广袤无垠。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在班上交流。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

40、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以与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其他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琉森>等。他以自己漫长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托尔斯泰出身于古老而有名望的大贵族,但他一生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多次在自己的庄园进行改革,不过都没成功。五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战争与和平>是他前期的创作总结。(安娜·卡列尼娜>代表他创

41、作的第二个里程碑。(复活>是他长期思想探索的艺术总结,是他对俄国地主资产阶级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长篇小说。 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发表独特的看法教 法学 法札记矛盾?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主要是晚年的思想变化),与同学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四、拓展训练 教师向学生推荐罗曼·罗兰名人传一书, 五、小结 本文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篇的一节。学习这篇课文,我们犹如与两位大师对话交谈,悉心品味,自然能体会到文中丰富而深厚的人文涵。 六、布置作业 1研讨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托尔斯泰的

42、苦难和坎坷的一生,理解伟人艰苦奋斗的精神。作者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板书设计 列夫 托尔斯泰 茨威格 多毛、续发浓密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面孔欲 (平庸甚至丑陋) 忧郁、消沉 崇 抑 普通大众的脸 敬 先 非同寻常的眼睛 犀利的目光 赞 扬 (敏察、深刻) 蕴含丰富情感 美课后反思课题:30、诗五首备写郭慧芳成员小刚 马引引 郭慧芳 樊晓慧 朱志良 建瑞 时间06.18教学 目 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2研读品味,体悟诗表现手法。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教 学重 难点重点:整体

43、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课前准 备1多媒体:据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2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课时安 排共2课时 教 学 流 程第 一 课 时课 时目 标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课 时重难点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教 法学 法札记一、导语设计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二、解题饮酒诗所写诗的容不一定与饮酒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

44、“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2)补充饮酒的注释。(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读饮酒两遍。 (4)指导背诵。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与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教 法学 法札记2课文研讨。既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无车马喧”呢? 如何理

45、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3欣赏品味。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5课堂训练。(1)背诵饮酒。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6课堂小结。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这首诗是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

46、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白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

47、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五、布置作业1 背诵这两首诗。2默写饮酒。 明确:“车马喧”并非指老百姓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明确: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探究学习: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交流发言。教师最后明确。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交流发言。教师最后明确。第 二 课 时课 时目 标研读品味,体悟诗表现手法。课 时重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教 法学 法札记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