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下)【考试说明】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2、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3、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4、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知识梳理】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五四风雷(五四精神:爱国、民主)(1)原因:国际: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俄国 指明道路 国内: 的黑暗统治;工人阶级的壮大; 的开展 导火
2、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经过:第一阶段:中心北京;主力学生 第二阶段:中心上海;主力工人(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 、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4)评价:性质一次较彻底的 影响:促进了 的传播; 登上历史舞台,成为 开端。2、中共诞生(1)条件:阶级基础 的壮大 思想基础 的传播 组织基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外部条件 的帮助(2)诞生:时间:1921年;地点:上海 革命目标:推翻 ,建立 ,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此奋斗目标与国情不符,因此时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尚未建立)中心工作领导工人运动;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3、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1)国共合作(意义: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3、 条件:共产党意识到必须联合 孙中山的思想转变 的促进 标志:1924年初 召开 基础: (明确提出了 的革命任务)(2)北伐(19261927年) 条件: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政治前提) 的组建 (军事基础) 的巩固 (稳定后方) 目的: 、 目标: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结果:发展到长江流域,国民政府迁至武汉, 意义:基本推翻了 的统治,动摇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3)、失败:标志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原因:陈独秀的 ;中共缺乏斗争经验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第15课 国共十年对峙1、武装斗争(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 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
4、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创建 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2)八七会议 内容:清算 ;确定 总方针;决定秋收起义 意义:给中共指明前进方向(3)秋收起义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2、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1)创建: 的建立:1927.10毛泽东 意义:开始走 的道路,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2)巩固:经济:打土豪,分田地,废除 ,开展 (意义:广大贫苦农民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了土地,革命积极性空前高涨)军事:三次反“围剿”胜利政治:政权建设1931年成立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内容:毛泽东的武装
5、斗争(军事)、土地革命(经济)和根据地建设(政治),表现见上述。 3、红军长征( 1934 年 1936 年)(1)原因直接原因: 失败;根本原因:党内 错误。(2)开始:1934年,红军从 江西瑞金 出发。(3)遵义会议( 1935 年1月)内容: 纠正 错误 肯定 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 为政治局常委 取消 军事指挥权意义: 结束了 在中央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 为核心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 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4)会师:1935年10月, 吴起镇 会师;1936 年10月,会宁会师,标志长征 胜利 结束。(5)意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铸就伟大
6、的长征精神 。第16课 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也是民族解放战争)1、全民族抗战(1)原因:日本 (1937.7.7 “ ”)(2)全民族抗战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组成 (两个战场) 正面战场 路线: 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 战役: (打破日本计划)、 会战、 会战、 会战 结果:局部胜利(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但无力阻挡日军进攻,国土沦亡 敌后战场 路线: 路线(也叫人民战争路线) 经过:建立敌后根据地;百团大战 结果:人民武装不断壮大,渐成抗日的中流砥柱 境外:赴缅中国远征军 两条战线的主要区别是依靠的力量不同,实质反映了两党阶级本质的区别。2、日军暴行: 、 、东北 3、抗战胜利:
7、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原因:国共合作,建立 ,实现 (最主要原因)世界 的相互支持。4、 意义:首次取得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彻底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能力拓展: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不同结果的原因1、 领导力量: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妥协投降;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对敌2、 民众因素: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压制人民抗日热情 抗日战争中,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3、 战略战术: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自保,消极应战 抗日战争中,两大战场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持
8、久抗战4、 国际环境:甲午战争中,西方列强对日本侵略支持或默许 抗日战争中,中国抗战得到反法西斯盟国的有力支持视野拓宽:“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会”成立于2006年,经过三年多的共同研究,终于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以下是2009年12月25日东方早报相关报道的摘录:步平(中方首席委员)在记者会上公开表示:“由日本发起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关于这一点,日方学者给予了明确承认。”北冈伸一(日方首席委员)则同时表示:“关于南京事件,对于日军存在大屠杀行为基本责任在日本,日方予以承认。”在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上,步平在记者会上表示在南京审判记录上是30万人以上,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也是20万以上,
9、可以引用。对此,北冈伸一反驳称,“也有必要追及审判记录的可信性。”对于标志中日全面战争爆发的卢沟桥事变,日方认为该事件有“偶然性”,中方则强调事件发生的“必然性和计划性”思考:(1)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取得了哪些共识?仍存在哪些分歧?(2)对于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北冈认为“也有必要追及审判记录的可信性”是否有道理?试举例说明。(3)日方认为卢沟桥事变有“偶然性”,你是否赞同?试用史实加以证明。第17课 解放战争1、战略反攻19 47 年,刘伯承和 邓小平 率领 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 大军,挺进 ,拉开 序幕。2、三大战役(1)时间: 1948 年秋开始- 1949 年春结束(2)战役:辽沈战役, 东
10、北全境 解放淮海战役,以 为中心平津战役,和平解放 北平 (东北解放军入关参战)(3)意义: ,为 全国解放 奠定了基础。3、胜利及意义: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 屈辱和分裂 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的、统一的 即将诞生。(人民的胜利)国际:它改变了 世界政治格局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 社会主义 力量,鼓舞了世界 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 的士气(社会主义主义的胜利);同时也是 马克思主义 思想在中国的胜利,是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 与 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思想的胜利)单元知识整合一、 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时间1924-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关系合作革命对峙合作抗日分裂敌对原因共同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蒋介石坚持独裁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影响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十年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历史转折:变革的力量
- 护理考试题目口诀及答案
- 高中全市联考试题及答案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专题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
- 税务局国考行测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巩固)
- 行测国考答案及题库汇编附答案详解
- 国考题库附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许昌国考常识题库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国考题库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最接近国考的行测题库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GB/T 45309-2025企业采购物资分类编码指南
- 手足口病完整课件
- 消防设施设备培训课件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碳酸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洞察分析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
- GB/T 44871-2024纺织品二异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2025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作业考试题及答案(1000题)
- 《小学劳动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3800字
- 物业项目开办物资明细表(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