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_第1页
1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_第2页
1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_第3页
1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_第4页
1第一单元七子之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大海啊故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感受歌曲的思想情感 、能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2 、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演唱歌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体验歌曲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他们热爱大海,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学习重点:用圆润、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大海啊,故乡 学习难点: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创编活动 教具准备:有关大海的视频资料,音乐光盘,钢琴、 学习过程:     (一)创

2、设情境:     教师:诗人说,大海是一首诗;画家说,大海是一幅画;音乐家说,大海是世界上最美最美的交响乐。你听是什么声音?     (播放自然声响:海浪声)     学生: (是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播放多媒体课件:大海潮起潮落 海滩风光)     随着优美的音乐作背景,教师有感情的:“漫步在海边,迎面吹来阵阵凉爽的海风,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地,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啊,你想到什么?看到什么?”     学生:

3、(我仿佛看到湛蓝的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我想到各种各样的海鸟上下翻飞,海边人们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在大海的怀抱中尽情地畅游,简直就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和谐的画面”)     教师:“的确,大海有时平静得象个可爱的孩子,任你抚摩畅游;但有时却奔腾怒吼,掀起狂澜,让你胆战心惊,不可一视。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一首关于大海的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二)聆听感悟:     1 初听音乐:播放歌曲大海啊,故乡初步感受歌曲     教师:歌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4、歌中所展现的大海带给你怎样的印象?     学生1: (歌词质朴深情,借助对大海的思念与赞颂,抒发人们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故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生2: (歌中的大海总体上给人以微起波澜的印象,显得较为平和,这是由三拍子的节拍特点以及优美起伏的旋律,舒展的节奏所决定的)    2 复听音乐:进一步感受歌曲     教师用钢琴伴奏,学生随琴声哼唱并划拍,体验三拍子节拍特点,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以听唱法代替视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     3

5、学唱歌曲 :随伴奏演唱歌曲     以不同演唱形式(齐唱,领唱)使学生更加熟悉歌曲(整体把握歌曲的风格,节拍特点及歌曲的主题思想)     4 深入体验歌曲     1)旋律线     (教师指导学生一边唱一边划旋律线)     教师:划出的旋律线象什么?     学生: (象大海的波浪 )    2)节奏     教师;这首歌曲节奏有何特点?运用到的典型节

6、奏型是什么?     学生: (歌曲节奏较为舒展,xx x.xx xx x-切分节奏的运用较明显,重复多次(集体练习节奏)     教师:这一节奏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学生: (x x x. x x x x x - 切分节奏的运用生动描绘出大海带给我们的印象:平静中略带波澜,使我们很自然想到大海的潮起潮落)     教师:这首歌的旋律线的起伏和节奏特点对与表达歌曲的情感有联系吗?     学生: (切分节奏 x x x .x x x x x

7、 -的运用及旋律线都象是真切展现出大海波涛起伏的样子,二者巧妙融合在一起,完美而统一,简直太绝妙啦。)     3 )重复     教师:“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在情感的发展上每次的重复有何不同?是否有些多余?     小组练习并讨论回答: “大海啊,故乡”重复了多次,不但没有感到罗嗦,恰恰相反每重复一次感情的发展就更进一步,从亲切倾诉抒发情怀情感深华怀恋之情 ,这样感情的发展线也仿佛象是大海的波澜。从旋律的起伏到感情的发展,词曲的完美结合使我们更真切感受到大海的宽广汹涌,从而更好地表达出对祖国对故乡

8、的深情     (教师总结并鼓励学生丰富的想像发表独到的见解)     5 艺术处理     学生小组讨论:演唱要轻柔连贯,注意节拍重音,随音乐情绪的发展,表达出高潮乐句情绪的变化     小组练习并展示,师生评价总结     三 表现创造:     教师:在音乐创作中,音乐要素的完美运用让我们获得丰富的精神体验。现在就让我们来为这首歌再添上精彩的一笔:     分组以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

9、创编活动及创作练习。经过认真准备,学生分成:1)诗歌组:配乐朗诵2)器乐组:竖笛演奏(领奏,齐奏)3)演唱组:不同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4)舞蹈组:形体表现5)绘画组:6)创作组:7)编导组。学生小组活动,以小组展示,师生评价总结     教师:“对于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歌曲有何不同感受?”     学生: (“诗歌使我们放飞思绪感受到诗与乐的完美结合;歌声让我们感受到人声的魅力,器乐让我们关注旋律的起伏发展;绘画给于我们无限的空间的想像.” )    教师:“不同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得到无穷

10、的艺术享受,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以集体的智慧奏响一曲新的乐章。”     学生表演: 引子:学生模仿海鸟的叫声;接着教师钢琴弹奏:用琶音表现海水波纹,潮起潮落;学生配乐朗诵加领唱,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尾声:用琶音快速弹奏,伴以海鸟的叫声及波浪声结束。其间,由器乐组用竖笛,教师用钢琴穿插伴奏,舞蹈组形体表现,展示书画作品。        四、课后反思:    实践中取得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仍存在问题。需要教学中把握各环节分寸,教师指导到位,尤其编创环节的指导及时间把握。任一环节把

11、握不当,都会导致教学失败。而且作为教师首先应时刻树立创新的意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一节课是短暂的,但教师的教学生涯是漫长的,只有长期不断地反思积累,总结并发扬教学成功经验,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才能不断超越,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课。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课标要求:能够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往往会凭着记忆中的旋律去演唱,这样就会导致某些音的发音不准,以及轻微的旋律性错误。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欣赏及演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12、过程与方法:能够通过对节拍、节奏、旋律等的分析,感受、体验音乐特点知识与技能:1、能够以坚定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情感2、能够深刻感受我的中国心中所表达的情感学习重点: 能够让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我的中国心学习难点:能够真正理解和有感情的演唱我的中国心学习过程一、课前复习1、音阶练习1 2 3 4 5 6 7 12、复习歌曲大海啊,故乡学生跟琴回顾歌曲的旋律、情感。二、新课1、学习引入师哼唱我的中国心,介绍当年这首歌曲对华人的影响,给学生探知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吗?知道的同学介绍,并邀请会唱的学生一起哼唱,借此引入学唱歌曲2、聆听歌曲,小声哼唱全曲并划旋律线。3、跟

13、着琴声学唱,注意高音部分的处理。4、聆听音乐,小组合作分析思考完成,再次播放音乐A段: (旋律起伏不大,柔和轻缓,表现海外赤子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B段: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采用同样的节奏,旋律由三度向六度递进,情绪应逐渐高涨,抒发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A段: (A段的再现,最后“我的中国心”的高八度呈现,使情绪更加激昂)5、学生感受爱国之情,小组收集完成了解词作者、曲作者黄霑: (词曲作家,音乐创作人,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主要作品:我的中国心、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笑傲江湖、男儿当自强等。)王福龄: (香港著名作曲家,早期主要创作流行歌曲,擅长创作抒情歌曲

14、,主要歌曲有不了情、今宵多珍重、问白云等。)学生讲述,老师总结补充资料。三、有感情的演唱全曲四、音乐拓展欣赏春晚张明敏我的中国心视频、汪峰我爱你中国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划拍跟唱,在音乐声中感受那份爱国情怀。五、探索创新:下面我们分成两组进行表演,看哪组同学表现的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可以用各种演唱形式.。小组表演,分析作品,老师补充完善相关知识背景,鼓励优秀小组六、课后小结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我的中国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学唱歌曲我的中国心; 2、了解声乐的演唱形式;3、体验歌曲的情绪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

15、现能力学习重点与难点:1、体验歌曲的情绪。2、分辨演唱形式。学习方法:示范法、情境创设法、启发式教学法。学习方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 具:多媒体课件、钢琴。 学习过程:(一)、复习歌曲,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歌曲么?大家一起来唱唱,再次回顾歌曲的情感。学生演唱完后,提问师提问: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爱国歌曲呢?生:国歌多情的土地师:那同学们听听,老师唱的这首歌曲你们听过么?“长江长城,黄山黄河”生:我的中国心师:原来同学们都听过啊,那这首歌是谁唱的啊?生:张明敏师: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深入的学习这首歌曲。我的中国心(二)聆听歌曲,感受鉴赏:1、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

16、请学生仔细聆听,用语言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2、作品简介:我的中国心由黄霑词、王福龄曲。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香港青年歌手张明敏演唱了这首歌曲。3、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我的中国心。其间,教师可以为学生范唱,通过多种形式的练唱,使学生逐渐熟悉歌曲。4、再次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提示学生从以下几方面感受音乐:(1)音乐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快,稍快,很快,极快。)(2)你认为歌曲应该用哪种力度表现最合适。 。很弱(pp)、弱(p)、中强(mf)、强(f)、很强(ff)。 (3)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才能恰当地表达歌曲的情绪? (4)你喜欢这首歌曲吗?为什么?谈谈对整首作品的感受。 (三

17、)、演唱歌曲:全班同学完整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情感。(四)、音乐知识:声乐的演唱形式1、独唱:由一个人独立演唱。2、齐唱: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演唱同一曲调。3、轮唱:由两个以上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先后模仿演唱统一旋律。4、合唱:两个声部以上的歌曲,每个声部由两人或更多的人演唱。5、领唱:由一个人或数人引领众人齐唱或合唱的部分。 (五)、拓展延伸:欣赏本单元另两首歌曲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师:这首歌曲同学们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吧。那么大家都来说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生:对祖国的眷恋之情。师:那么,我们来一起听一下面2首歌曲。聆听完成:分小组分析这2个歌曲,都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有和异同?学生

18、聆听模唱,全班同学都跟着哼唱,小组讨论自主完成音乐欣赏分析。小组讨论分析作品: (六)、音乐游戏下面我们分成两组进行表演,看哪组同学表现的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全体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演唱形式可采用领唱、齐唱。之后,也可由学生独唱或小组唱。可以用各种演唱形式.。(七)、课后小结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第三课时)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七子之歌及东方之珠的创作背景 。2、通过多种体验,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 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3、用深情的歌声淋漓尽致地表达歌曲蕴含的情感 。学习重点:1、认识弱起拍在乐曲中的处理 。2、通过创新想象及对歌曲的演唱处理

19、,表现歌曲内涵及情感 。3、在分组创新活动中与他人友好相处交流合作 。学习方法:视听结合法、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实践法、竞赛法 学习媒体:课件 多媒体 钢琴 一、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伴随世上只有妈妈好的音乐响起,师有感情地引出导语:长这么大,是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母爱。现在让我们伴随这美妙的旋律回忆母亲给予我们的一点一滴。(师生共同唱) 音乐停,师:生活在母亲的怀抱是幸福的,那么被迫离开母亲怀抱的孩子是怎样强烈地渴望回到母亲的怀抱,得到母亲的呵护呢? 2、(展示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就通过七子之歌澳门东方之珠来听一听曾经被迫离开祖国母亲怀抱的七子之澳门、香港当年的心声,在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

20、的同时,用我们深情的歌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歌曲所蕴含的情感。(课件播放歌曲,提醒同学们用心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3、新课学习:小组收集了解讲述七子之歌及东方之珠的创作背景 。小组举手讲述歌曲背景,并介绍闻一多、李海鹰李海鹰: (作曲家,广东广州人,代表作:弯弯的月亮、我不想说、走四方等。)4、再次欣赏歌曲,体会情感并讨论。生各抒己见 师总结: 曲式: A + B 情感: (真诚地倾诉思念)+ (渴望回归的呐喊) 5、学唱七子之歌找出最然你感动或最震撼你的乐句?(播放歌曲的首唱版)、 领唱部分:7岁小女孩的声音带着纯真、带着感动。师弹琴带领学生演唱领唱部分,唱出童真、唱出真挚。、 歌词中两次“母亲

21、”的出现第一次: (给人以平静、亲切之感)第二次: (好似一种呐喊,表现对回归母亲怀抱的渴求)。 6、填词唱歌,思考:歌曲中多次呼唤母亲,其心情是否一 样,如何表达这一 次比一 次更强烈的愿望?用自己设计的力度、速度、音色变化来表现歌曲的感情: 二、聆听东方之珠1、小组完成:对比两首歌曲有何异同?讲述和香港有关的历史故事或歌曲小组分析讲述 2、创新擂台 :要求: 根据你对两首歌曲的理解和你的特长,有创意地表现歌曲,如:舞蹈造型、美术画、演唱形式的变幻、设计舞台演出背景、演出形式等。 3、总结收获请同学们各抒己见,本节课你有什么样的收获。4、学生互评、自评,教师评价。三、课后小结。资料:澳门花絮

22、拾零 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全境南北距离约11.9公里,东西距离约7公里。据澳门官方统计,至于1993年底,澳门常住人口约为39.5万人,到1996年底,常住人口已达45.5万人,其中95%以上为中国血统。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曝晒水浸货物,进入澳门,1557年,通过贿赂守澳中国官员,得以在澳门定居。鸦片战争后,不断扩大其侵略地盘,于1851、1864年完全侵占了澳门。 闻一 多所呼唤的七子,是指香港、台湾、澳门、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和大连七个地方。七子之歌写于1925年夏。正值“五卅惨案”。 1997年,为迎接澳门将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当代作曲家李海鹰用深情、诚挚的音调

23、宣泄了中华民族渴望祖国统一 的共同情怀第一单元 七子之歌台湾风情画御风万里(第四课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聆听两部作品,结合复习选唱作品中的一两首民歌主题。加深对音乐所传达的情感感悟,进而提高对中国民歌与音乐创作渊源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聆听演唱片段来深刻体会歌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体会所学作品的爱国爱家乡情感,并在歌唱中表达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材分析:御风万里是一首交响序曲(片段)。在音乐上采用了奇数拍与变节拍的形式进行艺术化创作,结构为引子+a+b+a1+尾声 管弦乐台湾风情画具有浓郁的台湾风情。旋律多采用台湾童谣与民歌的主题音调进行创作。学生心理分析:初二的学生对已有的知识有所认识,但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才能调动他们脑海里的记忆,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