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方案设计模版完整版_第1页
实验方案设计模版完整版_第2页
实验方案设计模版完整版_第3页
实验方案设计模版完整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实验方案设计模版HEN system office rHEW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设计方案实验项目?秸秆灰分特性研究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指导教师李小民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年 级热能111小组成员?李春雷开课学期2014-2015 第二学期指导教师意见:教师签名:年 月 日说明:实验设计方案中应包含以下一些内容:一、实验目的(明确实验任务所达到的要求)二、实验原理(包括公式、原理示意图及相应说明等)三、实验器材(实验动物、实验药品、实验器材等)四、实验步骤(方法)五、预期的实验结果六、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对策七、参考资料(列出主要参考书名)实验项目 秸秆灰分特性

2、研究一、实验目的1、掌握“角锥发”测定煤灰熔融性的方法2、掌握煤灰在高温下的熔融特性的测定技术,了解煤灰熔融性对锅炉结渣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利用电加热的方法,将事先做好的煤灰三角锥高温加热,观测三角锥的形态变化,根 据其变化状态及对应的温度情况来测定煤灰熔点。碳硅管高温炉将灰制成一定大小尺寸的三角锥形,放在具有半还原性气氛的特制灰熔点测定炉 (碳粒电炉),以一定的加热速度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观测(一般在1000C)并记录灰 锥下列四种变化情况:1 .变形温度DT:锥体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2 .软化温度ST: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状时的温度。3 .半球温度HT:灰锥形变至近

3、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温度。4 .流动温度FT:灰锥融化展开成高度在m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DT一变形温度:ST软化温度:HT一半球温度:FT流动温度三、实验仪器设备1 .灰熔点测定炉:(1)能升温度至1500C,并能随时测定温度。(2)能控制炉内气体性质。(3)能调节升温速度。(4)能随时观察灰锥变化情况。2 .伯-错热电偶高温计或光学高温计:能测1500C,校准后使用。3 .灰锥模子:制作灰锥用黄铜模子或钢模,灰锥高20 mm,其底为边长7 mm的正三角形。4 .锥托模子:锥底直径4060 mm,高58 mm。在锥托上有深23 mm,边长7mm的正三 角形的若干个小坑。5 .糊精

4、:二级纯。6 .小刀。7 .镁砂。8 .无烟煤或炭粒,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四、实验步骤1 .灰锥的制备:取粒度5m的分析试样,按照灰分测定的方法,使试样完全灰化。煤灰 用玛瑙研钵研细,全部通过mm筛孔的筛子。取植被好的煤灰2g放在一块瓷砖或玻璃 板上,加10%糊精溶液数滴,使其刚好润湿,调和均匀,用小刀铲入灰锥模子中成 型。成型后,将模子内的锥体小心推到瓷砖上,在空气中或60c以下烘干。2 .取已制好的灰锥,放在灰锥的三角坑内,使锥体垂直棱面垂直于托板表面。然后用粒 度小于mm的镁砂加适量水混均后,将其固定,勿使锥体活动,勿碰伤锥尖。3 .为了使气体呈半还原性,可在刚玉舟管底部撒入一勺石墨粉,

5、并将锥托固定在刚玉舟 上。然后,将刚玉舟缓慢推入高温炉硅炭管中。4 .将热电偶插入炉内,其热端应放在锥托中央上方距灰锥尖不高于10 mm处。也可以用光 学高温计测量温度,但测温时必须对准灰锥。接通电源开始实验。在900c前,每分 钟升温速度1015C; 900c以后,每分钟升温速度57C,随时观察椎体的变化 并记录灰锥四个变化形态的温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每lOmin记录一次电流、电压和温 度高温观察,应戴上蓝色或黑色眼睛,温度到1500C则停止实验。5 .气体成分的检查:为了了解炉内气体性质,可在炉子的高温带取气进行分析。在接近 无氧状态(氧低于2%)下,CO、,和占气体总量的1070$时即

6、为半还原性气体。 注意事项:气氛条件的控制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的气氛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氧化性气氛,另一种是弱还原性 气氛常用的气氛是弱还原性气氛。这是因为在工业锅炉的燃烧中,一般都形成由,co、 H2、CH、CO2和O2为主要成分的弱还原性气氛,所以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一般也在 与之相似的弱还原性气氛中进行。所谓弱还原性气氛,是指在10001300C范围内,还 原性气体(CO、,、CH,)总含量在10%70%之间,同时在1100C以下时,它们和CO, 的体积不大于1:1,含氧量不大于。对于弱还原性气氛的控制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封炭法,它是将一定量的木 炭、石墨、无烟煤等含碳物质封入炉中,这些物

7、质在高温炉中燃烧时,产生还原气体 (CO、H,、CH4),形成弱还原性气氛。封炭法简单易行,在国内普遍采用。另一种 是通气法,在测定煤灰熔融性温度的炉内通入40%5%的一氧化碳和60%5%的二氧化碳 混合气或50%10%的二氧化碳和50%10%的氢气混合气。通气法容易调节并能获得规定 的气体组成。对于氧化性气氛的控制,是煤灰熔融性温度测定炉内不放置任何含碳物 质,并使空气在炉内自由的流通,这一方法更为简单,也被许多电厂采用。五、测定结果的表达观察锥体的变化,并记录DT、ST、HT、FT。将记录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DT、ST、HT、FT)的重复测定值的平均值化整到 10报出。当炉内的温度达到1500C时,灰锥尚未达到变形温度,则该灰样的测定结果 以DT、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