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练第四单元_第1页
导学练第四单元_第2页
导学练第四单元_第3页
导学练第四单元_第4页
导学练第四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万善初中七年级上期语文导学练主备教师: 陈兴华 ,审核领导: ,执教: ,班级 教学内容 16、化石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学习快速默读、筛选、概括要点的阅读方法。过程与方 法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重难点重点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感情,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难点发挥联想和想像,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环节教 学 活 动自学笔记自主学习预习.找出文中的生字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奇幻:进化:乌有:潜行:。太古:引颈长吼:葱笼:幽雅:叹服:海枯石

2、烂:日转星移:朗读这首诗,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题。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合作探究一、感知内容1、本诗题目中的“吟”字有何含义,那么赞颂什么呢?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2、在朗读中思考问题: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请找出有关段落,并给诗歌分层,概括大意。二、自主探究1、读36节,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也可说说在读诗过程中碰到的困惑之处。举如: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文中的思绪引向远古,既引起了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b“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告诉我们什么道理?c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

3、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d“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说说诗中第1节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修辞手法:作用:3、再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蕴含的情感是:巩固提高反思拓展1“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了,思考: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2 根据你所知道的或能设计出的科学技术,谈谈让灭绝的物种重生的方法。3、你学了这首诗后,有何感想?布置作业1、参观或查阅资料后,写一点感想,题目可定为远古的遐思-读(观)××有感2、熟读课文。收获与困惑万善初中七年级上期语文导学练主备教师: 陈兴华 ,审核

4、领导: ,执教: ,班级 教学内容17、看云识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复习分类说明的方法。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过程与方 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清写作思路,体会运用比喻的妙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和留心自然现象的习惯。重难点重点打比喻、分类别的说明方法。难点1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2课文的主体部分,即怎样看云识天气这部分,由于云层、光彩的种类繁多,变化复杂,学生一时难于分辨,所以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环节教 学 活 动第一课时自学笔记自主学习1.给下列

5、加粗字注音。山峦( ) 弥( )漫冰雹( ) 月晕( )一霎( )间 棉絮( )2解词(1)姿态万千:_(2)预兆:_(3)点缀:_(4)弥漫:_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具体、生动地介绍了云的形态、变化及云上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说明了怎样看云识天气。(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提问(1)从题目上看,这是说明什么的文章?(2)从题目上看,你还能读出什么来?3划分断落,概括段意。第一部分(第 段):第二部分(第 段):第三部分(第 段):4这样分段,体现了什么说明顺序?5阅读第1段,回答下面各题。(1)这段的结构是怎样的?(2)如何分层?(3)第一段中哪些内

6、容照应“姿态万千”,哪些内容照应“变化无常”? 6制表,阅读第3段,制出晴天云彩简表;阅读第4、5段,制出阴雨冰雹云层变化简表;阅读第6段,制出光彩识天气简表。7再速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是天气晴朗的象征;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这些云低而厚密,是阴雨风雪的预兆,”这是什么说明方法? (2)“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这是什么说明方法?10本文的说明方法是分类别、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句子有:(1)(2)(3)(4)(5)(6)分类别:巩固提高布置作业在课外,练习看云识天气。试着根据天空中

7、的云彩形状,判断一下当天或第二天的天气情况,把结果写在作业本上。收获与困惑环节教 学 活 动第二课时自学笔记自主学习把自己观察的天空中的云,展开想像,从颜色、形状、厚度、高度等方面描绘云,并写下来,合作探究读完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一)明确目标1理解恰当的比喻对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2引用、拟人、排比、对比等大量修辞方法的运用及作用。3进一步学习和巩固有关说明的知识。(二)整体感知寓准确于生动中,是这篇说明文的特点,作者用了大量的比喻的修辞方法,分别说明云的形态与天气的关系等,同时还用了拟人、排比、引用、对比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三)重点、难点

8、的学习及目标完成的过程1复习提问。(1)说明云与天气的关系时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答:(2)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都是晴朗天气的征兆;卷层云、高答:(3)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这一句是什么说明方法?答:(4)天气晴朗的云有什么特点?阴雨雪风的天气,云有什么特点?答:(5)第一段中,结构是怎样的?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形态?哪个短语是总写云的特征?答:(6)给下列字注音。燚 霎 刹 那 晕 (圈)盈 (7)解释下列词语。峦:点缀:轻盈:姿态万千:弥漫:布满。2分析本文寓准确于生动的语言特点,研究讨论以下问题。(1)文中用了大量的比喻,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说明文中运用比喻要注意什么?(2)比较下

9、边的原句和改句,找出改动的地方,从准确生动的角度说说改动之处的优点。原句:还有的像山、像水、像棉花改句: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原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根本不能看见,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改句: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得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暗灰色云块密密层层地布满了。 原句:从种种不同的云中,我们能识别天气的变化。改句: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原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气候改句: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3本文之所以在语言上既准确又生动,主要是因为作者不断的锤炼语言。在本文的编写过程中,作

10、者曾作过多次修改,那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所描绘的云的句子,进行修改。4有感情的朗读第5自然段并且分析:5生动的语言不仅是因为使用了比喻以及动态描摹事物,还有拟人、排比、对比、引用的多种修辞的使用,在文中找出例子来体会作用。(1) (2)(3)(4) 6准确的说明语言。在本文中,作者准确地使用了表示时间、范围等副词,在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巩固提高作业: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收获与困惑万善初中七年级上期语文导学练主备教师: 陈兴华 ,审核领导: ,执教: ,班级 教学内容18、 绿色蝈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通过阅读了解绿色蝈蝈的形态、习性。 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来说明小动物。 辨别平实说

11、明与生动说明的语言风格。过程与方 法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师生同读,获取科学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能力,体会语言特色。难点辨别平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语言风格。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环节教 学 活 动自学笔记自主学习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12、(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窃

13、窃私语(     ) 窸窣作响(       )    惊慌失措(         ) 吮取(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14、160; )  篝火(       ) 更胜一筹(       )  螽斯(        ) 嗉(     )囊(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更胜一筹:(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津津有味:(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篡夺:3.

15、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蝉的生活习性。合作探究一、整体把握: (1)绿色蝈蝈的外表有哪些特征?绿色蝈蝈有哪些习性?作者主要写了哪个方面的习性? (2)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情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作者对蝈蝈的称呼有: 等。当蝈蝈 时作者用“狂热的狩猎者”;当蝈蝈 时,作者就用“笼里的囚犯”;当蝈蝈 时作者称之为“蝉的屠夫”。作者不断变换称呼,使行文 。二、 深入剖析: (1)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引出蝈蝈的呢?  (2)作者是如何知道蝈蝈喜欢吃什么食物的呢? (3)文中

16、多处运用拟人手法,试结合具体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4)研读课文第9段,归纳这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什么生活习性,说明蝈蝈属_(A. 食肉  B. 食草  C. 杂食)性昆虫。 课文第9段文字说明了蝈蝈的食性。选 。  (5)“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像普通的猎物一样。”本语段中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好处?   本文的说明与一般的

17、说明文不同,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亲切自然,富有文学笔法,妙趣横生,生动活泼,呈现以下几个特色:   文艺笔调。本文既有对昆虫的形象描写,又有个人感情的流露。   生动传神的语言。作者对蝈蝈充满了喜爱之情,语言生动感人。   拟人手法的运用。这使文章自然、亲切,增强了可读性。  通过比较来写蝈蝈。比如在写蝈蝈的叫声时,拿蝉的叫声来作比较;写它喜欢吃肉食时,拿螽斯来作比较;写它追捕蝉时,拿鹰来作比较;写它同类相食时,拿螳螂来作比较。  这些比较,既突出了蝈蝈的习性,又说明了作者对各种昆虫的

18、习性了如指掌。 巩固提高延伸练习 再看这些小生灵,我们的感情一定发生了变化。它们不再只是儿时的玩具,它们和人一样是那么的鲜活灵动,是多么可爱的自然的精灵,你一定会喜欢。 你会和哪一个小昆虫做朋友呢?你们是怎样做朋友的? (要求):自己写一小段文字,全班交流。收获与困惑万善初中七年级上期语文导学练主备教师: 陈兴华 ,审核领导: ,执教: ,班级 教学内容 19、月亮上的足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速读课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过程与方 法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人类登月的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重难点重点速读课文,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理清文章思

19、路,从中了解有关人类登月的知识。难点理解列数字方法的作用。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环节教 学 活 动自学笔记自主学习预习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l)畅谈: (2)昂首挺立: (3)遥遥在望:(4)可望而不可即:、 2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合作探究一、整体感悟。 1、自主学习 a快速默读课文(不指读,不动唇,不回读),并找出登月过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b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c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d试将登月全过程画一张示意图,并简要说明。 二、研读赏析,激发兴趣,品味语言特色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宇航员登

20、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3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4写作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巩固提高拓展延伸,联想和想像 看第99页的插图,想像: 想像一下,球上有些什么?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想像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总结 登月成功是人类的一大壮举,是人类聪明智慧的结晶。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国航天技术到目前仍无法登上月球。但随着我国神州三号飞船的发射成功,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为期不远了。愿大家努力学习,长大能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1、我们也期待着我国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延伸练习 假如你驾驶着宇宙飞船登月,你有什么感受?你会做些什么?展开想像,写一篇小短文。题目为我驾飞船登月。 自学“读一读,写一写”练习中的词语,并在写作中尽可能地使用。收获与困惑万善初中七年级上期语文导学练主备教师: 陈兴华 ,审核领导: ,执教: ,班级 教学内容 20、山市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 能 学习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过程与方 法熟悉文中的描写用语,培养学生的再造想象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山市”的形成及神奇、壮丽的幻景。2、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精神。重难点重点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山市”发生时的现象

22、难点在反复诵读中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能迁移运用积累的文言词语。教具、课件准备多媒体课件环节教 学 活 动自学笔记自主学习文学常识山市选自            ,作者            ,字         ,一字        ,号           ,世称“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