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1页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2页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3页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4页
【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附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探索单元测试题( 附答案 )一、第二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材料辨析综合题1 探究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一五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在工业发展中,中央还提出了 “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的方针,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摘编自郑有贵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材料二 “一五计划”是我们党编制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抗美援朝战争 1953 年 7 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 个项目 1954 年 10 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

2、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且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 )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我国“一五计划”编制过程长的原因。【答案】(1 )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2)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资料不全;基础设施薄弱等。【解析】【分析】【详解】( 1 )根据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

3、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根据 “沿海地区的工业一般不扩建和不新建 ” “对内地的基本建设投资在投资总额中比重不断上升”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加大对内地的建设投资;根据“在引进苏联技术的基础上开始对自己的科研体系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可知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是引进苏联技术的同时也注重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2)根据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1953 年 7 月才结束,苏联援助的156 个项目 1954年 10月才全部确定,这些因素使计划编制受到很大制约”可见当时抗美援朝战争还在继续;根据“中国共产党首次编制中长期建设规划,没有经验,材料缺乏,国家大,情况复杂 ”可见当时缺乏编制长期计划的经验, 资料不全;

4、根据“又处于新旧社会变迁、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可见当时处于建国初期,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缺乏认识,再结合所学知识,还有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2 阅读下列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下到( 1956 年) 1 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 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请回答:( 1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

5、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 ) 1953 年;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 1956 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详解】( 1 )依据“从 1953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可知,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从1953

6、 年开始的。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2)根据所学可知,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 1953 1956 年进行的三大改造,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点睛】注意识记与掌握三大改造的相关内容。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材料二 1959 年起,中国农田连续

7、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党和人民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最大的问题是严重缺粮。材料三 “大炼钢铁”是“大跃进”的产物。四川省丰都县(今为重庆市丰都县)树人区在 1958 年 10 月一呼百应,两天之内就集合上山的炼钢“部队”7000 多人,干部、师生、居民大献柴火,提供废铁。大量砍伐森林资源,1956 年该县森林面积为99 万亩,森林覆盖率为近23%, 1959 年森林面积锐减为31 万亩,森林覆盖率降到7%左右。( 1 )材料一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哪两大运动?时间是哪一年?(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3)材料三中全国“大炼钢铁”,

8、大量砍伐森林,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4)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答案】(1 )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 1958 年。( 2)问题:严重缺粮。( 3)危害: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 4)启示:制定国策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国情、实事求是。【解析】【详解】( 1 )依据材料一信息“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是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路线制定后,中共在实践中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总路线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在“总路线 ”的指导下,

9、“左 ”倾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 ”风。 “总路线 ”提出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1958年发起了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使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 2)依据材料二信息“1959 年起,中国农田连续遭受大面积自然灾害,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党和人民面临着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最大的问题是严重缺粮”分析概括可知,材料二反映出当时农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严重缺粮。( 3)材料三中全国“大办钢铁”,大量砍伐森林,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是:森林的大量破坏,使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

10、化,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制定国策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理论联系实际,立足国情、实事求是。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51 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5 ,重工业在生产总值中只占 35.5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的什么现状?( 2)为改变上述现状,我国政府作出了什么决定?这一决定中发展的重点是什么?材料三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11、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分布在哪里?试举一例说明。(4) “一五”计划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说明了什么?【答案】(1)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2)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3)东北。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沈阳机床厂。(4)说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解析】【详解】(1)据材料一 “ 1951年,中国现代化工业在工农业生产总值中占26.6%,重工业在工业生产总值中只占35.5%。”和材料二“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12、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工业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一五”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任务超额完成,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实行的一五计划。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921年3

13、月8日,苏俄潘非洛弗乡的农民在给列宁的一封信中写道:“在这封信中,我们向你叙述以下一些情况。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一一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到30俄镑。”1 1)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哪两种经济政策?2)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什么?3)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的时间?主要内容是什么?4)新经济政策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2)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的发展。( 3)时间:1921 年。内容: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经营;在一定

14、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4)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 1925 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解析】【详解】( 1 )依据“现在几乎把我们乡的农民的一切东西 粮食、牲畜、种子、原料都拿走了。给每一个农民留下的粮食每个月只有18 到 30 俄镑”可知,农民在信中向列宁反映了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余粮收集制表示不满,对新经济政策中征收粮食税表示欢迎。(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新经济政策”前,苏俄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为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列宁决定“后退一步”即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有

15、,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内容有实行粮食税,农民纳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退还一部分收归国有的企业,让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贸易, 恢复商品货币关系等。(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指导意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到1925 年,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6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 )这部宪法是何时在哪次会议上制定的?( 2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什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谁?【答案】(1 )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解析】【详解】( 1 )依据材料信息“中 华 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 盟 为 基 础 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 权力属于”可知,此内容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所学可知,这部宪法是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2)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

17、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3)依据所学可知,1954年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 .读下段材料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 国家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了出路,经 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国家的社会 政治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为光荣的社 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

18、请回答:(1)根据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资本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持什么态度?(2)这与党和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的什么政策有关?(3)这次改造给我国社会发展带来哪些影响?【答案】(1)支持态度。(2)赎买政策。(3)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和平改造的方针,替我们安排 了出路,经过一个公私合营的过程,培养和锻炼我们的技术和业务能力,支持我们有利于 国家的社会政治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得到很好的照顾。只要自己努力,完全可以成 为光荣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可知,资本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持支持态 度;(2)依据所学可知,在三大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创造性地开创了 赎买政策,最终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结果,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3)依据所学可知,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8.如下图,两个柱状图分别是 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的产值对比。请回答:( 1 )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至少写出两个)( 2)从你得出的结论中任选一个说一说这一变化的原因。【答案】(1 )其一,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产值1957 年都要比1952 年有大幅度的提高。其二,工业产值增长的幅度远远高于农业。(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