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三次科技革命—“复兴号”通车与提速课件 新人教_第1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三次科技革命—“复兴号”通车与提速课件 新人教_第2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三次科技革命—“复兴号”通车与提速课件 新人教_第3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三次科技革命—“复兴号”通车与提速课件 新人教_第4页
湖南省中考历史总复习 专题十四 三次科技革命—“复兴号”通车与提速课件 新人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四专题十四 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 “复兴号复兴号”通车与提速通车与提速 8月20日,中国铁路总公司宣布,全国铁路将于9月21日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届时,“复兴号”动车组将在京沪高铁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这意味着,时隔六年,中国高铁迎来了350公里时代的回归。 解读:“复兴号”动车组提速更加便捷了了人们的出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体现了科技进步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影响。本专题主要梳理了三次科技革命和中国现代科技的发展,旨在说明科技进步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线索线索 1 1 三次科技革命三次科技革命长沙2016.43(23)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时间1

2、8世纪6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领先国家英国美国、德国美国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线索梳理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的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化时代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核能、太阳能等主要成就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汽船、火车机车无线电报、有线电话、电灯、内燃机、汽车、飞机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遗传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实质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电气化至自动化、智能化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特点(1)多项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2)科学与技术尚

3、未真正结合;(3)首先发生在英国,其他国家的发展进程相对缓慢;(4)首先开始于棉纺织业等轻工业部门(1)科学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2)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有些国家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国、日本);(3)集中在重工业领域(1)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2)科学与技术密切结合且相互促进;(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的统治地位,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由于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各国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4、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各国各地区抓住这次发展机遇,获得迅速发展,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号称“世界工厂”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英国的经济实力被美德赶超出现发展“黄金时期”,美、日、西欧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于对于中国中国的影的影响响(1)政治上,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5、市场;(3)思想上,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林则徐、魏源、洋务运动(1)列强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民族资产阶级发起了维新变法运动;(3)思想上由向西方学习技术转为学习制度(1)初期对中国的影响相对较小,后期中国正在努力追赶(“863计划”);(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国外先进科技,科技领域硕果累累;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应积极参与竞争,趋利避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社会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线索线索 2 2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科技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科技领域世界中国影响计算机网络技术1946年,美国发明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起来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将人类带入到“信息时代”领域世界中国影响生物工程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生化工程等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是未来新兴产业的基础;(2)中国自主研发的现代科学技术缓解了世界粮食危机原子能的利用以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基础,核能开始运用到生产、生活中(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6年,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成为潜力巨大的新型能源,改变了人类能源结构;

7、(2)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威慑,增强了国防力量领域世界中国影响航天航空技术航天飞机、宇宙飞船的出现,人造卫星的研发和使用等(1)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2003年,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3)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4)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并完成了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1)人类开始探索广袤的宇宙;(2)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角度:措施、做法类1.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知识经济)?(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科技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2

8、)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立知识创新体系;(3)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观;(4)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5)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要趋利避害,保护环境;(6)作为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角度设问2.青年学生应如何应对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1)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2)培养动手能力,善于动手实践;(3)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湖南湖南5 5年真题面对面年真题面对面 (2013201320172017)1.科技的发展,深深地影响着世界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9、我们的时代充满了创造性的发明我们使用电能把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我们能横渡大洋,我们学会了飞行,甚至通过电波,我们能轻松地把消息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摘自1938年爱因斯坦致纽约世博会的信 (1)材料中的这些“发明”出现在哪一次工业革命当中?他认为这些“创造性的发明”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1)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使人们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便利了交通、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材料二 战后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跨国公司广泛发展,各国经济间的协作和相互依赖关系不断加强,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余伟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后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根据材料,分析这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计算机技术;加速了经济全球化。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爱因斯坦多次发表谈话:“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且公开承诺,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原子能可用于和平的、建设性的目的而且无疑将是对人类的一大恩惠。”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3)正确看待:核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