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径流式水电站供排水系统运行规程1系统介绍1.1铜湾发电厂排水系统分:主排水与辅助排水。1.1.1主排水系统由渗漏集水井及两台渗漏水泵、检修集水井及三台检修水泵构成,承担厂房渗漏排水及检修机组流道排水;渗漏集水井收集灯泡体排水;下游侧各层地漏排水;上游侧各层地漏排水;主机层(包括风道)排水沟排水;水泵房、空压机室、油库地面排水;主轴密封排水。检修、渗漏集水井各有一台移动污水泵用于廊道清污。1.1.2辅助排水系统由厂区集水井及三台厂区排水泵,承担主变场和厂大门口天然雨水、这些水均通过管道排入下游尾水。为防止汛期尾水倒灌入厂房,排水管道上均装有止回阀。1.2技术供水系统在机组段上游水库设六个取水口,
2、通过六台技术供水泵后经滤水器至技术供水总管(采用单元集中供水的方式主要提供发电机冷却水;绝缘油库清洁水;透平油库清洁水;主安装间清洁水;付安装间清洁水;付厂房清洁水;深井泵润滑水;发电机轴承油冷却水;调速器油冷却水)。技术供水总管分成两段,中间设有一分段阀,三台一组,两台主用一台备用。主轴密封供水从技术供水总管取水至主轴密封。1.3消防供水系统:从上游水库取水作为1#、2#消防加压泵用水、供全厂消防环管、机组消防、高压水反冲洗;及厂区有关消防系统的用水。1.4渗漏排水泵启、停水位(附表一)1.5检修排泵启、停水位(附表二)1.6厂区排泵启、停水位(附表三)1.7排水泵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附表四
3、)2运行规定2.1新安装或检修后的水泵,投运前应手动盘车灵活,止逆装置动作灵活,摇测绝缘电阻大于0.5M,采用手动点动后方可启动水泵运行,并做转向试验正常。2.2深井泵在无冷却润滑水的情况下禁止启动。巡视时应注意润滑水是否正常供给。2.3水泵电机停运时间超过7天,特别潮湿的地方停运时间超过2天,启动前必须摇测绝缘电阻大于0.5M,方可投入运行。2.4水泵不得空载运行,水位在停泵水位高程以下不允许启动。2.5深井泵停泵后,不得有反转现象,若发现有反转现象,应检查水泵逆止阀是否复位,止逆装置是否损坏。2.6深井泵停泵后,若再次启动,应间隔5分钟后进行;不得在短时间内连续启动同一台水泵。2.7水泵采
4、用手动方式运行且不能自停时,应派专人监视水泵运行情况、电流指示等,防止水泵抽空。2.8启动离心泵前应检查吸水管引水确已灌满。2.9 检修后和长期停运的水泵启动前应进行的工作:1)、检查各阀门、管道完好,水泵出水阀在全开位置;2)、检查基础螺丝等连接部分无松动;3)、手动盘车灵活,止推装置良好; 4)、摇测水泵电机绝缘大于0.5M;已加注合格润滑油;5)、检查水泵电动机动力电源、操作电源正常;6)、检查设备完好,控制切换开关位置正确;7)、检查电动机周围无杂物,接地良好;8)、检查冷却润滑水供水正常;水泵出口压力表阀打开,表计指示为0; 9)、检查集水井水位显示仪指示正常,水位在水泵停泵水位以上
5、;10)、采用手动点动方式启动;11)、检查控制柜、启动柜上表计及各信号指示灯指示正常。2.10 技术供水滤水器为自动排污方式,当发现技术供水滤水器前后差压超过自动排污定值而滤水器未进行自动排污时,应采用手动排污,若差压仍无法达到设定定值时,应解体清扫。技术供水取水滤水器检修、清扫时,应密切注意运行机组主轴密封水、轴承油冷却水、调速器冷却水流量。2.11手动启动管道泵时应先手动打开主轴密封电动阀或手动打开主轴密封滤水器排污阀。2.12主轴密封供水旁通阀和轴承油冷却器排水旁通阀应在常闭。3运行方式3.1两台渗漏排水泵互为备用: 1#、2#泵控制方式有三种:自动、手动、切除。自动控制方式为正常运行
6、方式:主用/备用运行方式。由PLC程序自动轮换运行。3.2检修排水泵控制方式有三种:自动、手动、切除。1#、2#。3#检修排水泵一般只用“现地手动”和“切除”两种运行方式。当机组检修抽流道排水时,三台检修排水泵均应投入运行。3.3三台厂区排水泵控制方式有三种:自动、手动、切除。“自动”运行方式为正常运行方式:主用/备用/备用1/运行方式。由PLC程序自动轮换运行。3.4技术供水滤水器和主变压器冷却用水滤水器为自动运行方式。3.5轴承油冷却器为串联运行方式。4运行操作4.1技术供水取水滤水器检修、清扫操作(1单元为例):1)、检查其它流道取水滤水器运行正常,机组技术供水各部分压力、流量正常;2)
7、将1#技术供水泵控制开关切“停止”位置;3)、拉开1#技术供水供水泵控制电源开关;4)、拉开1#技术供水泵的动力电源开关;5)、将1#滤水器控制开关切“停止”位置;6)、拉开1#技术供水取水滤水器控制电源开关;7)、拉开1#取水滤水器的动力电源开关;8)、关闭1#取水滤水器进水阀503A;9)、关闭1#取水滤水器出水阀507A10)、开启1#取水滤水器排污阀505A;并根据滤水器排气阀 出水情况判断进、出水阀是否关严;11)、检修、清扫工作结束后,关闭1#取水滤水器排污阀505A;12)、开启1#取水滤水器出水阀507A13)、开启1#取水滤水器进水阀503A并检查滤水器排气阀有无水流出;14
8、)、合上1#取水滤水器的动力电源开关;15)、合上1#技术供水取水滤水器控制电源开关;16)、合上1#技术供水泵的动力电源开关;16)、合上1#技术供水供水泵控制电源开关;17)、将1#技术供水泵控制开关切“主用”位置;将另两台水泵 中的一台切为“备用”位置18)、检查1#取水滤水器运行正常;4.2技术供水泵检修操作(1#技术供水泵为例)1)、检查2#、3#技术供水泵运行正常;2)、将1#技术供水泵控制方式开关切至“停止”位置; 3)、拉开1#技术供水泵的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开关;4)、关闭1#技术供水泵进水阀501A;5)、关闭1#技术供水泵出水阀503A;6)、检修完毕验收合格后,对检修技术
9、供水泵进行手动盘车正常;7)、开启1#技术供水泵出水阀503A;8)、开启1#技术供水泵进水阀501A;9)、合上1#技术供水泵的动力电源和控制开关;10)、将1#技术供水泵控制方式开关切至“备用”位置。4.3主变压器冷却水系统滤水器的检修操作(以1#滤水器为例)1)、检查2#、3#主变压器冷却水泵和滤水器运行正常;2)、将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控制方式开关切至“停止”;3)、拉开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控制电源开关;4)、拉开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的动力电源开关;5)、将1#滤水器控制开关切“停止”位置;6)、拉开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滤水器控制电源开关;7)、拉开1#滤水器的动力电源开关;8)、关闭
10、1#滤水器进水阀503G;9)、关闭1#滤水器出水阀507G;10)、开启1#滤水器排污阀505G;并根据滤水器排气阀 出水情况判断进、出水阀是否关严;11)、检修、清扫工作结束后,关闭1#滤水器排污阀505G;12)、开启1#滤水器出水阀507G;13)、开启1#滤水器进水阀503G并检查滤水器排气阀有无水流出;14)、合上1#滤水器的动力电源开关;15)、合上主变压器冷却水滤水器控制电源开关;16)、合上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的动力电源开关;16)、合上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控制电源开关;17)、将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控制开关切“主用”位置;将另两台水泵中的一台切为“备用”位置 18)、检查1
11、#滤水器运行正常;4.4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检修操作(以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为例)1)、检查2#、3#主变压器冷却水泵运行正常;2)、将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控制方式开关切至“停止”位置; 3)、拉开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的动力电源和控制电源开关;4)、关闭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进水阀501G;5)、关闭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出水阀503G;6)、检修完毕验收合格后,对检修主变压器冷却水泵进行手动盘车正常;7)、开启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出水阀503G;8)、开启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进水阀501G1;9)、合上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的动力电源和控制开关;10)、将1#主变压器冷却水泵控制方式开关切至“备用”位
12、置4.5技术供水系统530精滤水器的检修操作1)、检查中间蓄水池水位在正常位置;2)、将530精滤水器控制开关切“停止”位置;3)、拉开530精滤水器滤水器控制电源开关;4)、拉开530精滤水器的动力电源开关;5)、关闭530精滤水器进水阀529;6)、关闭530精滤水器出水侧537阀;7)、关闭530精滤水器出水侧541阀;8)开启530精滤水器排气阀检查有无水流出以判断阀门是否全关;9)、检修、清扫工作结束后,关闭530精滤水器排气阀;10)、开启530精滤水器进水阀529;11)、开启530精滤水器出水侧537阀;12)、开启530精滤水器出水侧541阀;13)、合上530精滤水器的动力
13、电源开关; 14)、合上530精滤水器滤水器控制电源开关;15)、将530精滤水器控制开关切“自动”位置; 16)、检查530精滤水器工作正常。4.6技术、主变冷却供水、消防供水取水口滤网反冲洗操作4.6.1技术供水泵取水口滤网反冲洗操作(以1#技术供水泵为例):1)、检查2#、3#技术供水泵运行正常;2)、停1#技术供水泵;3)、拉开1#技术供水泵控制电源开关;4)、启动1#消防泵;5)、检查1#消防泵运行正常;6);检查厂房各处消防栓、喷淋装置无漏水;7)、关闭1#技术供水泵进水阀501A;8)、开启1#技术供水泵取水滤网反冲洗阀509A;9)、反冲洗5分钟后,关闭1#技术供水泵取水滤网反
14、冲洗阀509A;10)、停1#消防泵;11)、开启1#技术供水泵进水阀501A;12)、合上1#技术供水泵控制电源开关。4.6.2主变冷却水取水口滤网反冲洗(以7#泵为例):1)、检查8#、9#主变冷却水泵运行正常;2)、停7#主变冷却水泵;3)、拉开7#主变冷却水泵控制电源开关;4)、启动1#消防泵;5)、检查1#消防泵运行正常;6)、;检查厂房各处消防栓、喷淋装置无漏水7)、关闭7#主变冷却水泵进水阀501G:8)、开启7#主变冷却水泵取水滤网反冲洗阀509G9)、反冲洗5分钟后,关闭7#主变冷却水泵取水滤网反冲洗阀509G;10)、停1#消防泵;11)、开启7#主变冷却水泵进水阀501G
15、;12)、合上7#主变冷却水泵控制电源开关。4.7水泵检修时,布置安全措施的操作顺序:1)、将其控制切换开关置“切除”位置;2)、拉开该泵所对应的动力电源开关;3)、拉开控制柜内该泵对应的控制电源开关;4)、关闭水泵轴承润滑水供水阀;5)、关闭水泵出水阀。4.8启、停渗漏、检修排水泵操作:1)、检查排水泵具备起、停条件;2)、手动方式:将控制切换开关置“手动”位置,按下润滑水电磁阀“开启”按钮开启润滑水约一分钟后,按下“启动”按钮后启动排水泵,检查水泵启动电流正常,运行电流正常,检查电流表指示开始下降或水泵有抽空声音时,按下“停止”按钮后停止排水泵运行,并按下润滑水电磁阀“关闭”按钮关闭润滑水
16、。3)、自动方式:水泵自动实现启停,运行中如需紧急启动全部检修排水泵,按控制柜上“检修排水投入”按钮即可实现(注:只有检修排水泵有此功能);4)、如果集水井水位过高,在“切除”方式的水泵如切换过程中切换开关经过“自动”位置将激活程序,水泵也会自动启动。5.巡视检查项目5.1供水系统5.1.1各管道、阀门无渗漏,阀门位置正确;5.1.2技术供水泵电机声音、温度、振动、电源正常,运行指示灯指示正常;5.1.3技术供水泵温度正常,轴封无渗漏,前后差压在正常范围;5.1.4滤水器前后压力表指示正常,差压在0.08.MPa;5.1.5各电动阀位置正常;5.1.6主轴密封、轴承油冷却水、调速器冷却水进水压
17、力正常,流量在正常范围;5.1.7检查水力旋流器排污电动阀在开启位置。5.2排水系统5.2.1各排水泵电机声音、温度、振动、深井泵电机润滑油位(油色)正常;5.2.2各排水泵温度正常,格兰不甩水;5.2.3各管道、阀门无渗漏,阀门位置正确;5.2.4各集水井水位正常;5.2.5各水泵电源正常;5.2.6深井泵润滑水正常5.2.7各水泵指示灯、出口压力表、电流、电压表指示正常;5.2.8软启动器风扇运行正常,无告警信号;5.2.9下游尾水位较高时,止回阀不倒水。5.2.10控制柜及动力柜内各设备良好,电源正常、接头无过热,变色现象; 5.2.11冷却润滑水畅通,水流充足;5.2.12水泵自动启动
18、与停止动作正常;5.2.13PLC控制屏上无告警信号;5.2.14各水泵控制方式开关位置正确,水泵自动轮换运行正常;5.2.15水位计显示正常。6.日常维护6.1定期工作6.1.1每月7日、21日对各备用电机摇测绝缘电阻;6.1.2每月15日对技术供水取水口进行反冲洗;6.1.3每月15日进行消防泵试启动。6.1.4所有定期工作必须按时保质完成并做好相关记录,因故不能按时完成要及时报告工区负责人并尽快安排时间完成。6.2日常维护6.2.1设备巡视人员应检查水泵存在的缺陷及运行状况,发现缺陷,及时消除;6.2.2正常运行时,排水泵由PLC自动自动轮换运行,注意及时了解排水泵启动时间间隔; 6.2
19、.3每天定期检查水泵压力表、电流、电压表的数值与实际数值比较;若发现表计量程不准及表计故障应及时校表或更换;6.2.4每天定期检查填料函的密封情况,允许有少量的水漏出,可用拧紧填压盖上的螺母来实现,对渗漏排水泵每两个月更换一次填料;6.2.5每天定期检查轴承部位温度(不得超过75)和润滑油位,深井泵每隔三个月换一次油,应定期检查油位及油质,并按规定保证油位及油质;6.2.6对渗漏和检修水泵必须定期检修,每三个月小修一次,每一至三年大修一次,如发现电动机防逆装置失去作用时,必须加以检修,清除污物,使其良好工作。当滚动轴承的间隙超过1.2mm时,也应及时更换;6.2.7对渗漏和检修集水井每月测量一
20、次动水位,观察水位变化规律,并注意含沙量的变化情况;6.2.8每天定期检查各滤水器的前后差压,当压力相差超过自动排污定值或自动排污系统故障时,应对滤水器进行解体清扫。6.2.9每天定期检查各管道泵的轴封是否漏水,如果漏水应及时更换轴封止水;6.2.10每天定期检查各阀门是否渗漏,发现渗漏及时拧紧压紧螺母。6.2.11每天定期检查各示流器流量,及时调整至正常值,利用停机机会清洗示流器,防止卡涩。7异常及事故处理7.1主轴密封供水总管水压低:7.1.1若备用泵未启动应立即启动备用泵;7.1.2检查技术供水母管和技术供水泵出口压力;7.1.3检查技术供水泵出水阀及进水阀是否误关,如误关则应立即开启;
21、7.1.4检查运行机组的主轴密封水流量是否满足运行要求,若偏小应加大供水阀门开度;7.1.5检查滤水器前、后表计压差指示是否正常,压差过大,应检查清扫滤水器滤网;7.2排水泵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止泵运行;7.2.1电动机故障;7.2.2水泵抽空;7.2.3水泵剧列振动;7.2.4水泵轴承严重缺油、严重过热;7.2.5 水泵甩水严重;7.2.6电机缺相运行。7.3排水泵启动抽不上水现象:1)、水泵运行声音异常;2)、压力表指示异常;3)、电机运行电流比额定电流相差较大;处理:1)、立即将水泵停止运行;2)、检查水泵出水阀是否开启、逆止阀是否卡住,如出水阀误关则应立即开启,可恢复水泵运行,
22、逆止阀卡住应做好安措后解体处理;3)、检查水泵进水口滤网有无堵塞,若有堵塞立即应做好安措后清理干净;4)、检查集水井水位是否过低;5)、根据检查情况逐步进行处理.7.4集水井水位过高:现象:1)、上位机水位高报警;2)、现场集水井水位指示达高报警值;处理:1)、检查水泵是否正常启动,若未启动立即手动启动排水泵抽水;2)、检查水泵工作是否正常,软启动器及PLC是否有告警信号,若有应立即复归;3)、检查集水井水位确到报警水位;4)、并检查电机三相电源是否正常,控制屏有无故障告警信号,动力保险有无熔断;5)、查明主用排水泵未启动或虽启动抽不上水的原因,作出相应处理;6)、检查如果系电动机热偶动作,应
23、手动复归;7)、若系集水井来水明显增大,报告有关领导,采取应急措施;8)、检查润滑水流量是否正常。7.5检修水泵不启泵故障7.5.1检查水位高启泵输入信号是否正常,否则检查水位计是否完好。7.5.2检查PLC开出板模块是否有输出,否则应检查开入、开出模块。7.5.3检查PLC开出继电器是否带电,否则应检查继电器是否完好。7.5.4检查马达固态继电器控制开关是否合上,否则合上7.5.5检查马达固态继电器是否动作,否则检查马达固态继电器7.5.6检查马达线圈是否正常7.5.7马达机械部分检查、盘车7.6渗漏泵润滑水电磁阀打不开7.6.1检查PLC开出板模块是否有输出,否则应检查开出模块及其输入信号
24、。7.6.2用万用表检查屏上电磁阀引出端子是否带电,否则检查端子排是否紧固;7.6.3用万用表检查电磁阀线圈是否带电,否则查线。7.6.6甩开电磁阀出线,用万用表检查电磁阀线圈电阻是否正常,否则更换电磁阀线圈;7.6.5切断电源和水源,打开电磁阀端盖检查阀芯是否锈蚀、阀杆内孔是否堵塞;7.6.6更换电磁阀阀体。渗漏排水泵启、停实际水位 单位:m名 称自动启动液位计停泵水位主用泵116.0114.7备用泵116.3114.7附表一检修排水泵启、停实际水位 单位:m名 称自动启动液位计停泵水位主 用泵118.2116.9备 用泵118.5116.9次备用泵118.8 116.9附表二厂区排水泵和污水泵启、停水位高程 单位:m名 称自动启动自动停止厂区排水泵主用泵1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修雇主担保协议书模板
- 私人变压供电合同协议书
- 铺路板工程建设合同范本
- 高速打印机租用合同协议
- 自带车驾驶员合作协议书
- 私人美甲店学徒合同范本
- 村组保洁合同协议书模板
- 矿泉水厂承包合同协议书
- 洗车店合作合同协议范本
- 终止解除房屋合同协议书
- 健康管理生活方式信息记录表
- JJF 1610-2017电动、气动扭矩扳子校准规范
- GB/T 29790-2020即时检验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 1796.5-2016轮胎气门嘴第5部分:大芯腔气门嘴
- GB/T 1094.11-2022电力变压器第11部分:干式变压器
- 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流程及设备简图
- 小讲课阑尾炎(课件)
- 男性乳房发育讲解课件
- 公务员考试之图形推理课件
- 机械设备供货、培训及售后服务方案
- ISO45001-2018新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