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_第1页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_第2页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_第3页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_第4页
高二化学选修4复习学案全14章可直接打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复习课一、次含变与反应热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思考】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两大守恒、能量转化形式是什么?(1)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变化:变化和 变化。(2)化学反应中的两大守恒:守恒和守恒。(3)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一:、光能、电能等。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2.始变【思考】始变的定义、符号、单位是什么 ?(1)定义:在 条件下进行的反应的 。(2)符号:。(3) 单位:或。3.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相对大小的角度分析,如图所示:(2)从反应热的量化参数一一键能的角度分析:-雌弧|一的反应|同 工 一 国 I A%.'I-出即放热侬|(

2、3)记忆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回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有哪些【跟踪练习1】某反应的A H=+100kJ - mol-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 100kJ,mol-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1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 mol-1 D.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小 -1 100kJ - mol【跟踪练习2】SR是一种优良白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 S-F键。已知:1molS(s) 转化为气态硫原子吸收能量 280kJ,断裂1molFF、S F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 160kJ、 330kJ,则 S(s)+3F 2(g)三SR

3、(g)的反应热 A H 为。【练后反思1.正确理解活化能与反应热的关系量无傕电制反施物反商扯»1 1) Ei为正反应活化能,E为逆反应活化能,A H=E-E2;(2)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不影响始变的大小。2 .熟记反应热 AH的基本计算公式A卡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A H=反应物的总键能之和-生成物的总键能之和二、热化学方程式【思考】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意义及书写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 .概念:表示参加反应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 .意义: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 变化和 变化。1如:2H2(g)+O2(g)2H20(1)AH=-571.6kJ mol表示:氢气和 氧

4、气反应生成 液态水时放出 kJ的热量。3 .书写注意事项:(1)注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反应热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若在25C、101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2)注明物质状态。常用 、分别表示固体、液 体、气体、溶液。(3)方程式右边必须写上 AH,并注意符号、单位。AH应包括“+”或“ -"、数字和单位(kJ mol -1)。(4)注意守恒关系。原子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5)区别于普通方程式。一般不注“ T ” “ J ”以及“点燃” “加热”等。(6)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 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

5、可以是分数。且化学计量数必须与 A H相对应,如 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A H数值也要加倍。【跟踪练习3】已知化学反应 A2(g)+B 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能则U 肛式1 motB起【跟踪练习4】在298K、101kPa时,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放出热量QkJ( Q>0),经测定 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5mol L -1的KOH§y夜100mL,且恰好生成正盐。则此条件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4H0(g)+ 11a(g)4CO(g)+5H 2O(l)A H=-16QkJ - mol-1B.C4Ho(g)+

6、11o(g)4CO(g)+5H 2O(l)A H=-8QkJ - mol-1C.C4H0(g)+ 12302(g) -4CO(g)+5H 2O。) A H=-QkJ - molDCH0(g)+ 1130(g) 4CO(g)+5H 20(g)A H=-QkJ - mol-1【练后反思“五看”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1)看热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2)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3)看AH的“+” “ - ”符号是否正确;(4)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 kJ mol-1;(5)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三、两类重要反应热燃烧热、中和热1 .燃烧热【思考】燃烧热的概念、意义是什么?如何正确书

7、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以及进行燃烧热的相关计算?(1)概念:在101kPa时,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 时所放出的热 量。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 mol-1表示。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kPa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 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可燃物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 物:C-CQ(g),H 一H 2O(l),S 一SO2(g)等。(2)表示的意义 :例如 C的燃烧热 A H=-393.5kJ - mol -1,表示在 101kPa时,1molC 燃烧 393.5kJ的热量。(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

8、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C8HI8(l)+ Q(g) 8CO(g)+9H 2O(l)A H=-5518kJ - mol-1,即 QHk 的 燃烧热A H=。(4)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公式为Q放=n(可燃物)XA H(燃烧热),式中:Q放为; n 为; A H 为。2 .【思考】中和热的概念,以及中和热的测定原理装置图是怎样的?(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HO时的反应热。(2)注意几个限定词: ;产物是;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3)中和热的测定:测定原理:A H=。式

9、中:c=4.18J - (g C) -1=4.18X10-3kJ (g C) -1;n 为。实验装置如图:【跟踪练习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X(以下A H的数值均正确)。.3 I11(1)S(s)+ -Q(g) =SQ(g)A H=-315kJ - mol (燃烧热)()(2)NaOH(aq)+HCl(aq) NaCl(aq)+H 2O(l)A H=- 57.3kJ - mol -1(中和热)()(3)已知 H+(aq)+OH-(aq)H2O(l) AH=-57.3kJ mol-1,则 HkSO和 Ba(OH)2反应的反应热 AH=2X(-57.3)kJ - mol-1()(4)已

10、知 CHOH(g)+1Q(g)二CO(g)+2H 2(g)AH=-192.9kJ mol-1,则 CHOH(g)的燃烧热 A H=- 192.9kJ - mol -1 ()(5)H 2(g) 的 燃烧热 A H=-285.8kJ mol-1,则2H2O(g) - 2H2(g)+Oz(g)A H=+571.6kJ mol -1 ()(6)葡萄糖的燃烧热 A H=- 2800kJ - mol -1,则 1GH2O(s)+3O 2(g)3CO(g)+3H 2O(l)A H=-1400kJ - mol -1()(7)已知 101kPa 时,2C(s)+O 2(g) 2CO(g) AH=-221kJ m

11、ol-1,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 221kJ mol-1()(8)已知稀溶液中,H +(aq)+OH-(aq)-H2O(l)A H=- 57.3kJ mol -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57.3kJ的热量()(9)已知HCl和NaOH应的中和热 A H=- 57.3kJ - mol -1,则98%勺浓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时放出的热量为 57.3kJ()(10)CO(g)的 燃烧热 AH=-283.0kJ mol -1 ,则 2CO(g) 2CO(g)+Q(g)反应的A H=+(2 x 283.0)kJ - mol -1()【练后反思】1.反应热答题规范指

12、导(1)用“次含变(A H)”表不反应热时,A H>0表不吸热,A H<0表不放热,因而,A H后所跟 数值需要带“ +” “ - ”号。(2)描述反应热时,无论是用“反应热”表示还是用“烙变”表示,其后所跟数值需要带“+” “ - ” 号。4 .正确理解中和热,注意实验操作与计算细节(1)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时的热效应。(2)酸、碱溶液应当用稀溶液(0.10.5mol L -1)。若溶液浓度过大,溶液中阴、阳离子间 的相互牵制作用就大,电离程度达不到 100%,这样使酸碱中和时产生的热量会消耗一部分补 偿电离时所需的热量,造成较大误差。(3

13、)使用两只量筒分别量取酸和碱。(4)使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先后测量酸、碱及混合液的最高温度时,测完一种溶液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并用滤纸擦干。(5)取多次实验所得t1、12的平均值代入公式计算,而不是求结果的平均值,计算时应注 意单位的统一。四、有关反应热的比较、计算1 . A H的比较方法比较A H的大小时需考虑 ,对放热反应,放热越多,A H;对于吸热反应吸热越多,A H。2 .反应热的有关计算(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 ;(2)根据 求算。【强调】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时,关键在于设计反应过程,同时注意: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

14、式(一般23个)进行 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或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得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A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AH的换算关系。当热化学方程式乘、除以某一个数时,A H也应相应地乘、除以某一个数;当热化学方符号运算,即把A H看程式进行加减运算时,A H也同样要进行加减运算,且要带“+” 作一个整体进行运算。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A H的符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在设计反应过程中,会遇到同一物质的三态(固、液、气)的相互转化,状态由固一液一 气变化时,会吸热;反之会放热。(3)根据物质的燃烧热进行计算:Q放尸n(可燃物)x A H燃烧热)

15、【跟踪练习6】若向三份等体积 0.1000mol L -1NaOH溶液中分别加入稀醋酸,浓硫 酸,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则上述过程中的始变AH、AH、AH的大小关系 为。【跟踪练习7】已知胆矶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在室温下将 1mol无水硫酸铜制成溶 液时,放出热量为 QkJ,而胆矶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CuSO 5屋O(s)三 CuSO(s)+5H 2。(1) A H=+QkJ mol-1,则Q与Q的大小关系为 。五、能源【思考】能源的概念、发展阶段、分类及目前面临的能源问题和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有 哪些?3 .概念:能提供能量的资源。4 .发展阶段:柴草时期一化石能源时期一多能源结构时期。

16、5 .分类:(1)化石/料:种类:、。 特点:蕴藏量有限,且 再生。(2)新能源:种类:、氢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 等。特点:资源丰富,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6 .能源问题:(1)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它们的蕴藏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最终将会枯竭。(2)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7 .解决能源问题的措施:(1)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改善开采、运输、加工等各个环节。科学控制燃烧反应,使燃料充分燃烧:一是保证燃烧时有适当过量的空气 ,如鼓入空气、 增大Q浓度等;二是保证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如将固体燃料粉碎成粉末,将液体 燃料喷成雾状等。(2)开发新的能

17、源:开发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污染很小的新能源。随堂检测1 .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反由过程38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A + BCH AB-C =AB + C(反应物)(过渡态)(生成物)B. 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供计算使用。化学键键能/(kJ mol-1)Si-O460Si Cl360436工业上的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HR Cl431:SiCl 4(g)+2H2(g)Si-Si176Si(s)+4HCl(g),Si-C347该反应的反C.正反应的热效应 A H=E1- E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此

18、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A H=E-E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2 .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使盐酸与NaOH§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C.轻轻地振荡烧杯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3 .通常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 化学键白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A H),化学反应的A 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卜面列举了一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应热A H为4.已知 2SO(g)+O 2(g)-2SO(g)A H=-196.6

19、4kJ - mol -1,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 2molSQ、1molQ,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kJ,在同样条件下,向该容器中通入2molSQ,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则Q和Q的关系为2SQ(g)5 .实验室用 4molSQ与2molO2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反应:2SOz(g)+O 2(g)AH=-196.64kJ mol-1,当放出314.624kJ热量时,SO2的转化率为6 .实验测得: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1mol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 CO,放出890.3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C

20、H4(g)+2O 2(g)CH(g)+2O 2(g)CH(g)+2O 2(g) 2H2(g)+O2(g)A.仅有 B.CO(g)+2H 2O(l)CO(g)+2H 2O(l)CO(g)+2H 2O(g)-J2H2O(l)仅有A H=+890.3kJ .AH=- 890.3kJ .AH=- 890.3kJ A H=- 571.6kJ mol-1C.-1molmolmol-1-1全部符合要求曲仅有D.反应过程7.2SQ(g)+O 2(g) =32SQ(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1molSO3(g)的 A H=- 99kJ - mol 。1molSQ(g)氧化为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

21、1)图中A、C分别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降低还是不,理由是_。(2)图中 A H=kJ - mol-1。(3)V 2Q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锂化合物;四价锂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2O5 O试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复习课学习目标1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 . 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因素。3 .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学会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4 .学会利用复合判据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习过程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1

22、 .化学反应速率(1)表示方法: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 或生成物浓度的 来表(2)数学表达式:。单位:或。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1)内因(主要因素),指_。(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_等。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外界条件(外因)有关。【跟踪练习1】1.对于可逆反应 A(g)+3B(s)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v(A)=0.5mol - L -1 - min-1B.v(B)=1.2mol L -1 - s-1C.v(D)=0.4mol - L -1 - min-1 D. v(C)=0.1mol - L -1

23、 - s-12.NH3和纯净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g)+3O 2(g) - 2N(g)+6H 20(g)。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 4molNH3和3molO2,4min后,测得生成的H2O(g)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A.v(N2)=0.125mol L -1 - min-1B.v(H2O)=0.375mol L -1 - min-1C.v(O2)=0.225mol L -1 - min-1D.v(NH3)=0.250mol L -1 - min-1二、化学平衡1 .化学平衡状态概念:2 .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依据平衡状

24、态下的可逆反应,改变条件时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1)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是v正W v逆,通过比较速率,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当v正丫逆时,;当v正v逆时,。(2)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_。注意:勒夏特列原理白适用范围: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平衡等。3 .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描述方法一一转化率、产率(1)反应物的转化率=(2)产物的产率=产物的实际量该产物的理论量X100%【跟踪练习2】1.一定温度下,反应N2(g)+O 2(g),一-2NO(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回答下列 措施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1)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2)恒容充入N

25、2:恒容充入He:(4)恒压充入He:2 .在两个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可逆反应:(甲)2NQ(g) - 2NO(g)+O2(g),(乙)H2(g)+I 2(g)三2HI(g)。现有下列状态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浓度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再改变的;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百分含量之比等于系数之比的状态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变的状态体系温度不再改变的状态反应物的浓度不再改变的状态状态其中能表明(

26、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能表明(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能表明(甲)(乙)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3 .在两个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存在可逆反应:(甲)2X(g) ,Y(g)+Z(s),(乙)A(s)+2B(g) EE|c(g)+D(g),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密度反应容器中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反应物的消耗速率与生成物的消耗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其中能表明(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能表明(乙)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三、化学平衡常数1 .概念:_,用符号 表示。2 .表达式:对于反应 nA(g)+ nB(g) pC

27、(g)+ qD(g),K=(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通常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3 .意义:(1) K值越大,反应物的 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 。(2) K只受 影响,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 。(3)化学平衡常数是指某一具体反应的平衡常数。【跟踪练习3】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CQ(g)+H2(g)=CO(g)+H2O(g),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1的关系如卜表T/C70080085010001200K0.60.91.01.72.6回答卜列问题(1)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 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2)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c(CQ尸 c

28、(CO)B.K不变C.容器中的压强不变D.v正(H2)=v正(CQ)E. C(H2)保持不变(3)若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列关系:C(CO2) c(H2)=c(C0) C(H2O),此时的温度为;在此温度下,若该容器中含有 ImolCQ、1.2molH2、0.75molCO、1.5molH2O,则此 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 (填“向正反应方向进行中” “向逆反应方向进行中”或“平 衡状态”)。四、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的判断1 .自发反应定义:_。2 .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根据体系存在着力图使自己的能量趋于“最低”和“有序”的自然规律 ,由 和判据组合的 适合于所有的过程。即:AGAH-TA

29、S 0,反应能自发进行;AGAH-TA S 0,反应处于平衡状态;AG=A H-TA S 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跟踪练习 4】1.已知:(NH 4) 2CO(s)NHHCO(s)+NH3(g)A H=+74.9kJ mol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嫡变小于 0,焰变大于0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嫡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都能自发进行D.判断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要根据AH与AS综合考虑2.灰锡结构松散,不能用于制造器皿,而白锡结构坚固,可以用于制造器皿,现把白锡制 成的器皿放在0C、100kPa的室内存放,它会不会变成灰锡而

30、不能再继续使用?已知:在0C、100kPa条件下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烙变和嫡变分别为A H=-2180.9J - mol-1, AS=-6.61J - mol-1 - K-1。随堂检测1 .下列情况下,反应速率相同的是()A.等体积0.1mol L -1盐酸和0.1mol L -1硫酸分别与0.2mol L -1NaOHl反应8 .等质量锌粒和锌粉分别与等量1mol L-1盐酸反应C.等体积等浓度盐酸和硝酸分别与等质量的N&CO粉末反应D.等体积0.2mol L -1盐酸和0.1mol L -1硫酸与等量等表面积等品质石灰石反应2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H2,经测定反应开始

31、后的2s内H2的平均速率:v(H2)=0.45mol (L s) -1,贝U 2s 末 NH 的浓度为()A.0.50mol L -1B.0.60mol L -1C.0.45mol L -1D.0.55mol - L -13 .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最先变浑浊的是()A.浓度均为0.1mol L-1的N&SQ溶液和硫酸各 5mL,加水5mL,反应温度10cB.浓度均为0.1mol L-1的N&SQ溶液和硫酸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10cC.浓度均为0.1mol L -1的N&SQ溶液和硫酸各 5mL,加水5mL,反应温度30 CD.浓度均为0.2mol L-1的N

32、S2S2Q溶液和硫酸各 5mL,加水10mL,反应温度30 C4 .将氯酸钾加热分解,在0.5min内放出氧气5mL,加入二氧化镒后,在同样温度下0.2min 内放出氧气50mL,加入二氧化镒后反应速率是未加二氧化镒时反应速率的多少倍?()A.10B.25C.50D.2505 .已知:C+CQ2CO,A H>0,反应速率 Vi;N2+3H22NH, A H2<0,反应速率 V2。如升温,V1和V2的变化是()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少C.vi增大,V2减少 D.vi减少,V2增大6 .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 A(g)+3B(g)2c(g)+2D(g)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 率

33、如 下 :v(A)=0.15mol (L s) -1v(B)=0.6mol (L s) -v(C)=0.4mol (L s) -1 v(D)=0.45mol (L s) -1。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BeC.D.7 .(双选)仅改变下列一个条件,能通过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率来提高反应速率的是()A.加热 B.加压C.加催化剂D.增大反应物浓度8 .(双选)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C(s)+O 2(g)CO(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8 .升高温度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C.增加压强不能增大化学反应速率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第三章

34、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复习课学习目标9 .复习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等概念。10 复习回顾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及注意事项。11 复习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学习过程专题1关于“酸的强弱的证明方法”的问题【例1】常温下0.1mol 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措施能使溶液 pH=(a+1)的是()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 10倍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C.加入等体积0.2mol L-1盐酸D.提高溶液的温度【当堂检测1】室温条件下进行下列各组实验,其中的观察要点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选项实验方案等浓度的醋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观察要点恰好反应时的体积比醋酸溶液中加入醋酸钠固体等体积等浓

35、度的盐酸和醋酸分别和等量镁条反应溶液pH的变化产生H的起始速率将pH=4的醋酸稀释成pH=6的溶液加H2O的量专题2离子共存问题【例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Ba2+、Cl-、NO3B.Pb2+、Hg2+、S2-、SO4-C.NH;、 H> S2O3-、 PO3- D.Ca2 +、Al 3+、 Br-、CO3-【当堂检测2】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Al3+、Cl-、83-B.H+、Na+、Fe2+、MnO4C.K+、Ca2+、Cl-、No3 D.K +、Nh4、OH、So4-专题3溶液pH的计算【例 3】在 TC时,Ba(OH)2 的稀溶

36、液中c(H+)=10-amol I/1, c(OH)=10-bmol L-1,已知a+b=12。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pH=4的盐酸,测得混合溶1的部分pH如表所示:序号氢氧化钢溶液的体积/mL盐酸的体积/mL溶液的pH22.000.00822.0018.00c22.0022.00d假设溶液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8B. b=4C.c=9D.d=6【当堂检测3】25c时,K=1.0X1 0-14;100c时,K=1.0X1 0-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C时,pH=12的NaOFH§M和pH=2的HkSO恰好中和,所得溶液的pH=7B.2

37、5c时,0.2mol L -1Ba(OH)2溶液和0.2mol 1/1 HCl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C.25c时,0.2mol - L-1 NaOHl§M与 0.2mol i/cHCOOH好中和,所得溶液的 pH=7D.25c时,pH=12的氨水和pH=2的H2SQ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7专题4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例4】醋酸根(CH3COO2Ba H2O是一种媒染齐【J ,下列有关0.1mol L -1醋酸钢溶液中粒 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其中错误的是()A. c(Ba2+)> c(CH3COQ> c(OH)> c(H+)B.c(H+)+2c

38、(Ba2+)= c(CH3COO+ c(OH)C.c(H+)= c(OH)- c(CHsCOOH)D.2c(Ba 2+)= c(CH3COO+ c(CH3COOH)【当堂检测4】标准状况下将2.24LCO2缓慢通入100mL1.5mol-L -1的NaOHO(中(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应后,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c(CO2-)>c(HCO3)B.c(CO2-)+c(HCO3)=1mol - L -1C.c(H+)>c(OH)D.c(Na+)+ c(H+)=2c(CO2-)+ c(HCO3)+c(OH)专题5 盐类水解利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例5】已知NaHSO容液和NaCO

39、溶液混合加热煮沸能产生CO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HSO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B.两溶液混合后产生 CO的原因是二者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C.向NaHSO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既有沉淀生成,又有气体生成D.0.1mol - L -1NaHSO§液中:c(HSo3)+2 c(So2-)+ c(OH-)- c(H+)=0.1mol L -1【当堂检测5125c时0.1mol L -1的醋酸溶液的pH约为3,当向其中加入醋酸钠晶体 等晶体溶解后发现溶液的pH增大。对上述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甲同学认为醋酸钠水解呈碱性,c(OH)增大了,因而溶液的pH增大;乙同学认为醋酸钠溶于水电离

40、出大量醋酸根离子 抑制了醋酸的电离,使c(H+)减小,因此溶液的pH增大。(1)上述两种解释中 (填“甲”或“乙”)正确。(2)为了验证上述哪种解释正确,继续做如下实验:向0.1mol L -1的醋酸溶液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中的 (填字母),然后测定溶液的pH。A.固体 CHCOOK B.固体 CHCOONHC.气体NH3 D.固体NaHCO(3)若(填“甲”或“乙”)的解释正确,溶液的pH应(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已知25c时,CH3COON4-溶液呈中性)随堂检测1 .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A.pH=7 的溶液B. c(H+)= c(OH)=10 6 mol l/ 的溶液

41、C.使酚儆呈无色的溶液D.由强酸与强碱等物质的量反应得到的溶液2 .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 的溶液中:Fe2+、NO3、SO2-、Na+3+B.由水电离出的 c(H+)=1 X10-14mol I/1 的溶液中:Ca2+、Cl-、HC3、K+。?融=1*1012 的溶液中:NH;、Cl-、NO3、AlD.c(Fe3+)=0.1mol L-1 的溶液中:K+、ClO-、So2-、SCN3 .对于室温下pH=3的乙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H+)= c(CH3COQ+ c(OH)B.加水稀释到原体积的 10倍后溶液的pH变为4C.加入少量乙酸钠固体

42、,溶液pH减小D.与等体积pH=11的NaOHmO!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CHsCOO4.现有室温下的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编号pH111133溶液氨水氧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相同体积的溶液分别与NaOHlg全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B.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吗>乂C.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NH;)>c(OH)>c(H+)D.ML溶液与XL溶液混合近似认为混合溶液体积 =(V+Vb)L,若混合后溶液的pH=4, 则 M : Vb=11 : 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0.1mol L -1

43、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lCO(->H+,加少量烧碱溶液可使溶液中?H + ) ?CH3?B.25c时,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COON汶K的电离平衡:H2OH+OH逆向移动,C(H+)降低C.取C(H+)=0.01mol L -1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 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醋酸与锌反应的速率大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中:C(Na+)< C(NO3)6.关于室温下pH=12的NaOH§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H)>c(Na+)+ c(H+)B.由水电离出的

44、C(OH-)=1.0 X10-12mol - L-1C.与等体积pH=2的醋酸混合后所得溶液显碱性D.与等体积0.01mol L -1氯化俊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尸c(NH4)7.向20mL0.5molL -1的醋酸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测定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混合溶液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40 KNuOTTVmLA.醋酸的电离常数:b点a点B.由水电离出的c(OH) b点>c点C.从a点到b点,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c(CH3COQ= c(Na+)D.b 点到 c 点,混合溶液中一直存在:c(Na+)>c(CH3CO0>c(OH)&

45、gt; c(H+)8.(1)已知 Kp(BaSO4)=1X10-1O,Ksp(BaCC3)=5X10-9,则向 BaSO 悬浊液中逐渐加 入 N&CO固体至c(CO3-)=mol - L-1时,BaSO4开始向BaCO沉淀转化。(2)若25c时某一元酸 HA的电离平衡常数 K=1X 10-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HA和NaA两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 性(填“酸” “碱”或“中”)。9.现有浓度均为0.1mol L -1的下列溶液:硫酸、醋酸、氢氧化钠、氯化钱、醋酸钱、硫酸氢钱、氨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2)四种溶液中

46、NH4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3)将和按体积比1 : 2混合后,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4)已知 t C时,K=1X10-13,则 tC(填“>” “<”或“ =")25C。在 tC时将 pH=11的NaOH夜aL与pH=1的H2SO溶?夜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若所得混 合溶?的 pH=2,则 a : b=。10.(1)在2mL0.1mol-L -1的NaCl溶液中,加入 2mL0.1mol-L -1的 AgNO溶液,可观察 到,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将此混合液过滤,滤渣加入2mL0.1mol L -1的KI溶液,搅拌,可观察到,反

47、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 。(2)对于Ag2s(s)= 2Ag+(aq)+S 2-(aq),其Kp的表达 式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 AgCl小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故物质的溶解都是吸热的C.对于Al(OH) 3(s) Al(OH) 3(aq) -Al 3+3OH,前者为溶解平衡,后者为电离平衡D.除去溶液中的 M次用OHM淀M3+比用CO3-效果好,说明Mg(OH>的溶解度比MgCOtE.沉淀反应中常加过量的沉淀剂,其目的是使沉淀完全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复习课学习目标1 .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能正确书写电极方程式。2 .能熟练

48、掌握电解原理和电解方程式的书写。3 .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4 .掌握金属防护的方法。学习过程一、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知识比较【例1】(双选)在原电池和电解池的电极上所发生的反应,同属氧化反应或同属还原反应的是()A.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B.原电池正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C.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阳极所发生的反应D.原电池负极和电解池阴极所发生的反应幡盐陵 C【练习1】某同学为了使反应 2HCl+2Ag 2AgCl J +H2 T能进行,设计了下列四个装置 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稀盐睢D二、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1 .碱性锌镒电池电池总反应:Zn+2MnQ+2H2。2MnOO

49、H+Zn(OH)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2 .纽扣电池(银锌电池)电池总反应:AgzO+Zn+HO-Zn(OH"+2Ag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3 .锂电池(Li-SOCl 2电池)电池总反应:8Li+3SOCl 2 6LiCl+Li 2SO+2s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4 .铅蓄电池放电过程放电过程总反应:Pb(s)+PbO 2(s)+2H 2SO(aq)2PbSO(s)+2H 2O(l)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2)充电过程充电过程总反应:2PbSO4(s)+2H 2O(l)=Pb(s)+PbO 2(s)+2H 2SO(aq)阴极反应:。 阳极反应:铅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Pb(

50、s)+PbO2(s)+2H 2SO(aq) &2PbSO(s)+2H 2O(l)5 .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式:O2+2H22H2O(1)酸性介质负极反应:。正极反应:。(2)碱性介质负极反应:。正极反应:。(3)中性介质负极反应:。正极反应:。三、有关电化学的计算【例2】用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H)2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0.1mol B.0.2mol C.0.3mol D.0.4mol【练习2】将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的AgNO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质溶液的pH由6.0变

51、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则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是()A.27mgB.54mgC.108mgD.216mg四、关于电解问题的解题步骤【例3】用阳极X和阴极Y电解Z的水溶液,电解一段时间后,再加入 W,能使溶液恢复到 电解前的状态,下列符合题意的一组是()组号XYZWACFeNaClH2OBPtCuCuSOCuSO溶液CCCH2SOHODAgFeAgNOAgNO晶体【练习3】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溶液,当Cu2+浓度下降至原来一半时停止通电,要想使CuSO溶液恢复原浓度,应加入的物质是()A.CuSO B.CuO C.Cu(OH) 2 D.CuSO

52、 4 5H2O随堂检测1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TB.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2+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为:Fe-2eFe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电解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原电池是将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装置金属和石墨导电均为物理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化学变化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电解的原理有可能实现电镀过程相当于金属的“迁移”,可视为物

53、理变化A.B.C.D.3 .下列各装置中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乙醉将液A稀硫嗡ZnSO4 稀硫酸溶液 C稀疏嗡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充电电池充电时,发生电解反应;放电时,发生原电池反应B.电镀时,应将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C.电解饱和NaCl溶液时,阳极上放出黄绿色气体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钠D.利用电化学原理保护金属主要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和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5 .如图所示,铜片、锌片和石墨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番茄里,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锌片是负极C.石墨是阴极B.CHCHOH(l)+3O2(g)2CO(g)+3H 2O(l)A H<0C.Al(OH) 3(s)+NaOH(aq)NaAlO2(aq)+2H 2O(l)DH(g)+Cl 2(g) Il2HCl(g)A H<0A H<07 .下列事实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A.钢铁制品生锈后用盐酸处理产生铜绿C.铜、铝电线一般不连接起来作导线8 .下列过程需要通电才能进行的是电离电解电镀电泳A.B.C.D.)B.D.)电化学腐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