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1页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2页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3页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4页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71. 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说法(1)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的观点( )(2)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变异,是生物进化的根本原因( )(3)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如果没有可遗传的变异,生物就不可能进化( )(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5)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6)变异是定向的,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形成生物新类型( )(7)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 )(8)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9)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适应性、多样性的形成( )(10)自然选择学说能科学地解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11)自然

2、选择学说认为物种的形成是渐变的,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1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生物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 (13)食蚁兽的长舌是因为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反复不断伸长所致( )(14)鹿和狼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相互选择,结果都发展了自己的特征( )(15)昆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引起了昆虫产生抗药性变异( )(16)杀虫剂的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17)害虫能将抗药性变异遗传给后代( )(18)自然选择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与进化( )(19)枯叶蝶背面色泽和形状极似枯叶是变异后再自然选择的结果( )(20)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生物都有共

3、同祖先( ) 72. 有关基因频率的说法(1)基因频率指某个基因占全部基因的比例( )(2)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3)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及自然选择等都可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变化( )(4)若某性状有三种表现型,则控制该相对性状的各等位基因频率之和大于1( )(5)生物只要发生进化,种群基因频率就会改变( )(6)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7)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8)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从而决定进化方向( )(9)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10)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

4、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11)喷洒农药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提高,从而使害虫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12)一个连续自交的植物种群,基因型频率和基因频率都会发生改变( )(13)在理想状态下,种群达到遗传平衡时才可以根据基因频率求基因型频率( )(14)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变异与进化的方向( )(15)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16)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但随机交配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17)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 )(18)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 )(19)自然

5、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20)自然选择是对种群的有利基因进行直接选择,且决定了新基因的产生( )73. 有关基因库的说法(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含有的全部基因就叫基因库( )(2)种群基因频率和基因库发生改变则一定形成新物种( )(3)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4)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种群基因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5)一个生物的全部基因构成基因库( )(6)当种群变得很小时,就有可能失去遗传的多样性,从而失去了进化上的优势而逐渐被淘汰( )(7)对同一种群来说基因组和基因库所包含的基因是相同的( )(8)种群

6、的基因库会随着种群中一代代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9)地理隔离导致种群的基因库形成明显差异,进而逐步形成生殖隔离( )(10)生物进化过程中,基因库是不断变化的( )(11)亚洲人和非洲人的种群基因库相同,但具体基因频率不同( )(12)长期地理隔离可能造成不同种群基因库组成上发生显著差异( )(13)所有生物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 )(14)新物种形成一定有基因频率的改变和基因库的变化( )(15)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16)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17)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一般是不同的( )(18)种群不断进化,但基因库保持稳

7、定不变( )(19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 )(20)遗传多样性能有效的增大种群的基因库( )74. 有关物种的说法:(1)新物种的产生都是因为长期的地理隔离最终导致生殖隔离而造成的( )(2)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 )(3)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4)生物之间只要能相互交配且能产生后代就属于同一物种( )(5)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可以杂交,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 )(6)长期地理隔离一定会导致生殖隔离( )(7)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8)同一种群的生物一定属于同一物种( )(9)同一物种由于地理隔离形成的群体是不

8、同的种群( )(10)我们认为某现存物种和它的祖先是两个物种,其依据是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11)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12)多倍体育种过程中二倍体母本经过秋水仙素处理成为四倍体,证明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需要隔离( )(13)物种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的过程( )(14)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 )(15)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16)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17)两种莴苣开花季节不同但可以人工杂交,两者是同一物种( )(18)只有生殖隔离能阻止种群间的

9、基因交流( )(19)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20)由于地理隔离,一个种群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75. 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1)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2)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3)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4)自然选择通过选择个体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同一群落中的种群会相互影响,因此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群落( )(6)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保护色的形成是因为自然选择使黑色基因频率增加的结果( )(

10、7)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8)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 (9)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频率很低且是不定向的,而物理、化学因素诱发的基因突变不仅提高了突变频率且是定向的,从而产生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 )(10)生物进化是长期适应的结果( ) (11)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强是由于人工选择的结果( )(12)自然选择是生物变异的随机淘汰和保留( )(13)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也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 )(14)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5)变异的利与害是由生物生存的环境决定的( )(16)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11、7)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18)某一个种群中某种可遗传的变异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很可能该性状对环境有很大的适应性( )(19)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化( )(20)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76. 有关生物进化的说法(1)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不仅仅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2)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是指基因突变可发生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任何部位( )(3)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但不决定新基因的产生( )(4)地理隔离会导致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因而也一定导致生殖隔离( )(5)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进化的方向保持高度一

12、致( )(6)突变使狼和鹿产生不定向变异,自然选择使它们向奔跑速度快的方向进化( )(7)有利的突变太少,不足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8)突变是可遗传变异,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 )(9)种群必须经过地理隔离,才能达到生殖隔离( )(10)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都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11)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不定向地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对生物进化有重要意义( )(12)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显性基因频率比隐性基因频率增加得快,有利于产生适应环境的新性状()(13)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选择的对象( )(14)只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15)外来

13、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16)生物进化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 )(17)生物的变异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并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18)有性生殖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19)最先登陆的生物是两栖类动物( )(20)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单细胞生物,进行无氧呼吸( )77. 有关共同进化的说法(1)生物进化的过程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 )(2)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 )(3)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表现为共同进化( )(4)随着光合生物的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5)某种长

14、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实现共同进化( )(6)狼和兔子的奔跑能力的提高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7)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生物之间通过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相互影响、不断进化( )(8)任何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9)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往往都会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进化,即共同进化( )(10)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11)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绝灭,会影响到若干其它物种的进化( )(12)通过共同进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和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13)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共同进化发展( )(14)“精明的捕食者”策

15、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 )(15)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16)生物与无机环境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7)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18)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无此作用( )(19)所有生物的进化速度是相同的( )(20)有性生殖的生物通过雌雄个体间的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78. 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1)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不同物种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 )(2)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各类生物的生存机会多( )(4)生物种类越繁多,引起病虫害的几率越

16、大( )(5)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个体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6)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容( )(7)物种的灭绝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8)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 )(9)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10)对不同生物基因功能的研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11)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12)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13)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表现为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14)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直接原因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17、物种灭绝速度远超过自然物种形成( )(15)过度的人为干扰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16)外来物种入侵增加了生物多样性( )(17)生物多样性的直观表现为基因的多样性( )(18)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19)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禁止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 )(20)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7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生活在地下水井中的盲螈,因长期不用眼睛而失去视觉( )(2)隔离一定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3)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4)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5)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18、 )(6)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7)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变化,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8)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形成生物的多样性( )(9)共同进化是生物和生物之间通过生存斗争的结果( )(10)生物的有性生殖过程实现了基因突变,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1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 )(12)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偶然性随种群数量下降而减小( )(13)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14)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

19、重要()(15)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对环境的适应性可相同,也可不同( )(16)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 )(17)狼的性状分歧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18)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19)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20)种群中BB、Bb和bb基因型个体分别占20%、60%、20%, B基因频率是70%( )8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1)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2)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 )(3)基

20、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4)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5)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6)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 )(7)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8)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9)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10)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11)每一物种往往都由多个具有生殖隔离的种群构成( )(

21、12)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共同进化( )(13)突变能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14)奶牛产奶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5)变异是不定向的,进化方向是确定的,这个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16)地球上的生物都来源于原始的共同祖先( )(17)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有助于物种在一个无法预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的环境中生存( )(18)种群中个体只要满足随机交配,生物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就不会改变( )(19)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重组,从而使种群出现大量的可遗传变异( )(20)在自然选择作用下,会使不利变异的

22、个体出生率下降,而有利变异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71(1)× 71(2)× 71(3) 71(4) 71(5) 71(6)× 71(7)× 71(8) 71(9) 71(10)71(11) 71(12) 71(13)× 71(14) 71(15)× 71(16) 71(17) 71(18)× 71(19) 71(20)72(1)× 72(2) 72(3) 72(4)× 72(5) 72(6)× 72(7)× 72(8) 72(9) 72(10)72(11) 72(12)×

23、 72(13) 72(14)× 72(15)× 72(16) 72(17) 72(18) 72(19)× 72(20)×73(1)× 73(2)× 73(3) 73(4) 73(5)× 73(6) 73(7)× 73(8)× 73(9) 73(10)73(11)× 73(12) 73(13)× 73(14) 73(15)× 73(16) 73(17) 73(18)× 73(19) 73(20)74(1)× 74(2) 74(3)× 74(4)&#

24、215; 74(5)× 74(6)× 74(7) 74(8) 74(9) 74(10)74(11) 74(12)× 74(13)× 74(14) 74(15)× 74(16)× 74(17)× 74(18)× 74(19) 74(20)75(1) 75(2)× 75(3)× 75(4) 75(5)× 75(6) 75(7)× 75(8) 75(9)× 75(10)×75(11)× 75(12)× 75(13)× 75(14)&

25、#215; 75(15) 75(16)× 75(17) 75(18) 75(19)× 75(20)76(1) 76(2)× 76(3) 76(4)× 76(5)× 76(6) 76(7)× 76(8)× 76(9)× 76(10)×76(11) 76(12)× 76(13)× 76(14)× 76(15) 76(16)× 76(17)× 76(18) 76(19)× 76(20)77(1) 77(2)× 77(3)× 77(4

26、) 77(5) 77(6) 77(7)× 77(8) 77(9)× 77(10)×77(11) 77(12) 77(13) 77(14) 77(15) 77(16) 77(17) 77(18)× 77(19)× 77(20)×78(1)× 78(2) 78(3) 78(4)× 78(5)× 78(6)× 78(7)× 78(8)× 78(9) 78(10)×78(11)× 78(12)× 78(13) 78(14) 78(15) 78(16)&#

27、215; 78(17)× 78(18)× 78(19)× 78(20)79(1)× 79(2)× 79(3)× 79(4)× 79(5)× 79(6)× 79(7) 79(8) 79(9)× 79(10)×79(11) 79(12)× 79(13)× 79(14) 79(15) 79(16) 79(17)× 79(18) 79(19)× 79(20)×80(1)× 80(2) 80(3)× 80(4)× 8

28、0(5) 80(6) 80(7)× 80(8)× 80(9) 80(10)80(11)× 80(12) 80(13)× 80(14)× 80(15) 80(16) 80(17) 80(18)× 80(19) 80(20)第1章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81. (1)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番茄的花就能得到无子番茄( )(2)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处理凤梨,可加快果实发育( )(3)促性腺激素类药物用于人工养殖四大家鱼可提高繁殖率( )(4)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处理黄瓜幼苗,可以提高黄瓜的产量(

29、)(5)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 )(6)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7)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需发芽就可以产生-淀粉酶( )(8)在芦苇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处理可使其纤维长度明显增加( )(9)利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10)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果实大幅提高产量( )(11)浓度越高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促进插条生根效果越好( )(12)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溶液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13)喷洒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抑制叶的衰老和脱落( )(14)施用2,4D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15)用生长

30、素处理未授粉的雌蕊,获得无子番茄( )(16)用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芦苇,使纤维长度增加( )(17)用乙烯利催熟香蕉会明显影响香蕉品质( )(18)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以控制柑橘和葡萄柚的落果,使之在未采摘时不脱落( )(19)玉米矮化病毒能显著抑制玉米植株的生长使植株矮小,可能是该病毒抑制了赤霉素合成( )(20)盛花期的连续暴雨影响了大量油菜的正常受粉,防止减产的补救措施是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8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引起茎秆加粗( )(2)细胞分裂素一般在根尖合成( )(3)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萌发( )(4)乙烯是一种气体激

31、素( )(5)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6)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7)脱落酸能促进细胞分裂,植物生长( )(8)适宜生长素浓度能促进生长( )(9)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10)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11)农民最终收获的草莓与生长素有关而与乙烯无关( )(12)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13)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14)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无籽番茄,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15)细胞分裂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 (16)脱落酸能

32、够促进种子萌发( )(17)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生长( ) (18)乙烯可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19)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20)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21)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 )(22)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23)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 (24)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 (25)使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 (26)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83 .下列

33、关于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1)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进人体内的抗原( )(2)当相同的抗原再次进人机体后会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 )(3)皮肤破损出现局部炎症反应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 )(4)效应T细胞识别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并消灭病原体( )(5)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这种免疫是先天具有的()(6)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这种免疫是针对某种抗原的( )(7)人体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吞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消除,这种免疫是通过抗体起作用的( )(8)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9)抗原

34、都是外来异物( )(10)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11)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12)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13)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14)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1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细胞,最终使人体免疫功能几乎丧失( )(16)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17)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18)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为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引起的( )(19)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

35、机体的免疫系统( )(20)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21)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22)体液中的溶菌酶清除细菌属于体液免疫( )(23)人体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将产生更强的免疫反应( )(24)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可直接转变为效应T细胞( )(25)人体的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26)非特异性免疫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27)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 )(28)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9)免疫调

36、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84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1)生物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经常保持绝对平衡的状态,称为稳态( )(2)稳态是一种复杂的由机体内部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动态平衡过程( )(3)人体内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激素是由垂体分泌和释放的( )(4)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和利用储存葡萄糖( )(5)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将糖原转化为葡萄糖( )(6)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7)为了尽量延长新鲜水果的贮藏时间,贮藏条件最好是低O2. 适当的湿度、零上低温和无乙烯( )(8)利用鱼垂体的提取物可促使雌鱼排卵,因为垂体含有促性腺激素( )(9)

37、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10)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11)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通过主动运输释放神经递质( )(12)由于机体免疫过强,过敏反应时常引起细胞损伤和组织水肿( )(13)内环境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水盐平衡中枢兴奋形成渴觉( )(14)学习是人和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不断接受环境刺激形成新行为的过程()(15)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利于人体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16)循环系统对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17)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就是使血液成分保持不变( )(18)体温调节中,甲状腺和肾

38、上腺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器,分泌的激素起拮抗作用( )(19)各种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均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来完成的( )(20)免疫系统对稳态的维持是通过其防卫功能实现的( )(2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2)毛细淋巴管上皮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与淋巴( )(23)人在寒冷环境中,皮肤的毛细血管处于舒张状态( )(24)感冒病毒的入侵不会破坏内环境的稳态( )85下列关于生理活动过程中一些物质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1)成熟的过程中,果实内乙烯/生长素的值下降( )(2)由适宜光照转入黑暗环境,叶绿体中的ATP/ADP的值上升( )(3)切除

39、甲状腺后,小狗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的值上升( )(4)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洋葱表皮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值下降( )(5)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激素,因而不能生长( )(6)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7)生产啤酒时用脱落酸处理大麦,可降低生产成本( )(8)血糖升高时,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9)血糖降低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0)血糖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11) 恐惧、焦虑、剧痛等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12) 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13

40、) CO2等气体分子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也属于体液调节( )(14)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 )(15)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 )(16)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17)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18)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将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增加散热( )(19)由于温度升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时身体供能主要靠无氧呼吸( )(20)因气温过高,将通过大量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 )(21)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Na+,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 )(22)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

41、素分泌量减少( )(23)组织液渗入淋巴受阻会导致组织水肿( )(24)因寒冷刺激,下丘脑中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并合成、分泌有关激素( )(25)有丝分裂中染色质转变为染色体有利于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26)人体细胞中ATP和ADP的相互转变只能发生在线粒体中( )(27)运动时肌细胞中的糖原转变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2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还原氢都来自水中的氢原子( )(29)等重量的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中,含水量较多的应该是圆粒豌豆( )(30)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越冬植物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升高( )(31)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较大,则植物的抗干旱和抗盐碱能力

42、较强( )86下列关于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1)在数小时不进食时,胰岛B细胞就会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 )(2)切除动物的甲状腺后,动物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 )(3)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电流在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4)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5)男性输精管结扎和女性卵巢切除均能达到避孕的目的,前者不影响第二性征和正常的性功能,后者影响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功能( )(6)在人体内,当胰岛素的分泌量过少时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并可能患糖

43、尿病( )(7)人幼年时缺少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都会出现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的症状( )(8)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9)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大脑皮层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强,使散热加快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10)机体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较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垂体合成抗利尿激素,继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11)机体血糖大量消耗含量降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快速补充( )(12)机体部分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CO2,乳酸积累刺激神经系统,产生酸痛感觉()(13)神经

44、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14)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15)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地位平等( )(16)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但以神经调节为主( )(17)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18)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19)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20)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的降低会导致动作电位变小( )87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说法正确的是(1)激素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只调节特定过程的速率,并不向组织提供能量或物质( )(2)激素能在破坏了细胞结构的组织匀浆中发挥

45、作用( )(3)动物激素由细胞产生,有专门管道分泌到体液中( )(4)激素只能维持稳态,不能调节能量转换( )(5)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 )(6)甲状腺激素为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 )(7)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具有协同作用( )(8)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垂体调控( )(9)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10)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11)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 )(12)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 )(13)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维持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含量的相对稳定( )(14

46、)人体内抗利尿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仍具有活性,因为其具有高效性( )(15)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 )(16)人体内激素含量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有反馈调节( )(17)激素广泛分布于组织液、血浆、淋巴和细胞内液( )(18)人体内的激素都是蛋白质,口服会因为消化酶的作用而失效( )(19)人体内的活细胞都能合成激素,但不同的细胞合成的激素种类不同( )(20)激素和酶发挥作用后很快就会被灭活,有助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1)激素只运输给特定的靶器官和靶细胞( )(22)长时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体积会增大( )88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

47、)神经元的树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膨大形成突触小体( )(2)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等通过一定方式形成突触( )(3)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4)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和后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共同构成突触( )(5)狼在追捕猎物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6)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上的电位是外负内正( )(7)某人大脑皮层H区受损,将失去听觉( )(8)感觉的形成在大脑皮层( )(9)在一简单反射弧中,只有感觉神经元A和运动神经元B,则当A接受刺激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A的轴突B的树突或细胞体( )(10)饮酒过量的人表

48、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大脑、小脑、脑干( )(11)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12)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13)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5)动作电位的幅度随神经纤维传导距离的延长而变小( )(16)各条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传导彼此间相互影响( )(17)突触小体能够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8)突触传递可以使上一个神经元对下一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19)感受器是传入神经元末梢,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元末梢( )

49、(20)感受器的基本功能是感受刺激,形成感觉( )89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乳酸与NaHCO3的反应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2)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3)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4)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被分解成氨基酸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5)血浆蛋白的合成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 (6)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7)食物中淀粉的消化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 (8)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可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 )(9)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10)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均

50、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11)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中( )(12)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3)CO2. 血红蛋白、H+、尿素是内环境成分( )(14)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是内环境成分( )(15)Na+、O2. 葡萄糖、血浆蛋白是内环境成分( )(16)Ca2+、载体、氨基酸是内环境成分( )(17)尿素和维生素是内环境成分( )(18)胰岛素和纤维素是内环境成分( )90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1)达尔文的向光性实验的结论是胚芽鞘的向光性与生长素有关( )(2)乙烯在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能促进果实成熟(

51、)(3)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调节细胞分裂时,具有协同作用( )(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5)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6)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 )(7)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8)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9)最早发现的植物激素是赤霉素( )(10)植物激素都与植物的向光性有关( )(11)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 )(12)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1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

52、协助扩散运输到侧芽( )(14)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 )(15)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 )(16)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 )(17)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18)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 )(19)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促进种子萌发( )(20)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可以获得无子果实( )(21)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促进种子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 )(22)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速叶片的黄化速度( )(23)杏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53、)(24)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大蒜,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25)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芒果,可促其成熟( )(26)用赤霉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可得到多倍体西瓜( )(27)植物激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28)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29)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着植物的生长发育( )(30)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 )【答案】81(1)×81(2)×81(3)81(4)×81(5)81(6)81(7)81(8)×81(9)×81(10)×81(11)&

54、#215;81(12)×81(13)×81(14)81(15)81(16)81(17)×81(18)81(19)81(20)×82 (1)×82(2)82(3)82(4)82(5)82(6)82(7)×82(8)82(9)×82(10)82(11)×82(12)×82(13)82(14)×82(15)× 82(16)×82(17) 82(18)×82(19)82(20)82(21)×82(22)82(23) 82(24) 82(25)× 82(2

55、6)×83 (1)×83(2)83(3)×83(4)×83(5)83(6)×83(7)×83(8)×83(9)×83(10)83(11)83(12)83(13)×83(14)83(15)83(16)×83(17)×83(18)×83(19)83(20)83(21)83(22)×83(23)83(24)×83(25)83(26)83(27)×83(28)83(29)84 (1)×84(2)84(3)×84(4)84(5)

56、5;84(6)84(7)84(8)84(9)84(10)84(11)×84(12)×84(13)×84(14)84(15)84(16)84(17)×84(18)×84(19)×84(20)×84(21)84(22)×84(23)×84(24)×85 (1)×85(2)×85(3)×85(4)85(5)×85(6)×85(7)×85(8)×85(9)×85(10)85(11) 85(12) 85(13) 85(14)8

57、5(15)85(16)×85(17)85(18)×85(19)×85(20)85(21)×85(22)85(23)85(24)×85(25)85(26)×85(27)×85(28)×85(29)85(30)85(31)86 (1)×86(2)×86(3)86(4)×86(5)86(6)86(7)×86(8)×86(9)×86(10)×86(11)86(12)×86(13)86(14)86(15)×86(16)86(17)

58、15;86(18)×86(19)86(20)87 (1)87(2)×87(3)×87(4)×87(5)87(6)×87(7)87(8)87(9)87(10)×87(11)×87(12)×87(13)87(14)×87(15)×87(16)人87(17)×87(18)×87(19)×87(20)×87(21)×87(22)88 (1)×88(2)88(3)×88(4)×88(5)×88(6)×88(

59、7)×88(8)88(9)88(10)88(11)88(12)×88(13)×88(14)×88(15)×88(16)×88(17)×88(18)88(19)×88(20)×89 (1)89(2)×89(3)×89(4)×89(5)×89(6)89(7)×89(8)×89(9)×89(10)89(11)×89(12)×89(13)×89(14)×89(15)89(16)×89(17)89(18)×9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