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1页
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2页
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3页
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4页
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教研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反思经验交流) 摘要目的:观察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温针大椎穴配以针刺后溪、百会、风池。对照组针刺后溪、百会、风池穴。所有患者在治疗前、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经颅多普勒检测、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以观察病情变化,从而判定疗效。结果:1)自身纵向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评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平均血流速度(vm)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

2、者仅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平行对照:在治疗后,两组在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以及平均血流速度(Vm)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以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功能方面还是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供应方面,治疗组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颈椎病,椎动脉型针灸治疗温针大椎穴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骨关节、软骨韧带和肌肉筋膜等组织发生退行性变化,致使椎动脉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发病。椎动脉

3、型颈椎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头转一侧,头晕加重。重时出现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近年来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趋于年轻化和复杂化。本文采用改良后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经颅多普勒检查来评价疗效,并与常规的针刺治疗相比较,试图探讨更为有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 1研究对象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人来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2006年12月2007年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人共50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x例,对照组25例。其中治疗组男性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2.76.8岁。对照组男性1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89.6岁,全部符合按1

4、992年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剔除标准等按常规研究方法。 2观察指标 21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症状:眩晕、猝倒发作和意识障碍、头痛、耳部眼部症状、多伴有植物神经与内脏功能紊乱症状。体征:旋颈试验阳性;颈后肌压痛。 22经颅多普勒(TCD)采用珠海宝莱特公司生产的BID-2000B型经颅多普勒彩超仪获取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BA)血流信号,并得出或计算出下列指标:(1)平均血流速度(Vm);倒收缩期血流速度(Vs)。 3治疗方法 31实验组治疗方法:温针大椎穴为主针刺治疗。处方:温针大椎。电针后溪、百会、风池。穴位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保持颈部舒适,穴位常规

5、消毒后,选用0.40mm40mm华佗牌毫针,大椎穴直刺1有1.5寸,使针感向肩部传导,得气后将针留于适当深度,在针柄上穿置1.5cm艾卷施灸,除去灰烬,再将针陕速取出。其他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后加电针仪。 32对照组治疗方法:常规针刺治疗颈椎病。处方:电针后溪、百会、风池。操作:穴位常规针刺,得气后加电针仪。 两组均采用同样的电针操作:电针操作:应用c6805型治疗仪,先加电疏密波(频率1020次份)15分钟,后改用密波(频率50100次分)5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治疗仪强度1档2档左右。疗程:1周5次,2周为1个疗程。 4疗效标准 4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张鸣生等介绍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以

6、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标准。 42采用TED检测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S)等指标进行分析。 5统计分析 用卡方检验对治疗前两组进行年龄、性别、病程方面进行分析,以确保两组间的可比性。疗效经 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的性别、年龄比较均P0.05,说明两组在性别、年龄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两组病人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临床积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Ridit分析,症状、体征疼痛量化积分等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处理软件:应用SPSS13.0。 6结果 61基线资料分析50例病人的性别、年龄、治疗前

7、两组病人治疗前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以及TCD检查情况见表1、表2、表3、表4。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检查指标经相应统计学检验P0.05,说明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从表3可以看出:在治疗前,两组病人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Vm、vs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62治疗后两组病人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以及TCD检查结果的变化。 621治疗后两组病人颈椎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两组疗效频数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622治疗后两组病人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积分的自身前后比较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

8、患者的量表评分均明显上升。对两组分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积分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 63治疗后两组病人TCD相关指标的变化 631治疗后两组病人TCD相关指标自身前后的变化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在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治疗组的自身前后对照中,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以及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在对照组的、自身前后对照中,我们发现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仅基底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632治

9、疗后两组病人,临床评分、TCD相关指标的平行比较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两组病人在治疗后,治疗组在积分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功能以及体征方面优于对照组。 从表8可以看出:两组在治疗后,左侧椎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以及平均血流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椎一基底动脉血流的作用方面优于对照组。 7讨论 针灸甲乙经有言: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故大椎内可通行督脉,外可流走于三阳。除能调节本经经气外,还可以调节六阳经经气,泻之可清泻诸阳经之邪热盛实、通督解痉;补之可壮全身之阳、固卫安营,是治疗疾病、保健强壮的要穴。本研究采用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说明该疗法具有振奋阳气、通调督脉,使气行则血行,从而推动血液运行,起到温通经脉,活血通络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而言,大椎穴位于顶部,邻近椎动脉,穴下有丰富的神经,又是顶部软组织损伤及炎症、粘连的部位,温针大椎穴为主治疗一方面可消除局部炎症,缓解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的营养代谢和力学状态;另一方面能较好地降低颈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得到良性调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