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版活页上交版)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_第1页
(最终版活页上交版)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登记号项目序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意见表评价 指标权重指标说明专家评分选题3 3主要考察选题的学术价值或应 用价值,对国内外研究状况的总 体把握程度。1010 分9 9 分8 8 分7 7 分6 6 分5 5 分4 4 分3 3 分论证5 5主要考察研究内容、基本观点、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1010 分9 9 分8 8 分7 7 分6 6 分5 5 分4 4 分3 3 分研究 基础2 2主要考察课题负责人的研究积 累和成果。1010 分9 9 分8 8 分7 7 分6 6 分5 5 分4 4 分3 3 分综合 评价是否建议入围A.建议入围B.不建议入围备注评审专家(签章)

2、:说明:1 1本表由通讯评审专家填写,申请人不得填写。项目登记号和项目序号不填。2 2请在“评价指标”对应的“专家评分”栏选择一个分值画圈,不能漏画,也不能多画,权重仅供参考; 如建议该课题入围,请在“综合评价”栏 A A 上画圈,不建议入围的圈选 B B。“备注”栏可简要填写需要说明的其 他事项或不填写。本表须评审专家本人签字或盖章有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课题名称:本表参照以下提纲撰写,要求逻辑清晰,主题突出,层次分明,内容翔实,排版清晰。除“研究基础” 夕卜,本表与申请书表二内容一致,总字数不超过70007000 字。1. 选题依据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及研究动态;本课题

3、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等。2. 研究内容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总体框架、重点难点、主要目标等。3. 思路方法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具体研究方法、研究计划及其可行性等。4. 仓U新之处在学术思想、学术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特色和创新。成果形式、使用去向及预期社会效益等。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等。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中外参考文献。1.选题依据近年来,专业(职业)认同的研究逐渐成为热门课题,特别是在教育领域。高校大学生专 业认同问题的研究逐渐得到了理论界和实践部门的重视。护理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 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建国以来我国护

4、理教育为各级医 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 出了巨大贡献。但令护理教育工作者深感不安的是,当前我国护理队伍不稳定,职工的离职、 离岗倾向较高,尤其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流失严重,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度差2;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纵然有很多,但其根本原因是:对护理专业的 认同度不高。专业认同感是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和态度,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指学生承认 自己是护理专业学生以及将来的护士身份。认可护理专业的价值,从心底接受这个专业,并对 这个专业的各个方面作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 ,这是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来源和

5、良好职 业素质培养的基础。学生只有认同自己所学专业,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学专业,个人价值 才可能在她所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中获得体现。护理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护理人员以“救死扶伤” 为天职,他们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还应当有甘愿从事该职业的意志和 品质,同时护理职业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护理教育机构提供护理教育的方向和目标4。因此,加强职业操守的培养,多方面提高护生的专业认同,成为护理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传统文化,以及护士的社会待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护理本科生对护理专业缺乏发自 内心的认同。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的 调查均显示护理本科生

6、有专业认同低的问题5-10。由于护理本科生不接纳护理这个专业,导致78.12%的护理本科生希望改行做其他工作。有近80%勺学生认为:“不喜欢学习护理专业课”;71.67%的护生选择“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以后也做护士”11。关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低的问题,国外相关文献很少,因为国外的护理本科生都是第一志愿入学,成为护理本科生的前提是 接纳护理这个专业。不存在调剂入学、志愿外入学问题。国内针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偏低的 现状,尽管各护理院校都在实施专业思想教育,仍然出现随着年级的升高,专业认同降低11的现象,甚至出现新入职的护士职业认同更低12的现象。说明大学以外的社会因素对护理本科生 影响更大。提示有

7、必要建立护理本科生内部的信念与认识,以抵御外在的不良影响。国外对于 护理学生的专业认同研究,大多数都是以访谈、观察的方法进行的质性研究,这些研究仅从某 一方面探索护理学生的专业认同,如从课程设置上促进学生的专业认同13、从对护理的定义来探索护生的专业认同14、探索学生专业认同构建的过程15。在我国,在对护生专业认同的研究 中,常用的方法有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即对少量的研究对象进行结构式或半结构式 的访谈。这种方法较多用于定性研究。朱珍玲16-18等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十多名护理专业男 生进行访谈,通过对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动机、自我概念等来表明当前护生的专业认同感。问5.预期成果6.研究

8、基础7. 参考文献质性研究明确专业认同的明确专业认同的明确专业认同的卷调查法是运用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 定量研究。夏颖19通过问卷对188名护理本科生专业观进行调查;曹小萍,陈芙蓉 如对203名 护生职业态度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教育干预进行研究。胡忠华等3,921等采用自设问卷,对护生专业认识、专业情感、专业意志等进行专业认同调查,分析不同年级、不同背景下护生专业 认同的影响因素。目前比较多采用的胡忠华设计的专业认同量表,而该量表也有设计不合理的 地方,如专业期望和专业价值计分不合理。作为培养护理高级人才的院校,我们培养的护理本科生应该能够满足公

9、共卫生保健需求且 具有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理念。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增进了人对疾病和健康反映的认知,发 展了对个人、家庭、团体、社区和公众促进健康的知识。现代护理教育观是“以人为本” “以健康为美”的新理服务理念为指导,强调护士对待病人应有热心、细心、耐心、虚心、专心的 服务意识,用体态语言来诠释护理职业的美德22。陈小萍指出通过了解本科护生专业认同程度 和承诺结构特点,能更好地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教育23O在前期文献研究及以护理本科生为对象的研究中,发现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低,并且有 年级越高专业认同感越低的现象。专业认同是职业认同的萌芽阶段,也是职业认同的基础,影 响护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和学

10、习积极性,增加精神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和职业稳定性7,24-25O护生的专业认同感是如何形成的?其形成过程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机制缺乏研究,因此尽管各护 理高校均在积极开展以提升专业认同感为目标的专业教育,依然出现年级越高专业认同感得分 越低的现状。本研究目的是明确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机制,剖析专业认同感的形成过 程、结构框架、基本内涵及量化工具、最终量化还原专业认同感。2.研究内容2.1研究对象:选取护理本科生6000名作为研究对象。2.2总体框架:总体框架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阶段1:用Grounded theory(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进行目的抽样,以饱和为度,访谈 护理本科生,明确

11、专业认同感的形成过程、结构框架、内涵以及影响因素。阶段2:在阶段1的基础上,运用Delphi法,进行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量表条目构建,开发 测量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量表,用因子分析法验证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整群抽取护理本 科生1000名,用该量表量化,再现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阶段3:在前2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剖析研究结果,揭示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形成 的机制,随机抽取全国护理本科生5000名,建立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常模。总体框架图示:1 1、2 2、3 3、4 4 年申护理本科生勺抽样、以饱和为度T半结构式访谈质性分析(1)明确护理专业认同感形成的过程,确定其中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

12、素;(2)护理专业认同感的量化,通过测量再现专业认同感,使专业认同感客观化;(3)随机抽取全国护理本科生5000名,建立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常模。2.4主要目标(1)明确护理专业认同感的形成过程、结构框架、内涵以及影响因素;(2)开发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量表,使专业认同感客观化;(3)揭示护理专业认同感形成的机制,建立护理专业认同感常模。3.思路方法3.1基本思路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小组:课题组成员由一名硕士生导师、三名教师和五 名在读研究生组成;2、确认课题组题目:课题小组通过查阅文献发现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较 低,近期影响护生自我效能、自尊及精神压力,远期能够成为本科层次学历

13、护理人员流失的根 本原因,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能够影响未来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因此,研究护理专业认 同感形成机制迫在眉睫,为提升护理专业认同感提供理论依据。其主要思考的角度如下:(1)专业认同感的形成过程;(2)专业认同感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3)构建专业认同感的基本 框架,同时结合上述两点开发测量专业认同感量表;(4)建立专业认同感常模。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确定半结构式访谈问卷;2、运用深度访谈法,明确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应用扎根理论法对访谈资料进行三 级编码,提取护理专业认同感的结构框架;4、基于扎根理论研究结果初步编制护理本科生专业 认

14、同感量表初始问卷,同时邀请多名专家对量表条目的表面效度、语言表达、编排顺序进行3轮审核,建立专业认同感量表正式问卷;5、应用专业认同感量表正式问卷,整群抽样调查护理 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应用因子分析法检测量表的信、效度;6应用专业认同感量表正式问卷,随机抽样调查全国护理本科生的专业认同感,建立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常模。3.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质性研究和量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3.2.1访谈法:半结构式访谈,选取研究对象在空闲且精力充沛的时间、环境舒适的交谈地点 对护理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过程中,征得被访谈者同意进行录音,并在访谈结束当天 整理好访谈记录与备忘录。笔录内容包

15、括被访谈者的表达方式、面部表情、肢体语言以及研究 者的思考等。每次访谈3060mi n。每一量性研究2.3重点难点丄亠r rr. rt=t t tLZ.以护生4 4专年级护生感量整船抽法周查因子分析法1人 匸 E 丄亠nrnrt 17护生护理级校量表的信、效度确认次访谈结束后研究者将其访谈录音逐字逐句地转化为文字资料。 同时将研究者的实地笔记和其他相关资料整合入该研究对象的信息库, 整理相关的 信息。 运用MAX质性资料分析软件2(MAX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2,MAXqda2协、助研究者进行资料编码。首先通过对目的性抽样访谈结果进行一级编码(开放式登陆)形成初

16、步概念 类属。将由开放式登录打散的资料重新整合起来,通过二级编码(关联式登录),每次只对一个类属进行深度,运用不断比较的方法得到高一层次的抽象结果,形成类属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层 次关系。最后通过三级编码形成核心类属,并配合运用分析型备忘录,记录了分析过程,并在 流程图的辅助下,找到统领各主要类属的概念类属。然后通过理论抽样,研究者继续运用不断 比较的方法,将所有资料与核心类属进行比较,不断提炼和修正理论,直至“理论饱和”为止。3.2.2 Delphi研究法:研究者针对构建护生专业认同感量表条目,至少请5名专家,经3轮专家审核确认量表内容。3.2.3问卷调查法:在扎根理论结果基础上结合Delphi

17、法开发专业认同感量表后,应用整群抽 样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用因子分析法验证该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同时随机抽样调查全国护 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并建立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常模。3.3研究计划起止时间主要工作内容2015年01月至2015年03月文献检索2015年04月至2015年08月研究者培训2015年09月至2016年06月实施访谈2016年07月至2016年09月整理并统计数据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实施冋卷调查、整理并分析数据2017年01月至2017年12月论文撰写3.4可行性分析(1)社会关注度高:近年来,高校护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领域的重视,并逐渐成为了护理教育

18、工作中的热门话题。(2)人员构成合理性:课题组成员由长期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组成,同时有多名研究生学生参与,为研究进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访谈可行性:课题小组成员与学生经常有思想交流,师生关系融洽,对访谈对象选择具备一定的判断力,有利于课题研究的开展。(4)指导的可行性:课题负责人为硕士生导师,具有护理学博士学位,前期一直致力于护理本科 生专业认同感的研究,能够顺利指导该课题的进行。4.创新之处4.1学术思想:研究者以开放性深度访谈进行资料收集,研究者不仅是收集资料的工具,也是 对研究过程中各种具体状况的评判裁决者,整个研究过程以人为本,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4.2学术观点:在护

19、生专业认同理论模型的研究中有所创新和突破,对促进护理专业认同理论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4.3研究方法:以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剖析专业认同的形成过程、结构框架、基本内涵及 影响因素。5.预期结果5.1通过该项目研究,明确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初步构建护理本科生 专业认同的基本结构,同时开发测量专业认同感的量表,建立专业认同感常模。5.2以论文的形式提供研究成果,预计发表23篇论文;培养研究生12名。6.研究基础6.1前期相关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为留日护理学博士,主持并完成日本文部省青年基金课题2项,主持并完成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提升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发

20、表相关论文3篇,投稿已经采用2篇。通过本研究,发现护生的专业认同感低,精神压力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高, 专业认同感与精神压力呈负相关,与自尊呈正相关。为本课题的立题提供了依据。对于提出转 专业的护理本科生,课题组曾尝试用REBT进行干预,结果降低了转专业率,为本研究提供了实 施干预的可行性。长期从事护理教育工作,发表以下相关论文:1第一作者.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精神压力与自尊的相关分析J.2第二作者.临床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3第一作者.选题训练对提高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初期评价J.4第一作者.提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专业认同的实验研究J.通讯作者.护生一般自我

21、效能感与自尊、专业认同感的相关分析J.第一作者.糖尿病连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7通讯作者.高年级护生逆商现况分析J.6.2核心观点及社会评价本研究的目的是明确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形成机制,剖析专业认同感的形成过程、结 构框架、基本内涵及量化工具、最终量化还原专业认同感。已发表相关专业认同的论文被多次 引用。7.参考文献1 Baemholdt M,Mark BA.The nurse work environment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rates in rural a ndurba n n ursi ng un itsJ .J Nurs Man ag,20

22、09,17(8):994-1001.2万美玲.护理专业大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干预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09.3胡忠华.四川省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调查分析D.成都:四川大学,2007:1-77.4郑继伟.在全省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护理与康复,2014,13(1):3-4.彭银英,史瑞芬,夏菱.本专科护生实习后职业认同感状况调查J,护理学报,2009,16 (2A):21-23.李领,姜小鹰.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9(1):4-6.7郑丽维,庞书勤,李绵利,等.临床实习前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

23、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8):374-376.8陈凤姣,胡秋兰,张小艳,等.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2,19:15-19.9张馥丽,陈瑜,赵志荣.实习结束的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程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11,18(5B):11-14.10陈凤姣,张小艳,胡秋兰.临床实习对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1,26(5):770-772.11郑鸿.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护理专业认同感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9):3056-3058.12覃隶莲,蒋江,冯自成.护士职业价值观现况分析及对护理职业教育的启示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

24、6(9):1254-1256.13 Grealish L,Trevitt C.Developing a professional identity: student nurses in the workplaceJ.Contemporary Nurse,2005,19(1-2):137-150.14 Cook Tom H,Gilmer Mary Jo,Bess Carolyn J.Beginning StudentsDefinitions ofNursing: An In ductive Framework of Professi onal Ide ntityJ.Nursi ng Educati on.2003,42(7):311-317.15 Gregg Misuzu F,Magilvy Joa n K.Professi onal ide ntity of Japa nese nu rses: Bondinginto nursi ngJ.Nursi ng&Health Scie nces,2013,(1):47-55.16朱珍玲,钟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