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王昌龄《出塞二首_第1页
边塞诗:王昌龄《出塞二首_第2页
边塞诗:王昌龄《出塞二首_第3页
边塞诗:王昌龄《出塞二首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边塞诗:王昌龄出塞二首 • 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卫青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注释但使:只要。龙城飞将: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元光六年(前 129 年),卫青 为车骑将军,出上谷,至笼城,斩首虏数百。笼城,颜师古注曰: “笼”与“龙”同。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奇袭龙城的事情。其中,有 人认为龙城飞将中飞将指的是汉飞将军李广,龙城是唐代的卢龙城 (卢龙城就是汉代的李广练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带,为 汉代右

2、北平郡所在地),纵观李广一生主要的时间都在抗击匈奴,防 止匈奴掠边,其中每次匈奴重点进攻的汉地天子几乎都是派遣李广为 太守,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无道理。不教:不叫,不让。教,让。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度:越过。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去边防线打仗 的战士也还没有回来。 要是攻袭龙城的大将军卫青和飞将军李广今天 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创作背景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 盛唐,这个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 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 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

3、正是反映了 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赏析这是一首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 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 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 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 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 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 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 使

4、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 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 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 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 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 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 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 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 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 起了人们对历无数次侵略战争

5、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 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 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 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 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 露,王昌龄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出塞理应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 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个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 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 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

6、 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能够作为参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 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 构成 “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 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 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 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 国家的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很多诗人在塞 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 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

7、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 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 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 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 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 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 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 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 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 戍思乡的矛盾;卫国 * 和艰

8、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 等等。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 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 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 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 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 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 安危的爱国 *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 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 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 往。这是一首慨叹边战持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 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