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老年人体检情况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镇老年人体检情况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镇老年人体检情况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镇老年人体检情况分析报告文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17 年老年人体检情况分析报告一、基本概况该部分简要描述了受检人员的基本情况受检人 3794数男 1754 女 2040受检人员年龄分布人数(人) 百分比( %)年龄组 男 女 合计 男 女 总比65-70 678 840 1518 38.65 41.18 40.0171-80 799 935 1734 45.55 45.83 45.780 以上 274 268 542 15.62 13.14 14.29二、本次体检异常结果检出统计主要体检异常结果汇总 :体检结论 人数 百分比( %)男 女 合计 男 女 总比肥胖( BMI 378 583 961 21.55 28.58 25.

2、3328)血压(偏高) 790 953 1743 45.04 46.72 45.94血常规 ( 异 368 373 741 20.98 21.27 40.8常)专业资料 . . .血糖(异常) 451 602 1053 25.71 29.51 27.75肝功能 ( 异 629 504 1133 35.86 24.71 29.86常)肾功能 ( 异 641 457 1098 36.55 22.40 28.94常)血脂(异常) 1047 1489 3176 59.69 72.99 83.71尿常规 ( 异 1040 1405 2445 59.29 68.87 64.44常)心电图 ( 异 542

3、693 1235 30.9 33.97 32.55常)B超(异常) 467 611 1078 26.62 29.95 28.41三、健康体检问题分析与评估1、体质指数( BMI)分布BMI 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BMI 分类男 女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及偏 1309 74.63 1524 74.71 2833 74.67胖肥胖 378 21.55 583 28.58 961 25.33专业资料 . . .BMI 年龄分布BMI 分年龄 合计类 65-70 71-80 80 以上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056 69.57 1314 75.

4、78 463 85.42 2833 74.67偏胖肥胖 462 30.43 420 24.22 79 14.58 961 25.33合计 1518 30.43 1734 24.22 542 14.58 3794 25.33健康评估与建议:体重指数( BMI)是用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字,是国际上用来衡量人体胖瘦的标准。 BMI18.5 为体重过低,18.5 -23.9 为正常范围, 24 为超重,24-27.9 为偏胖, 28 为肥胖。该指数超标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关节炎、胆结石等疾病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本次检查结果发现,徐家店中心卫生院参检的 3794 位老人中有54

5、2 位体重指数达到肥胖标准,肥胖检出率达到 25.33%,女性肥胖较男性肥胖高出 7.03%,年龄方面以 65-70 岁老年人检出率最高。建议体重指数超标的这部分人群应该提高对肥胖危害性的认识,采用科学方法逐步减重,维持标准体重。应适当减少主食摄入,控制吃甜食的量, 补充各种维生素。 减低膳食热量, 减少糖多、 油大食品,增加蔬菜、豆类及其制品。适当多饮水。坚持锻炼,可选择长距离步专业资料 . . .行、自行车、游泳等有氧耐力项目, 且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睡眠充足,善于调节心理压力,保持稳定乐观情绪,戒烟限酒。2. 血压分布血压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血压分类 男 女人

6、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964 54.96 1087 53.28 2051 54.06血压高 790 45.04 953 46.72 1743 45.94合计 1754 45.04 2040 46.72 3794 45.94血压年龄分布年龄 合计血压分 65-70 71-80 80 以上类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812 53.49 933 53.81 306 56.46 2051 54.06血压高 706 46.51 801 46.19 236 43.54 1743 45.94合计 1518 46.51 1734 46.19 542 43

7、.54 3794 45.94健康评估与建议:专业资料 . . .高血压的主要症状是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烦躁等,也有部分病人可无任何症状。 血压长期偏高可损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 导致冠心病、脑血管病、肾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如果老年人查体时初次发现血压升高, 应该及时复查, 如果在不同日期不同时间段三次测量血压数值均偏高, 并且排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其他原因, 应考虑患有高血压病, 建议这部分人群及时至上级医院心内科就诊,明确诊断。本次检查发现, 参检的 3794 位老年人中, 血压正常的有 2051 位,占比 54.06%,血压高的老年人 1743 位,占比 45.94%, 女性血压高的比例

8、比男性高 1.68%,年龄方面以 65-70 岁老年人检出率较高。高血压人群应当充分认识到该疾病的危害, 从生活细节做起, 注意清淡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每天应该控制在 6 克以内。宜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坚持长期适量的体育锻炼, 减轻体重,减少腹部脂肪。戒烟,因为吸烟能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并影响降压药物的效果。 限酒,最好不饮酒,必要时遵医嘱长期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定期监测血压。3. 血常规异常统计血常规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血常规分 男 女类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386 79.02 1667 81.72 3053 80.47专业资料 . . .异常 368 20.

9、98 373 18.28 741 19.53合计 1754 20.98 2040 18.28 3794 19.53血常规年龄分布年龄 合计血常规 65-70 71-80 80 以上分类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241 81.75 1399 80.68 413 76.2 3053 80.47异常 277 18.25 335 19.32 129 23.8 741 19.53合计 1518 18.25 1734 19.32 542 23.8 3794 19.53健康评估与建议:白细胞计数增多:常见于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过敏中毒反应、应急应用某些化学药物。 减少常

10、见于某些类型的细菌或病毒感染, 也见于血液疾病、慢性理化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某些药物也可以引起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异常:血小板偏高能增加冠心病、脑血管病、静脉血栓的风险,血小板减少可致出血的风险增加,止血功能差,常见症状是腿部多发性瘀斑。血红蛋白偏低:该指标偏低提示贫血,可能会出现头昏、耳鸣、乏力、失眠多梦、皮肤黏膜苍白、食欲减低、大便规律和性状的改变等表现。常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血液系统疾病、专业资料 . . .恶性肿瘤及急慢性失血等。红细胞减少:常见于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红细胞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4、血糖异常

11、统计血糖异常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血糖分类 男 女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303 74.29 1438 70.49 2741 72.25血糖高 451 25.71 602 29.51 1053 27.75合计 1754 25.71 2040 29.51 3794 27.75血糖年龄分布年龄 合计血糖分 65-70 71-80 80 以上类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072 70.62 1251 72.15 417 76.94 2741 72.25血糖高 445 29.31 483 27.85 125 23.06 1053 27.75合计

12、1518 29.31 1734 27.85 542 23.06 3794 27.75健康评估与建议:老年人空腹血糖 3.9mmol 为血糖偏低, 3.9-5.6mmol/L 为正常专业资料 . . .血糖水平,空腹血糖在 5.6-6.9mmol/L 考虑为空腹血糖受损,如血糖7.0mmol/L 则考虑血糖水平偏高,如果排除应急因素,应考虑糖尿病。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如果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产生多种严重并发症,累及眼、肾、心脏、脑血管、周围神经、皮肤等多个组织器官, 导致不可逆性功能减退及衰竭, 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参检的 3794 位老年人中有 2741 位老年人血糖在正常范围,占比

13、72.25 %。血糖偏高人群 1053 位,占比 27.75%,建议这部分人群及时复查血糖,定期监测血糖水平, 必要时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诊断。结果还发现, 女性血糖异常比男性高 3.8%,年龄分布方面, 以 65-70岁年龄之间的老年人检出率最高。空腹血糖受损及血糖偏高均应该高度重视这一指标的异常,从生活细节处着手,首先应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为主,减少主食摄入,以杂粮为主,多食用新鲜的瓜果蔬菜及富含食用纤维的食物,不吃纯糖和甜食,少食油腻、煎炸及动物脂肪,减少胆固醇摄入。其次要坚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控制体重,防止肥胖。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步行、慢跑、太极拳、球类活动等。另外,保持规律作息

14、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情绪要稳定乐观。随身携带糖尿病卡和含糖食品,防止发生低血糖,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降糖药物,并及时监测血糖。5. 肝功能异常统计专业资料 . . .肝功能异常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肝功分类 男 女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125 64.14 1536 75.29 2661 70.14异常 629 35.86 504 24.71 1133 29.86合计 1754 35.86 2040 24.71 3794 29.86肝功能异常年龄分布年龄 合计肝功分 65-70 71-80 80 以上类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076 70

15、.88 1196 68.97 389 71.77 2661 70.14异常 442 29.12 538 30.03 153 28.23 1133 29.86合计 1518 29.12 1734 30.03 542 28.23 3794 29.86健康评估与建议:总胆红素主要用于诊断肝脏疾病和胆道梗阻,长期饮酒、劳累、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引起总胆红素偏高, 一般会在调节后自行恢复。 病理性原因引起的总胆红素偏高对肝脏有损害, 应该查找病因,积极治疗。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是反应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引起转氨酶升高的原因很多,如劳累、油腻饮食、某些感染性疾病、应用某些药专业资料 . . .物等。大量或

16、长期饮酒,生活不规律、剧烈运动后转氨酶也可升高。某些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心肌梗死也可以引起谷草转氨酶高。转氨酶升高人群平时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可多食用有保肝护肝作用的菌类食品如木耳、 香菇、蘑菇灯,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 忌辛辣、烟酒、忌食加工食品,忌滥用抗生素、激素及补品。规律作息,避免劳累,保持心情愉快。统计还发现, 的男性肝功异常率高于女性 11.15%,年龄分布方面,以 71-80 之间的老年人肝功异常检出率最高。6. 肾功能异常统计肾功能异常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肾功能分 男 女类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113 63.45 1583 77

17、.6 2696 71.06异常 641 36.55 457 22.40 1098 28.94合计 1754 36.55 2040 22.40 3794 28.94肾功能异常年龄分布年龄 合计专业资料 . . .肾功能 65-70 71-80 80 以上分类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162 76.55 1222 70.47 312 57.56 2696 71.06异常 356 23.45 512 29.53 230 42.44 1098 28.94合计 1518 23.45 1734 29.53 542 42.44 3794 28.94健康评估及建议:肌酐和

18、尿素是反应肾脏功能的两个最重要的指标。 长期血压控制不良、剧烈运动后、发热、感染、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外科手术、应用激素类药物等情况可以出现肌酐和尿素升高。 常见的病理因素见于各种肾实质性病变,如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间质性肾炎、肾内占位性和破坏性病变等。本次参检人数 3794 位老年人中有 1098 位肾功能异常。统计还发现,男性肾功能异常比女性高 14.15%。年龄分布方面, 80 岁以上老年人肾功能异常率最高。这部分人群如平时有眼睑水肿、高血压、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血尿等症状,应引起重视,建议尽快至正规医院肾内科就诊,积极查找病因,彩雀针对性的治疗。肾功能有异常的人群平时

19、应低盐低脂肪低蛋白饮食, 适量饮水, 避免应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 链霉素等。 平时的用药情况应及时咨询专科医生。7、血脂异常统计血脂异常性别分布专业资料 . . .性别 合计血脂分类 男 女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707 40.31 551 27.01 618 16.29异常 1047 59.69 1489 72.99 3176 83.71合计 1754 59.69 2040 72.99 3794 83.71血脂异常年龄分布年龄 合计血脂分 65-70 71-80 80 以上类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455 29.97 569

20、 32.81 234 43.17 618 16.29异常 1063 70.03 1165 67.19 308 56.83 3176 83.71合计 1518 70.03 1734 67.19 542 56.83 3794 83.71健康评估及建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是血脂的主要组成部分。总胆固醇是人体脂类物质肿的一种, 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两种。 高密度脂蛋白对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是保护心脑血管的好“胆固醇” 。而低密度脂蛋白是目前最重要的血脂检测指标, 血液中过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是动脉粥专业资料 . . .样硬化发生发展的

21、主要危险因素, 是导致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长期增高还会使肝功能受损。 甘油三酯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受饮食影响较大,高脂、高糖、高热量饮食可致其升高。参检的 3794 位老年人中有 3176 位老年人出现血脂异常,占比83.71 %。结果还发现,女性血脂异常的比例比男性高 13.3%,明显高于男性。年龄分布方面, 65-70 岁年龄段的老年人血脂异常检出率最高。建议血脂偏高的这部分老人应当清淡饮食,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豆制品、瘦肉、奶制品、植物油,忌过多热量及饱和脂肪、甜食,忌蛋黄、动物内脏、鱿鱼、鱼籽、蟹黄等食物,少吃油炸食品。适量进食海鱼、绿茶、豆制品能升高体内

22、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 注意及时复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降血脂药物。 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积极锻炼避免肥胖,戒烟限酒,心情愉快。8. 尿常规异常统计尿常规异常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尿常规分 男 女类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714 40.71 635 31.13 1349 35.56异常 1040 59.29 1405 68.87 2445 64.44合计 1754 59.29 2040 46.72 3794 64.44专业资料 . . .健康评估及建议:尿白细胞阳性: 尿检白细胞高大多数由感染或炎症引起, 常见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小球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建议这部分

23、老年人多饮水,注意局部清洁,必要时至上级医院就诊。尿蛋白阳性: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常见于高蛋白饮食后,精神激动、剧烈运动、长期受寒等,但蛋白尿定量一般不超过 1+。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代表肾脏发生病变。发现尿蛋白阳性应引起重视,要有效控制并消除蛋白尿, 防止病情进展。 这部分人群如有肾功能异常,建议至上级医院就诊。尿糖阳性:正常人尿糖定性为阴性,糖尿病、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某些药物等都会导致尿糖阳性,在很多情况下尿糖不能很好地反应血糖水平, 糖尿病的诊断依然依据的是血糖的水平。如出现尿糖阳性,建议及时复查,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尿酮体阳性:正常人尿酮体定性实验为阴性,但是

24、在严重腹泻、呕吐、饥饿、各种原因引起的糖代谢紊乱及糖尿病酸中毒时,可发生酮尿。部分老年人出现尿酮体阳性,考虑部分与空腹未进食有关,建议复查。由血糖升高引起的应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不必要的损害。尿潜血阳性: 尿液里的红细胞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时尿潜血呈阳性反应,常见于肾脏或尿路的感染。肾、膀胱、输尿管的结石、肿瘤都可能引发尿潜血。如出现尿潜血的阳性,建议及时复查,查明原因对症处理。9. B 超异常统计专业资料 . . .B超异常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B超分类男 女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287 73.38 1429 70.05 2716 71.59异常 467 26.62 611

25、 29.95 1078 28.41合计 1754 26.62 2040 29.95 3794 28.41健康评估及建议:本次腹部 B 超检查了肝胆胰脾项目。肝脏病变常见于脂肪肝、 肝囊肿、 肝大、肝脏占位、 肝硬化等疾病。肝脏病变病人宜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适当锻炼,戒酒,慎用肝毒性药物, 心情保持平和开朗。 肝脏 B 超异常的老年人, 建议定期复查肝功能及腹部 B 超以明确病变,必要时至上级医院就诊。胆囊病变常见有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囊炎、胆道占位、胆囊息肉等疾病。胆囊异常病人应多喝水,宜清淡、低糖低脂肪,忌油腻煎炸食物,戒酒。必要时至上级医院就诊。胰腺病变常见于胰腺囊肿、 胰腺占

26、位等。 胰脏病变病人如出现上腹痛、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情况,建议至上级医院普外科就诊做进一步检查诊断。脾脏病变常见于脾大等疾病, 多数的脾脏病变患者需要治疗其原发疾病,而不是切除脾脏。专业资料 . . .10. 心电图异常统计心电图异常性别分布性别 合计心电图分男 女类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 人数 检出率正常 1212 69.1 1347 66.03 2559 67.45异常 542 30.9 693 33.97 1235 32.55合计 1754 30.9 2040 33.97 3794 32.55健康评估及建议:老年人有 3794 位接受了心电图检查, 1235 位老人出现了心电

27、图异常,占比 32.55%。部分老年人出现 ST-T改变:心电图 ST-T改变通常发生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如果老年人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平时常出现心慌、胸闷憋气、胸痛等症状,高度提示心肌缺血性改变,应考虑冠心病。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者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本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生活要有规律,平静乐观,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合理膳食。宜低盐低脂饮食,限制食盐,每日 6克以下,少吃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等。 多吃鱼, 蔬菜,水果, 豆类及其制品。 不多饮浓茶及咖啡等。专业资料 .

28、. .饮食不宜过饱,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畅,防止便秘。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如散步,打太极,做广播体操等,避免剧烈运动,控制体重。控制好血糖和血压,戒烟限酒。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的青年人、部分老年人、运动员及睡眠状态。其他原因包括心脏疾患、颅内病变、缺氧、低温、甲减及应用某些药物。 建议复查, 如仍低于 60 次/ 分钟并伴有不适症状, 应至上级医院就诊。房室传导阻滞是一种心脏传导功能异常所致的心率失常。 若有明显的病因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炎或其他心脏外因素, 应积极治疗。多数情况下传导阻滞的损伤是可以恢复的,无需特殊治疗,仅处理原发病就即可。 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应进行

29、干预治疗。 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通常无需治疗。房性早搏为多功能性,在冠心病、肺心病、心肌病等患者中发生率明显增加,主要症状为心悸、胸闷、乏力,有停跳感,有些可能无症状。通常无需治疗,必要时至上级医院就诊。室性早搏在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 常见于高血压、 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建议复查,如室性早搏频发并伴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到上级医院就诊。窦性心律不齐在心率慢或者睡眠中出现,而当心率增快时或运动、清醒时心率可变整齐。药物如洋地黄、吗啡、受体阻滞剂可致心率不齐。可以无症状,个别人可有心悸、胸闷等不适。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不需要治疗。专业资料 . . .心房颤动常见于风湿性心脏病、 冠

30、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 甲亢等。因房颤并发体循环栓塞的风险很大, 需要积极干预。 建议及时至上级医院就诊。统计还发现,女性心电图异常比例比男性高 3.07%。四、 65 岁以上老年人体检结果汇总1. 65 岁以上老年人 2017 年参加免费体检人数为 3794 人,男性1754,女性 2040 人,其中, 71-80 岁年龄组占 45.83%,参与度较高,说明这个年龄组的老年人更注重身体健康情况,更愿意参与体检,体检的配合度和支持度高。2. 本次体检发现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集中在血脂异常( 3176 人,占比 83.71%),尿常规异常( 2445 人,占比 64.44%),血压偏高(1743 人,占 4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