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色彩对比(1)_第1页
第五章 色彩对比(1)_第2页
第五章 色彩对比(1)_第3页
第五章 色彩对比(1)_第4页
第五章 色彩对比(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第五章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放在一起,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由于相互影响的作用而显示出差别的现象。目的:加强色彩的视觉效应和色彩的冲击力,从而目的:加强色彩的视觉效应和色彩的冲击力,从而 获得视觉的传达和感染力获得视觉的传达和感染力色彩的差异是色彩对比的前提,差异大小决定色彩的差异是色彩对比的前提,差异大小决定了对比的强弱程度。了对比的强弱程度。第一节第一节 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色彩的几种知觉现象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一、色的适应一、色的适应 在观察自然色时常强调抓“第一印象色”,期原因是

2、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色彩就不会像刚看时那么强烈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个自动适应的过程。这种视觉适应分为明明适应适应、暗适应暗适应与色适应色适应。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如从黑暗的屋子里突然走到强光下,眼前会是一片白茫茫,很晃眼,但很快就能恢复正常,这叫明适应。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暗室,起初什么也看不见,这个恢复过程相对长一些,约需5分钟左右,这叫暗适应。一块鲜艳的颜色光被看到时会很夺目、很刺眼,但不一会儿就觉得黯淡了,这种眼睛对色的习惯过程成为色适应。 明适应明适应 暗暗适应适应 色色适应适应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二、色的恒常性二、色的恒常性 色彩的恒常性主要来自于人们头脑中旧经验对各类事物所形成的印象。 一旦

3、某物的色彩被认可,即使客观条件有所变化,而相应的知觉却恒常不变。 三、色的同化三、色的同化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 色与色之间不但不使对比加强,反而会在某色的诱导下向着统一方向靠拢。这种现象称为色彩的同化效果。 如橘红与橘黄并置,其中黄色成分被同化,而各自较弱的红也被同化,两个色就显得比原来暗些。载看一块衣料,蓝色底子上布满了白色小点,整体感觉效果是蓝料子的明度比原来要高很多(一个颜色在另一个颜色上广泛出现,就会产生混色效果)。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色彩同化的客观条件:色彩同化的客观条件:1、色彩间必须有共同因素2、色彩要有一定大小的面积3、形要相对集中或分散四、色的易见度四、色的易见度 一般来说,色彩

4、的属性差越大,注目的可能性也越高,尤其明度差是决定视认度的主要因素。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五、色的错觉五、色的错觉 在视觉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知觉的对象与客观事物不一致的现象,似乎眼睛看错了。我们将这类知觉称为错觉错觉。色的错觉是由色彩对比造成的。 色的错觉表现为边缘错视和包围错视两个方面。边缘错视边缘错视 错视最显眼的地方在对比色交界线的两侧。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包围错视包围错视 也称全面错视,它比边缘错视带来的错觉更强烈,也更重要。视错觉的一般规律规律:对比可造成对比的双方向着互为相反的方向移动的错觉。不同明度的色彩在一起,明的更明,暗的更暗; 不同色相的两色对比,将顺着色轮向各自两边发展,直到补

5、色;色彩对比将扩大色彩的彩度间隔。错视的强弱与观者的距离、色本身的对比度、间色交界线的清晰度、色面积大小有关。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第二节第二节 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同时对比与连续对比一、同时对比一、同时对比 即将色彩的对比从时间上加以区分,在同一时间、同一视域、同一条件、同一范畴内眼睛所看到的对比现象。色的错觉现象就是由同时对比造成的。二、连续对比二、连续对比 连续对比就是先后看到的对比现象,也称视觉残像。残像又可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种。正残像:正残像:指当强烈的刺激消失后,色彩在极短时间内还会停留于眼睛中的现象,它是与刺激色相同的一种色的持续。如当我们先看红色的地毯再看黄色的地毯(时间非常接近)

6、,我们发现后看的黄色地毯带绿味,这是因为眼睛把先看色彩的补色残像加到后看物体色彩上面的缘故。负残像:负残像:产生在正残像之后,当强刺激引起视觉疲劳时,眼中则会出现一处与原色相反的色光。如:朝天空看太阳,过会儿再看地下时则会出现无数黑点;对黑纸上的绿色圆形注视一会儿,再转看白纸,白纸上就会清楚地出现红色圆形。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 不管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都有可能产生一种错觉。连续对比所造成的错觉是可以消除的,而同时对比造成的错觉是不可能消除的,是无法改正的。因此,错觉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是视觉系统正常加工外来信息的结果并非错误的感觉。一个人如果对错觉现象没感觉,那只能说明他的

7、视觉系统有问题。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第三节第三节 色彩三属性对比色彩三属性对比一、明度对比一、明度对比 指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明度的色彩并置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以是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度对比对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地感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彩,当其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底之上灰色似

8、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在色彩对比中,理解、掌握明度的黑、白、灰关系式至关重要的。黑、白、灰决定着画面的基调,它们之间不同量、不同程度的对比具有能够创造多种色调的可能性。而调子本身又具有很强的塑造力,如空间感、光感、层次等,因此,它对画面是否明快、形象是否清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不同色彩间明度差的大小决定着明度对比的强弱。以黑白、灰系列的9个明度阶梯为基本标准可进行明暗对比强弱的划分。 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的作用:()强化色彩的明暗层次变化;()加强色的体感和空间关系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靠近白的3级(7、89)称高调色,靠近黑的3级(1、2、3)称低调色,中间3级(4、5。6)称

9、中调色。色彩间明度差在3个阶梯差以内的对比为明度弱对比,由于这种对比的关系在明度阶段轴上的距离较近,所以又称短调对比;5个阶梯差以外的对比称明度强对比,由于这种对比关系在明度轴上距离比较远,又称长调对比:35个阶梯差之内的为明度的中对比又称中调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如果其中面积最大、作用也最强的色彩或色组属高调色,同时又存在着强明度差这样的明度基调可以称为高长调:依次类推,如果画面主要的色彩属中调色,色的对比属短调,那么整组对比就称为中短调。 按这种方法,大致可划分为10种明度调子高长调、高中调、高短调、中长调、中中调、中短调、低长调,低中调、低短调、最长调。第一个字都代表着

10、画面中主要的色或色组。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明度对比高调高调(79)中调中调(46)低调低调(13)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高短调高短调 高调的弱对比效果,色彩效果极其明亮。形象分辨力差。其特点是优雅、轻柔、高贵、软弱,设计中常被用来作为女性色彩。明度对比8-9-7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高中调高中调 以 高 调色为主的中强度对比,色彩效果明亮、愉快、辉煌。明度对比8-9-6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高长调高长调 反差大、对比强,色彩效果明亮、形象的清晰度高。有积极、活泼、刺激、明快之感。明度对比8-9-1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中短调中短调 中 间 灰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朦胧、含蓄、模糊、深

11、奥、同时又显得平板,清晰度也极差。明度对比5-6-4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中中调中中调 中间灰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饱满,有丰富含蓄的感觉。 明度对比5-6-1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中长调中长调 中 灰 色调的明度强对比。采用高调色和低调色进行对比。此调稳静而坚实,给人以强健的男性色彩效果。明度对比5-6-9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低短调低短调 低(暗色)调的明度弱对比。色彩效果模糊、沉闷,阴暗、低沉,画面常显得神秘、迟钝、忧郁,使人有种透不过气的感觉。明度对比1-2-3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低中调低中调 低(暗色)调的明度中对比。色彩效果沉着、稳重、朴素、雄厚、有力度,设计中常被认为是男性色调。明度

12、对比1-2-5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低长调低长调 低调的强对比效果(暗色调的明度强对比)。它具有强烈的、爆发性的、深沉的、压抑的、苦闷的感觉。明度对比1-2-9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最长调最长调:最明色和最暗色面积相等的明度强对比。色彩效果极其矛盾、强烈、锐利、简洁、单纯,适合远距离的设计。但处理不当也易出现空洞生硬、目眩的感觉。 以上10个调子是明度对比中最基本的调子,在实际运用中如要突出某一形态,可采用含有明度强对比的明度基调,即拉大它和周围色彩的明度差。如要减弱某一形态的影响,就必须缩小它与背景色之间的明度差,使用含有明度弱对比的色彩基调。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有彩色系的明暗对比有彩色系的明暗对

13、比 明度对比不仅指无彩色系的黑、白、灰,它更多地存在于有彩色系中。在光谱色中,黄最亮,紫最暗,橙、绿、红、蓝处于中间。在一个高调画面中如想选用紫颜色,那只能将它加入大量的白,使明度提高;将黄色变为低调色要加黑或其他深色。值得注意的是,在改变这些原色的同时,它们原有的色性也改变了,深沉而恐怖的紫变成了柔和、雅致、富有女性味的淡紫色;透明、发光的黄色变成了深谙的绿色。因此可以看出,任何颜色都只有在它原有明度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高调高调中调中调低调低调高短调高中调高长调中短调中中调中长调低短调低中调低长调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