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021-03-28 本章以力的知识为主线,以运动、本章以力的知识为主线,以运动、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为重点,以观察和力、运动和力的关系为重点,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大多数的知识都是通过观实验为基础,大多数的知识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得出,突出了观察和实验在科察和实验得出,突出了观察和实验在科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内容的呈现突出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内容的呈现突出探究性学习,安排了多个探究活动,重探究性学习,安排了多个探究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整章内容紧密联系现代生活、现代整章内容紧密联系现代生活、现代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实际,以求学生对所科技和现代生产的实际,以
2、求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和亲切感。学内容产生兴趣和亲切感。2l运动和能的多样性;运动和能的多样性;l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的概念;l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计算;速度、平均速度的概念,计算;l力、力的测量、力的图示;力、力的测量、力的图示;l重力;重力;l摩擦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摩擦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l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惯性;l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3 对运动的介绍从一般到重点,对声运动、光运动、对运动的介绍从一般到重点,对声运动、光运动、电磁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做一般介绍,重点学习电磁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做一般介绍,重点学习内容是机械运动,并引入速
3、度的概念。各种形式的能内容是机械运动,并引入速度的概念。各种形式的能量与运动相对应。量与运动相对应。 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没有从概念引入力,而是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没有从概念引入力,而是让学生从活动、生活经验中感受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让学生从活动、生活经验中感受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效果。进而用工具测量力,用画图来表示力。重点研效果。进而用工具测量力,用画图来表示力。重点研究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究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展现了科学发展是众多科牛顿第一定律的发现过程展现了科学发展是众多科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学家智慧和劳动的结晶。4本章重点:本章重点: 速度概念、重力和摩擦
4、力、牛顿速度概念、重力和摩擦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条件。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条件。本章难点:本章难点: 运动的相对性、力的相互性、力运动的相对性、力的相互性、力的图示、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的图示、用惯性知识解释有关现象51、举例说明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举例说明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2、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理解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含义。3、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理解其意义。并理解其意义。4、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用图示方法来、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并用图示方法来
5、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5、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6、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象。7、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领悟科学精神。、通过力学发展史中的典型事例领悟科学精神。61、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知道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A)2、了解速度的含义。、了解速度的含义。 (A)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力(重力、摩擦力、弹力),并能说明其意义。能说明其意义。 (B)4、会用弹
6、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画力的示意图。、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画力的示意图。 (B)5、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的原因。 (C)6、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了解牛顿第一定律,能用惯性解释有关的常见现象。 (B)7、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哪些因、了解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转化,知道机械能守素有关;知道动能和势能可以转化,知道机械能守恒是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恒是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A)7题型题号考点分值情境选择7匀速运动二力平衡3
7、匀速向上起吊集装箱填空19速度计算惯性现象参照物111坐地铁综合计算22画力的示意图1指出水箱中杠杆一端受向上的力综合计算25动能重力势能11南亚海啸,地震、能量转化891、机械运动:空间位置变化。、机械运动:空间位置变化。 其它形式的运动主要强调其它形式的运动主要强调“变化变化”。2、能(能量):做功、能(能量):做功 “能能”够促使物质发生运动和变够促使物质发生运动和变化。能量与运动形式对应。化。能量与运动形式对应。3、教学中应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并注重与已学内容、教学中应挖掘学生生活中的体验,并注重与已学内容的联系,如声、光现象,生命运动,天体运动,物态的联系,如声、光现象,生命运动,
8、天体运动,物态变化等。变化等。4、拓展:核能,能量可存储、转化。、拓展:核能,能量可存储、转化。5、鸭跖草生长实验可布置学生课外做,也可让学生回顾、鸭跖草生长实验可布置学生课外做,也可让学生回顾“食物上兹生微生物食物上兹生微生物”的实验。小车运动的实验直观的实验。小车运动的实验直观明了应做好。可乐罐的运动实验也可由弹弓、橡皮筋明了应做好。可乐罐的运动实验也可由弹弓、橡皮筋飞机等替代。飞机等替代。10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参照物:先让学生讲述生活中运动和静止、参照物:先让学生讲述生活中运动和静止的实例,有意引导学生观察的实例,有意引导学生观察“坐在教室里的学坐在教室里的学生生”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9、从冲突中引入判断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从冲突中引入判断运动的标准运动的标准-参照物。参照物。2、引入参照物后重点学生理解:、引入参照物后重点学生理解: 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有参照物。平时所说的运动或静止都有参照物。11.;2021-03-28第一课时第一课时3、机械运动的分类:分类的概念学生已有,让、机械运动的分类:分类的概念学生已有,让学生总结机械运动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树状图。学生总结机械运动的分类依据和分类树状图。4、通过分析百米赛跑到达终点前、后比较运动、通过分析百米赛跑到达终
10、点前、后比较运动员快慢方式的不同,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员快慢方式的不同,总结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两种方法。12第二课时第二课时1、速度和平均速度概念:定义速度时有、速度和平均速度概念:定义速度时有“在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匀速直线运动中”的条件,但在应用中不刻的条件,但在应用中不刻意强调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意强调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2、速度公式是教材中第一次用字母来表达数、速度公式是教材中第一次用字母来表达数量关系。通过讨论理解公式中字母与单位符量关系。通过讨论理解公式中字母与单位符号中字母含义不同。号中字母含义不同。3、速度单位是组合单位,除会读、会写外还、速度单位是组合单位,除
11、会读、会写外还要理解要理解“1米米/秒秒”的意义,进一步会比较的意义,进一步会比较“1米米/秒秒”和和 “1千米千米/时时”的大小。的大小。4、例题的解题过程应规范地板书出来。并强、例题的解题过程应规范地板书出来。并强调和小学解数学题的不同。调和小学解数学题的不同。13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实验实验1、测铅笔滚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也可用实验室、测铅笔滚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也可用实验室的小车代替。实验前应找出适合的坡度,实的小车代替。实验前应找出适合的坡度,实验的关键在于时间的准确测量。验的关键在于时间的准确测量。2、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表头的写法与、注意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表头的写法与以前的不同。物距
12、(以前的不同。物距(cm)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米米秒秒-13、测量人步行时的平均速度可安排在、测量人步行时的平均速度可安排在下课前下课前10分钟进行,提前借一个分钟进行,提前借一个50米卷尺,测量米卷尺,测量1-2人即可。人即可。第四课时第四课时 习题课习题课14第一课时第一课时1、通过拍、打、拉、托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力的存、通过拍、打、拉、托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在。2、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挤、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挤压矿泉水瓶、篮球等,玻璃珠放在桌面上,向下压矿泉水瓶、篮球等,玻璃珠放在桌面上,向下压桌面。压桌面。3、通过图片、视频让学生感受力可以、通过
13、图片、视频让学生感受力可以改变改变物体的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4、通过学生之间的推、拉和挤压气球的活动探索、通过学生之间的推、拉和挤压气球的活动探索出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规律。规律。5、通过分析一些实例,归纳总结出:力是物体对、通过分析一些实例,归纳总结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的存在必定存在两个物体。物体的作用,一个力的存在必定存在两个物体。也必定存在另一个力。也必定存在另一个力。15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制作水火箭制作水火箭 本实验利用一节课完成不太现实,可结合本实验利用一节课完成不太现实,可结合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 课堂上可通过制作课堂上可通
14、过制作“气球火箭气球火箭”让学生体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第三课时第三课时1、体验弹力:用弹簧拉力器表演,分发橡皮、体验弹力:用弹簧拉力器表演,分发橡皮筋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弹力的变化与筋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弹力的变化与弹性形弹性形变变的关系。的关系。2、力的测量:活动中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使力的测量:活动中应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机会。着重让学生体验力的用弹簧测力计的机会。着重让学生体验力的大小,如大小,如1牛的力有多大,并理解两手拉弹簧牛的力有多大,并理解两手拉弹簧测力计时两手受到力的大小是相等的。测力计时两手受到力的大小是相等的。3、教师应知道弹簧测力计的
15、校正方法。、教师应知道弹簧测力计的校正方法。171、力的三要素: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力的大小、力的三要素: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方向、作用点不同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2、作图是本节的重点,作力的图示应注意的问题:作图是本节的重点,作力的图示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示范要规范,用刻度尺、三角板。板书示范要规范,用刻度尺、三角板。 比例线段选择适当,适合画图,所示的力是整比例线段选择适当,适合画图,所示的力是整数倍。数倍。 表示方向的箭头不能超出线段之外。表示方向的箭头不能超出线段之外。 没指明力的作用点时,可把物体的中心作为作没指明力的作用点时,可把物体的中
16、心作为作用点。用点。3、力的示意图在以后力的分析中经常用到,应让、力的示意图在以后力的分析中经常用到,应让学生了解。学生了解。181、本节是对力的认识的复习、应用和总结。、本节是对力的认识的复习、应用和总结。 重力的性质:地球对物体的吸引,非接触,相互的。重力的性质:地球对物体的吸引,非接触,相互的。 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近似认为指向地球中心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可近似认为指向地球中心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中心)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中心) 练习画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练习画重力的图示和示意图。2、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活动可安排课堂
17、上进行,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活动可安排课堂上进行,画图时先连折线,在分析变化趋势后用直线连接。画图时先连折线,在分析变化趋势后用直线连接。3、重力与质量概念要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日常生活、重力与质量概念要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日常生活中说的中说的“重重”其实是指物体的质量,而不是重力。其实是指物体的质量,而不是重力。4、练习的重点:画重力的图示,重力的计算。、练习的重点:画重力的图示,重力的计算。191、通过活动感受摩擦力。筷子提米的关键:、通过活动感受摩擦力。筷子提米的关键:用有些潮湿的米用有些潮湿的米 两书分页交叉,绳子绕柱子等。两书分页交叉,绳子绕柱子等。2、通过活动认识摩擦。相互接触的物体有
18、相通过活动认识摩擦。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 (或相对运动趋势)(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的力。 液体、气体都有摩擦。液体、气体都有摩擦。 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 静止的物体受摩擦力吗?静止的物体受摩擦力吗?203、探究影响摩擦力大、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应让学生小的因素。应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过程。经历探究活动过程。 实验条件:匀速。实验条件:匀速。摩擦力的大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素有关。可能与接触可
19、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度有关可能与接触可能与接触面的大小有面的大小有关关可能与接触可能与接触面的压力有面的压力有关关可能与运动可能与运动方式有关方式有关可能与运动可能与运动速度有关速度有关可能与材料可能与材料有关有关214、学生活动。、学生活动。 摩擦力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利还是有弊?摩擦力对人们日常生活有利还是有弊? 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假如没有摩擦,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5、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了解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增大: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增大: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减小:减小: 滚动代替滑动滚动代替滑动 加润滑油加润滑油 利用气垫利用气垫6、探究活动:不同运动鞋的防滑性能。、探究活动:不同运动鞋的防滑性能。221、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形状改变物体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使物体由静止到运动 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使物体由运动到静止 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使物体运动速度加快 使物体运动速度减慢使物体运动速度减慢 使物体运动改变方向使物体运动改变方向2、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233、结合摩擦力性质总结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结合摩擦力性质总结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并大胆提出猜想:影响,并大胆提出猜想: 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摩擦力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天壹名校联盟2025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生物)
- 停车场合同范例
- 医疗供应链中区块链的追溯应用研究
- 办公室医疗融合发展儿童健康成长与科学补钙研究
- led灯工程合同范例
- 高中物理选修3-5重要知识点总结模版
- 医疗团队协作中的沟通与信任建设
- 医疗行业数据透明度与质量控制的平衡点
- 区块链技术助力构建高效的物流供应链体系
- 医疗数据智能化处理技术及其实践
- 2022年注册规划师实务试题及答案
- 心电监护操作评分标准
- DB62∕T 3176-2019 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墙体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 优秀病例演讲比赛PPT
- 技术报告审签表
- GB∕T 25684.5-2021 土方机械 安全 第5部分:液压挖掘机的要求
- 电气炉焊接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线设计
- 剪式汽车举升机设计说明
- 中国基层胸痛中心认证标准(第三版)
- 鸡的解剖步骤及病
- 常见食物的性味归经附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