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汇总_第1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汇总_第2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汇总_第4页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课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导学案课型:新授课 使用时间 星期学习目标知识目标 识记 掌握创新在民族进步中的作用 理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运用 结合实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能力目标通过分析事例,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情感目标初步树立公民要为创新而努力的观念,为民族进步而创新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创新的作用难点: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基础梳理一、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创新与科技的关系:科技的本质就是_。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实现的。2、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_

2、,开辟出更广阔的_,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1、实践基础上的_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2、通过理论创新推动_创新、科技创新、_创新以与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三、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1、创新推动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_决定的。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_和思维方式的_。实践基础上的_和理论指导下的_,在推动科技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人类认识的对象和围日趋广阔,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2、人类文化的发展是通过_实现的,社会主义文化也不例

3、外。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_,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知识体系构建合作探究探究一:阅读与思考标致车引进国外生产线后,企业不注意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很低。而大众企业,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第一天,就注意对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截至2006年,桑塔纳的国产化率已超过95%,奥迪的国产率超过了70%,捷达国产化率超过80%。正是凭借这么高的国产化率,大众汽车在中国的产品成本大幅度下降,赢得了价格优势,也赢得了竞争优势。同时大众汽车还进行了大围的技术创新,使引进的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从而使企业走在了别人的前面。思考: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二:

4、阅读与思考春天的故事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思考: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他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了怎样的诗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一度是困扰我们的理论和实践难题。1991年初,创造性地指出市场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1992年,他又进一步明确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从根本上否定了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掀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篇章。 思考:1992年,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探究三:阅读教材79页中间方框容探究相应问题探究四:阅读思考纵观中外

5、历史不难发现,人类文化的每一个进步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劳动创新的结果,从黄帝经到本草纲目,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从山海经到西游记,无一例外。思考: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你还能举出哪些推动人类文化进步的创新事例?探究五: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即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它的形成离不开哪些方面?当堂达标1被誉为“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突破了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的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新突破。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2001年,中国已累计种植杂交水稻30多亿亩,增产粮食40多亿吨,创造经济效益4 000多亿元。以上事例说明A科技创新极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

6、只要种植杂交水稻就能解决全世界的吃饭问题C中国通过推广杂交水稻实现了全面小康D科技的发展能解决人类面临的一切问题2下边名为思变的漫画,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事物是永恒发展的C要重视量的积累D创新可以使我们的事业不断成功3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_,勇于_。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_实现的。4回顾3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A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D只要有理

7、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5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与其他多方面的创新B先有理论创新,后有实践创新C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因素D理论创新无止境6创新带来的不仅仅是_的大发展,还有_和_的深刻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_的先导。7爱因斯坦说过:“科学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科学技

8、术A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B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C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D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830多年前,一件鲜艳一点的衣服被认为代表了资本主义的腐朽观念,如今,大街上满是花里胡哨的年轻人踏着合拍或不合拍的节奏追逐着时尚的脚步。这折射出改革创新推动了A生产关系的变革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社会制度的变革D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9山寨产品已经扩展到了文化领域,甚至出现了2009年版的“山寨春晚”。但是,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一味模仿,山寨文化是没有出路的,这是因为A落后的文化会妨碍新文化的发展B创新才能永葆文化的生命力C辩证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彻底抛弃D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主要状态10创新推动着_的变革,思维方式的变化,归

9、根到底是由人的_决定的。11光纤科技提升了通讯系统的能力,令网络传输速度大幅提高,CCD则令数码相机与影像系统得到普与,两者都是建立当今网络世界的基础。这说明科技创新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能提高实践的技术水平A B C D12“60年代,提倡有啥吃啥,强人以一律,巴金先生写了一篇文章,说是应该吃啥有啥,结果招致讨伐。今日当不致如斯也。”这是已故历史学家、文汇报老报人唐振常在乡味何在一文中的结尾。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转变的实现,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实现了更新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翻了过去的观念A BC D13200

10、9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10周年纪念日,主席亲临澳门庆祝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为国家发展增添了夺目光彩。此时此刻,我们要向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为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先生,表示深深的怀念。这里“一国两制”创新理论体现的哲理是A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C创新造就成功D创新改变世界14解放思想、实事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在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新的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说明A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与其他多方面的

11、创新,是我们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B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解决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切问题C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什么人间奇迹也可创造出来D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顶峰15读下图。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把汉字悄悄拉进画面。他紧紧咬住汉字结构和韵律的形式美不放,用空间错觉打破常规,使幽境新意跃然而出。由此可见,耕作“汉字田园”必须A破戒律,法古人B寻创新,穷妙境C强意志,生规律D求价值,勤实践16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是因为创新能够凭主观愿望创造出崭新的事物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A

12、BC D17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归根到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这说明没有创新,我们就失去了追求真知的可能没有创新,我们就不能在变化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A BC D18(2010期中)我们应该坚持创新,勇于创新,是因为树立创新意识是辩证的否定观的要求创新能推动生产力、人类思维、文化和社会的进步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创新意识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A BC D19(2010同安一中期中)材料一:2010年3月16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以中科院院士吴新涛为代表的一批杰出的科技工作者受到隆重表彰。正是在这些杰

13、出的科技工作者的引领下,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我省将建设一个充满活力的,使创新成为人积极的生活态度,让创新变为财富。材料二:有专家认为,特色是发展文化产业的传统依托,但过于偏爱和依赖“闽味”,则难以跳出狭隘地域和“小传统”的限制,使的某些文化产业难以走出。因此有人认为:提倡创新精神,就要解放思想,敢于否定一切。(1)从哲学上说,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人积极的生活态度”?(2)如何理解“提倡创新精神,就要解放思想,敢于否定一切”?作业反思第十课 第二框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导学案答案基础巩固1A2.A3答案:创新创新创新4A5.A6答案: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发展和变革7B8.D9.B

14、10答案:人类思维方式实践方式能力提升11C题意旨在说明科技创新为人们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实践工具,提高了人类的实践水平,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说确且符合题意;的说确,但与题意无关;的说法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故本题选C项。12A要实现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的转变,根本方法是通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来实现,的说法都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故选A项。说法明显错误,故应排除。13B“一国两制”属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畴,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是哲理,不符合题意;B项说确且符合题意,应选。14A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创新,它是新时期中国发展的指南,体现了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这一观点,故应选A项。B、C、D三项说法太绝对。15B图文材料紧紧围绕“耕作汉字田园”展开,再结合“打破常规”“新意”等关键信息点,可知题意体现了创新能够推动文化的发展,选B项。16B17.B18.C19答案:(1)之所以要坚持“创新”,是因为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革命批判精神的根本要求;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迎接未来科学技术挑战的需要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2)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