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_第1页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_第2页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_第3页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_第4页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题汇编及参考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一无案牍之劳形(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 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2、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 ,后 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 韵的。3、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惟吾德臀(x 1 n)苛(t & i)痕鸿儒.(r u )案牍.(du)2、解释加点的

2、字。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成为灵异的水) 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 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 阅金经(阅览)(佛经)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 南阳诸葛庐.(草庐) *3、词类活用。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水不在深,有龙则 灵(成为灵异的水 名词用作动词) *惟吾德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名词用作形容词) *无丝竹之乱耳(使受到扰乱 形容词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使感到劳累 动词是动用法) *不蔓不枝(生长枝蔓,生长枝节

3、名词用作动词) 4、“之”字的用法。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何陋之有 助词,宾语前辂的标志,不译 *三、整体把握。1、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2、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 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 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 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3、陋室铭在写法上用了类比的手法,先与“山”类比,原句是“山不 在高,有仙则名”,其中强调山能闻名天下的原因是“有仙则名”。然后与 水类比,原句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强调了水能显示灵异的原因是 “有 龙则灵”。其中的“仙”和“龙”都暗喻了 “德馨”的人。最后又将陋室 与古代著名的居室“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类比,表达了作者以古 代名贤自比的意思,使文章境界突然上升,而引出孔子的句子强调自己的 观点,与前文“惟吾德馨”句呼应,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 完美的思想境界。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 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以古代名贤自况, 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 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

5、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 怀。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5、全文分三层。开头到“惟吾德馨”,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 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从“南阳诸葛庐”到“何陋之有”,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四、典型题例。1、用原文语句回答:(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6、牍之劳形(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7)、描写陋室主人 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 ”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0)中运用对偶修辞的一句话: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1)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惟吾德馨(12)陋室主人居室内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3)

7、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4)从反面虚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5)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16)文中写室内、外景物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本文运用的修辞方法为: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比喻、比兴、类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对偶、拟人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对偶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类比孔子云:“何陋之有? ":引用、反问3、问答题。文章开头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答:以比兴起头,以虚衬实,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

8、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文章开头以山水起笔,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有什么好处?答:用山水作衬托引出“陋室不陋”。这样开头,不落俗套,引人入胜。起到了创造意境,突出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答: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你认为能统领全篇大意的句子是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3分)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理由:本文作者要说的是“陋室不陋”,而不 陋的原因则是室主人的品德高尚。本文对陋

9、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 “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答:对偶;“上” “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 幽静,雅致。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答: 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幽)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答:鸿儒,无白丁(雅)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答: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贫乐道)么?答:居室环

10、境一清幽雅致 交往人物一高雅脱俗日常生活一清雅安适(10)作者是怎样写“陋室不陋”的?(11)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答: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写的。表现了室主人清雅安适的情感。(12)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前者是指生活情趣高雅,后者是说没有俚语扰耳俗务缠身。(意思对即可)(13)、对于陋室描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上下文联系)答:对陋室的描写紧扣“惟吾德馨” 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语“何陋之有”张本。(14、刘禹锡自比诸葛亮和扬雄,

11、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是什么?答:都具有安贫乐道、淡薄名利的君子之风,高雅脱俗而才华横溢。(15)、“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 ,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16)、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答:这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再次有力的点明主题,同时说明了作者的志趣与圣人之道相符合。(1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 陋呢答:从建筑和室内布辂看是简陋的,但由于屋主人品德高尚,所以这小屋就不显得简陋了(18)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

12、请举例。答:床头屋漏,雨脚如麻的杜甫草堂。净洁无尘,以木板方砖做书架的钱 钟书的书斋。(19)首尾句有何关系?答:首句用了比兴写法,尾句与首自互相呼应。(20)本文题目为“陋室铭",文章又说"何陋之有"?这些不矛盾吗?答:不矛盾。题中之"陋"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为"鄙俗"之义,指屋 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21)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是一位有着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的名士。(23)写交往人物、写室中生活都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试具体说明

13、。答:交往人物:实写:谈笑有鸿儒虚写:往来无白丁.室中生活:实写: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虚写: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24)本文写法新颖别致,采用了反向立意的写法,不写“陋室”如何“陋”, 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答:这种写法将本来没有必然联系的“陋室”和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 一起,由室及人,又因人及室,扣住“陋室”的同时,将笔墨引向室主人, 通过描写,表现“惟吾德馨”,以此说明“陋室不陋”充分突出主旨(25)本文是一篇铭文,多用对偶句,请你根据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 少于五言的对偶句,表达你对本文的看法。答:人雅无须室大;品正不在官高(26)找出本文你最喜欢的对

14、偶句。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拓展延伸发挥题: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答:开放题,不设答案。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 的道德情操?答:这是今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的典型。这种道德情操是青少年乃至整个社会都应重视并学习的,这样我们才能在物质上,在精神上统一的 提高,完善的发展。作者持有怎样的生活态度?你是否赞赏这种生活态度 ?答: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赞同。(再谈一些理由)。文中描写的陋室环境清静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

15、吗,为什么?答:(提示:喜欢,可从此环境对人思想品质身心健康有利来谈。)本文作者所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答:(提示:正直、善良、上进等,对自己的成长有利。)生活中侧重追求精神,还是物质,或是二者并存,古往今来,都被人们 所争议,你认为本文作者追求的是哪方面的?你是否与他的观点一致? 答:(作者追求精神,一致)。陋室铭知识点梳理(二)一、文学常识1 .作者:刘禹锡:字:梦得 唐代诗人,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刘宾客集2 .本文选自全唐文,我们学过他的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的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3 . “陋室”室名,意思为简陋。铭:古代刻在器

16、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 叫铭,后来成为一种文体。特征:一般都用韵。二、理解性默写1 .文章的点题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 .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 .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句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 .写室中人,突出交往之雅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 .写室中事,突出情趣之雅之句: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老 形。6 .以古代名人自比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7 .全文画龙点睛的句子:孔子云:“河陋之有”?8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句子:惟吾德馨。9 .写陋室环境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表达了陋室主人雅致澹泊的生活情趣的句子: 苔痕上阶

17、绿无案牍之劳形。10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11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 案牍之劳形。三、文章主题文章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 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四、行文思路1 . 一层: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不陋在于室主人品德高尚。二层: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了作者高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 情趣。三层: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2 .本文是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3 .本文的写作手法:托物言志。五、内容理解1 .“山不在高

18、,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到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1)对偶、比喻、起兴、类比。(2)以虚衬实,以比喻起兴,用类比的方法以 次引出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2 . “仙”和“龙”比喻什么?最能概括文意的语句是什么?品德高尚的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3 .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描写的?突出了陋室怎样的特点?写居室环境:清交往人物:儒日常生活:闲、雅的特点。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什么修辞手法? “上”和“入”有什么好处?(1)对偶、拟人(2) “上” “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景物的喜爱之情。5 .文中有两

19、处用了实写和虚写相结合的方法,分别是哪两处?(1)实:谈笑有鸿儒虚:往来无白丁(2)实:可以调琴素,阅金经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6 . “可以调琴素”照应了哪句? “阅金经”照应了哪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7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语句是哪几句?有怎样的写作手法,有什么不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沉,表明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在更高的境 界上颂扬了 “惟吾德馨”。8 .以孔子的话作结尾用意何在?以反问作结尾,引人深思,呼应上文的“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总结全文,隐含作者以君子自居之意。9 .文章结尾提出两个历史人物,引用孔子一句话有什么作用?诸

20、葛亮深居茅庐,但才高德昭,杨雄才学超世,其居何陋之有。作者用这两 位先贤自比,说明只要“德馨”,所居陋室又何陋之有呢?这是类比的方法。引 用孔子的一句话,用反问的形式呼应了前面的“斯是陋室”,准确地点明了全文 主旨。10 .作者持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你是否赞赏?安贫乐道赞赏11 .文中的散句是哪一个?孔子云:“何陋之有”?12 .列举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陋室不陋的例子。杜甫草堂钱钟书的书斋13 .本文描写陋室环境清净淡雅,你喜欢这样的居室环境吗,为什么?喜欢 因为这样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和思想品质有极大影响。14 .本文作者结交的朋友都是“鸿儒”,你喜欢结交什么样的朋友,为什么?正直、善良、上进的

21、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对我们的成长有益。15 .请谈谈你对本文开篇的看法?本文开篇连用两个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斯是陋室并立意于惟吾德馨, 前四句既是形象的比喻以“仙”和“龙”暗喻品德高尚的人,又是事物的类比, 表示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以下文字皆由此发生。16 .请就本文对陋室的描写从内容或写法上写一段评注性文字。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以景色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见 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表达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描写 处处紧扣“惟吾德馨” 一句来写,既为全文主旨“惟吾德馨”作证,又为本文结 尾“何陋之有”张目。

22、六、对联1 .琴棋书画 般般皆雅致春夏秋冬 季季有闲情2 .志雅趣雅陋室雅才高艺高品德高陋室铭中考题汇编(一)2008济宁市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论语)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谈笑有鸿儒鸿儒9 .翻译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

23、室,惟吾德馨。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 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 3分)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 .选文的作者是 代。 (2分)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有仙则名(

24、)斯是陋室()谈笑有鸿儒()无丝竹之乱耳( )8 .下列各组加点享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斯是陋室大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 .翻译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 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2008年厦门市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

25、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日:“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日:“何谓也?”子 日:“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 慎其所与处者焉。”14 .衅惮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16 .将下列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7 .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 中提到

26、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2分)(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 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 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 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2008重庆市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 9-12题。(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

27、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叫素琴,阅金经()(4)无丝打之乱耳()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11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 “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 情趣之高雅。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

28、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 (4分)_2008济宁市答案:8.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无法忍受。9.答案: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倾听、思考、记忆11 .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答案:6.唐 刘禹锡 (2分)7.出名 这 学识渊博的人 奏乐的声音 (4分,每空1分)8. C (3分)9.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2008年厦门市14. (

29、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博学的人使身体劳累所以,因此15. (2分) D16. (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17(1) (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2) (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 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

30、格的自我完善。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 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 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2008重庆市答案:9. (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 “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10. (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 )(2)苔痕

31、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群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 )11. D (“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 进步。示例: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陋室铭中考试题汇编(二)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这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解释下例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仙则名()(2)谈笑

32、有鸿儒(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3、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 业的远大志向。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5、下面对选文内

33、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 “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 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 就不陋。6、作批注是学习古诗文的一种好方法。请仿照句的批注,任选一个角度为句在括 号内作批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名人高雅居室衬托自己居室的高雅)。孔子云:何陋之有?7、“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 经常用“座右铭

34、”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 面的“座右铭”。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 (4分)二、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楼,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 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 知也。问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不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郊击 游筑书巢)注释:楼:du,木柜、木匣,这里

35、指书橱。觌:d相见。10 .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11 .翻译下面句子。(4分)(1)孔子云:何陋之有?”(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 .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 ",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 文中的:, ”来表达。三、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36、13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谈笑有鸿儒鸿儒人不堪其忧不堪14 翻译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5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四、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云:”何陋之有?”6 .选文的作者是代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有仙则名()斯是陋室()谈笑有鸿儒(8 .下列各组加点享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斯是陋室大将降大任于是人 B.无案牍之劳形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D.可以调素琴9 .翻译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

37、,草色入帘青。(2)孔子云:”何陋之有? 。(2 分)无丝竹之乱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皆以美于徐公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 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五.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14-17题(14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 不知其人,视其友。” 故曰:“与

38、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 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 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注释“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益:长进。损:减损。贤己者: 比自己贤良的人。说:谈论。视:看,比照。化:融和。鲍鱼之肆:卖咸鱼 的店铺。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谈笑有鸿儒 无案牍之劳形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 .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 乙段”则商也日益” 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日:A.太阳 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

39、天地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_ 17.简答题:(5分)(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 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 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六、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40、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丝竹之乱耳()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 “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 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41、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12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 (4分)七、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二)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16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名:(2)惟吾德馨 德馨: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

42、8 .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周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19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 3分)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3题。(一)(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日:“环堵萧然,不

43、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 融然。 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 弦徽不具,每期酒之套。则抚而和之,日:“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 书)注:适:满足。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畜:同“蓄”。 徽:系琴弦的绳子。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乙)山不在高,有

44、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一8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以:期:劳:之:9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刘禹锡陋室铭 AB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安乐)博学善属文A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无案牍之劳形劳其筋骨,饿具体肤(生于忧患,死于弦徽不具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5.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表现刘禹锡的安贫乐道, 志趣高洁;乙文主要表现陶渊明的“颖脱不羁,10 .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 乙段文字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2分)11 .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

45、和志趣,试加以概括。(3分)任真自得”。B .甲文列举“诸葛庐”、“子云亭”并引用孔子的话,其目的在于强调“陋室”不陋。C .乙文用简练生动的语言描写陶渊明,人物形象鲜明突出,跃然纸上。D .甲文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和乙文中的“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分别写出刘禹锡与陶渊明居所的萧条冷落。九、(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 4-7题。6 .用现代汉语写出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其亲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7 .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乙文中陶渊明的“琴中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 ?(3分)十、(一)(12 分)

46、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有仙则名.(2)谈笑有河儒(3)无丝竹之乱耳(4)无案牍这劳形.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孔子云:“何陋之有。" 2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 是,2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赏析有循毋.的一项是()。(2分)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表现了作者希望为国效力、建功立 业的远大志向。R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G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写出了作者生活情趣的

47、高雅。D文章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H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10题。(一)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有仙则名.名:名气B、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香气C、谈笑有鸿便,往来无白丁 鸿儒:博学的人D、无案牍之劳形劳形:身体劳累6、作者笔下的居室宁静、雅致。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调素琴,阅金经”展示给你的画面。(4分)答:十二、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共42分)(一)(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

48、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要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 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 随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谈笑有鸿彳(博学的人)B .可爱者甚蕃.(多)C .陶后虾有闻(少)D .宜乎众矣(适宜)10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1 .简要回答问题。(1)(1)甲文中统领全文、表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2)(2)(2)乙文中多次提到菊和牡丹.这样写的作用是 12

49、.甲文先说“斯是陋室”,结尾又说“何陋之有”,是否自相矛盾?请简要分析。(3分)1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表现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乙文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B .甲乙两文都是托物言志的名篇,文字优美,意味深远。C . “铭”和“说”都是古代文体,“铭”侧重于议论,“说”侧重于叙事。D .甲文句式整齐,对仗工整;乙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十三、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 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50、。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8、翻译下面句子。(6分)(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答(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9、这段文字从哪几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10、文中写到哪三位古人?为彳f么要写这三位古人? (5分)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16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1)有仙则名 名:(2)惟吾德馨 德馨:17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18 .用陋室铭中的句

51、子填空。(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周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二句,极交友之妙境。19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 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 3分)十四、阅读下文,完成8-10题。(15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曰:“何陋之有?唐刘禹锡十五、阅读下面甲北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予云:”何陋之有?”乙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52、?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1分)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1)无案牍之荧形()(2) 强斯人,吾谁与归()(3)孔子云:何陋之.有()(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13 .翻译句子。(6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14 .批注是一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请参考下面示例,在乙文三个画线句子中

53、选择其中一句进行批注。(3分): 示例:甲文读书批注卡作者刘禹锡内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批注一 “上” 一 “入”,灵活机动,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环境 雅致、闲适、清静的特点。乙文读书批注卡作者刘禹锡内容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批注十六、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6 .选文的作者是 代。(2分)7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有仙则名()斯是陋室()谈笑有鸿儒()无丝竹之乱耳( )8 .下列各组加点享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斯是陋室大将降大任于是人B.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9

54、.翻译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 .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 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十七、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 不愚。”(论语)子曰:“贤哉,回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 哉,回也!”(论语)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谈笑有鸿儒鸿儒人不堪其忧不堪9 .翻译下列句子。(4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十八、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 9-12题。(15分)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别名。孔子云:何陋之有 ?9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谈笑有鸿.儒()(3)可以叫素琴,阅金经()(4)无丝打之乱耳()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