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教案_第1页
《回声》教案_第2页
《回声》教案_第3页
《回声》教案_第4页
《回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课回声(二课时)教学内容:一、聆听:回声、羊肠小道二、歌曲:友谊的回声、山谷静悄悄三、音乐知识:力度记号教学目标:一、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了幻想与乐趣。本课 的四首作品正是反映了音乐与自然的这一主题。让我们在音乐的感悟下去探索、 去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吧。二、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力度记号:f f、P P,并进行情景创作活动。教学重难点:一、能正确歌唱本课中两首歌曲,掌握曲中的难点。二、能理解并掌握本课中的音乐知识。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聆听回声1 1欣赏回声设问:你听听这支歌讲些什么?这支歌的歌名叫什么?2.2. 介绍回声是一首无伴奏合唱的世界名曲,从 1616

2、 世纪至今仍是一首经 典的合唱曲目。3 3复听回声;边听边看教材中的歌词,听了这首歌使你联想起什么 ?4.4.师生议论。5 5我们来做回声的游戏。(1)(1) 介绍方法:刚才这支歌表演是采用一支小型合唱组( (几个人) )间隔一小节追 随一支大型合唱组,形成声音力度强弱的对比,表现出回声的效果。我们也学着做一下,我们全班 4545 人对 5 5 人。5 5 人模仿 4545 人发出的声音:“噢”“噢”。(2)(2) 各组自己设计语言,做回声游戏。6 6选一组做得效果最佳的表演。7 7小结:我们自己做了“回声”的实验。在音乐标记中“ f f ”代表强,“p p ”代表弱,它是意大利文强与弱的第一

3、个 字母。二、表演友谊的回声1.1. 刚才我们做了“回声”的游戏,再听一首歌曲一一友谊的回声。2.2. 讨论歌曲内容:为什么称“友谊的回声”。3.3. 学唱曲调:(1)(1) 教师示范曲调,要求学生仔细听并手划指挥图式。(2)(2)先学习四行谱:前面 8 8 小节大家自学。接下去部分由教师唱。自学的时 候一定要用 2/42/4 拍指挥图式一边划拍,一边轻轻的唱谱把音高与节奏唱准。(3)(3)师生接唱四行歌谱:即学生唱前 8 8 小节,教师接唱后面的 1616 个小节( (教师 后面的1616 小节大量是切分节奏,所以学生有困难,通过教师范唱学生听唱逐步 解法) )。师生交换接唱学生完整唱第一乐

4、段的四行谱。4 4学生自学第二乐段( (最后的 1414 小节歌谱) )。5 5完整唱全曲。中间部分的,要表现出回声的效果。6 6教师要指导学生唱好歌曲的意境,把作品所描绘的景色表现出来,歌唱时 脑海中要有画面。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音乐知识:力度记号 f f、p p 教学基本要求1 1力度是音乐情绪的重要手段之一,力度记号是记录力度强度的标记2 2课文第 4141 页三幅画,从人数的对比上可以看出力度的表现要求越来越高第一幅图:一人与众人,很显然,若以同样力度起唱,他们的音量对比是p-fp-f。第二幅图:一人与三人,虽然在力度上可能有些差别,但要表现p-fp-f,必需作些技术上的处理。第三幅

5、图:一人对一人,那就必需在声音技术上作精心的处理,才能做到 f-pf-p 的要求的效果。3 3这幅图的力度效果练习,是一个由能自然到人为加工的过程, 让学生对力 度记号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二、聆听羊肠小道1 1音乐导入:听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播放羊肠小道的引子部分的驴叫。2 2介绍作品名称及组曲大峡谷组曲。3.3. 欣赏乐曲的第一部分。提示:这一部分你能听出驴叫声及驴子在山谷的羊肠小道上上山下山的走路 声。设问:在这一段音乐中你能想象旅游者骑着毛驴的情景吗 ?边听讲边编一个 小故事,这一段主奏的乐器叫什么名称?4.4. 谁能讲讲你从音乐中听的故事?5.5. 欣赏乐曲第二部分。提示:如

6、果说第一部分主要是描写驴子的,那么这一部分主要描写的是什么? 你能想像吗?6.6. 师生讨论。7.7. 复听第一与第二部分。提示:两部分连起来欣赏故事就较完整了,你能编出来吗 ?8.8. 完整欣赏全曲。9.9. 小结:山谷里的景色真美啊!大自然真美啊!三、表演山谷静悄悄教学基本要求1.1.情景导入:山谷里有声音就会产生回声,没有声音的时候是怎样的呢? ?山 谷里有什么景色呢?2.2.聆听范唱第一乐段。3 3师生讨论:山谷有雾,有花,有小白兔,所以没有声音,静悄悄的。4 4再听听有什么声音。一一范唱第二乐段,5.5.“叮咚叮咚”是什么声音?6 6学唱歌谱。先唱第一乐段。前 4 4 小节和第 7

7、7、8 8 小节学生唱,中间第 5 5、6 6 小节教师 接唱。要求划 4/44/4 拍指挥图式。谁能完整唱第一部分的站起来唱!注意八分休止符。(2)(2) 第二乐段各人自学,注意八分休止符、附点四分音符、顿音记号。(3)(3) 讲解渐强、减弱()记号(4)(4) 完整唱歌谱。注意前奏与问奏,进入要整齐,边唱曲调边划 4/44/4 指挥图式,注意各种记号。( (教师的伴奏要优美、动听、和声配备要简洁明快。) )7.7.完整听一遍范唱:你能想像歌中的意境吗 ?8 8带着你想像的意境,有感情地表演山谷静悄悄。第八课童心(二课时)教学内容:一、歌曲荡秋千、小孩世界二、聆听:山童、真善美的小世界教学目

8、标:一、童心与童趣是连在一起的,他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我们要珍惜这有限 而宝贵的“小孩世界”,使其如春天一样充满生机。让我们尽情地歌唱这充满朝 气、欢乐的时刻。教学重难点:正确歌唱本课中的两首歌曲,掌握其难点和情绪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山童1 1合唱曲山童是近年来创作作品中较优秀的作品之一, 音调民族风格浓 郁,歌词充满童趣,形象生动,内容带陈述性,层层深入,很受听众喜欢。2 2这首合唱曲较长,有条件的学校在欣赏时最好能把谱输入电脑,上课时随 录音放映,学生看着歌谱能了解内容,欣赏才能有效果。至少把歌谱能抄出来供 学生了解。3 3有时间最好能欣赏两次:第一次了解一下表现的

9、内容,第二次从音乐中领 悟山童在山间的活动,从而获得主题一一童年多美好的意境。二、表演荡秋千1.1.荡秋千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很有乐趣的休闲活动,儿童特别爱玩。 贵州的仡佬族儿歌中的玩荡秋千是多么有趣!2 2听范唱,唱一遍歌,唱一遍曲。设问你能听出这里有几句是重复的乐句。3 3学唱第一乐段曲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1 1)提示:这是一首欢乐的歌曲,速度应该稍快,但在开始学唱曲调时,可放慢速度。另外学唱曲调必需要打拍子或划2/42/4 拍指挥图。(2 2)难点与重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 ”、 “”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4 4学唱第二乐段曲调。学生自

10、学。5 5用稍快的速度流畅地唱全曲。6 6欢快地表现儿童们在荡秋千时高兴玩耍的情景,有感情地表演荡秋千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聆听真善美的小世界1 1介绍迪斯尼乐园的背景。如有录像片、 VCDVCD 音像资料插放,学生更为欢 迎。2 2欣赏全歌:边听边划 2/42/4 拍指挥图式。设问:你能听清楚歌词的内容吗?你能区分歌曲的段落吗?为什么?3.3.师生讨论。4 4复听全歌。要求:选择两件打击乐器,当你听到音乐转入第二乐段时, 换一件打击乐器 伴奏。(也可设计两个动作,表示乐段的区分。)5.5. 再欣赏全歌。要求:可以边听边哼;可以边听边选择自己喜爱的角色,如唐老鸭、米老鼠、 白雪公主(教师准备些

11、头饰、面具等道具供学生选择)随音乐的节拍跳自己 设计的舞步,把我们教室想像是一个迪斯尼乐园,大家尽情地玩吧。 (对音乐的 分乐段,要用不同的动作能表现出来。)6.6. 小结:童心在小世界里尽情地抒发吧!二、表演小孩世界1 1这是一首富有童趣想像的歌曲。内容似乎有些异想天开,但是这就是儿童 的丰富的想像力。2 2歌曲的识谱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读谱解决。 学唱曲调还是分两个乐段 分别学唱为宜。在学唱曲调前范唱是不能缺少的环节,完整的有感情的范唱能激 发学生学唱的欲望,给学生一个完整的音乐形象。3 3第一乐段的识谱教学有这样难点:(1)(1) 附点节奏,这首歌的附点节奏很多,很重要,它能形象地表现儿童欢快 的性格。(2)(2) 第四乐句的四级分解和弦的音准,要进行指导唱准。(3)(3) 2/42/4 拍的节拍感,要求学生一定要划指挥图式,突出强弱,唱好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