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课 走向世界的日本课标要求 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 1889 年日本帝国宪法的制定和特点:崛起为东方强国,开始实现“富国强兵”。2、明确明治维新各项改革措施内容、特点及影响废除不平等条约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对朝鲜的侵略;对台湾的侵略。(二)过程与方法: 1、日本为什么能崛起为东方强国以及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与明治维新之间的关系。 2、探究近代日本政治、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对日本和亚洲各国产生的影响。3、通过历史的横向和纵向联系,讲日本的1889 年宪法与德意志帝国宪法进行比较。并且通过日本崛起的原因和发展道路作为中国崛起的一面历史的镜子以达到 “
2、以史为鉴, 面向 未来”的教育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1889 年日本宪法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但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2、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了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高低,对外侵略扩张是近代日本一项长 期的国策,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889 年日本宪法制订的背景、内容;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对外侵略扩 张的过程。难点: 1889 年日本宪法的特点、影响。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近代日本社会的发展情况: 1889 年日本宪法, 崛起为东 方强国和踏上对外扩张之路。 首先要明确, 这些变化是在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
3、路 的前提下发生的, 是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它展现了进入近代的日本在政治体制、国际地位以及对外政策方面的发展情况。由于这一课要求学生分析理解的内容较多, 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补充一些图表和文字材料, 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 便于学生 的分析和理解。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 采用谈话导入法:海内外人士热议中国改革开放 30 年2 0 0 7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高达 2 4.6 6 万亿元一一这个数字是 1 9 7 8 年的6 7倍。人均 GDP 则由 3 8 1 元升为 1 8 6 6 5 元,是 1 9 7 8年的 4 9倍;中国国内 生产总值占全球的比重由 1 9 7
4、 8年的 1%上升到 2 0 0 7年的 5%以上“1978年前,中国几乎没有自己完整的汽车工业,但现在,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 量已近千万辆。”上汽集团副总裁丁磊感慨,“这个速度,在传统的发展模式下根本无法 想象。”教师:就在中国现代化取得成就的过程中,不时会传出欧美国家发出的“中国威胁论” 的叫嚣。那么中国在崛起后将以怎样的面貌融入世界呢?让我们从历史中吸取一些智慧吧!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那么, 日本是以怎样的面目走向世界的 呢?由此导入新课学习。一、 1889 年日本宪法:1、背景: 19 世纪 80 年代日本国内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1) 农民:负担沉重,发动暴动;
5、(2) 中小地主和中小资产阶级:发动“自由民权运动”时间: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内容:开设民选议会、实行君主立宪、减轻地税、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影响:运动范围遍及全国,推动明治领导人进行政治改革。【备课资料 1】日本“自由民权运动”运动的展开1873 年因征韩论失势而下野的板垣退助,与后藤象二郎、江藤新平及副岛种臣等 人在 1874 年成立爱国公党并且向政府左院提交民撰议院设立建白书,及后在高知成立 立志社。 1875 年,虽然在全国也成立了爱国社,但后来因板桓在大阪会议后复归参议 及资金困难,不久解散。江藤在递交建白书后,他发起了佐贺之乱(1874 年)。当知道江藤被判处死刑后,士族多对政府抱有反
6、感,而当时的自由民权运动就是建基于这个 情况上, 与武力闘争只有很少的分别。 但是, 以武力进行对抗的士族动乱的西南战争(1877 年 )最终平息了,而当时籍着西南战争发动叛乱的立志社,最终也在立志社之狱事 件中,其干部被逮捕了。运动的进展1878 年,爱国社再次复苏; 1880 年,在第四次大会中成立了国会期成同盟,并向 政府多次提出开设国会的诉求。在提倡地租改正的主张上,该运动除了渗透至不满 的士族外,也渗透至农村,特别是当时各地的农村指导层正背负着地租的重压。因此, 运动开始演变成全国民性的运动。在这时,以不平士族阶层为中心所进行的运动称 士族民权 ,以农村指导层为中心 的则称为 豪农民
7、权 。除此之外,都市中的资产阶级,草根阶层,以至博徒人士等也对 当时的政府抱有各式各样的批判立场,并加入至该运动中。私拟宪法在国会期成同盟提倡国约宪法论的前提下,该会决议会员自行撰写宪法;并在翌 年 1881 年之前,把自己所写成的草案带来交换浏览。于是撰写宪法的小组诞生,并由 植木枝盛及交询社 ( 与庆应义塾有关的组织 )等人负责撰写宪法私案。1968 年,在东京多摩的一农家仓库内发现了有名的“五日市宪法”。此发现可见当时民权运动在各地 情势之高涨及其思想之深刻。明治十四年政变与成立政党面对民权运动的高涨,政府以颁布谗谤律,新闻纸条例 (1875 年 )及集会条令等法 令进行言论弹压来加以对
8、抗。参议大隈重信虽然在政府内倡导开设国会,但在 1881 年 发生了明治十四年政变,大隈因伊藤博文的缘故而被罢免。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认识 到开设国会的必要性, 为了避开对政府的批评, 政府借明治天皇颁下 “国会开设敕谕” , 承诺在 10 年后开设国会。自此,开设国会的时间表得以具体落实;但实际上,政府以 为 10 年后该运动便会冷却下来。其后,国会期成同盟在第三次大会出决议成立自由党,而因政变下野的大隈在翌 年自行创立立宪改进党并就任该党总理。自明治十四年政变,在政府内以大隈为首同情自由民权运动的激进派被赶走,政 府得以成功巩固以伊藤为中心的体制,结果,准备了对该运动进行较为强硬弹压的环 境
9、。激化事件自由党为开设国会进行政党准备化。但是,因松方财政等政策加深了农民的贫穷 而引起不满, 致发生了一些激化事件。 1884 年, 自加波山事件发生起自由党就解散了; 同年年尾立宪改进党的大隈退党,实际即解散了该党。在秩父事件中,政府更出动军 队镇压农民。大同团结运动以后其后 1886 年,由星亨等人发起了大同团结运动,把民权运动再推上高潮,而中江 兆民及德富苏峰的思想更见活跃。翌年,井上馨以欧化主义为基础的外交政策引发了 三大事件建白运动,该运动并向政府要求转换外交政策,言论集会自由及减轻地租。 对此,政府制定了新的保安条例及让大隈入阁成为外相以缓和运动。 1889 年,大日本 帝国宪法
10、制定完成。翌年 1890 年,政府实行了第一次国会选举,帝国议会正式开设。 此后,政府与政党之间的对立被带至议会。但是,大日本帝国宪法把臣民的权利定义为是由天皇赐给臣民的“恩惠的权利”,并限制在法律之规限内,务求达至安宁秩序自由民权运动的真正成功,要待至日本 国宪法施行后才得以实现。该宪法把这些权利限定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基本人权。换言 之,即使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是最先进的内容,也未能实现自由民权运动的真意。一 直至驻日盟军总司令实行民主化政策实施后,自由民权运动的成果才得以一一实现。2、制定: 1882 伊藤博文等人遍访欧美各国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最终选中 了普鲁士宪法作为范本, 认为
11、普鲁士宪法最合日本国情, 并吸取了俾斯麦关于把宪法变成专 制统治外衣的经验,1889 年 2 月日本政府以天皇的名义颁布了“御赐”的日本帝国宪法【资料回放】 伊藤博文选择德国作为制定宪法的模范国。1 8 8 2 年,伊藤博文来到德国, 花了一年多时间学习德国的宪法制定经验。他向宪法权威学者格奈斯特学习宪法,格奈斯特派助手毛斯每周三次为他讲解宪法。在维也纳大学, 斯坦因教授为他讲解了英、法、德政体的沿革。8月的一天,德国皇帝威廉一世接见了伊藤博文,他对伊藤说:“从日本天皇的利益出发,召开国会并不值得庆贺。 ”“即使迫不得已召开国会, 也不必在宪法中规定政府预算须经 国会批准, 伊藤先生应该设法解
12、决万一国会不批准预算时的周全之策。 ”伊藤博文大有所悟,威廉一世的观点直接影响到日本宪法的一些原则。大国崛起3、内容:对象职权特点天皇拥有批准法律、任免大臣、召集和解散议会、神圣不可侵犯, 享有绝对宣战、媾和及统帅军队等权力;颁布具有法律效 力的“赦令”即臣民, 享有法律范围内的言论、 通信、出版、的权力;权力受限, 但使人民获得国民集会和结社的自由。一些基本权利分贵族院和众议院。贵族院由皇族和华族组贵族院是特权阶层的代议会成;众议院由纳税人选举产生,有权批准财政预表机关,而众议院无独立的立算。议会权力有限,但可参与制定法律。法权。内阁内阁大臣辅佐天皇行使权力,只对天皇负责;(内阁中的陆海军大
13、臣需由现役大将或中将担任,他们有权直接上奏天皇,这使军部可以独霸这一行政机关枢密院职,也可采取必要手段来搞垮它不满意的内阁, 这是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的元老重臣, 对国家政策有很大的影响天皇的最高顾问, 也是国家最高决策机关4、特点: 天皇的权利得到加强,内阁只对天皇负责5、影响:(1)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 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2)承认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3)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实质上确立了天皇专制,具有浓厚的封建性。二、崛起为东方强国:1、有利条件:(
14、1)国际: 19 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忙于侵略分割中国;(2)国内:明治维新消除了封建割据势力,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加紧推行改革,大力发展资本主义。力。2、表现:(1)经济上, 19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已经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以钢铁和机器制 造为代表的重工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体系开始确立;(2)军事上,建立了一支现代化的军队;(3)对外关系上,废除了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备课资料 2】日本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过程 戊辰战争结束后,修改条约是摆在维新志士面前的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如果这个目的没有达到,就等于 “维新宏业”的另一半一一民族独立尚未完成。明治政府
15、决定通过外 交途径,以修改条约的方式完成民族独立的任务。大致经过如下:(1) 1871 年岩仓使团出使美欧,其任之一,就是与各缔约国进行预备谈判,以阐明日本 政府在修约问题上的立场和愿望, 并探索修约的具体途径。 但他们此行屡遭挫折, 最终放弃 修约与预备谈判的任务,带着“内治优先”的思想回到日本。(2) 到 19 世纪 70 年代后半期,日本国内情况和国际关系都发生了新变化。国内通过改革,国力增强; 国际上对日缔约国的协同一致原则发生了破绽。 这种新形势, 给日本修约增强了 迫切感,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大藏卿大隈重信提出在如果全面收回国权有困难, 可否先 收回税权的建议,1875 年寺岛
16、宗则外务卿根据国际关系上的新征兆,训令驻英、 美、法、俄、德使节,就收回税权问题与驻国政府开始谈判。直到1878 年 7 月 25 日,才与美签订吉田、埃瓦茨条约。而英、法、德三国,坚决拒绝日本的提议。后来,因为发生了哈特利事件和 赫斯塔利亚事件,收回税权谈判不了了之。(3) 在收回税权谈判失败后,便改变外交战术,把修改条约的重点,从税权转移到法权, 在税权问题上,只提修改海关税率。井上馨外务卿根据新战术,与各国重开谈判。这时期,井上馨开展“鹿鸣馆外交”,在和欧美列强进行了长达8 年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后,仍以失败告终。(4)19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国际形势又出现新变化,英俄矛盾尖
17、锐,几乎达到白热 化的程度, 这又给日本修约提供了有利条件。 大隈重信接任外务卿后, 决心在修约方面建功 立勋。他采用“强硬政略”作为修约的基本方针。在交涉方法上,采取了分别与各国谈判的 方式,以便利用英俄矛盾。谈判开始后英国对大隈方案不满,但美国、德国和俄国于 1889 年都先后在修改条约上签字。英国也不得不让步,在 8 月间与日本达成协议。但到 10 月,大隈被炸伤,修约谈判再次中止。(5)1889 年,山县有朋任首相,青木周藏任外相。山县确定的本届内阁的任务是:在务 必完成修约的同时,推行向朝鲜扩张的政策。据此方针,青木提出青木备忘录,又经过 三年多的谈判,于1894 年 7 月 16
18、日,签订日英新约,根据此约,日本大致摘掉了脖子上 的不平等条约。三、踏上对外扩张之路:1、对外扩张的野心: 由来已久(1)明治政权成立之初,天皇就宣称“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 。(2)明治维新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的军事实力不断壮大,侵略野心迅速膨胀,很 快走上了侵略亚洲邻国的道路。 ( 参见教材中的引言 )(3)“大陆政策” ,它确定了日本侵略的五个步骤:第一步征服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 朝鲜,第三步征服中国的满蒙地区,第四步征服中国内地,第五步征服世界。2、对外扩张的表现:(1)对朝鲜的侵略:11876 年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 :内容:朝日建交, 否定中朝宗属关系, 向日本开放釜
19、山等通商口岸; 日本获得领事裁判 权等不平等特权。影响:日本首先打开了朝鲜的门户,使朝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21904 年,日俄战争后, 日本得到了在朝鲜的驻兵权, 使朝鲜由中国的藩属国变成中日 两国的共同保护国。【备课资料 3】日本吞并朝鲜过程明治维新后, 征服朝鲜成为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的既定国策。 早在明治 元年 (1 868 年),以木户孝允等人为核心的明治官僚曾策谋征韩(朝鲜),明治二年 (186 9 年),木户等人制订了征韩的具体方案,到明治六年(1873 年 ),征韩浪潮勃兴。1875 年,日本舰艇 “云扬号 ”闯进朝鲜江华湾, 炮轰江华岛, 制造 “云扬号事件 ”(亦称 “
20、江华岛事件 ”,)揭开了近代史上日本侵略朝鲜的序幕。1876 年 2 月,日本迫使朝鲜 签订不平等 的日朝修好条则 (亦称“江华条约 ”,)打开了朝鲜的国门。 7 月,日 本派军舰到朝鲜,又 强行缔结了 日朝修好条规附录 和日朝贸易规则 。从此, 日本商品无限制地输入朝鲜, 日本加速了侵略和控制朝鲜的步伐。1894 1895 年,日 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通过 “马关条约 ”,切断朝鲜封建王朝与中国清 王朝的宗属关 系,名义上宣布 “朝鲜国确为完全无缺之独立自主 ,”实际上加紧向朝鲜进行政 治、 经济、军事、外交的全面渗透,企图控制朝鲜,将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和控制,受到沙俄的
21、对抗。沙俄为在远东扩张领土和占有商品 市场, 力图独霸中国东北和朝鲜。日、俄的争夺愈演愈烈,最后导致日俄战争爆发。1904 年 2 月 8日日俄战争爆发。 战场主要在中国领土上。 2 月 10 日,日本明治天皇 在对俄宣战诏书中声称: “韩国之存亡, 实为(日本)帝国安危所系 ;”“若满洲(中国东北)归俄国领有, 则韩国之保障安全 将无由维持 ,” 道破了日本独霸朝鲜的野心。 日本在对俄开战同时,派兵进驻朝鲜,占领汉 城。2 月23 日,日本以韩日同盟为借口, 威逼朝鲜政府签订日韩议定书 。其主要内容是: 朝鲜承认日本在朝拥有军事行动自由权; 日本有权干涉朝鲜内政; 未经日本同意, 朝鲜不得
22、同第三国签订与前述内容相悖的任何条约。同年 8 月 22 日,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第一个 韩日协约。协约使朝鲜的财政、 外交大权 实际上落入日本人之手。 1905 年 11 月 9 日,日本特使伊藤博文赶赴汉城,逼迫韩国表态。11月 18 日,韩国被迫签订 日韩保护协约 。1907 年 7 月,日本又迫使朝鲜与之签署了第二个和 第三个韩日协约 (分别又称为乙巳保护条约和丁未七款条约)。依照条约,朝鲜内政、外交大权均直接由日本人负责,各国外交官员均须从朝鲜撤离,日本在汉城设立 “总 督府 ”等等。1910 年 8 月 22 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鲜政府签订 日韩合并条约 。条约的签署标 志着日
23、本正式吞并朝鲜, 朝鲜终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日韩合并条约 全文共 8 条,其主要 内容是:朝鲜将其全部主权永久地让与日本;日本对朝鲜王室给予“尊重 ”; 日本将其控制朝鲜外交大权的 “统监府”改为“总督府 ”,总督直属日本天皇,并由其负责掌管朝鲜的立法、司 法和行政权力。(2)对中国的侵略:1879 年吞并琉球,并改名为冲绳县;【备课资料 4】日本吞并琉球群岛始末琉球群岛暨历史上的琉球王国 。它位于日本九州鹿儿岛和我国台湾岛之间 ,象一串串明 珠镶嵌在蓝色的海洋上 ,它原属于具有千年历史的琉球王国 。中国史书上最早把这里称为 “流 虬”,意为该群岛漂浮于大海之上,有如虬龙。“琉球”一词,按汉
24、语语意,“琉”的意思 是指“石之有光者”;而“球”的意思是指“磨圆的美玉”。琉球即指这一串岛屿宛如发光 的美玉。明洪武五年 (1372 年 ),琉球国与中国建立了正式的宗藩关系,把琉球列为明朝的藩属。 入清以后,琉球国仍奉中国为正朔,国王由中国皇帝册封。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逐渐强 盛,遂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亚洲 ,台湾就成了日本的第一个侵略目标 ,而其前奏就是吞并琉球 。1871 年 11 月,琉球国一渔船在海上遇飓风受损,漂流到了台湾东南的海湾,渔民蹬岸 后与台湾高山族居民发生武装冲突 ,有五十多人遇害 。这一事件原本只涉及中国与琉球国的 双边关系,但日本却借机兴风作浪,以此作为吞并琉球的突破
25、口。为了师出有名, 1872 年 日本片面宣布琉球为日本藩属,并命令琉球进行政治改革。 1873 年日本政府又派外务卿副 岛种臣为特使 ,率员赴华交涉琉球问题 ,硬是把琉球船民被杀一事歪曲为杀害了 “日本人” 。吞并琉球进而侵占台湾的罪恶计划进一步付诸实施。 1874 年春,日本政府悍然派军三 千多人在台湾琅峤登陆。请政府为避免与日本发生战争,只发出了软弱的抗议照会,并要求 列 强主持公道,出面调停,迫使日本撤军。由于侵台日军无法在军事上取得完全的胜利, 又派外交使节来华交涉,军事外交双管齐下,威胁、恫吓、欺骗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最 后在 英国驻华公使威妥玛的斡旋之下,订立了中日北京专条,规
26、定:日本军队立即撤 出台湾,中国赔偿日本白银 50 万两。由于清政府官员的昏庸愚昧,竟在条约中承认,台湾 高山族人曾将“日本国属民妄为加害” ,日本此次侵台是所谓“保民义举” 。这就为日本进 一步吞并琉球获取了所谓条约依据。中日北京专条签定后,日本吞并琉球的杀机毕露。 1875 年日本先是派内务大臣赴 琉球,逼迫琉球断绝与中国的藩属关系。遭拒绝后,又公然派军队侵占琉球,使之置于日本 防卫体系 。接着向琉球发布最后通牒 :不准接受中国册封 ;撤消福州琉球馆 ;禁止入贡中国, 琉球今后与中国的贸易和交涉均由日本外务省管辖 。日本政府这一加强琉球属国化的命令宣 布后,琉球举国震惊,琉球国王曾派员赴日
27、陈述不能停止进贡中国的理由,又派员来华请求 清政府援救。但李鸿章恐开边衅,不敢对日持强硬态度, 在致中国驻日公使何如璋的信中说 什么“中国受琉球朝贡, 本无大利若再以威力相角 ,争小国区区之贡,务虚名而勤远略, 非惟无暇,亦且无谓” 。李鸿章仅仅希望通过外交途径与日本辩明琉球归属问题,当然只是 幻想。日本政府看准请政府的软弱可欺,遂于1879 年 3 月派兵武力“接收”琉球王居住的首里城,掳琉球国王和王子至东京,改琉球国为冲绳县。日本政府造成了这一既成事实后,清 政府虽始终未予承认,但亦无可奈何,只有听之任之了,曾隶属中国五百多年的琉球国就这 样被日本吞并了。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军进
28、占了琉球岛,约定由中美两国共同托管。只可惜当时 中国受内战影响,国民政府无力派兵接管,中国因此丧失了收复琉球群岛的最佳时机。1972 年美国将琉球归还日本时,遭到琉球人的强烈反对。他们“聚哭于闹市” ,连夜集会向美、日抗议 ,数度组团到台湾向蒋介石哭诉 、陈情。代表团用汉语恳请蒋总统看在同是 “一家人” 的份上,在联合国仗义直言,准许琉球独立或并入中国版图。但迫于美国的压力,自身尚且 不保的蒋介石在此事上还能有什么作为呢?就这样 ,琉球被正式划入了日本的版图 。现在琉 球群岛上的居民,虽然属于日本公民,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他们的风俗习惯 与日本文化有明显不同。美国的观点二战期间,
29、1943 年 11 月在开罗会议上,中美交涉琉球问题,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同意 “琉球由国际托管, 由中美共同管理 。”1945 年日本投降, 无条件接收 开罗宣言和波斯坦和约 ,根据此约 “日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岛 ,” 其它武力吞并的领土必须放弃,但 战后此二地均为美军占领,虽然美国 “不承认二群岛主权归属日本 ”, 但也没有交给中国。 19 47 年 4月联合国关于前日本委任统治岛屿的协定,把这两块 “主权未定 ”之地交给美国 “托管”。冷战结束后, 美国不支持琉球复国运动。 把一些琉球民运分子教给日本处理与日本联手 打击琉球爱国人士 .使琉球国的部分精英流亡海沦落为美国人所说
30、的 恐怖分子 ,这使他们彻底看清楚美国的本质, 但琉球人复国之心仍然不减, 他们都转而希望中国能够强大起来帮 助琉球复国 . 但随着日本的同化与在国际上孤立的地位,琉球复国运动已经日况西下了!侵略台湾: 1874 年,日本借口有遇海难的琉球水手在台湾被杀,派军侵入台湾,遭 台湾人民英勇抵抗;1895 年,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打败清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占台 湾和澎湖列岛,获得两亿多两白银的赔款。日本如何使用中日甲午战后中国的赔款 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给日本的赔款按当时日元计算,加上利息,共计 3.6 亿日元,这 相当于当时日本 4 年的国家预算额,它是按照军事费用 84.7%,皇室费
31、用 5.5 % ,教育基金 2. 8%及其他部分来分配的。 这笔赔款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壮大了日本的军事实力、 巩固了 天皇制、发展了教育,在促进日本社会发展的同时,又促使其进一步加紧侵略扩张。31900 年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日军占了八国联军总人数的大部分。【合作探究 1】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比较相同之处: (1) 都是在西方列强入侵、殖民地的危险加剧,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背景下, 为摆脱困境而实施的变革。 (2) 都是在封建社会的基础上,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在短 时期内移植西方的大机器工业,从办军事工业入手,逐渐扩展到民用工业。不同之处: (1) 虽然洋务运动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内
32、容,但就其倡导者来说,是 在列强大炮的轰击下, 不得已而为之, 在他们的思想深处仍具有强烈的排外性, 曾国藩、左 宗棠和李鸿章等人虽有抵御外侮的要求, 但却没有林则徐、 魏源那样的反侵略决心。 在办洋 务的过程中, 仍寄希望于列强, 在实践中必然执行一条对外妥协之道。 日本明治维新的目的 是摧毁幕府为代表的封建势力, 使日本摆脱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危机, 走资本主义道路。 在“东 洋道德、西洋艺术”思想的指导下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2) 洋务运动走的是一条与封建势 力、外国资本相勾结的改良之路, 必然失败。 而明治维新所推行的政策如 “奉还版籍” 、“废 藩置县”、“地税改革”等较彻底地打击了封
33、建保守势力,逐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合作探究 2】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不同结果的原因分析 戊戌变法仅是昙花一现,而明治维新则具有里程碑意义。造成结果不同的原因有:(1) 二者所处的时代及所遇的外部阻力不同。明治维新时,资本主义仍处于自由资本主 义阶段, 并且当时西方各大国皆忙于自己的事务, 对日没有一致的政策, 给明治维新提供了 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而戊戌变法时, 资本主义已处于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迫切需要扩大海 外市场和殖民地,再加当时西方列强已形成宰割中国的同盟,所以招致列强的干涉。(2) 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日 本商人、 资本家和新兴地主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而且不断扩大, 他们随着经济力量的增 长,迫切需要政治上的统治地位。 而戊戌变法前,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仅得到初步发展, 力 量薄弱。(3) 群众基础和改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航空技术标准解析的试题及答案
- 高效保持动力 2024年高级审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消防工程常见错误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造师备考心得体会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理论与试题及答案
- 精炼中级会计2025考试试题及答案
- 反复刷题2024年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案例分析与试题及答案
- 动态调整2025年入团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审计师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MOOC 学术英语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 通信原理1抽样定理课件
- 浙江理工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意见表
- 高空坠落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 TCWAN 0027-2022 TCEEIA 584-2022 新能源汽车铝合金电池托盘焊接制造规范
- 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课件
- 《老北京四合院》
- 筋膜间室综合征
- 基于UC3842的反激式开关电源的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