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花犹故里香 故乡的桂花雨说课设计各位评委、 各位老师: 上午好!我是来自武昌区武珞路中学的姜岚,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月是故乡明, 花犹故里香 ”故乡的桂花雨说课稿)( 。一、说教材海峡两岸,往来隔绝,乡情与亲情萦绕着几代人的情怀。台湾女作家琦君以 真挚之情、 素雅之笔书写了许多倾诉乡愁、亲情的感人之作, 故乡的桂花雨 就是她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故乡的桂花雨是鄂教版中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借用王维 的诗句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1、独在异乡为异客:作者琦君童年时生活在浙江省的一个近海县,1949 年 随家人到台湾,后来又到美国定居。一个60多岁的老人,以倒叙手法
2、回忆童年时与母亲在故乡一起摇桂花的情景,那如雨飘落的桂花是留在作者记忆中关于故乡的最美好、 最迷人的一个印象。2、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 ,身在异国他乡的作者, “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 ” , 。可 以说, 桂花、 桂花的香味、一起摇桂花的家人和乡亲,这一切和故乡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3、遥知兄弟登高处:“故乡 ”一词已经暗示学生,这是一篇利用时空交错的技巧、以追述的方式缅怀往事的回忆性散文,回忆由桂花而起,它将牵起学生的思绪,和作者一起踏上芬芳的乡土,分享愉快的童年,体味难忘的乡情。4、遍插茱萸少一人:离乡多年,触景生情, 作
3、者只能通过桂花抒发自己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寄托自己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文章清新自然,感情丰富真挚,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的情感相融。 1二、说教理,说目标教理,(一)教学理念1、感受传统, 吸取文化精萃于漪老师说:“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精华积淀在我们的语言文字中,因此, 它是民族文化的根,是我们民族的命根子。 ”所以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了故乡 的桂花雨的文本价值,引导学生感受、认识、传承民族文化。2、品词析句,感悟人物情感 朱光潜先生曾经说过: “在文字里推敲,骨子里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本文 的教学通过对语言文字重点字词、语段的品悟、推敲和咀嚼,品读出语
4、言的意蕴 和情味, 体会蕴藏的思想感情。 3、读写结合,彰显语文本色 阅读教学中要让写作 “挤 ”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正在成为大家的共识。 我 设计了一个内容, 让学生模仿 “月是故乡明 ”这个句子,以 “( ( )还是故乡的 ) ”的形式,以家乡武汉这个城市有特点的事物为素材,再写两三句。这在提高学生 “能说会写 ”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二)教学目标1、欣赏文章自然委婉的语言,圈点勾画做旁批,并积累好词好句好段。2、把握 “桂花, 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个主旨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概括文意。3、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了解借物抒情这种写作手法。其
5、中, “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怀念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并了解借物抒情这种写作手法”是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思乡情感对于 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乡愁的内涵是教学这篇课文需要突破的。2三、说教法1、以读代讲“读”是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七 九年级目标 “阅读 ”目标是这样要求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 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因为文章语言清新,情感丰富而真挚,很适宜学生朗读,所以我在教学中我把指导朗读贯穿于
6、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快读、默读、感情朗读、边读边想,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积累。2、启发诱导 课标七 九年级目标 “阅读 ”目标中还有这样的要求:“对课文的内 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我设法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帮助者,通过启发诱导,帮助学生质疑探究,寻求问题的答案,获得个性的体验。3、合作探究 “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这也是课标的要求。师生 合作、生生合作,以学定教。鼓励自主探究,适时点拨,并通过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四、说学法1、朗读研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从学生最初接触的课文内容开始,层层推进,生成问
7、题、解决问题,再生成、在解决,从理解课文的只言片语再到整体内容的理解,从理解课文的内容到理解课文的主旨。2、想象体验 故乡的桂花雨语言浅白,淡而有情有味,我引导学生采用 “朗读、 感悟、 想象、体验 ”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注重以读为本, 尤其是 “摇花乐 ”的 内容,学生可以在朗读中想象其情景,和作者一起分享童年的欢乐。3、圈点勾画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是 “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 ,学生在老师的要求和帮 助之下,在教学的每个阶段始终贯穿圈点批注的做法。4、品味诵练 在朗读中品味语言, 有意识的记诵好的语句, 能够在课外有意识地练习运用 课文中好的语句。 七年级是起始年级,要养成积累语言和
8、写作方法的习惯,因为 阅读和写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虽然是一节阅读课,但积累了好的语句,学到了借物抒情的写法,就可以在写作中加以运用。3五、说过程(一)预习 间接经验打基础预习 间接经验打基础 1、积累,填写语文知识卡片,初步积累好词好句好段;2、采访,让学生回家采访父辈祖辈,谈谈他们离开家乡的感受, 用间接经验来帮助理解文本表达的情感;3、查阅,了解作者琦君的背景资料,为理解文本的感情打基础;4、朗读, 利用工具书正音正字;4、课前积累乡愁诗。课堂教学分五个步骤进行:启课 未成曲调先有情;理读 水到渠成文课堂教学理清; 品读 一枝一叶总关情;试笔 宕开一笔创新意;拓展 滴墨渐染润心灵。(二)
9、启课 未成曲调先有情启课 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声中, 我深情补充了一小段背景,带领学生进 入情景: “中秋时节,一个 60多岁的老人, 在大洋彼岸抬头远望那一轮明月这时,他仿佛闻到了那股子熟悉的香味 那香气,真是迷人!那故乡的桂花真是叫人魂牵梦萦啊!”同学们,你们能体会此时,她在心里在渴望着什么呢?在音乐与场景创设的情境中,学生开始走进作者的内心去感受远离故乡的思念之情,也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三)理读 水到渠成文理清理读 水到渠成文理清 根据课标品读文本的要求,在学习文本时,我从整体入手,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 1、分析题目,质疑初读 析题目 “桂花雨 ”是什么?( 1
10、) 桂花雨 ”是什么?学生都是从课题开始接触一篇文章的,况且故乡的桂花雨这个课题充满了想象。我先让学生找到文本的两处写桂花雨的地方,概括两处的内容和区别:一处是回忆儿时在故乡摇桂树,桂花飘落如雨;另一处是补述念中学时在杭州满觉陇边走边摇桂树, 并联想起母亲说的“金沙铺地 ”。 4 ( 2)“故乡 ”的桂花雨实际上指的是哪一处内容?故乡 ”的桂花雨实际上指的是哪一处内容?一处内容 学生很快可以判断出:是儿时在故乡摇桂树,桂花飘落如雨的情景。 让学生 从课题质疑, 并带着问题去自读课文,有的放矢。 2、感知内容, 感情朗读感知内容,内容 (1)把描写故乡的桂花的内容找出来。把描写故乡的桂花的内容找
11、出来。“故乡 ”一词已经暗示学生,这是一篇利用时空交错的技巧、以追述的方式缅怀往事的回忆性散文,所以找到这个部分的内容是不难的,应为1-3自然段。(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圈点勾画做旁批。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圈点勾画做旁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示:批注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从修辞手法入手进行分析批注;2、从描写方法入手进行分析批注; 3、从情感表达角度进行分析批注;4、从课文结构去分析批注;5、从表达主题角度进行分析批注。 这里注意到了学法的指导。3、理清结构,浏览默读 理清结构, ( 1)用小标题概括每段文意,再找出能够点明这部分内容主旨的句子。用小标题概括每段文意,
12、找出能够点明这部分内容主旨的句子。速度前三段前三段内容, 以 “ 前三段 桂花 ”的格式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忆桂花、爱桂花、摇桂花,学生恐怕难以把握;但如果先限定范围,再让忆桂花、爱桂花、摇桂花,忆桂花 学生梳理内容结构,就能正确把握其构段方式,从而概括出前三段内容,并找出主旨句: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2)“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句话在全文的作用是什么?这篇文章的文眼文眼,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点明了文章的主旨铺展开下文章的主旨, 铺展开 文眼 承上启下的过渡文章的主旨铺展开下 带着学生分析句子作用,这个
13、是析读的过程,需要学生全面了解文本。文的内容。5(四)品读 一枝一叶总关情品读 一枝一叶总关情 1、“摇花乐 ”篇 摇花乐 ” ( 1)齐读文本,为什么桂花让我”魂牵梦萦 ”? 齐读文本,为什么桂花让我”魂牵梦萦” 迷“人 ,(闻着、吃着)香。迷人 ”“香 ”从文本中去找答案,养成细读文章的好习惯。迷人 桂花的香气如此吸引人,而且还可以吃,难怪作者会“魂牵梦萦 ”,恐怕是此生难忘啊! 板书:魂牵梦萦忆桂花)(板书:魂牵梦萦忆桂花)桂花 ( 2)默读课文,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默读课文, 能找出文中描写桂花香的句子吗?“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 ”迷人。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
14、里,至迷人 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浸 ”桂花香中。这里加入朗读指导 哪些词特别能够体现出桂花的香味对“我 ” ”对乡亲们的影响?明确:迷人、浸。关键是 “浸 ”的赏析,有 “长久地泡着 ”的 迷人、 迷人 意思,说明乡亲们因为桂花的丰收,所以全年一直在快乐喜悦中度过。( 3)指名读课文,教师渲染气氛。指名读课文,教师渲染气氛。 每当桂花盛开时, 满树生香, 花香随风飘逸, 弥漫四方, 人们沉浸在花香里;不开花时,人们用它泡茶做糕点,整个村子全年也都像被浸泡在花香里似的,人们被这浓浓的花香给深深地陶醉了。这真是“花开香闻十里外 ”啊! 板书)此处花
15、开香闻十里外花开香 ( 强调一个 “香 ”字,突出了文本的叙事线索:桂花的香味。, ( 4)桂花让 “我 ”魂牵梦萦 ” 除了因为可闻可吃,还因为什么?桂花让 “ 魂牵梦萦 ” 除了因为可闻可吃,还因为什么? 引入第三自然段的品读。还因为可以摇桂花,桂花飘落如雨,像下了一场香雨。引导学生不但要在前文找答案,还要学会在后文找答案。(5)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摇桂花的句子,说说 “我 ”摇桂花时的心情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摇桂花的句子,说说“ 摇桂花的句子 如何?(品读第三自然段)如何?(品读第三自然段)?(品读第三自然段通过对 “我 ”的描写:“老是盯着 ”, “我可乐了 ”, “帮着帮着 ”,
16、 “使劲地摇 ”,“喊 ”,“好香的雨 ”,写出我的欢乐心情,突出一个“乐 ”字。 乐 这真是 “枝摇花落乐心头 ”啊!(板书)这里应引导学生通过品味场面描写、细枝摇花落乐心头枝摇花落(板书)节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等内容,来分析人物的心情。 只要学生能抓住细微之处来分析,能用圈点勾画写旁批的方式来提高阅读效率,这个过程就是有效的。( 6)文中 “乐 ”的只有我一人吗?请在文本中找依据。文中 “ 的只有我一人吗?请在文本中找依据。母亲 “到佛堂供佛 ”, “父亲 父亲诗兴发了 ”, 整个村庄“整个村庄 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母亲 父亲 从文本中找依据,培养学生依据文本细节分析文章的能
17、力。6 2、 “思乡情 ”篇 思乡情 ” 两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 1)文章写完了故乡的桂花雨,5、 6 两个自然段又写了什么内容呢?请分文章写完了故乡的桂花雨,故乡的桂花雨别概括其主要内容。别概括其主要内容。第 5段: “我 ”在杭州满觉陇摇桂花;第6 段:母亲和“我 ”在杭州思故 乡。概括这个部分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和前文概括时的区别,要强调地点的变化在杭州。 两个自然段是否多余?为什么?( 2) 5、6两个自然段是否多余?为什么?不多余,这两段在补述我和母亲在杭州忆及故乡时的内容,“我 ”在杭州也 闻桂花、吃桂花、摇桂花,当花落满地时,我回忆的是“母亲 ”一生辛劳,无怨无悔;而母亲
18、闻着我带给她的桂花,却说 “比不上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 些内容都与 “故乡的桂花雨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3)比较故乡的桂花的香味和杭州满觉陇的桂花的香味,哪个更香?说明比较故乡的桂花的香味和杭州满觉陇的桂花的香味,哪个更香?理由。 理由。 学会认真读文中的细节。故乡的桂花“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不说香闻十里,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家邻居, 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满觉陇 “一座小山坞, 全是桂花,那 “一座小山坞,全是桂花,才是香闻十里。才是香闻十里。 ”从作者的的语气可以透露出:如果从客观角度、从嗅觉上来比较,杭州满觉陇的桂花香气会更浓郁。但母亲不是用鼻子
19、在判断, 而是用一颗思乡的心在判断, 而不是用鼻子。文中记叙 “ 和母亲在杭州满觉的作用是什么 在杭州满觉陇是什么?(4)文中记叙“ 我 ” 和母亲 在杭州满觉陇的作用 是什么 ? 补述了自己对桂花的独钟之情;借母亲的话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 补述 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道出了自己的恋乡道出了自己的恋乡情结。此处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 道出了自己的恋乡插述和对比的写法。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我,感染了我,于是(读最后一自然段) 既比喻得恰当恰当,( 5)文题是 “故乡的桂花雨 ”,这里的 “ 雨 ”既比喻得恰当 ,又含义隽 文题是 “ 故乡的桂花雨 ” 这里的 “ 这里的 “ 还能
20、如何理解呢?永。这里的“ 雨 ” 还能如何理解呢? 7文中的 “桂花雨 ”是指桂花纷纷飘落,如同下雨的美丽情景,其喻意是丰富的: 1、再现了落花如雨的情景;2、烘托了 “人和年丰 ”的生活; 3、 如一场甘霖滋润了作者永生难忘的童年;4、从温存的心绪出发,对父母的 感恩思念之情。它不仅具有儿童语言的天真和亲切,而且还有温柔敦厚的古 典情调,真可谓著一“雨 ”字,意境全出啊。师生小结“借物抒情 ”的写法, 呼应标题和前文。 3、小结全文 “每逢佳节倍思亲 ”的中秋时节, 作者就会想起故乡幽幽清香的桂花和 “摇桂花 ”的童年乐趣, 现在与过去的时空交替浮现,童年的欢乐与淡淡的乡愁融为一体。正是缘于
21、这样的构思,本文才产生了如此震撼人心、令人沉湎不已的艺术魅力。桂花的香, 摇花的乐,花雨的美,对童年的怀念,对母亲的依恋,对故乡的留恋,怎能不让作者魂牵梦萦呢?这桂花让我 “恍如重返故里游 ”啊! 板书:恍如重返故里游)( 板书:恍如重返故里游)(五)试笔 宕开一笔创新意试笔 宕开一笔创新意 1、想像一下,当你有一天离开武汉到其他地方去,当你也会萌生思乡之情想像一下, 当你有一天离开武汉到其他地方去, 的时候,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的时候,你会说什么?请你模仿这个句子 “( 两三句。两三句。 “桂花还是故乡的香。茶还是故乡的浓。梨还是故乡的甜。月饼还是故乡的酥。丝绸还是故乡的柔。水还
22、是故乡的清。鱼还是故乡的肥。山还是故乡的秀。 人还是故乡的亲。月还是故乡的明。”这一教学环节精细雕琢,使学生感到趣味 盎然,情意浓浓,回味无穷。2、将写得好的句子连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了。谁来为它取个题目? 将写得好的句子连在一起, 就是一首小诗了。 谁来为它取个题目?故乡美;乡情;乡愁。这个环节训练学生把握主旨的概括能力。)还是故乡的 ( 还是故乡的 ( ) 再写 ”(六)拓展 滴墨渐染润心灵拓展 滴墨渐染润心灵 1、作者琦君在她的许多作品中记叙了童年故乡的人和事。在另一部作品烟愁里有这样一段后记(教师朗读):“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 我都禁不 “ 每回我写到我的父母家人与师友,住热
23、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住热泪盈眶,我忘不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我也珍惜自己对他们的一份情,象花木草树似的,谁能没有根呢?我常常想, 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 木草树似的, 谁能没有根呢? 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 掉故乡, 我若能不再哭, 我宁愿搁下笔, 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 从这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回忆童年乐其中思念家 段话中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回忆童年乐其中乡泪满怀) 泪满怀) 82、向大家推荐几本书,都是作者回
24、忆童年生活、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的。琦 君的散文集桂花雨,鲁迅的朝花夕拾,林海音的城南旧事 ,愿你们在这浓浓的书香中也能找到一份童年的快乐。3、一齐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来结束这堂课,愿我们伟大的祖国早日 统一!六、说板书 故乡的桂花雨魂牵梦萦忆桂花,魂牵梦萦忆桂花,花开香闻十里外。花开香闻十里外。枝摇花落乐心头, 枝摇花落乐心头,恍如重返故里游。 恍如重返故里游。 回忆童年乐其中,回忆童年乐其中,思念家乡泪满怀。思念家乡泪满怀。 童年虽乐,但物是人非,时时想念故乡,这种愁肠隐藏在字里行间,叫人读来心生怅惘。板书力求浓缩课文内容,但又有语文的味道,这样的板书理出了课文的叙事线、情感线,同时也是教学线,学生的认知线,言简意赅。清晰明了。七、说效果1、上此课前,对于教学目标,也做了一些预设。我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程度、年龄、经历等因素,对于思乡这种情感,学生可能体会不到。所以布置预习作业的时候,我设计了一个访谈的环节,让学生回家问父辈祖辈,谈谈离开家乡的感受。另外,教学故乡的桂花雨这样一篇情感真挚的散文,也是一篇写物忆趣的散文,文章的大致思路是先写物,再写趣,再抒情。所以教学这篇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南永州市零陵区第二批公开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医疗岗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5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聘21人(第一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一套
- 航天科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
- 模电考研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国电“学安全、反违章、防事故”学习考试活动题库(含答案)
- 2025年物流运输合伙合同
-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直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题及答案解析(A类)
- 海关检疫员考试题及答案
- 高三月考试卷数学及答案
- 魔法学院考试内容及答案
- 2025年防跌倒、坠床安全管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北石家庄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开招聘操作类工作人员336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大班数学《小熊种玉米》课件
- 2025年疫苗上岗证考试题及答案
- 公交车广告承包合同5篇
- 航空科普课件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3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
- 小学语文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 第5章 绩效评价(《绩效管理》第3版)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