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现浇法的特大桥箱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1页
基于支架现浇法的特大桥箱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2页
基于支架现浇法的特大桥箱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3页
基于支架现浇法的特大桥箱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4页
基于支架现浇法的特大桥箱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支架现浇法的特大桥箱梁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摘要】对于特大桥现浇继续箱梁来说,关键的两道施工工序无疑是支架预压和混凝土浇筑,关系着桥梁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践就支架预压技术和分层分次浇筑技术举行了分析,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关键词】特大桥;支架预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桥梁工程中,尤其是现浇混凝土模板工程的支架,在举行上部混凝土浇筑前都要举行预压,支架预压是支架搭设加固、箱梁底模安装完成后和钢筋绑扎施工前必不行少的施工工序,它是模拟上部结构的荷载形式,检测支架和地基的平安性,检测支架承受荷载后的弹塑性变形量和地基沉降变形量,终于目的是消退

2、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基础沉降,收拾分析预压过程和观测数据,为箱梁支架地基处理和支架、模板预拱度设置供应指导和参考依据,确保施工平安及避开因挠度太大而影响混凝土成形后的美观。1.项目概况某特大桥全长1050米,施工图设计均为现浇继续箱梁,单跨长30米,四跨一联,120米每联,宽24.5米,每联约2200立方米混凝土。结合本工程桥跨数量多、支架及混凝土状况,拟对该特大桥采用支架预压和分次浇筑混凝土技术,其中混凝土分两次浇筑。2.支架预压(1)预压方法本工程所在地水源充沛,采用水荷载预压方法,削减了土方卸载的工程量,既卸载便利,又经济环保。其中围堰是水荷载预压的关键工序,简便平安很重要,在本工程中将采

3、用胶质材料订制一个大型水袋,使受压面积达99m,用直径为48mm的钢管、直径为14mm的对拉螺杆及模板作支撑水袋搭设成大型水箱。1个水袋则为1个预压单元,按照支架搭设进度,采用两个单元举行预压加载。本工程以水荷载预压为主,在端横梁等处结合砂袋预压,最大限度的模拟实际的施工状况,按各段设计荷载的1.1倍举行预压,且观测点的位置在积累砂袋时预留出来,预留孔洞的大小应以能放进竖直塔尺为准。(2)施工要点和平安保证措施1)在加载时,围堰一般会有漏水的现象发生,因此地基的排水要求务必通畅;2)水袋的用料是关键,质量差的材料能使用的次数少,一旦消失漏水现象将无法修补,因此水袋材料一般宜抉择较厚的塑料布或者

4、帆布,且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打算好材料以修补发生破碎的水袋;3)水袋加载后会有较大的侧向压力产生,因此要求围堰的支撑务必可靠,应验算关键杆件,且工人在安装杆件时须仔细,技术要高;在加载过程中,务必派专人观看围堰的变化,如遇危情应立刻有效排解;4)应按照地基状况抉择卸载方法,当地基稳固,排水快,则可直接拆除水袋卸载,当地基较差,应用抽水机向外抽排。(3)预压沉降观测1)按照箱梁结构,本次预压箱梁模板底沉降观测共布置5排观测点,位置分离为纵桥向两侧端部、箱梁跨中和1/4跨处,每排3个观测点,位置分离为每排翼缘板两侧和箱体中部,共15点;2)为保证加载过程的平安,箱梁支架和模板整体安装完毕后,按观测

5、点位布置图设好模板沉降观测点和支架地基观测杆,其观测点与箱梁模板沉降点相对应,同样观测15点,且在加载之前测定出各自的标高。为便利观测和保证数据的精确性,观测点设置在紧贴围堰的边线上。(4)数据收拾1)按照压载和卸载后的观测值决定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并绘制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曲线,从而决定各梁段浇筑混凝土时所产生的弹性变形值;2)分析数据收拾的成绩以决定箱梁的预拱度,调节碗扣支架顶托的标高以控制箱梁底板预拱度的高度。3.混凝土浇筑本工程每联约2200立方米混凝土,一次浇筑量大于1000立方米,符合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大体积混凝土中水泥水化热释放相对集中,不易散发,加之混凝土抗拉能力低

6、,易使其产生裂缝,消失蜂窝麻面、漏筋、庇护层厚度偏差等质量问题,这给工程施工和正常使用带来巨大的平安病患。分层分次浇筑不仅可以防止因水化热不易散发而引起的裂缝,而且对支模系统有利,可削减混凝土一次浇筑量,易于组织施工。(1)分层浇筑1)布料:混凝土按一定厚度、挨次和方向分层浇筑;分层浇筑时,上层混凝土宜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上下层同时浇筑时,前后浇筑距离应保持1.5m以上。2)振捣:浇筑混凝土时,采用振动器捣实,边角处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不漏振、过振;分次启动振捣器,先中频再高频,插入式振捣与附着式振捣相结合;每一处振动完成后应边振动边缓慢拔出振动棒,避开振捣棒碰撞钢筋、预埋件、模板等。(2

7、)质量控制措施1)裂缝: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间的最大差值应不大于2530。尽量选用低或中热、质量稳定、泌水较少的水泥,尽量削减水泥用量,例如本工程选用强度等级为42.5MPa平凡硅酸盐水泥,水泥用量仅为380kg/m3;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成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层间最长时光间隔应小于混凝土初凝时光;尽量避免酷热天气施工,实行掩盖和搭设避阳设施等措施避开阳光直晒集料和运送工具;骨料可用冷水喷洒、浸泡以降低其温度,夜间浇筑,并加强模内通风以散发热量,降低拌和物入模温度。2)蜂窝麻面:下料量应严格根据协作比控制,混凝土下料时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大于两米,如超过,应选取串筒或

8、溜槽下料,且充分匀称搅拌;在模板灌注混凝土前其模板面一定要清理整洁,无残留积水,并确保模板缝隙拼接的严密性。振捣时如有漏浆,要立刻停止灌注,并准时举行修整;务必严格根据操作规程分层振捣,严防漏捣,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以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至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再消失气泡排解时停止。也可抉择优质的引气剂添加于混凝土中。3)漏筋:钢筋庇护层应在灌浆前完成,并固定好钢筋垫块,水泥砂浆垫块应每隔1米左右固定在钢筋上,并保证模板面有充沛的水分;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米,如超过,应采用串筒或溜槽;按照试块实验结果决定拆模时光,不宜过早和过迟;操作过程中时刻观看钢筋状态,如有脱扣或者踩弯,应绑好脱扣,准时调直。4)庇护层厚度偏差:要预防庇护层厚度偏差,对内模板及支撑有要求。首先是模板刚度,可通过材料力学验算和技术论证或参考成熟的同类工程实践阅历,以决定模板选材及厚度、模板支撑布置形式,不断完美模板的稳定性。第二是支撑,可在分布钢筋上设置I型支撑筋或将原U型支撑筋点焊在上面,以达到支撑和定位的双重目的。4.结束语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而成的继续箱梁施工过程中,确保胜利浇筑完成施工的关键在于支架的稳定性,因此务必在支架检算验收合格后方可举行下道工序。支架预压可有效检验支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