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笫二单淀細胞的代iH第9讲光合作用的色素擁场所和过程【考纲要求】1光合作用的概念、阶段、场所和产物必考(b)、加试(b)。2.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必考(a)、加试(a)。3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必考(b)、加试(b)。4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必考(b)、加试(b)。D知识梳理夯实基砒突破要点i.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 结构模式图基质:含有与碳反应有关的酶紫蓝百绿黄橙红O.1505CM)(ilMKiSO71HI|w|黄制半|鼬制0-4711外表:双层膜(2) 结构内部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L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功能:讲行光合作用的场所。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1叶绿
2、素j(含側占"胡勲卜盍橙黄一叶直盍(黄)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 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思考诊断丨1热图解读:完善叶绿体的结构与光合作用过程-NADPH-ATP-ADP+Pi酶RhRP色素和酶也反应蹙反应观察上面的叶绿体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为外膜,为内膜。(2) 为基粒,是由许多类囊体堆叠而成的,其膜可称为光合膜。为液态的叶绿体基质,含有许多酶。2.为什么叶片一般呈现绿色?解题探究剖析題型提炼右注提示因为叶绿素对绿光吸收很少,绿光
3、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现绿色。题型一色素的种类、颜色和吸收光谱1如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B.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C.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的量增加D.土壤中缺乏镁时,植物对420470nm波长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答案C解析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400500nm波长的光,A正确;据图可知,用450nm波长的光比600nm波长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强度,B正确;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后,色素吸收光
4、能增强,光反应增强,三碳酸分子还原加速,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的量将减少,C项错误;叶绿素b主要吸收420470nm波长的光,缺镁时叶绿素合成减少,所以此波段的光的利用量显著减少,D正确。2.(2016宁波期末联考)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波长(nm)400450500550600670700吸收光能叶绿素a4068515164016百分比(%)全部色素75935035457535A.0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的变化基本一致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的量会增加C该植物缺乏镁时,叶绿素a吸收
5、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将降低答案B解析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光能,发生水的光解产生02,因此0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的变化基本一致,A项正确;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植物吸收的光能增加,光反应加快,为碳反应提供的NADPH和ATP增加,三碳酸分子的还原速率加快,叶绿体中三碳酸分子的含量减少,B项错误;镁是叶绿素的重要构成成分,植物缺乏镁时,叶绿素a含量降低,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C项正确;表中实验数据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所得的实验结果,因此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将降低,D项正确。【归纳提升丨影响
6、叶绿素合成的因素(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2) 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类胡萝卜素分子较为稳定,使叶片变黄。(3) 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片变黄。题型二叶绿体的结构3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I;A.和均为选择透性膜B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C.在上形成的产物NADPH和ATP进入中为碳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D.中进行的反应使ATP进入糖类等有机物中答案D解
7、析和分别表示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为基粒,其上分布着光反应所需的色素和酶;光反应的产物NADPH和ATP进入叶绿体基质中,为碳反应提供还原剂氢和能源物质ATP;ATP水解后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而非直接将ATP转移到有机物中。4.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从图甲中取出的部分结构放大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此合色素甲乙A甲中生物膜的面积主要靠内膜向内折叠成嵴而增大B图乙所示的结构来自图甲中的C.中的所有色素分子都可以吸收红光和蓝紫光D图甲是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蓝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具有图甲结构答案B解析图甲中的和分别是叶绿体外膜、内膜、
8、基粒和基质,乙所示的膜结构来自图甲中的。叶绿体扩大膜面积主要靠片层结构中的类囊体膜。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蓝细菌是原核细胞,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考点二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过程D知识梳理夯实基砒突破要点i. 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反应式(1) 光合作用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O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2) 总反应式:6CO2+12H2O尹C6H12O6+6H2O+602。2.光合作用的过程I 光反应(1) 条件:叶绿体色素、酶、光和水。场所:
9、叶绿体类囊体膜。(3) 产物:NADPH、ATP、O2°(4) 物质转变 水在光下裂解为H*、O2和电子。 水中的氢(H+e)在光下将NADP+还原为NADPH。能量转变:光能被吸收并转化为ATP和NADPH中的化学能。n碳反应(1) 条件:多种酶、ATP、NADPH。场所:叶绿体基质。(3) 产物:三碳糖。(4) 主要变化 CO2的固定:CO2+RuBP>2三碳酸分子。 三碳酸分子的还原:三碳酸分子接受NADPH中的氢和ATP中的磷酸基团及能量,被还原成三碳糖,这是碳反应形成的产物。 RuBP的再生每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就形成6分子的三碳酸分子,后者都被还原为三碳糖,
10、其中5个三碳糖分子在循环中再生为RuBP,另一个三碳糖分子则离开卡尔文循环,或在叶绿体内合成淀粉、蛋白质或脂质,或运出叶绿体,转变成蔗糖。【思考诊断丨1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及各元素的去向提示2 光反应与碳反应的区别与联系项目光反应碳反应条件需色素、光、酶不需色素和光,需要多种酶场所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叶绿体基质物质转化水光解:酶CO2的固定:CO2+RuBP>2三碳酸分子光+C-1H2O>2H+2e+2。2;ATP和NADPH的合成:酶ADP+Pi+光能>ATP;+光能NADP+H+eNADPH 三碳酸分子的还原:三碳酸分子酶三碳糖 RuBP的再生和其他有机物的形成:酶J&qu
11、ot;出p三<糖等能量光能t活跃的化学能,并贮存ATP和NADPH中的活跃化学能t有机转换在ATP和NADPH中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光照和C02浓度变化对光合作用物质变化的影响变化条件三碳酸分子RuBPNADPH和ATP三碳糖C02供光照强T弱增加减少减少减少应不变光照弱T强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光照C02充足T不足减少增加增加减少不变C02不足T充足增加减少减少增加解题探究剖析题型提炼方沬题型一光反应和碳反应的过程1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碳反应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是3磷酸甘油酸B.和在类囊体膜上产生C.是核酮糖二磷酸D.可在叶绿体内转变为氨基酸答案C解析图中为3磷酸甘油酸(三碳酸分子
12、),为ATP,为NADPH,为NADP+,为三碳糖。2. 如图为大豆叶片光合作用碳反应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O2的固定实质上是将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三碳酸分子中的化学能B.CO2可直接被NADPH还原,再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形成糖类C.被还原的三碳酸分子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可再形成RuBPD光强度由强变弱时,短时间内RuBP含量会升高答案C解析ATP中的能量转化到有机物中,成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不参与CO2的固定,A项错误;在碳反应中,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进来的二氧化碳,不能直接被还原。它首先与RuBP结合,形成三碳酸分子,三碳酸分子接受ATP释放的能量并被NADPH还原,再
13、经一系列变化形成糖类,另一部分形成RuBP,B项错误;三碳酸分子被NADPH还原后可再形成RuBP,此过程中需要酶参与,C项正确;光强度由强变弱时,会造成NADPH和ATP在短时间内减少,RuBP的合成速率下降,而其分解速率不变,所以RuBP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题型二条件骤变对光合作用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3. (2016宁波模拟)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RuBP及ATP相对含量的变化是()A.上升、下降、上升B.上升、下降、下降C.下降、上升、下降答案DD.下降、上升、上升解析二氧化碳含量的改变直接影响的是碳反应中
14、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二氧化碳含量由高到低时,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变弱,该反应的反应物RuBP消耗减少,剩余的RuBP相对增多;生成物3-磷酸甘油酸减少,由于3-磷酸甘油酸的化合物减少,则又影响了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使得3磷酸甘油酸的还原反应减弱,则消耗的NADPH和ATP量减少,所以NADPH和ATP剩余的量增多,所以突然中断CO2气体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中3磷酸甘油酸的含量减少、RuBP的含量增多、ATP的含量增多。4. (2014新课标I,2)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加快C.
15、 ATP/ADP比值下降D. 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B解析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说明绿藻可以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用黑布遮光后,改变了绿藻光合作用的条件,此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停止,光反应的产物。2、ATP和NADPH停止产生,所以A、C、D项所叙述现象会发生;光照停止后,碳反应中3-磷酸甘油酸还原受影响,RuBP减少,CO2的固定减慢,B项所叙述现象不会发生。考点三活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fl实验解读吃透原理学握步骤1.实验原理琴右机沽刑Wil備驳,的乙醇'能藩解色累丽丙落斛度否同而扩粒速度不同2. 实验步骤实验点拨宽度不同的提取色嶽一-迪墮加少评1氧化硅.碳酸-
16、过滤钙.脈的乙醇收馳液制备瞬条画滤液细线卜狮-条臆液细线f你肩重复3朋)|色索井离一将濾纸条轻轻捆人肚析秋屮卅涿叶烘化取十粉2琴用软木窥塢住丽习'滤纸条上呈现四預蝕色,卜飢夏b索:惟商色'叶曲素:虫色叶绿素M:就绿色J叶绿索h:黄绿色V理解升华疑难透析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及操作目的实验过程操作过程操作目的提取色素选取新鲜绿色的叶片使滤液中色素含量咼将新鲜的菠菜叶烘干、粉碎成干粉,研磨时加入23mL95%的乙醇溶解叶片中的色素研磨时加入少许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研磨充分和保护叶绿素迅速充分研磨防止溶剂挥发并充分溶解色素盛放滤液的小试管口加棉塞防止色素分子被氧化分离色素滤纸条预先干燥处理使
17、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快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过快滤液细线要细、齐、直使分离的色素带平齐,不重叠滤液细线干燥后重复画34次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便于观察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烧杯内的层析液中【问题探究丨(1)分析滤纸条上色素带宽窄不同的原因。提示不同种类的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不同,含量多的色素带宽,反之色素带窄。(2)分析并比较各种色素的含量及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的大小。提示色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溶解度大小: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3)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有哪些?提示未加二氧化硅(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使用放置数
18、天的菠菜叶,滤液中色素(叶绿素)太少。 一次加入大量的95%的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95%的乙醇提取色素)。 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4)滤纸条色素带重叠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未画成一条细线(或重复次数少)。(5)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的原因是什么?提示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解题探究剖析題型提炼方法题型一实验基础1. (2016杭州七校联考)关于如图所示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结果,叙述正确的是()A距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带中不含镁元素B距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若实验过程中未添加碳酸钙,则
19、离滤液细线较远的两条色素带会变窄D颜色为橙黄色的色素带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答案D解析距滤液细线最近的色素带为叶绿素b,它与叶绿素a均含Mg"距滤液细线最远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它主要吸收蓝紫光;碳酸钙主要保护的是叶绿素,故研磨时未加碳酸钙时可导致叶绿素含量变小,其相应色素带距滤液细线较近。2 在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试剂甲乙丙丁95%的乙醇一+水+一一一CaC03+一+SiO2+一B.D.A.C.答案B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知道表格
20、中各种试剂的作用,然后再分析每位同学所加的试剂。其中乙同学操作完全正确,其他同学与该同学进行对比,分析缺少的试剂并根据该试剂的作用分析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95%的乙醇为提取齐叽色素提取过程不需要水,若加入水会使色素提取液颜色变浅;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03能保护叶绿素分子。甲同学由于没有加入提取剂95%的乙醇,所以提取液中不会出现色素,色素分离的结果是;乙同学操作正确,色素分离后得到四条正常的色素带,与情况相符;丙同学由于未加CaC03,所以叶绿素含量减少,所得到的色素带中两条叶绿素带比正常的色素带要窄,对应;丁同学由于未加SiO2,导致叶片研磨不充分,最终导致各种色素的含量均减
21、少,对应。题型二实验应用3 如图表示某同学做“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一定性滤纸培养I1IL灯芯(棉线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B应将滤液滴在a处,而不能滴在b处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小的一个圆呈蓝绿色答案D解析层析液应倒入培养皿中,A正确;滤液应滴在a处,不能滴在b处,否则,色素全被溶解到层析液中,B正确;实验结果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从外向内依次是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所以,最小的一个圆呈黄绿色,C正确、D错误。4. 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他以生
22、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I提取叶绿素1XI绿色叶片|1碳耐提取液浓缩液一叶绿素粗产品(约25C)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n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表。实验组号叶绿素溶液(mL)调pH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3.0Y10绿色3.07.010绿色3.06.010黄绿色3.05.010黄褐色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原因是(2)表中Y应该为,原因是(3) 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色素不适用于食品,否则(4) 小李想了解叶绿素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
23、方法并写出主要步骤。答案(1)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食用酒精)叶绿素溶于有机溶剂和应考虑溶剂对人体的影响(2) 8.0以1.0作为pH梯度进行实验(3) 酸性叶绿素被破坏会造成食品失绿而影响品质(4) 纸层析法,其主要步骤是:制备滤纸条,画滤液细线,用层析液分离色素,观察色素带解析(1)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因此提取食用叶绿素应选用对人体无害的有机溶剂。据表中数据可知,pH梯度为1.0,因此Y的数值为8.0。据题中实验结果可知,酸性条件可破坏叶绿素。(4)检测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可利用教材实验的纸层析法。做模拟练预测1. (2016温州8月选考模拟)植物缺少哪一种无机盐,会明显影响光
24、合作用对红光的吸收()A.碘B.镁C.钙D.氯答案B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叶绿素的主要吸收光谱为蓝紫光和红光。2. 下列关于光合膜与光合色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光合膜B.含有光合色素的生物膜有类囊体膜、质膜和液泡膜C.Mg是组成光合色素的必需元素D.叶绿体中含有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类胡萝卜素答案D解析原核生物细胞中也有光合膜;质膜、液泡膜中不含光合色素;Mg是叶绿素的必需元素,胡萝卜素、叶黄素中不含Mg。3. (2015嘉兴期中)没有在光合作用碳反应中被消耗的物质是()ANADPH和ATPBCO2C酶D三碳酸分子答案C4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判断下列说法正
25、确的是()A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中B过程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膜上C.图示依次为NADPH、ATP、C02、三碳糖D不仅用于还原三碳酸分子,还可促进与RuBP的结合答案C解析根据光合作用的过程判断分别表示NADPH、ATP、C02、三碳糖、光反应和碳反应。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碳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三碳酸分子的还原过程中需要ATP,C02固定过程中不需要ATP。5. (2016浙江4月选考)叶绿体中的色素、蛋白质等在某种膜上的分布及部分反应的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该膜是膜,其上含有色素和催化光反应的。光反应中,色素吸收的光能转换为ATP等物质中的。光反应的产物除图中所
26、示的物质外,还有电子和。ATP为碳反应提供了能量和。(3) 分离新鲜菠菜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应注意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要高于的液面。滤纸条上最宽色素带中所含的色素是。答案(1)类囊体酶化学能(2) NADPH磷酸基团(3) 层析液叶绿素a解析(1)光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膜,类囊体膜上含有各种光合色素和光反应所需的酶;色素吸收的光能通过光反应过程转移至ATP、NADPH等物质中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光反应的产物包括02、H+、电子、ATP和NADPH等;ATP除为碳反应供能外,还可以在三碳酸分子被还原生成三碳糖的过程中提供磷酸基团。(3)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在层析液中,以免细线上所含的色素溶解在层析
27、液中而无法沿着滤纸条向上扩散,从而无法分离形成不同的色素带;色素含量越多则色素带越宽,叶绿体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叶绿素a。课时训练一、选择题学考必做演练1.(2016湖州六校高二月考)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A.红光和蓝绿光B.黄光和蓝紫光C.红光和橙光D.红光和蓝紫光答案D解析叶绿体类囊体膜上含有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其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最有效的一组光是红光和蓝紫光。2. 某班学生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色索相对再址
28、1nl点样处门III厂pZ8丁八IIIn1111°就样处m业离色盍相对含址除样处距离丙A.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C丙可能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D.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答案D解析在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SiO2可使菠菜叶研磨充分,CaCO3可防止叶绿素受到破坏,未加入SiO2和CaCO3时,会发生甲、乙图示的现象,A、B正确;丙图中色素含量基本为零,可能是误用蒸馏水做提取液和层析液的结果,C正确;丁图显示含量最高的是叶黄素,实际上正常绿色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多,D错误。3 将可见光通过三棱镜后照射到绿色植物叶片的某
29、种色素提取液上,可获得该吸收光谱(图中的数字表示光的波长,单位为nm,暗带表示溶液吸收该波长的光后形成的光谱)。则该色素是()頁川<1(H)500401B.叶黄素D.叶绿素aA.类胡萝卜素C.胡萝卜素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从图中可以看出,该色素主要吸收了红光和蓝紫光,所以该色素为叶绿素a。4. (2016杭州一模)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H*通过主动转运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B.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物质A的释放
30、速率已达到最大值C.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物质N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D.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绿光,而几乎不吸收其他颜色的光答案B解析图中H+从类囊体膜内运到膜外为易化扩散,A错误;通常,在光强度达到全日照之前,物质A(O2)的释放速率已达到最大值,B正确;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物质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C错误;叶绿素呈绿色,是因为它大量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几乎不吸收绿光,D错误。5. 如图是碳反应及光合产物在植物细胞中的利用示意图,其中阿拉伯数字表示生理过程,罗马数字表示反应场所,字母表示物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是光合作用的场所,n是细胞溶胶B生成一
31、分子c,需要各循环1次C若过程受阻,则的过程都会受阻D过程都直接与光反应相关,d最可能是蔗糖答案C解析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膜上,而I代表叶绿体基质,是进行碳反应的场所。c代表三碳糖,需要各循环3次;过程代表糖类物质运往细胞外,若该过程受阻,由于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过程与光反应无直接关系,糖类在植物体内以蔗糖的形式进行运输。6 .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答案C解析红枫叶片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红枫叶片呈红色是
32、因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花青素是不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7 某研究小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A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B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2条C.光吸收差异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D.光吸收差异不显著,色素带缺第3条答案B解析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所以缺少叶黄素时对红光的吸收差异不显著;叶绿体中色素层析后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8 (2015瑞安中学高二期中)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为碳反应阶段的进行提供的物质是()AN
33、ADPH和氧气BCO2和ATPC02和ATPDNADPH和ATP答案D解析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为碳反应阶段的进行提供的物质是NADPH和ATP,在三碳酸分子的还原过程中,每个三碳酸分子接受来自NADPH的氢和来自ATP的磷酸基团。9下列关于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许CaC0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用95%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答案C解析菠菜绿叶含有较多叶绿体,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A正确;CaC03能够保护叶绿素,避免叶绿素被破坏,B正确;光合色素溶于有机溶齐叽因此,用95%乙醇提取
34、的叶绿体色素中有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C错误;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D正确。选考加试冲关10. (2015浙江诸暨中学期中)科学家将离体叶绿体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产生ATP(见图1),当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均达到pH=4时(见图2),将其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见图3)发现有ATP合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團I图2图:TA光可为该实验提供能量,是该实验进行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C.产生ATP的条件是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D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答案A解析该实验将叶绿体放入
35、不同pH的溶液中来进行,不需要光照,A错误;该实验中叶绿体完整,保证反应过程高效、有序地进行,B正确;由题图可知,将叶绿体转移到pH=8的碱性溶液中有ATP合成,此时类囊体腔中的H+浓度高于叶绿体基质,C正确;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依靠水的光解产生H+,产生类似于图3的条件,D正确。11. 下面有关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B.叶绿体的色素分布在外膜和内膜上C.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叶绿体基质中D.光合作用的酶只分布在外膜、内膜和基粒上答案A解析叶绿体由内外双层膜、类囊体和基质三部分构成。类囊体是一种扁平的囊状结构,在类囊体膜上,有进行光合作用光反应所必需的色素和酶。
36、许多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基粒之间充满着基质,其中含有与光合作用碳反应有关的酶。12. 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原因是()A光反应强度升高,碳反应强度降低B光反应强度降低,碳反应强度降低C光反应强度不变,碳反应强度降低D光反应强度降低,碳反应强度不变答案B解析镁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缺镁培养液培养的植物叶绿素合成受阻,光反应减弱,合成的NADPH与ATP减少,从而使碳反应强度也降低。13下列有关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破坏叶绿体外膜后,02不能产生B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内各种色素的比例保持不变C.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光照时间缩短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02后,可完成碳反应答案D解析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进行,因此破坏叶绿体外膜,不影响。2的产生,A错误;植物生长过程中,叶绿体中色素的比例会随植物生长期、光照、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B错误;与夏季相比,植物在冬季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降低和光照减弱;C错误;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碳反应有关的酶,获得ATP、NADPH和C02后,可完成碳反应,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4.图甲是菠菜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其中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蒸汽包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班常识教学题目及答案
- 线段的判断题目及答案
- 显著性检验题目及答案
- 沧州十四中一模考试题及答案
- 物业保安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4月中药药剂学模拟考试题与参考答案
- 2025年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考试试题题库
- 2025年超细铜粉项目建议书
-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测试语文试题(答案)
- 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辅助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专家共识解读
- 2025年吴忠市公安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代建工作管理办法
- 《剪映短视频剪辑+即梦AI从入门到精通》AI短视频生成与剪辑全套教学课件
- 民建支部管理办法
- 2025年院感知识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科技伦理审查管理办法
-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汇报
- 胸部损伤外科诊疗体系
- 土石方工程计量计价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