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发展趋势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2. 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3. 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4. 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5. 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三、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教程:(一)引入:你们上过网吗?你们知道上网时获取了什么?(引入课题)今天我

2、们就一起来学习信息的发展和趋势的知识。(二)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我们是如何感受到信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急要交流方便快捷,因此才有了电视,电话,手机。而现在我们可以在因特网上交流,突破了以往人们在信息交流中所受到的时空限制,极大的丰富了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表达、管理、交流、发布等处理的信息技术,先后经历了5次革命。发展历程发明与应用的信息技术提高的信息能力发生年代及科学家第1次:语言的产生和使用较远距离的传递20万年以前第2次文字的创造与使用信息的存储、传递的能力超越时空公兀前3500年第3次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信息量大存储、及时交流、广泛传播公元1040年

3、第4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提高传递的效率,突破时空限制电话1875年电报1933年第5次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处理、传递速度和普及应用程度惊人变化计算机1943年(三)信息技术简单地说:信息的处理过程所采用的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1、获取信息人类是利用感觉器官获取信息的。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可通过科学仪器更好地收集信息。如:放大镜、显微镜、照相机、摄像机等。人类还可以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探索人类自身无法感受到的信息。如:利用微波、声纳、红外线等科学仪器获得信息。2、传递信息最初传输信息主要是靠形体、语音等。现代信息技术传输方式有电报、电话、卫星

4、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利用光纤来传输数字信息。3、存储信息存储信息的方式:雕刻、竹简、纸张、磁带、磁盘、光盘、芯片等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大小计量:位(bit,读:比特,写作:1bit或1b)1kb(千字节)=1024B(字节)1MB(兆字节)=1024kB(千兆字节)=1,048,576B(字节)1GB(吉字节)=1024MB(兆字节)=1,073,741,824B(字节)仃B(太字节)=1024GB(吉字节)=1,099,511,627,776B字节)字”(word一个字中的二进制数的位数称为字长”,常用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和128位。字长越大,处理信息能力越强、精度越高。4、处理信

5、息对获取到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加工处理,才能加以利用。5、显示信息(发布信息)人们获取、传递、存储、加工信息,还要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发布信息。6、分配信息(交流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合作。(四)发展趋势综合化:信息技术在不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相关的学科通过信息技术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跨学科、跨技术领域的多元交叉学科。高速化、大容量、数字化:利用卫星、光纤等设备构成的网络,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快、影响面积更大。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相结合,使得多媒体信息传播更方便快捷。认识科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形成人工智能科学。用信息技术设置虚拟世界。(五)对社会的影响1. 对社会产生的积极

6、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了各领域深刻的变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3)改进了人们的学习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2. 对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产生很多的垃圾信息,信息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技术的缺陷犯罪,会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受到威胁等等3. 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存方式,要求人应具备的能力有:信息处理能力、甄别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培养。(六)课后小结:概括本课主要内容(教学纲要):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发布信息)、分配信息(交流信息)的相关技术。包括:现代通信技术(电话、手机)、电子计算机技术(发展方向: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巨型化、微型化)、微电子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等。发展趋势:综合化、高速化、大容量、数字化。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