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1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2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3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4页
沁园春长沙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01课时沁园春?长沙【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和鉴赏,理解诗词中景中寓情、情中言志的表现方法。2 .感悟词中阔大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学习重难点】学习目标中的1、2【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一)文体知识“词”这种文学式样兴起于五代,成形于唐,盛行于宋;是一种配乐歌唱的诗,每首词遵循一种格式,叫词牌,这首词的“沁园春”就是词牌名;因为句子长短不齐,又称长短句;按其篇幅的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三种;按其风格的不同,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二)走近作者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人政治家、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哲人、诗人,他在生活的各个时期都有诗作,或

2、抒情或怀古或咏物,展现那风起云涌、瞬息万变的世界。著名诗人克家曾说过:”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三)背景资料片段一:毛泽东(18931976)政治家、革命家、诗人。1910年毛泽东离开韶山投考湘乡县东山小学。在回答言志作文题时,他写下了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达了17岁的少年的宏大抱负。片段二:这首诗写于1925年,当时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当年10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前往广州,途径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和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往昔的战斗岁月,不禁心潮起伏,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预习检查】1 .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3、百舸(怅寥廓(峥喋(挥斥()方遒(浪遏飞舟(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漫江:舸:寥廓沉浮:峥噪:挥斥: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击水:遏:【品读文本】(一)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3. 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意象:4. 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5. 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6. 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二)品读下阙,探究以下问题。(阙的上下片写法上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下片首句称过片,起过渡作用。)7?“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8. “忆”的是(用原文)

4、,由哪个字统领,表现了毛泽东的精神。9. 探究:结尾句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达标训练】1.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C. 挥斥方遒(强劲有力)一、语言文字应用)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粪土)B.怅寥廓(失意)D.浪遏飞舟(阻止)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个诗句的常序应当是(A.秋,橘子洲去。C. 橘子洲头,寒秋独立,湘江北去。寒秋,湘江北去,独立橘子洲头。B.湘江北去,独立寒D.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世隋唐将带你穿越时空,和那些英雄人物一起去体验隋唐那段峥昧岁月.。B.王厂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

5、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纷纷提出了许多抓产品质量的好建议。C.50年的时间可以令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老去,也可以见证中国甩掉贫困帽子一步步创造人间奇迹的历程。D.大学生应该是最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识的社会群体,然而或许是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抑制了他们指点江山.的激情。4?下面是元曲作家白朴写的一首关于“秋”的小令,请选出最能体现秋景的一组词()天净沙秋孤村落日残,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A青绿白红黄B.远C.残剩枯黄落D.寒花山水,草叶Q近黄红瘦败枫残二、默写全词5.三、课外阅读米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

6、江天万里霜。(1929年10月)6 .本词的词牌是,词题是。依长短来看,属于。7 .对下面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B.本词表现了诗人在革命事业首创之际对未来革命胜利的无限向往之情。C.本词表现了毛泽东在革命初期虽屡遭挫折,但仍然坚定信念、坚持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表现了胜利拆的总悦Z肓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绅OD.本词最突出的写作特点是以“难老”“易老”和“不似”“胜似”两组矛盾的事物作比抒发感情,表现主题。四、高考链接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游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

7、,如见万里烟尘清。8.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都闷。C. 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6 分)9.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沁园春?长沙参考答案【预习检查】略【品读文本】3 .寒秋、霜天(气候)、万山(层林尽染)、湘江(碧透,百舸争流)、飞鹰、游鱼(万类竞自由)4?作者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写景:远望群山,重重

8、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观江中,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俯察水底,鱼儿轻快地畅游。这几组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5 .生机勃勃、色彩绚丽6 .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7 .承上启下8?“忆”的是“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由哪个字统领恰_,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9.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天下为己任,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

9、,乘风破浪,鼓桨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达标训练】1.B(怅:惆怅。)2.D3.B(“抛砖引玉”是谦词,不能用于别人)4.A5.略6 .本词的词牌是采桑子,词题是重阳。依长短来看,属于小令。7 .B8 .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此处“飞纵横”指的是诗人下笔纵横如飞,并不指烛光。)9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的分析能力及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能力。【参考译文】胸中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