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设置账户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设置账户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与借贷记账法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第一节 设置账户一、会计科目二、账户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一、会计科目u会计科目的概念与意义(P69)u会计科目的确定原则 (P70)u会计科目的分类u会计科目的编号(P74)会计科目的概念u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反映和控制的具体项目,也就是按照经济内容对各项会计要素所作的进一步分类。 确定会计科目的意义u 可以对纷繁复杂、性质不同的经济业务进行科学的分类u 可以将复杂的经济活动变为有规律的、容易识别的经济信息,为其进一步转换为会计信息做好准备u 可以为设置账户、填制会计凭证和
2、登记会计账簿提供依据u 可以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奠定基础u 也有助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据以进行决策的会计信息会计科目的确定原则u体现企业经济活动及其资金运动的特点u全面、连续、系统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u保持相对的稳定性u适应经济业务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和会计理念更新的需求u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u简明适用并具有分类和编号会计科目的分类(1)u按照反映的经济内容分类 资产类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 成本类 损益类资产类科目u 用于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的状况u 资产类科目又可以划分为流动资产类科目和非流动资产类科目u 流动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 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
3、、库存商品等科目u 非流动资产类科目主要包括: 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资产类科目u资产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的状况资产类流动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周转材料等非流动资产类长期应收款、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与工程物资等负债类科目u负债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承担并应偿还的全部负债的状况。负债类流动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类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所有者
4、权益类科目u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全部所有者权益的状况。u按照所有者权益的形成来源,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主要包括 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成本类科目u成本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产品生产成本和提供劳务成本的状况。u按照成本计算对象和目的的不同,成本类科目主要包括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劳务成本、研发支出等损益类科目u损益类科目用于反映企业取得收入和发生费用的状况。损益类收入类(含利得)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费用类(含损失)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
5、会计要素、报表项目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会计要素 报表项目 会计科目资产 货币资金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原材料 存货 生产成本 库存商品所有者权益 实收资本 实收资本 编号 会计科目 资产类1001 库存现金1002 银行存款1121 应收票据1122 应收账款1223 预付账款1221 其他应收款1401 材料采购1403 原材料1405 库存商品1601 固定资产1602 累计折旧1606 固定资产清理1701 无形资产1901 待处理财产损溢 负债类2101 短期借款2201 应付票据2202 应付账款2203 预收账款2211 应付职工薪酬2221 应交税费2231 应付利息2232 应付股
6、利编号 会计科目2241 其他应付款2501 长期借款 所有者权益4001 实收资本(股本)4002 资本公积4101 盈余公积4103 本年利润4104 利润分配 成本类5001 生产成本5101 制造费用 损益类6001 主营业务收入6051 其他业务收入6111 投资收益6301 营业外收入6401 主营业务成本6402 其他业务成本6403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6601 销售费用6602 管理费用6603 财务费用6711 营业外支出6801 所得税费用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会计学原理课程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2)u 按照提供会计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 总分类科目 明细分类科目例如总分
7、类科目 二级明细科目 三级明细科目 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棉布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丝绸会计科目的编号(1)u根据科目的内容与性质,分别对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科目以数字1、2、3、4、5、6为起点进行编号u对总分类会计科目采用四位数编号方法。其中,第一位数表示总分类科目所属的大类类别,第二位数表示总分类科目所属的小类类别,第三、四位数则表示总分类科目在相应类别中所处的具体顺序。会计科目的编号(2)u 库存现金”科目的编号为“1001” 第一位的“1”表示该科目所属的大类类别为资产类 第二位的“0”表示该科目所属的小类类别为货币资金类 第三、四位的“01” 表
8、示该科目系反映货币资金内容的第1个会计科目u 编号为1002的“银行存款”科目则属于反映货币资金内容的第2个会计科目。二、账户u账户的概念与意义 账户的概念 账户的意义u账户的基本结构与内容 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的内容账户的意义u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在会计账簿中设置的账页户头u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u 企业运用所设置的账户,可以对发生的经济业务在会计账簿中进行系统的登记,从而将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分散且缺乏有机联系的原始数据,转化为较为集中的具有一定层次和联系的会计数据,以有利于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提供真实、可靠与完整的会计信息账户的概念l 账户是指根据会计科目在会计账簿中设置的账页户
9、头。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或格式,并能用来序时、连续、系统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反映各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 账户的基本结构(T型账户)l 账户要反映经济业务引起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变动以后的结果。l 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反映:增加、减少、余额会计科目左方右方借、收、增贷、付、减账户的结构取决于采用的记账方法和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的基本内容u 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u 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即日期u 记录经济业务的来源,即会计凭证的种类和号数u 经济业务内容的简要说明,即摘要u 经济业务涉及和影响会计要素的金额,具体包括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本期期末余额日期 凭
10、证摘要 增加额 减少额 余额 种类号数反映记账时间 反映记账依据 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 表示增加、减少和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1)u 会计科目与账户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u 其联系主要在于账户应当根据会计科目而设置,账户的名称就是会计科目。每确定一个会计科目,就能够据以设置一个相应的账户。账户的名称、数量和分类均与会计科目的名称、数量和分类相同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2)u 其区别主要在于会计科目没有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通过账户账户的结构能够反映特定经济内容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会计科目主要为设置账户、编制会计凭证所运用,而账户则主要为建
11、立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所运用账户的分类账户分类按照账户与会计要素的对应关系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和利润类账户按照账户所反映经济内容或性质的不同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按照账户提供会计信息的详细程度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账户还可以按其用途和结构进行分类见第四节第二节 复式记账一、记账方法概述二、复式记账原理三、借贷记账法记账方法概述u 记账方法是指运用特定的记账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文字和数字在相关账户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u 从会计发展史看,记账方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u
1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及会计理论水平的提高,记账方法已经由单式记账法演变为复式记账法。 记账方法概述u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通常仅在一个账户中进行单方面记录,并主要记录经济业务所涉及的现金收付和人欠、欠人情况的一种记账方法u单式记账法产生并应用于会计发展的早期阶段,其记录方式简单、账户设置不全面、难以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复式记账原理u复式记账法的概念u复式记账法的特征u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u复式记账的具体方法复式记账法的概念u复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的记账方法复式记账法的特征u 对于任何一项经
13、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记录,从而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u 对于所有的经济业务,需要设置完整的账户体系,从而能够连续、系统地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及其结果u 以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便于对一定时期所作的全部会计记录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根据试算平衡的结果检查账户记录是否正确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u复式记账法以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强调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性,能够充分揭示企业经济活动和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复式记账的具体方法l 复式记账法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有其特定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和试算平衡公式等。l 按照记账符号的不同,复式记账的具体方法
14、有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三种。收付记账法u 收付记账法是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主要是用收、付来表示资金、费用和收益的增减变动u 我国政府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曾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采用收付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u 财政部于1997年颁布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等预算会计法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至此,收付记账法在我国不再被采用。增减记账法u增减记账法是以“增”、“减”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其特点主要是以“同增同减,有增有减”作为记账规则u这种记账方法于1964年我国商业系统改革记账方法时提出并在商业企业被广泛采用u1992年我国颁布
15、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一律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至此,增减记账法在我国也不再被采用借贷记账法u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u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国外传入我国并在我国推行发展u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其他会计法规规定,所有企业、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以及民间非营利组织均应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会计核算。我国采用借贷记账法原因u 一是经过多年的会计理论研究,人们普遍认为借贷记账法较其他记账方法更为科学合理u 二是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国际会计组织均规定采用借贷记账法u 三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实践,我国广大会计工作者已经普遍熟悉并掌握
16、了借贷记账法u 四是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时代,统一采用借贷记账方法有利于加强国内、国际不同会计主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更好地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三、借贷记账法u借贷记账法的产生u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u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u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u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以借贷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复式记账法。u 借贷记账法因其合理的账户结构和记账规则,被认为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而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借贷记账法的产生u 借贷记账法大约产生于13世纪的意大利u “借”、“贷”两字最初的
17、含义是从借贷资本家的角度来解释的u 随着经济活动的内容日趋复杂,“借”、“贷”两字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记账符号u 1494年问世由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Luca Pacialo)所著的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运用数学原理对借贷记账法作了系统的论述和概括,由此成为借贷记账法正式产生的标志u 随后,借贷记账法很快在意大利和世界各国广泛传播并得以不断发展。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u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T型账户)分为借、贷两方哪方登记增加/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资产类账户的结构(1)u借方登记资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资产的减少额u资产类账户一般具有期末借方余额u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18、期末余额=期初余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资产类账户的结构(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负债类账户的结构(1)u贷方登记负债的增加额,借方登记负债的减少额u一般具有期末贷方余额u负债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为:u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负债类账户的结构(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1)u贷方登记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u一般具有期末贷方余额u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期末余额=
19、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成本类账户的结构(1)u借方登记成本的增加额,贷方登记成本的减少额u有的成本类账户无余额,有的成本类账户期末可能有借方余额u成本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的计算公式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成本类账户的结构(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1)u贷方登记收入的增加额,借方登记收入的减少额u收入类账户期末结转之后,没有期末余额损益类账户的结构收入类账户的结构(2)损益类账户的结构费用类账户的结构(1)u借方登记费用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费用的减少额u费用类账户期末结转之后,没有
20、期末余额损益类账户的结构费用类账户的结构(2)借贷记账法下各类账户的结构归纳说明l 借贷记账法,可设置资产、负债双重性质的账户l 根据账户余额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 余额在借方为资产类账户 余额在贷方为负债类账户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u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u在借贷记账法下,每一笔会计事项的发生,都必然会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既要在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进行登记,又要在另一个或另几个账户的贷方进行登记,而且登记在相关账户借方的金额与登记在与之相对应账户贷方的金额必然相等会计分录记账规则的应用u会计分录的定义u编制会计分录必须考虑的问题u会计分录三要素u会计分录
21、的书写格式 u会计分录的种类会计分录的定义u会计分录简称分录,是指对每项经济业务指出其应当登记的账户名称以及记账方向与金额的一种记录会计分录三个要素u每笔会计分录都应当包括三个要素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记账方向 发生金额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1)u借方科目及其金额写在上方且偏左,贷方科目及其金额写在下方且偏右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1)例3-1借:库存现金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记账方向:上借下贷会计科目发生金额会计分录的书写格式(2)例3-10借:原材料 15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应付账款 50,000多个贷方或借方科目的:科目的第一字对齐编制会计分录必须考
22、虑的问题u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哪些账户u其金额是增加,还是减少u应记入账户的借方,还是贷方u所编制的会计分录是否符合“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会计分录的种类u 会计分录按其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复杂程度 简单会计分录 例3-13-9l 一借一贷 复合会计分录 例3-103-11l 一借多贷l 一贷多借账户对应关系u 运用复式记账原理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必然会使每笔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之间形成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这种关系称为账户对应关系,存在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为对应账户。u 例3-1中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是对应账户u 例3-2中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是对应账
23、户第三节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一、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意义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l 总分类账户也称“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它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提供总括核算资料的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l 明细分类账户是按照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账户。企业应当对不同总分类账户采用不同的方法设置相应的明细分类账户。 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总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统驭控制补充说明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l 平行登记的定义l 平行登记的要点l 平行登记的结果平行登记的定义l 所谓平行登记,是
24、指对同一项经济业务,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既登记相应的总分类账户,又登记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并做到二者的登记方向相同,金额相等。平行登记要点u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与方法主要有四个方面。 依据相同 期间相同 方向相同 金额相等 平行登记结果u 总分类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的期初(期末)余额之和u 总分类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之和u 总分类账户的本期贷方发生额=其所属的各个明细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之和u 利用这种相等的结果,可以检查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登记是否正确、完整第四节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u一
25、、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u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具体分类账户的用途和结构l 账户的用途:提供什么核算指标,设置的目的是什么l 账户的结构:怎样提供核算指标,即借方、贷方登记什么?余额表示什么一、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l 明确设置账户的目的l 掌握账户的结构和使用方法l 更好地认识、管理和运用账户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十一类(1)账户类别特点举例盘存可实地盘点可提供实物指标(货币资金外)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资本借方减少资本,贷方增加资本贷方余额表示资本金额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结算债权结算借方增加债权,贷方减少债权借方余额表示尚未收回的债权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债务结算
26、贷方增加债务,借方减少债务贷方余额表示尚未结算的债务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债权债务结算借方余额:债权大于债务净额贷方余额:债务大于债权净额应收账款(不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不设预付账款)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十一类(2)账户类别特点举例调整备抵调整被调整账户余额与调整账户余额方向相反累计折旧利润分配附加调整被调整账户余额与调整账户余额方向相同备抵附加调整兼有被抵调整账户和附加调整账户的功能,但不同时起作用,以余额方向来判断材料成本差异集合分配借方集合,贷方分配期末一般无余额制造费用成本计算借方登记发生的全部费用贷方登记结转的实际成本生产成本跨期摊配借方登记发生额,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谈判(劳动仲裁)考试试卷及答案
- 防晒化妆品长波紫外线防护指数(PFA值)防水性能测试方法-征求意见收集表
- 2025年印刷电路板化学品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安顺市镇宁县江龙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真题
- 2025年张掖市中国消防救援政府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试题【答案】
- 2025年农业银行反洗钱知识竞赛培训考试试题【答案】
- 项目应急预案
-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飞呀飞教学设计
- 提升教育创新网络效能的策略研究
- 提升教学效果从学生个性出发的教学设计
- 溧阳市安息堂规划建设方案
- 学校准军事化管理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国家电网招聘之金融类题库【易错题】
- 2023年-2024年铁道运输行业-铁路信号工竞赛理论考试题库附答案
- 建筑项目的合规与法律要求
- 针灸科进修出科小结
- 建设工程施工投标标书情况汇总表
- 关心关爱员工心理健康
- 羊水三度污染护理查房课件
- 汽车维修工时收费标准(二类企业)
- 高等物理化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