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_第1页
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_第2页
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_第3页
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_第4页
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如何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化学清洗一、膜元件污染简介在正常的预处理运行条件下,预处理不能完全去除原水中的淤泥、胶体、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在反渗透浓缩作用下沉积在膜表面上,产生膜元件污染,造成系统的性能下降,影响反渗透系统的正常使用。聚酰胺膜组件有良好的耐强烈物理或化学能力,在研究中发现通过适当的化学物质作用可以恢复或部分恢复膜组件性能,这种对膜元件进行的操作称为膜元件的化学清洗。二、清洗条件在正常操作过程中,当下列情况出现时,需要清洗膜元件:?标准化产水量降低15%Z上?进水和浓水之间的标准化压差上升了15%?标准化透盐率增加10%上以上的基准比较条件取自系统经过

2、最初48小时运行时的运行性能。三、安全注意事项1、当使用任何清洗药剂时,必须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关于化学品安全性、使用方法和排放处置方面的细节请咨询该化学品制造商。2、当准备清洗液时,应确保在进入膜元件循环之前,所有的清洗化学品得到很好的溶解和混合。3、在清洗化学药品与膜元件循环之后,应采用高品质的不含余氯等氧化剂的水对膜元件进行冲洗(最低温度20oC),推荐用膜系统的产水,如果对管道没有腐蚀问题时,可用经脱氯的饮用水和经预处理的给水。在恢复到正常操作压力和流量前,必须注意开始要在低流量和压力下冲洗大量的清洗液。此外,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也会进入产水侧,因此,产水必须排放10分钟以上或直至系统正常

3、启动运行后产水清澈为止。4、在清洗循环期间,pH210时温度不应超过50oC,pH111时温度不应超过35CC,pH112时温度不应超过30oCo5、对于直径大于6英寸的元件,清洗液流动方向与正常运行方向必须相同,以防止膜元件产生“望远镜”现象,因为压力容器内的止推环仅安装在压力容器的浓水端。在小型膜元件的系统清洗时也应注意这一点,清洗流程如示意图所示四、清洗步骤1、配制清洗液。2、用清洗水泵混合清洗液,用低流量和低压力置换膜元件内原水。3、当原水被置换掉后,浓水管路中就应出现清洗液,可以让清洗液循环返回清洗水箱。循环清洗液15分钟或直到颜色不变为止。如颜色仍发生变化,放掉清洗液重新配置新的清

4、洗液。4、停止清洗泵的运行,让膜元件完全浸泡在清洗液中。膜元件浸泡时间115小时(浸泡过夜将更好)。为维持浸泡过程的温度,可采用很低的循环流量(约为清洗流量的10%。浸泡时间随污染程度而定,对于轻度污染,浸泡12小时足够。5、按标准的清洗流量循环45分钟。高流量能冲洗掉被清洗液清洗下来的污染物。如果污染严重,适当提高流量将有助于清洗,在高流量条件下,将产生过高压降的问题,单元件最大允许的压降为0.1Mpa,对多元件压力容器最大允许压降为0.35Mpa。6、合格的预处理出水可以用于冲洗清洗液,为防止沉淀,最低冲洗温度为20C,系统冲洗时间约1小时。7、重新启动系统,检查清洗效果,产水排掉不用。若

5、要停机不用的要按相关方法保存好组件。五、污染物与膜原件清洗液配制1、碳酸盐结垢后的清洗碳酸盐结垢通常是由过高的回收率、阻垢剂投加量不足,离子交换软化树脂未及时再生等原因造成的,具症状是产水量和脱盐率下降,膜元件压差增大。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清洗:主要污染物质推荐清洗液备注无机祜沉淀物0.2%盐酸HCL最高温度45C.PH20.5%磷酸HaP04,最高温度30c-3*2.柠襦酸CsHjOH)(C0,Hs)最高温度30c.用氨水调节PH值为302、硫酸盐结垢的清洗硫酸盐结垢是无机盐结垢中比较难清洗的一种,由过高的回收率、阻垢剂投加量不足、离子交换软化树脂未及时再生等原因造成。对硫酸盐结垢的清洗应该及

6、早进行,结垢形成一周以上后,清洗后性能恢复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对高硫酸盐含量特征的水源,预处理要求较高,必须加强对系统的监控,一旦出现硫酸盐结垢现象,立即进行相应的清洗。硫酸盐结垢的症状是产水量和脱盐率下降,膜元件压差增大。3、金属化合物污染的清洗主要污染物推荐清洗液备注硫酸盐结垢0.1%氢氧化钠1.0%EDTABI钠NaOHEDT型1钠,PH12,最高温度30C4金属化合物污染主要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尤其以铁污染为主。发生的原因主要是预处理缺陷、管路锈蚀等,其症状是产水量和脱盐率下降,膜元件压差增大。可以按照以下配方进行清洗:主要污染物推荐清洗液备注金属化合物1.0%焦亚硫酸钠NS2

7、Q,最好0.5%磷酸HPO可以2.0柠檬酸可以4、胶体污染、淤泥的清洗反渗透进水中的胶体包括铁盐、铝盐、胶体硅及部分有机物等,通常采用絮凝过滤、吸附等方式去除,但通常胶体和淤泥污染还是会出现在反渗透系统中,因为普通预处理难以100%勺去除这两种污染物。胶体污染和淤泥污染的主要症状是产水量大幅下降,脱盐率不变或略有下降。主要污染物推荐清洗液备注无机胶体(淤泥)0.1%氢氧化钠0.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PH125、有机物污染的清洗以地表水、废水、海水等做水源的反渗透系统存在较高的有机物污染风险,这些有机物的成分主要是腐殖质、有机酸等。有机物污染的主要症状是产水量大幅下降,脱盐率基本不变。发生有机

8、物污染时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清洗:主要污染物质推荐清洗液备注有机物0.1%氢氧化钠0.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2%盐酸先用氢氧化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清洗,PH12再用HCI消洗,PH20.1%氢氧化钠0.2%盐酸先用氢氧化钠清洗,PH12,再用HCI清洗,PH26、微生物污染的清洗微生物污染的症状及清洗微生物污染通常出现在反渗透系统停机期间,以及以地表水、中水(三级废水)、海水等为进水水源的反渗透系统中,发生微生物污染时通常还会伴有有机物污染。生物污染应在初期及时清洗,一旦形成生物膜后,清洗就非常困难,只有更换膜元件。建议:易发生微生物污染的系统建议选用抗氧化膜元件,通过在膜元件进水中在线投

9、加NaCL沸杀菌剂,打造无菌系统,更不会出现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污染的症状:污染出现在所有段,一段、二段压差迅速增加,产水量下降,产水电导基本不变;最主要的症状是压差增加。发生微生物污染时可按照以下配方进行清洗:主要污染物质推荐清洗液备注微生物0.1%氢氧化钠+0.02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用NaO印口Na-DDB骆液清洗,pH=12,最高温度30C0.1%氢氧化钠用NaOH容液清洗,pH=12,最高温度30C对于发生严重微生物污染的反渗透系统,仅采用化学清洗并不能完全去除膜表面的生物膜,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消毒过程中绝不能使用会对反渗透膜元件造成损害的杀菌剂和其他化学物质。7、清洗液的用量

10、计算清洗液的用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计算而获得:7.1 运用压力容器的空体积和管道的空体积进行评估:压力容器的空体积为:Vi=N.3.14R2.L其中:N=每次清洗时的压力容器数目R=压力容器的半径L=压力容器的有效长度管道空容积体积为:V2=Li.3.14d21/4其中:L仁为清洗管道的总长度d=清洗管道的直径清洗箱总容积(即清洗液配制量)V=1.2(V1+V2)7.2 根据膜元件的型号规格和污染程度来计算清洗箱的容积和清洗液的配制量:对于正常的污染情况:一般按每支4040型膜元件配制8.5升清洗液;每支8040型膜元件按34升来配制清洗液的方法来计算反渗透清洗箱的容积。对于污染较为严重的情

11、况:每支4040型膜元件配制16升清洗液;每支8040型膜元件55升来配制清洗液并由此而得到清洗箱的容积和清洗液的配制量。附录膜元件推荐的清洗流量清洗流量膜元件直径(in)膜元件直径(in)2.52.54488常用管路的容积率管道直径(in)容积率20.16加仑/英尺2.0升/米30.37加仑/英尺4.6升/米40.65加仑/英尺8.1升/米压力容器的容积膜元件尺寸每根压力容器的容积加仑(升)25400.8(3)40402(8)80406(24)所需要清洗液总体积(不含清洗水箱)系统总体积估算体积加仑(升)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压力容器4X6X6=144(544)2X6X6=72(272)清洗管路200X0.37=74(280)200X0.37=74(280)保安过滤器15(60)15(60)总体积233(880)161(608)经计算,贵公司设备化学清洗所用药品量大致如下:1、 氢氧化钠50kg(分析纯)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0kg(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