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热 学思 考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产生热? 我们都学过哪些热学知识呢?冬季冬季-天寒地冻天寒地冻 春季春季-春暖花开春暖花开 夏季夏季-烈日炎炎烈日炎炎 秋季秋季-秋高气爽秋高气爽 天气变冷了,通过加衣服来保温感冒发烧了,我们会感到身体不适这都是因为温度发生了改变,温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那到底什么是温度呢?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温度,单位是摄氏度,记作。 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零下8摄氏度可以写成-8。 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在桌上放四杯水1号杯内是冷水,2号杯内是热水,3号、4号杯
2、内是存在温差的温水。(一)把两只手放入3号和4号两杯温水中,比较其冷热的差异;(二)先把手放入1号和2号水杯中感受水的冷热,再比较3号和4号。这两组实验带来的感觉一样吗?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人体可以感受到两个温度对比较大的物体带来的不同感觉,但是通过实验可以发现手感觉到的有时候也是错误的。要准确测量出水的温度应用到一种仪器-温度计温度计。认识温度计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温度计温度计是测温仪器的总称。根据所用测温物质的不同和测温范围的不同,有煤油温度计、酒精温度计、水银温度计、气体温度计等。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的规律制成的。小明小明看法看法是否
3、同意?是否同意?物体物体物体物体膨胀膨胀收缩收缩热热冷冷0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100摄氏度是这样规定的:把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100最高温度值:120最低温度值:-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分度值?量程:-30120分度值:2ccc下面哪种使用方法是正确的?偏大偏小正确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底上表面相平。量程:量程:分度值:分度值:35 420.
4、1 在生活中体温计也是经常应用于测量温度的仪器,但是它的量程和性质与温度计存在区别。缩口缩口:温度计离开人体时,毛细管中的水银会马上冷却收缩,弯曲的缩口正是用来阻止降温水银回流的,使上面的水银无法回流到水银泡内,保持了体温的度数。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比较:比较:从失误中从失误中 寻找机会寻找机会 许多光源在发光的同时也在发热。太阳、火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太阳更强,我们会觉得更热;冬天烤火时,我们会感到温暖;靠近发光的灯和蜡烛也会发现它们在发烫。光的哪些因素影响温度的高低呢? 一、光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一、光的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探
5、究:温度是否与光的强弱有关?1、实验器材:温度计、平面镜、计时器;2、作出假设:光的强度越强,温度计示数上升越快。注意事项:1、温度计需要稳定后才能读出正确示数;2、控制每次实验的时间相同、地点相同。3、实验步骤: 分别用一面镜子、两面镜子、三面镜子将阳光投射到纸上,控制在相同的时间内,用温度计测试纸上光斑处的温度,作好记录。 结果分析镜子数镜子数123光的强弱光的强弱温度温度()结论结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光的强度越强,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越快。我们明白了树荫下阳光相对较弱而温度相对降低利用凸透镜聚光的原理,使光线变强知识扩充 在我们的生活中,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凹
6、面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会聚光线,铜镜取火、奥运会圣火火种取得都是利用凹面镜原理。 放大镜的凸透镜也能会聚太阳光,18世纪一位英国科学家曾用这一原理获得高温,从而制得氧气。二、受光物体的颜色和温度的关系二、受光物体的颜色和温度的关系 探究: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吗?1、实验器材:温度计、不同颜色的卡纸、计时器2、作出假设:颜色越深,温度计示数上升越快。注意事项:1、观察时不要挡住照射到纸面上的阳光,使其充分接触;2、对照组应放在同一平面上,确保接受阳光的角度和受光程度相同。 3、实验步骤:将不同颜色的纸对折做成袋状,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依次记下相同时间每个袋子的温度计指数。纸的种纸的种
7、类类刚开始刚开始的温度的温度()2分钟分钟()4 分钟分钟()6分钟分钟()白色白色粉色粉色黑色黑色结论:结论:颜色越深,温度计的示数上升越快。夏季穿浅色的衣服更凉快登山服的颜色鲜艳是因为浅色更容易反光三、光照角度和温度的关系三、光照角度和温度的关系 探究:在阳光下水平放置、直立以及和太阳光垂直的物体哪个升温快?1、实验器材:温度计、三张卡纸、计时器2、作出假设:和太阳垂直的角度温度计示数上升快。注意事项:1、取材时应采用同一材质相同颜色的卡纸,避免粗糙程度、颜色影响受光;2、观察时不要挡住照射到纸面上的阳光,使其充分接触; 3、实验步骤:把三个纸袋分别按和地面水平、垂直、和太阳垂直的方向摆放
8、,依次记下相同时间每个袋子的温度计指数。纸袋摆放的纸袋摆放的情况情况刚开始的温刚开始的温度(度()2分钟(分钟() 4 分钟(分钟() 6分钟(分钟()和地面水平和地面水平和地面垂直和地面垂直和太阳光垂和太阳光垂直直结论:结论:受光体与太阳角度越接近垂直时,温度计示数上升越快。早晨的阳光是斜射,温度较低中午的阳光接近于直射,温度相对更高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中使用倾斜角的构造有利于找到垂直于阳光的面,采集到更多光线,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方便。四、受光材料的粗糙程度和温度的关系四、受光材料的粗糙程度和温度的关系 探究:粗糙的物体在阳光下温度会更高?1、实验器材:温度计、蜡光纸、红纸、计
9、时器2、作出假设:受光体表面越粗糙,温度计示数上升越快。3、实验步骤:把蜡光纸和红纸对折做成袋状,分别插上温度计平放在阳光下,依次记下相同时间每个袋子的温度计指数。刚开始的刚开始的温度(温度()2分钟分钟4 分钟分钟6分钟分钟红纸红纸蜡光纸蜡光纸结论:受光体表面越粗糙,温度越高。 宇航服大都是选用白色且表面光滑的布料制作而成,可以减少宇航员在太空中的辐射; 登山服采用光滑的表面不仅可以避免动物的叮咬,也可以使其反光性更强。小结: 光的以下这些因素影响温度的高低: 1、光的强度越强,温度越高; 2、受光体颜色越深,温度越高; 3、受光体与阳光形成角度越垂直,温度越高; 4、受光体表面越粗糙,温度
10、越高。物质的三态变化交流与讨论 水在什么温度时会结冰? 又是什么使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结冰”实验 实验步骤: 1、在试管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 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的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加盐能够加速冰的熔化,快速吸收热量,制造更低的温度),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察到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结冰,试管内开始出现冰水混合物。温度继续下降,试管里的水会不断结冰,直到水全部结
11、成冰。 实验证明:冰的温度一般都在0摄氏度以下,水在0摄氏度时就开始结冰,温度在0摄氏及以下时,水的状态就开始发生变化。 一般情况下,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为固态、液态和气态。但是,物质的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达到一定的条件时,它们可以转换成另一种状态。物质的变化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汽化与液化,熔化与凝固,升华与凝华。上述的“水结冰”实验就是一个凝固的过程。熔化与凝固什么是熔化?熔化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变化过程,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一个吸热的过程。什么是凝固?凝固与熔化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它是由液态转化为固态,凝固需要放出热量,是一个放热过程。熔化(吸热)熔化(吸热)固态 液态 凝固(放热)凝
12、固(放热)熔化的条件 物质熔化需要一定的条件,而晶体物质与非晶态物质熔化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完全相同的。 晶体熔化条件:让晶体达到其熔点,并持续加热。 非晶态熔化条件:只要让其不断吸热即可。(因为非晶态是没有固定的熔点的,只要吸热就会不断升温,先是由硬变软,最后变为液体)凝固的条件 晶体熔化后的液体的凝固条件是: 温度达到凝固点,并要持续放热。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生活中常见的熔化现象 屋檐上的冰棱熔化了 河面上的冰慢慢熔化,从固态的冰变为了液态的水 夏天吃冰棍时,冰棍很容易熔化 蜡烛燃烧时由固态变为液态 铁和钢由固态变为液态 雨的形成:当云越聚越多,越聚越厚的时候,就要开始下落,在下落过程当中随着
13、温度升高,云中的小冰晶熔化成小水滴,与云中原有的小水滴一起降落到地面上,这就是雨生活中常见的凝固现象生活中常见的凝固现象 冬天,路边的小水坑里的水结冰了! 炼钢炉内熔化了的铁水,倾倒出制成不同形状的钢材,由液态的铁水凝固成固态的钢材 刚榨的猪油在高温的时候是液态的,但冷却以后,温度降低了,就凝固成固态的 熔化了的巧克力,变成液体以后还可以在加工以后凝固成其他各种形状的巧克力你们知道吗? 1、人们常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话有道理吗? 2、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防止菜被冻坏,这是为什么?汽化与液化什么是汽化?汽化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变化过程,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是一个吸热的过程。什么是液
14、化?液化与汽化是一个相反的过程,它是由汽态转化为液态,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汽化(吸热)汽化(吸热)液态 气态 液化(放热)液化(放热)汽化主要有两种形式:蒸发、沸腾蒸发沸腾一、蒸发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2)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1.定义:蒸发是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现象。3.蒸发过程需要吸热。二、沸腾(1)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沸点:在液体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不同的液体沸点不同。(3)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
15、继续吸热。(4)气压对液体沸点的影响: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蒸发与沸腾的区别蒸发沸腾 不同点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缓慢汽化剧烈汽化温度降低温度保持不变 相同点(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收热量 1.降低温度降低温度 2.压缩气体的体积压缩气体的体积气体液化的方法:气体液化的方法: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衣服上的水消失,衣服变干,是由水汽化成水蒸气。洒水车洒水车在夏日的都市,洒水车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清凉。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这是因为狗没有汗腺,靠伸出湿湿的舌头,加快呼吸使空气流动加快而降温。
16、夏天,人在水中游泳上岸后,被风吹会觉得有些凉,这是由于人身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上吸收了热量。吹风机和烘手机是使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增快蒸发速度。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产生的。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外壁会“出汗”,是因为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了。雾:空气中如果有较多的浮尘,水蒸汽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和浮尘一起漂浮在空气中,这就是雾。 露:天气较热时,空气中的水蒸汽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它们的表面,这就是露。1.人们喝开水时,怕水烫嘴,常常向水面吹气,使水凉下来,这是因为().向水面吹气吹出二氧化碳有制冷作用.向水面
17、吹气,可以加快水的蒸发,从而带走较多的热量.吹出的气体温度比较低,两者混合水就凉了一些2.蒸馒头时,会看到笼屉周围向外喷出很多白气,这些白气是: ( ) A.水蒸气B.沸腾产生的水蒸气C.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 D.是蒸发产生的水蒸气BC练一练练一练指出下列各种现象分别属于哪种物态变化1.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2.湿衣服变干了3.洗过的湿头发变干4.冬天人呼出的“白气” 5.揭开沸水锅的锅盖,看到冒“白气”6.冬天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蒸发(吸热)蒸发(吸热)蒸发(吸热)液化(放热)液化(放热)液化(放热)升华与凝华什么是升华?什么是凝华?升华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的变化
18、过程,升华需要吸收热量,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凝华是物质从气态变为固态的变化过程,凝华需要吸收热量,是一个吸热的过程。升华(吸热)升华(吸热)固态 气态 凝华(放热)凝华(放热)放在衣厨中的樟脑丸会越变越小,最后消失。是因为樟脑丸升华了。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 用久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什么现象? 钨丝受热发生钨丝受热发生升华,钨蒸气升华,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遇到冷的玻璃又发生凝华又发生凝华 北方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晾干了,这是什么原因?衣服上的衣服上的冰升华了冰升华了人工降雨舞台上的烟雾干冰升华生活中常见的凝华现象雾凇:由雾、水气凝华而成的,是凝聚在物体迎风面上呈针状和粒状的乳白色疏
19、松的微小冰晶或冰粒。冬天的清晨在鸡冠花上出现的霜霜:夜晚,气温降到0摄氏度以下时,地面附近的水蒸汽遇到地面上冷的物体,凝华为冰花附在物体上,这就是霜。霜会使农作物遭受冻害。-5时在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房间里的水蒸气在冷的玻璃上发生了凝华。雪:当水蒸气上升到很冷的高空时,水蒸汽凝华成六角形的冰花,冰花聚集在一起,形成雪片或者雪团降落下来,这就是雪。气态气态固态固态液液态态 凝固凝固熔化熔化液化液化汽化汽化(吸热)(吸热)(吸热)(吸热)(放热)(放热)(放热)(放热)温故知新温故知新凝华凝华升华升华(放热)(放热)(吸热)(吸热)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明说说下列各现象中物质状态的变化并说
20、明吸放热情况。吸放热情况。 I. 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冬天玻璃窗内表面结一层冰花A. 碘变成紫色的气体碘变成紫色的气体B. 卫生球变小了卫生球变小了C. 霜的形成霜的形成D. 雾、露的形成雾、露的形成E.水结冰水结冰F.夏天衣服被晒干夏天衣服被晒干G.冰化成水冰化成水H.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升华吸热)(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凝华放热)(液化放热)(液化放热)(熔化吸热)(熔化吸热)(汽化吸热)(汽化吸热)(凝固放热)(凝固放热)(升华吸热)(升华吸热)(液化放热)(液化放热)(凝华放热)(凝华放热)热传递握手小游戏与周围几个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冬天,当我
21、们手冷时,父母常常会用他们的大手来冬天,当我们手冷时,父母常常会用他们的大手来握住我们的小手,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握住我们的小手,这时你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生这样的感觉呢? 当我们的手很冷时,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让手热起来?一起来搓手吧! 搓手为什么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两只手相互摩擦产生了热,所以热起来了。 想一想: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这些方法是怎样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晒太阳、泡温泉、烤火、空调(外界物质给予热量)议一议 衣服能给我们增加热量吗? 晚上我们钻进被窝,感觉被子是热的还是凉的?早上醒来,被窝里又是什么感觉?晚上再去睡觉的时候,被窝
22、还热吗?这说明了什么? 衣服、被褥等到底能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我们能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观测吗? 实验方法: 1、用衣服将书本包好,用温度计测量衣服外的温度; 2、每隔一定的时间,测量书本内的温度; 3、边实验边记录; 4、实验结束,整理好材料。 注意事项: 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离开被测量的物体 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保持平衡 不能将手盖于衣服上试验中我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我们观察到了温度计的示数没有发生变化,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衣服不能给我们的身体提供热量穿厚衣服身体怎么会觉得热起来了?我们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衣服不会产生热量,衣服的作用是保温,既可以阻止
23、身体的热量散发出去,又可以阻挡冷空气的进入,所以穿厚衣服身体会觉得热起来了。上中下 热在传递过程中是从温度较高的下端传递到温度较低的上端。上中下它们的温度一样吗?它们的温度一样吗?传递方向是怎样的?传递方向是怎样的?上中下实验一: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方向。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一盒、蜡烛、铁丝若干、铁架台 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在一段铁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蜡粘上一根火柴,将铁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垂挂,用酒精灯给铁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右图所示)哪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4、实验现象:、实验现象:靠近酒精灯的火柴棒最先掉落结论
24、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热传递的方向是:热总是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2)物体越长,热传递的时间就越长:物体越短,热传递的时间就越短。温馨提示: 1、不能用手直接接触试验中或试验后的金属丝以防烫伤; 2、小组分工合作,实验装置都装好后再加热,注意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3、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好记录表; 4、注意安全,小心烫到手。实验二: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1、实验目的:、实验目的:探究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方向。 2、实验材料:、实验材料:铁架台 、火柴 、酒精灯、熔有蜡烛油的金属圆盘 、夹子 3、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先将涂有蜡的金属圆片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酒精灯加热另
25、一个金属圆片的边缘,再用酒精灯加热金属圆片的中心,观察蜡融化的情况。 4、实验现象:、实验现象:蜡逐渐向外融化蜡逐渐向内融化 根据实验情况得出的结论: 在固体中,热是从温度高的部分沿着固体传递到低的部分。小结 1、热总会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传递到(物体)温度较低的一端; 2、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递方法叫热传导; 3、热的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中。 观察、思考、讨论在夏天的烈日下,为什么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 这也是一种热传递现象,太阳与我们地球之间的距离很远很远,太阳和地球之间没有固体、气体或液体相连,因此太阳上的热量是直接传到地球上
26、的,通过热传递把热量传给被阳光照射的物体。所以在烈日下东西会变热。照射时间久还会变烫。这也是为什么人冬天站在阳光下比较暖和的原因。 这种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的传热方式叫做“辐射”。 (热从发热的物体直接向周围传递出热的传播方式,叫做“热辐射”)以下物体谁传热快?钢勺最快钢勺最快导热性较好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导热性较差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铜,铝,钢的传导性是一样的吗?铜铝钢小结小结 冬天来了,如果自己做一个保温杯,你会怎样做,杯中水的温度能一直不变吗?做一做做一做想想看想想看总结 热传递的三种方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知识延伸 热传导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的温度差或两个
27、不同物体直接接触,不产生相对运动,仅靠物体内部微粒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例如手握着冰块觉得冷。热传导主要发生在固体物之间。 热热对流对流是指:流体(气体、液体或某些固体如粉末)中温度不同的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时所引起的热量传递的过程。例如用凉水把开水兑成温水。热对流主要发生在液体和气体中。 热热辐射辐射是指:相互不接触的物体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由于热的原因,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一般是红外线的形式)的能量而进行的辐射过程。例如来自太阳的热量。热的辐射不依赖任何外界条件而进行。物质的热胀冷缩活动一:探究水在受热或受冷后体积的变化 1、实验材、实验材料料: 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小玻璃瓶、塑
28、料吸管、橡皮塞、红墨水、清水。 2、实验步骤、实验步骤: 先在橡皮塞上挖一个吸管大小的孔; 然后将小玻璃瓶装满加入几滴红墨水的清水,用橡皮塞塞好瓶口; 接着将装有水的瓶子放入热水中,仔细观察吸管中的水柱有什么变化; 最后将瓶子放到冷水中,仔细观察水柱的变化,分别做好记录,将两次的记录进行比较。3、实验现象热水冷水温馨提示:先放热水中 后放冷水中,使实验现 象更明显。4、实验结论 水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活动二:其他液体也热胀冷缩吗? 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一杯冷水、一杯热水、小玻璃瓶、塑料吸管、橡皮塞、可乐、牛奶、食用油、酒、醋
29、。 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同上个实验一样科学研究记录表我能解释 把灌满水的茶壶放到炉子上烧,会怎么样?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避免这种现象? 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瓶子里的液体不装满?测量体温时,为什么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 寄语:寄语: 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如果细细想来,还真的有许多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随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你将会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小故事: 1825年,英国铺设了第一条铁路,钢轨是一根连一根焊接在一起的,结果,到了炎热的夏天,钢轨就变得七歪八扭,左右弯曲,有的地方甚至还向上拱了起来;而到了寒冷的冬天,钢轨竟断裂成几段。想一想 金属会热胀冷缩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吧!在进行试验前,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酒精灯: 1、酒精灯的构造2、酒精灯火焰的组成。内焰温度最低,外焰温度最高。3、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灯身内酒精,最多不要超过灯身的三分之二,然后左手扶灯身,右手摘下灯帽,竖放在桌上。(2)点燃火柴,从侧面自下而上接近灯捻点燃酒精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最高温度的外焰部分加热。(4)熄灭酒精灯时,左手扶灯身,右手取灯帽,快而轻地盖上,将灯熄灭后,需趁热将灯帽再 提起一次,放走热酒精蒸气,同时进入一部分冷空气,再盖好,以保持灯帽内外压强一致,下次使用时,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领料申请单模板》课件
- 教导处范文课堂教学大赛实施方案
- 灯珠客户合作协议
- 异地恋协议书复制
- 《高等数学课件:微积分的发展历程》
- 《心血管影像解析》课件
- 《脑部断层解剖》课件
- 《营养强化剂-课件中的补虚药物》
- 《营养健康》课件2
- 青少年心理辅导课件:健康成长的心灵指南
- DB15-T 3225-2023 焦炉煤气制LNG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股骨颈骨折课件
- MRI常见伪影和解决方法课件
- 玩转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原理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青岛大学
- 建标 144-2010 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
- 医疗设备强检计量目录(参考)
- 汽车配件名称大全全
- 温州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4
- 《学弈》优质课一等奖课件
- 汽车遮阳板设计解读
- 桥梁工程倾斜监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