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幻灯片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幻灯片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幻灯片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幻灯片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 绪 论什么是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等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者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传统护理技术,一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人是有机整体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 根据四诊所得确定证候 辨证施护辨证施护 根据证候确定护理措施一、整体观念(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例: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系统(2)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例:自然(季节、昼夜、地区)与人的关系 社会与人的关系二、辨证施护-即采用望、闻、问、切等诊法收集即采用望、闻、问、切等诊法收集病史、症状和体征,在中医

2、理论指导下,病史、症状和体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通过分析综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发展阶段及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邪正之间的关系等,最后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种性质的证证。 * 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辨证的过程就是对病人作出正确、全面判断的过程。病、症、证病、症、证 病: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症:疾病的具体临床表现。 证: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的原因、病的部位、病的性质、邪正关系二、辨证施护-施护即

3、是根据辨证的结施护即是根据辨证的结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果,遵循辨证的理论确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护理措施。辨证论治的关系 辨证辨证: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是确定治则治法的前提和依据。依据。 施护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定施护原则、选择施护的手段和方法。原则、选择施护的手段和方法。 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治疗与护理的效果又是检验辨证正确与否的依据。的依据。第二章、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学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阴阴阴阳阳平平和和阳阳阴阳的概念 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是对自然

4、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它既可以代表相互关联而性质相反的两种事物或现象,也可以说明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具有的对立统一属性,含有一分为二一分为二的意思。 古人是如何感知阴阳的? 日 月 昼 夜 热 寒 火 水 动 静 * 阴阳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具有相对性; * 阴阳的划分具有无限可分性。阴阳的划分阳阳 外外 上上 左左 前前 体体表表外外侧侧腰腰背背 六六腑腑 心心肺肺 阴阴 内内 下下 右右 后后体体内内内内侧侧胸胸腹腹五五脏脏肝肝脾脾肾肾从空间结构划分阴阳阳阳 运运动动的的 外外向向的的 上上升升的的 温温热热的的 明明亮亮的的

5、无无形形的的 兴兴奋奋的的阴阴 静静止止的的 内内收收的的 下下降降的的 寒寒凉凉的的 晦晦暗暗的的 有有形形的的 抑抑制制的的 从万物属性划分阴阳阴阳阴阳对立制约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互根互用消长平衡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相互转化 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的对立阳阳气气上上升升阴阴气气下下降降阴阳的对立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的阴阳双方同时又彼此制约着。 寒凉与温热 水与火相互互根互用阴阳的相互依存,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阴阳的相互依存,是说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且每一方都以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且每一方都以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前提。另一方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

6、或前提。无阴则无所谓阳,无阳则无所谓阴。无阴则无所谓阳,无阳则无所谓阴。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阴阳阳阳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消长平衡 含义: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处于不断增长和消减的运动变化之中,并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阴阳双方此消彼长、彼长此消即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例如四季气候的变化 。 阴阳的转化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相互转化若阴气达到极至,则若阴气达到极至,则阴气突然消失,阳气慢慢生长起来。反之阴气突然消失,阳气慢慢生长起来。反之亦然。亦然。

7、从四季气候变化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从四季气候变化来看,由春温发展到夏热之极点,即可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之极点,即可向寒凉转化;而从秋凉发展到冬寒之极点,则会逐渐向温热转化。到冬寒之极点,则会逐渐向温热转化。 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学说:一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世界和探索宇宙规律的一种方法论。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等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化。五行的特性五行特点性质木曲直生长、生发、条达、舒畅。火炎上温热、升腾、向上。土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从革肃杀、潜降、收敛。水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五行的归类自然界自然界五五行行人体人体五五音音五五时时五五味味

8、五五色色五五化化五五气气五五方方五五季季五五脏脏五五腑腑五五官官五五体体五五志志五五液液五五声声角角平平旦旦酸酸青青生生风风东东春春木木肝肝胆胆目目筋筋怒怒泪泪呼呼徵徵日日中中苦苦赤赤长长暑暑南南夏夏火火心心小小舌舌脉脉喜喜汗汗笑笑宫宫日日西西甘甘黄黄化化湿湿中中长长夏夏土土脾脾胃胃口口肉肉思思涎涎歌歌商商日日入入辛辛白白收收燥燥西西秋秋金金肺肺大大鼻鼻皮皮悲悲涕涕哭哭羽羽夜夜咸咸黑黑藏藏寒寒北北冬冬水水肾肾膀膀耳耳骨骨恐恐唾唾呻呻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中某一行事物,对于另一行事物具有资生、促进和助长作用。五行相生规律和次序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行相克(又称相胜):是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

9、另一事物具有抑制、约束、削弱等作用。五行相克规律和次序五行相乘和相侮 五行相乘:指五行之间相克太过的异常变化。(乘乘虚侵袭)五行相乘(相克太过)五行相乘和相侮 五行相侮:指五行之间反向相克的异常变化。(侮欺侮,恃强凌弱)五行相侮(反向相克)五行与五脏的关系第二章 藏 象 藏象学说,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的观察,来研究内在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和人体脏腑与自然界之间联系的学说。藏之涵义藏之涵义象之涵义象之涵义指指藏藏于体内的于体内的脏脏腑器官腑器官 。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征象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 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

10、境的事物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 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与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比象。藏象的含义五 脏五五 脏脏心心肝肝脾脾肺肺肾肾 (心包)(心包)六六 腑腑小小肠肠胆胆胃胃大大肠肠膀膀胱胱三焦三焦奇恒之腑奇恒之腑骨骨髓髓胆胆脉脉脑脑女子胞女子胞五 脏 作强作强封藏之本封藏之本六 腑 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其共同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即:主管饮食物的 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胆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贮藏胆汁。肝胆相表里,肝胆相连;肝不正常,胆则不利。胃的功能 主要功能接受容纳水谷,将食物消化。胃有病可出现腹胀、疼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小肠的功能 主要功能是接受胃输送来的饮

11、食物,分别清浊,吸收营养运输于脾,余下之物转入大肠和膀胱。大肠的功能大肠的主要功能是传送糟粕。大肠有病,或便秘,或腹痛、腹泻,或下利脓血。膀胱的功能 其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其功能是储存和排泄尿液。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正常,膀胱的上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正常,膀胱的上述两项功能也正常。否则,前面讲到述两项功能也正常。否则,前面讲到的遗尿、尿急、尿频等症状即可出现。的遗尿、尿急、尿频等症状即可出现。三焦的功能 三焦属六腑之一,分为三焦属六腑之一,分为上焦上焦 中焦中焦 下焦下焦三焦的形态和功能,迄今尚无定论。三焦的形态和功能,迄今尚无定论。生理作用生理作用上三焦如上三焦如“雾雾”,指心肺对营养物的指心肺对营养物的 输布作用输布作用; ; 中焦如中焦如“沤沤”,指脾胃的消化作用指脾胃的消化作用; ; 下三焦如下三焦如“渎渎”,指肝、胆、大小肠、指肝、胆、大小肠、 肾与膀胱的疏泄作用。肾与膀胱的疏泄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三焦是脏腑之间的空隙部分三焦是脏腑之间的空隙部分。至于温病学说中的三焦辨证,是用三焦作为症状至于温病学说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