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剂方剂学_第1页
清热剂方剂学_第2页
清热剂方剂学_第3页
清热剂方剂学_第4页
清热剂方剂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热剂方剂学清热剂方剂学第1页/共66页概概述述白白虎虎汤汤犀角犀角地黄地黄汤汤普济普济消毒消毒饮饮导导赤赤散散龙胆龙胆泻肝泻肝汤汤玉玉女女煎煎芍芍药药汤汤白头白头翁汤翁汤清清营营汤汤黄连黄连解毒解毒汤汤清清胃胃散散泻泻白白散散青蒿青蒿鳖甲鳖甲汤汤葛根葛根芩连芩连汤汤第2页/共66页概述概述含义含义立法依据立法依据作用作用(清热药,清解里热,里热证)(清热药,清解里热,里热证)内经内经:“热者寒之。热者寒之。” 本经本经:“疗热以寒药。疗热以寒药。” 清里清里清气泻火、凉血解毒、清气泻火、凉血解毒、 清脏腑、透虚热清脏腑、透虚热。 适应证适应证里热证里热证但热不寒、口渴、烦躁、尿黄但热不寒、口

2、渴、烦躁、尿黄 便溏、舌红苔黄脉数。便溏、舌红苔黄脉数。 第3页/共66页分类分类1、清气、清气泻火清热泻火清热气分热证气分热证 代表方:代表方:白虎汤(一级)竹叶石膏汤(二级)白虎汤(一级)竹叶石膏汤(二级)2、清营凉血、清营凉血清解凉血清解凉血营、血分热证营、血分热证 代表方:代表方: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一级)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一级)3、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解毒泄火解毒泄火火毒炽盛证火毒炽盛证 代表方:代表方: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一级)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一级) 凉膈散、仙方活命饮(二级)凉膈散、仙方活命饮(二级)第4页/共66页4、清脏腑、清脏腑清热调脏腑清热调脏腑脏腑热证脏腑热

3、证 清心清心导赤散(一级)导赤散(一级) 清肝清肝龙胆泻肝汤(一级)、左金丸(三级)龙胆泻肝汤(一级)、左金丸(三级) 清脾清脾泻黄散(附方)泻黄散(附方) 清肺清肺泻白散(一级)、苇茎汤(二级)泻白散(一级)、苇茎汤(二级) 清胃清胃清胃散(一级)、玉女煎(一级)清胃散(一级)、玉女煎(一级) 清肠清肠芍药汤(一级)、白头翁汤(一级)芍药汤(一级)、白头翁汤(一级) 葛根芩连汤(一级)葛根芩连汤(一级)5 5、清虚热、清虚热透热养阴透热养阴虚热证虚热证 代表方:青蒿鳖甲汤代表方:青蒿鳖甲汤( (一级一级) )清骨散、当归六黄汤清骨散、当归六黄汤( (三级三级) )第5页/共66页使用注意使用

4、注意 1 1、辨清热证部位,准确选方。、辨清热证部位,准确选方。 2 2、注意热证的性质,纯属阴虚生热者,当滋、注意热证的性质,纯属阴虚生热者,当滋 阴补益。阴补益。 3 3、分别热证真假,不可误投于真寒假热。、分别热证真假,不可误投于真寒假热。 4 4、邪热炽盛,凉药格拒不纳者,可用反佐服药法。、邪热炽盛,凉药格拒不纳者,可用反佐服药法。 5 5、注意保护中阳。、注意保护中阳。 第6页/共66页White Tiger Decoction第7页/共66页石石膏膏甘甘草草知母知母第8页/共66页效用特点效用特点 1、清热泻火力强、清热泻火力强 首选清泻力最强的石膏且量重首选清泻力最强的石膏且量重

5、 石膏知母相须配伍最佳药对石膏知母相须配伍最佳药对 2、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治要点、以阳明气分热盛为主治要点 含义含义 病机:邪盛于里,迫津扰心病机:邪盛于里,迫津扰心 主症:五大一黄症主症:五大一黄症 第9页/共66页临床应用临床应用 1、范围、范围 2、原则:、原则:五大一黄俱全。五大一黄俱全。 3、现代:、现代:急性感染性疾病高热期。急性感染性疾病高热期。 4、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不用表证未解不用 脉浮、沉、细者不用脉浮、沉、细者不用 血虚发热不宜血虚发热不宜 真寒假热不可误投真寒假热不可误投 第10页/共66页方名方名组成组成功用功用主治主治症状症状白虎汤白虎汤膏、知、膏、知

6、、粳、草粳、草清热生津清热生津阳明经阳明经热盛热盛五大一黄五大一黄白虎加人白虎加人参汤参汤加人参加人参清热生津清热生津益气益气暑病气暑病气津两伤津两伤汗多脉浮大汗多脉浮大无力无力白虎加桂白虎加桂枝汤枝汤加桂枝加桂枝清热通络清热通络热痹热痹关节红肿热关节红肿热痛痛白虎加苍白虎加苍术汤术汤加苍术加苍术清热祛湿清热祛湿湿温病湿温病头重如裹苔头重如裹苔腻腻葱豉白虎葱豉白虎汤汤加葱、豉、加葱、豉、辛辛清热解表清热解表散寒散寒热盛外热盛外感风寒感风寒发热口渴恶发热口渴恶风寒风寒白虎承气白虎承气汤汤大黄、芒大黄、芒硝硝清热泻火清热泻火通便通便阳明经阳明经腑同病腑同病发热口渴便发热口渴便结结第11页/共66页

7、Qing Ying Decoction第12页/共66页二、主治二、主治营分热证营分热证 1、含义、含义 2、病机:邪热传营、耗伤营阴、扰及心神、病机:邪热传营、耗伤营阴、扰及心神。 3、主症:身热夜甚、斑疹隐隐、舌绛而、主症:身热夜甚、斑疹隐隐、舌绛而 干干、脉象细数脉象细数。 4、关于口渴与否。、关于口渴与否。 一、组成:一、组成: 关于犀角关于犀角现以水牛角代之,多开浓缩粉。现以水牛角代之,多开浓缩粉。 第13页/共66页三、方解三、方解 1、治法、治法清营解毒、透热养阴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2、配伍、配伍 犀角犀角:咸寒、清热解毒、散瘀咸寒、清热解毒、散瘀君君生地生地玄参玄参麦冬麦冬 滋

8、养复阴、且助清热滋养复阴、且助清热臣臣 银花银花连翘连翘竹叶竹叶 清解宣透清解宣透, ,转营热从气分而解转营热从气分而解佐佐 丹参丹参黄连黄连 清心(兼活血)清心(兼活血)入心引经入心引经佐使佐使 第14页/共66页3、说明、说明 本方体现了温病本方体现了温病“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治疗大治疗大法法 何谓透热转气何谓透热转气 为何要透热转气为何要透热转气 如何体现透热转气如何体现透热转气 为什么用活血药为什么用活血药 第15页/共66页第16页/共66页一、组成一、组成 1、犀角、犀角 2、重用生地、重用生地 3、芍药一般用赤芍、芍药一般用赤芍 第17页/共66页二、主治二、主治热

9、入血分证 1、热伤血络出血证热伤血络出血证吐衄便尿,色鲜红, 舌绛脉数 2、热甚蓄血瘀血证热甚蓄血瘀血证身热,斑疹紫黑斑疹紫黑,漱水不 欲咽,心胸烦疼,大便色黑易解,舌绛脉细数。 3、热扰心营神志证热扰心营神志证身热烦躁,甚谵语 昏狂,舌绛脉数。 归纳归纳: 总的病机 临床要点第18页/共66页三、方解三、方解 1、作用特点作用特点重在凉血清解,佐以散瘀 2、配伍、配伍 3、体现了体现了 “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 的温病治疗大法的温病治疗大法。 犀角犀角:清心凉血,泻火解毒 生地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赤勺赤勺:活血祛瘀,助生地凉血 丹皮丹皮:凉血散瘀,清血中之热 火降血宁滋阴阴复

10、祛瘀而生新第19页/共66页四、临床应用四、临床应用 1、范围:、范围:凡血热证不论出血证,或瘀血凡血热证不论出血证,或瘀血 证,或神志证,或三者兼而有之均可,证,或神志证,或三者兼而有之均可, 疗效迅速可靠,中医著名救急方之一。疗效迅速可靠,中医著名救急方之一。 2、现代:、现代:广泛用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广泛用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 见血热者。见血热者。 3、参考:、参考:也长于治疗血热型倒经。也长于治疗血热型倒经。 第20页/共66页五、温病治疗大法及代表方归纳五、温病治疗大法及代表方归纳 1 1、卫分热证、卫分热证在卫汗之可也在卫汗之可也银翘散银翘散 2 2、气分热证气分热证到气方可清气

11、到气方可清气白虎汤白虎汤3 3、营分热证、营分热证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清营汤清营汤 4 4、血分热证、血分热证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 凉血散血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汤 第21页/共66页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第22页/共66页一、组成一、组成:1、芩、连、柏、栀 2、黄连量偏重二、作用二、作用:清泻三焦火毒三、主治三、主治:三焦火毒炽盛证(火毒充炽内外) 内:大热烦渴,吐衄,黄疸痢疾 外:发斑,外科疮疡疔毒 舌红苔黄脉数四、说明四、说明 第23页/共66页清热解毒清热解毒第24页/共66页黄黄连连升升麻麻柴柴胡胡陈皮陈皮玄参玄参马马勃勃连翘连翘板蓝根板蓝根牛牛蒡

12、蒡子子薄薄荷荷僵僵蚕蚕甘甘草草桔梗桔梗第25页/共66页 1、含义、含义 2、病机、病机 3、主症:头面红肿、主症:头面红肿焮焮痛,目不能开,痛,目不能开, 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 苔黄脉浮数(可发热恶寒)苔黄脉浮数(可发热恶寒) 主治主治大头瘟(大头天行,大头风)大头瘟(大头天行,大头风)第26页/共66页方方 解解1、治法:清热解毒泄心肺,辛凉疏散除风热。、治法:清热解毒泄心肺,辛凉疏散除风热。2、配伍、配伍 君:黄芩、黄连:清泄上焦热毒佐:升、柴:疏散清解升发(火郁发之)佐:陈皮:理气疏通壅滞 佐:马勃、兰根、玄参:清热解毒佐:桔、草:清利咽喉臣:蒡、薄、翘、僵

13、:疏散风热3、说明、说明为何重用芩连?芩连为何要酒炒? 作用特点第27页/共66页 1、范围:凡头面部热毒阳证皆可.尤初起。 2、现代:流腮、化腮、颌下腺炎、 颜面丹毒、急扁。 3、加减: 表重 硬肿不散 咽喉肿痛 小儿流行性腮腺炎 二联症加川楝子、龙胆草。 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第28页/共66页清脏腑热清脏腑热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Dao Chi Powder第29页/共66页组成组成生地生地木通木通竹叶竹叶甘草甘草第30页/共66页主治主治 1、原、原书书心经有热心经有热心胸烦热、口渴面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脉数急性口腔炎,VB2缺乏症。 2、后世、后世心移热于小肠心移热于小肠小便赤涩刺痛

14、急性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 问题:主治证是虚火还是实火?问题:主治证是虚火还是实火?第31页/共66页 1、基本作用基本作用药性平和、清心利尿、养阴力缓 2、配伍配伍 君: 生地:苦甘寒,入心,清热养阴。 木通:苦寒,上清心,下利尿。 臣:竹叶:甘淡寒,清心除烦,利尿。 佐使:草梢:甘凉,清热泄火调和。 3、说明说明 治证特点,实火不甚兼伤阴。 实火为何不首选黄连? 方解方解第32页/共66页临床应用临床应用1、范围原则2、加减 小儿夜啼 血尿 小便淋漓不尽第33页/共66页清脏腑热清脏腑热 Long Dan Xie Gang Decoction 第34页/共66页组组 成成第35页/共66页

15、 1、症广症广三焦皆有见症三焦皆有见症肝胆经循行部位症肝胆经循行部位症 在上: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耳聋耳肿、口苦咽痛 在中:胸胁胃脘热痛 在下:阴痒阴肿 、尿淋、带下、遗精、便结。 2、性质性质症状必具实火,湿热特征。症状必具实火,湿热特征。 3、主症主症口苦、苔黄(腻),脉弦数(滑)口苦、苔黄(腻),脉弦数(滑) 而见肝胆经循行部位任何一症。而见肝胆经循行部位任何一症。 主治主治肝胆实火湿热证第36页/共66页方方 解解1、作用作用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2、配伍配伍龙胆草:大苦大寒,泻实火,清湿热君 黄芩 栀子 苦寒 清肝胆 泻三焦 助君清泻臣 木通泽泻 车前苦寒、利尿祛邪有出路佐助 柴胡:

16、辛凉、疏肝、防苦寒郁滞肝气 生地 当归 滋阴养血,祛邪不伤正 生甘草:调和,并防苦寒伤胃之弊使 佐制 第37页/共66页3、说明说明: 为何用较多的利尿药 为何用柴胡 龙胆草、栀子为何要酒炒 生地、当归的意义第38页/共66页临床应用临床应用2、原则原则1、范围范围3、加减加减头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偏头痛眩晕美尼尔氏综合征、高血压目疾急性结膜炎耳疾化脓性中耳炎、疥肿头部湿疹阴肿阴痒阴道炎、外阴炎、阴囊湿疹带下黄稠宫颈炎、急性盆腔炎遗精性N紊乱第39页/共66页5、使用注意使用注意4、特效病症特效病症 急性中耳炎、带状疱疹、高血压、眼科疾患、遗精、阳强(肝火)、外阴瘙痒、阴肿、黄带。饭后服药不宜

17、久服第40页/共66页清脏腑热清脏腑热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药证直诀Xie Bai Powder第41页/共66页一、组成组成:二、作用作用:清泻肺热、止咳平喘。三、主治主治:肺热喘咳证。 1、病机:火热犯肺,气逆阴伤。 2、主症:喘咳气急,皮肤蒸热,午后尤 甚,舌红脉细数。 3、伏火: 4、现代:小儿肺炎、急支、百日咳。第42页/共66页四四、与麻杏石甘汤的比较、与麻杏石甘汤的比较麻麻清热宣肺散风麻石 风热犯肺证纯实证泻泻清肺降气兼养桑地 肺热伤阴证虚实相兼 五、讨论:五、讨论: 是否可用石膏、黄芩代替桑白皮是否可用石膏、黄芩代替桑白皮第43页/共66页清脏腑热清脏腑热 Powder for C

18、learing Stomach HeatFairy Decoction第44页/共66页一、共性一、共性 1、作用:清胃热 2、主治胃热牙痛牙疼口渴,舌红脉数。二、区别:二、区别:1、作用 清功专清胃 气血两清 玉清滋并举 清气补阴 连、升解毒清胃 地、丹、归凉血调血 膏、母泻火清胃 熟、麦滋肾养胃 牛膝 第45页/共66页 2、主治主治 清清胃散胃散胃火炽盛证 病机:胃火上攻、气血壅滞 症状:齿痛、腮颊肿痛、牙龈红肿、甚 牙宣、口喝、舌红脉数大。 玉玉女煎女煎胃热阴虚证 病机:胃火上炎,阴液已伤 症状:牙痛齿松、烦热干渴、舌红苔黄 干脉细数。 第46页/共66页3、说明、说明 清胃散清胃散

19、现代现代 牙宣牙宣 口臭之要方口臭之要方 风火牙痛风火牙痛 玉女煎玉女煎 现代现代 牛膝的意义牛膝的意义 消渴的要方消渴的要方第47页/共66页Peony DecoctionPeony DecoctionPulsatilla DecoctionPulsatilla Decoction清脏腑热清脏腑热 第48页/共66页1、作用作用:功专大肠,清热解毒燥湿2、主治主治:阳证痢疾 症见:便下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腹痛,苔黄脉数。3、组方组方 均用黄连治痢要药。共性第49页/共66页区别1、作用、作用 芍长于调和气血 白专于凉血清解 芍药、当归、肉桂行血和营 木香、槟榔、大黄行气导滞 调和气血

20、 黄连、黄芩(大黄)清解燥湿甘草:调和,合白芍,缓急止痛(肉桂)又反佐,防苦寒伤阳,冰伏湿热之虞 第50页/共66页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治痢 黄连 黄柏 清热解毒,燥湿热 白头翁又长于凉血,故全方功专凉血清解 秦皮:清热解毒治痢 第51页/共66页2. .主治主治 芍药汤芍药汤湿热痢湿热痢 病机:湿热蕴积大肠,气血失调。 症状:下痢赤白相兼,苔黄腻,脉滑数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热毒痢热毒痢 病机:热毒熏灼大肠,损伤血络。 症状:下痢赤多白少,纯下血水,舌红 脉弦数。 芍药汤菌痢抗菌、消炎、镇痛 白头翁汤菌痢重症(中毒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出血性肠炎 3. .应用应用 第52页/共66页 1、芍药

21、汤重用白芍。 2、芍药汤治湿热痢,为何重在调和气血 3、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 4、使用注意。 说明第53页/共66页Ge Gen Qin Lian DecoctionGe Gen Qin Lian Decoction清脏腑热清脏腑热 第54页/共66页1 1、主治、主治太阳阳明协热下利(表邪未解,内传阳明证)泄痢双治。热利、湿热利均可。有表无表均可。以初起证势轻者为原则。2 2、作用、作用清里解表(重里兼表)3 3、组成、组成重用葛根。第55页/共66页Qing Hao Bie Jia DecoctionQing Hao Bie Jia Decoction清虚热清虚热 第56页/共66页一、一

22、、组成组成:青蒿:青蒿2钱、鳖甲钱、鳖甲5钱、生地钱、生地4钱、钱、 知母知母2钱、丹皮钱、丹皮3钱。钱。二、二、主治主治: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1、病机:热病伤阴,邪留阴分。、病机:热病伤阴,邪留阴分。 2、主症: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主症: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 红少苔、脉象细数。红少苔、脉象细数。 第57页/共66页三、方解三、方解: 1、治法、治法透热养阴透热养阴 2、配伍:、配伍: 青蒿:芳香清透,引邪外解青蒿:芳香清透,引邪外解 鳖甲:咸寒入阴分,养阴清虚热鳖甲:咸寒入阴分,养阴清虚热 生地生地 知母知母 助鳖甲清解滋养助鳖甲清解滋养 丹皮:凉血泄热丹皮:凉血泄热, ,助青蒿透邪助青蒿透邪 3、青蒿鳖甲的配伍意义:、青蒿鳖甲的配伍意义: 鳖甲领青蒿入阴分透邪清热鳖甲领青蒿入阴分透邪清热 青蒿使鳖甲滋阴而不碍邪青蒿使鳖甲滋阴而不碍邪 第58页/共66页四、临床应用:四、临床应用: 1 1、范围:虚热证的基础方、范围:虚热证的基础方 2 2、现代:感染性疾病后期低热,肺结、现代:感染性疾病后期低热,肺结 核低热,小儿夏季热等核低热,小儿夏季热等 3 3、加减、加减 第59页/共66页概述概述含义含义立法依据立法依据作用作用(清热药,清解里热,里热证)(清热药,清解里热,里热证)内经内经:“热者寒之。热者寒之。” 本经本经:“疗热以寒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