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孔子的人格境界一一温良恭俭让子禽和子贡都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天,子禽问子贡:“咱们的老师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参与政治。是他求来的啊,还是人家邀请他的啊?”子贡回答说:“咱们的老师以温、良、恭、俭、让的方式得来的。老师的这种方式,不是跟其他人有很大的区别吗?”在这里,“温、良、恭、俭、让”描述了孔子的处世风范,也体现了他的人格境界和处世智慧。温:做一个温和的人茫茫宇宙,为何地球上存在高级生命?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的适宜。离太阳过近,则钢铁也能融化;离太阳过远,则常年是严酷的寒冬,都不利于生命的存在。只有温和,才是生命赖以存在的根据。因此可以说:“温”本是上天之德。温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有利条件。在地球
2、上,热带与寒带都没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只有温带,才适合文明的发展与繁荣。比如说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等高度文明的国度都处于地球的温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渴了要喝温水,冻僵的生命要把它温暖过来,朋友的心灵受伤了要温言抚慰。过冷与过热都会适得其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佳状态就是“温”,既不要过热,也不要过冷。过热与过冷都会由现问题。孔子的学生子游说:“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意思是:接近领导太频繁,就该着受辱了;朋友之间交往太频繁,就该疏远了。领导或者朋友,都有自己的事情,有自己的生活空间,交往太频繁,无疑是挤压了他们生活空间,即使是由于好心、由于热情,时间长了,也会令人厌烦。再者,
3、过于讨好领导、讨好朋友,时间长了,他们也不会珍惜。这都是交往过热的弊病。交往过冷会由现什么问题呢?这一点不言自明。亲密关系的维系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频率的,而且需要多种形式。比如说,跟自己的朋友共同做一件事情,空闲时候的聊天,不见面时保持电话、短信、微信等等的联系,假如说一周不联系,甚至一个月都没有音信,那么,很难说能维持好你们的友谊。让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温暖如春的状态,保持细水长流的滋润,那么,我们的友谊之树会在水分与温暖的滋养下,逐渐生长、壮大。良:做事求好,不求最好在处事能力方面,要保持“良”的状态。它既不是“优”,也不是“差”。这时,人们或许会问,“差”当然不好,“优”不是很好
4、吗?在如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不仅争取“优”的等级,甚至只把目光瞄准了“第一”。从专业或者行业发展的角度看,优胜劣汰,人们追求“优”或“第一”无可厚非;但是,从个体生命成长的角度看,保持“优”或“第一”则不是最好的发展状态。有关研究表明,在学校数一数二的优等生,走向社会以后,往往没有由色的表现,而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往往会有更大的成就。因为优等的学生在学校承载了太多的关注和希望,同时也承载了巨大的压力,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来说,毋宁是一种负担与阻碍。在人的中学时代,我们要的不是“优”,也不是“第一”,而是发展的全面和自由。试想,一个人在奥次考试中得到90分,跟85分有什么区别呢?在以名次论英雄的
5、班级排名中,或许会差几个名次;在全校排名中,差的名次会更多,但是,这能决定他们能力的排名,乃至以后社会成就的排名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中国人的处世策略中,也忌讳英秀而特由。三国时期魏人李康的运命论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由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在树林中,高大而突生的树木必被大风摧折;在河流中,突生河岸的土堆必被水流冲垮;在人群中,品行高于众人必遭他人非议。在孔子的处世智慧中,不求“优”:只求“良”,预留了足够的上升空间和回旋余地,生命在保持良好状态的同时,就又多了一份自由和诗意。恭:恭敬有礼,不卑不亢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礼貌,但是,把礼貌保持在什么状态才是最好的
6、呢?那就是“恭”。“恭”是跟“敬”相对而言的。在内心的情感状态是“敬”,表现在外部就是“恭”。大致可以描述为严肃的、尊敬的、不卑不亢的一种状态。因此,“恭”既不是奴颜婢膝、谄媚逢迎,也不是狂妄傲慢、目中无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是重要的民族精神之一,但它决不是过分的强调“礼”,要求人们在森严的等级中唯唯诺诺,而是保持一种自由的、朴素的、亲切随和的状态。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应该怎样做呢?太过质朴了,超生礼仪规范,容易走向粗野;太注重礼仪规范,而忽略了质朴,容易走向迂腐,就是俗话说的酸文假醋、华而不实。只有二者的结合,既注重礼仪,又要求质朴,“
7、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当前,有些人对中西教育思想的差别存在误解,认为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太拘谨、太古板,太重礼法;而西方的教育思想多强调个性解放。在这种错误认识的影响下,有些人变得无所顾忌、狂放不羁,以为这样就是跟上了时代的潮流。殊不知,在为人处世的行为艺术中,中西方本来就没有很大的差别的,在欧美国家,绅士们同样是注重礼节的,同时也是幽默风趣的。”注重礼节”就是“文”;“幽默风趣”就是“质”,他们同样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总之,“恭”的状态,就是“礼”的中庸状态,就是“文质彬彬”的状态。俭:俭以养德,合礼就好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孔子的状态是“俭”。“俭”就是节省、不浪费。它既不奢靡铺张,也不吝啬
8、小气,而是该用就用,够用就好,符合礼就好。林放问孔子,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说,过分隆重,奢侈浪费,是不好的,宁可节俭一些;在办丧事的时候,太节俭了也不好,重要的是要悲伤。孔子还说,上古时期,人们举办丧礼用麻做的帽子,符合礼的规定;如今,人们都用黑色的丝绸做礼帽,比较简化,根据节俭的原则,就随着大家吧,不必事事追求古礼。可见,孔子在节俭的问题上,主要看是否符合礼的精神,在不违背礼的精神情况下,主张节俭。在衣食住行的问题上,孔子主张“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对物质条件要求不高,但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也不随便去吃。食物放久了,不吃;鱼不新鲜了,肉变质了,不吃;食物颜色变坏了,不吃;气味不好闻了,不吃
9、;烹调不得当,不吃;不该吃的时候,不吃;不按一定的方法宰割的肉,不吃;佐料放的不恰当,不吃;肉虽然多,不要超过面食;酒要适量的喝,不能喝醉;买来的酒和熟牛肉干,不吃;要注意吃姜;不要多吃。看来,孔子生活虽然节俭,但是很讲究的。为什么孔子的生活提倡节俭呢?因为节俭可以涵养道德。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克制自己的欲望,是涵养道德的根本途径。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节俭,就是对物欲的一种克制。让:既不争强,也不退缩在治国或与人交往时,孔子强调“让”。“让”既不是“争”,也不是“退缩”,而是彬彬有礼地推辞。最大的让是“让天下”。孔子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
10、而称焉。”泰伯,可算是最高的道德了,三次让天下,人们都不知道怎样称颂他了。其次是以礼让治国。孔子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能够以礼让原则治理国家,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了,还有什么困难的呢?如果不能以礼让原则治理国家,怎么实行礼呢?人而无礼,跟禽兽有什么区别?在日常生活中,孔子也强调让,就连比赛射箭也是如此。孔子说:“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开,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在比赛射箭之前,参赛者相互作揖,礼让对方先射。比赛结束之后,共同举杯,相互致意。这种争也带有谦谦君子之风。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中国古代,多数帝王的更替在名义上还是实行禅让制,被任命的大臣还是要几次三番的推辞,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消防
- 2025年时政热点考试试题目及答案指导
- 2025心肺复苏笔试题型及答案
- 团史教育学习
- 溶出度测定方法
- 通渭榜罗红色文化介绍
- 2025版精神分裂症常见症状及护理方案
- 常见疾病护理
- 红楼梦经典章节解析
- 益优学堂专业介绍
- 车间高温烫伤安全培训课件
- 财税咨询公司知识培训课件
- 变电运维培训大纲
- 云计算资源租用协议
- 公务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3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案
- 插秧机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批发行业的合规风险与解决方案研究-洞察及研究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 DB32-T 5155-2025 桥梁用碳纤维增强复合筋拉索技术条件
- 2025至2030中国水资源修复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