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血脂异常及其治疗DYSLIPIDEMIA AND THERAPY主要内容 临床基础 血脂异常的治疗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 临床上可供选用的调脂药物 调脂药物的合理应用9/23/20112血脂异常的临床基础 血脂异常的概念 血脂与脂蛋白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血脂异常的危害,调节血脂的意义 血脂异常的分型,病因,检出,表现9/23/20113血脂异常现状 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 ; 1844岁、4559岁和60岁人群的患病率分别为17.0%、22.9%和23.4%; 男性为22.2% ,女性为15.9 %; 城市为21.0% ,农
2、村为17.7%。9/23/20114赵文华,张坚,由悦等.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特点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5):306-310.血脂异常DYSLIPIDEMIA 血脂异常(Dyslipidemia),指血浆中一种或多种脂质成分的增高或降低、脂蛋白量和(或)质的改变等,主要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下或脂蛋白代谢紊乱。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血脂异常DYSLIPIDEMIA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在血浆中必需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Dyslipoproteinemia)9/23/20
3、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血脂(BLOOD-LIPID) 血脂是血浆中脂类物质的总称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血脂血脂脂蛋白(LIPOPROTEIN) 血浆脂蛋白是由蛋白质载脂蛋白(apoprotein, Apo)和脂质组成的球形大分子复合物。 组成: 蛋白质(载脂蛋白) 甘油三酯 磷脂 脂质 胆固醇 胆固醇酯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脂蛋白(LIPOPROTEIN)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脂蛋白的分类 应用超速离心法将脂蛋白分
4、为六大类: 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中密度脂蛋白(IDL) 低密度脂蛋白(LDL) 脂蛋白(a) (Lp(a)) 高密度脂蛋白(HDL)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0脂蛋白的分类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1脂蛋白的分类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2脂蛋白的主要特性脂蛋白脂蛋白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主要脂质主要脂质主要功能主要功能CM小肠合成小肠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将食物中的将食物中的TG和和CH从小肠转运至其从小肠转运至其他组织他组织VLDL肝脏合成肝脏合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转运转运TG至外周组织,经脂酶水解后至外周组织,经脂酶水解后释放游离脂肪酸
5、释放游离脂肪酸IDLVLDL中中TG经脂酶经脂酶水解后形成水解后形成甘油三酯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LDL前体,比分经肝脏摄取前体,比分经肝脏摄取LDLVLDL分解代谢分解代谢胆固醇胆固醇胆固醇的主要载体胆固醇的主要载体,经,经LDL受体介导受体介导摄取而被外周组织利用,摄取而被外周组织利用,与冠心病直与冠心病直接相关接相关HDL肝脏、小肠合成,肝脏、小肠合成,CM和和VLDL脂解脂解后表面物衍生后表面物衍生磷脂磷脂胆固醇胆固醇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移去促进胆固醇从外周组织移去,转运胆,转运胆固醇至肝脏或其他组织再分布,固醇至肝脏或其他组织再分布,HDL-C与冠心病负相关与冠心病负相关Lp(a)肝脏
6、合成后与肝脏合成后与LDL形成复合物形成复合物胆固醇胆固醇可能与冠心病相关可能与冠心病相关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3胆固醇胆固醇逆转运逆转运血液中胆血液中胆固醇固醇60%在在LDL内内血脂异常的危害 血脂异常在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及其引起的心血管事件(CVE)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列队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 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4Wu YF, Liu XQ, L
7、i X, et al. for the USA-PRC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and cardiopulmonary epidemiology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hina multi center collaborative study of cardiovascular epidemiology( China MUCA) research group.Estimation of 10-Year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ischem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8、s in Chinese adults, J. Circulation, Nov.21,2006:2215-2225.血脂水平与冠心病患病风险相关性Crundy SM,Cleeman JI, Merz CN, et al. Implications of recent clinical trials for the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 Program 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guidelines. Circulation, 2004, 110:227-239.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5血脂异常的分型 按血脂异常
9、的表型分型(WHO分型法) 按临床简易分型 按病因分类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6血脂异常的分型 按血脂异常的表型分型(WHO分型法)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7分型CM(TG)VLDLLDL发生率易发疾病() ()罕见胰腺炎a()()常见冠心病b()常见冠心病()少见冠心病() ()常见冠心病()少见胰腺炎血脂异常的分型 按临床简易分型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8血脂异常的分型-病因 原发性血脂异常: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apoB缺陷症 家族性混合性血脂异常 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多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族性脂蛋白(a)血症 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
10、症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9血脂异常的分型-病因继发性血脂异常 继发于某些疾病: 糖尿病 肝脏疾病 肾脏疾病 甲状腺疾病 环境因素: 饮酒、肥胖及生活方式等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0血脂异常的检出 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包括TC,LDL-C,HDL-C和TG; 缺血性心血管病及其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测定1次血脂; 因缺血性心血管病住院治疗的患者应在入院时24小时内检测血脂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1血脂异常的检出 受检者在血脂检查前的最后一餐,忌进高脂肪食物及饮酒,并应空腹12小时以上 首次检查发现血脂异常,应在23周内复查 复
11、查仍属异常,可确立诊断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2血脂异常重点检测对象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家族史者,尤其是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病死者有黄色瘤或黄疣者有家族性血脂异常者 建议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每年均应进行血脂检查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3血脂水平分层标准 LDL-C浓度通过Friedewald公式计算得到: LDL-C(mg/dl)=TC-(HDL-C+TG/5) LDL-C(mmol/l)=TC-(HDL-C+TG/2.2)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4血脂异常的
12、临床表现 许多患者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往往在血液生化检验时被发现。 并发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 多伴有脂肪肝和肥胖 角膜弓 脂血症眼底改变 化验值改变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5TC或或LDL-C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升高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素之一,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血脂异常的治疗血脂异常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 全面评价心血管病的综合危险是预防和治疗血脂异常的必要前提 危险分层考虑因素: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等。冠心病等危症:非冠心病者10年内发生主要冠状
13、动脉事件的危险与已患冠心病者同等,新发和复发缺血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危险15%,包括:有临床表现的冠状动脉以外的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有多种危险因素,发生主要冠状动脉事件危险相当于已确诊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10年危险20%.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27血脂异常心血管病综合危险的评价 危险因素 高血压 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 年龄(男45岁,女55以上) 吸烟 HDL-C(120 Current Smoker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2ATP Risk EstimatorFramingham points score 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3Framin
14、gham points score 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4血脂异常的治疗原则 基础措施:饮食治疗和改善生活方式 根据血脂异常的类型及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调脂药物 定期进行调脂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5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 TLC) 控制血脂异常的基本和首要措施 恰当的生活方式改变对多数血脂异常能起到与降脂药相近似的治疗效果 有效控制血脂同时可以有效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6TLC主要措施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选择能够降低
15、LDL-C的食物(如植物甾醇、可溶性纤维) 减轻体重 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采取针对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措施如戒烟、限盐以降低血压等。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7肉(肥肉、肉(肥肉、内脏)、蛋、内脏)、蛋、煎炸食品、煎炸食品、奶油糕点奶油糕点全谷类、水全谷类、水果、蔬菜果、蔬菜TLC实施方案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8TLC实施方案 TLC达到满意疗效后,定期监测患者依从性: 第1年:每46个月随诊1次 以后:612个月随诊1次 加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增加随访次数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39TLC的治疗效果 依从性良好的情况下,可与他汀类药物媲美 具有更好的
16、成本效果 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TLC均可作为血脂异常患者的首选治疗措施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0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时机与目标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开始调脂治疗的TC和和LDL-C值以及目标值值以及目标值mmol/L(mg/dL)危险等级危险等级TLC开始开始药物治疗开始药物治疗开始治疗目标值治疗目标值低危:低危:10年危险年危险5%TC6.22(240)LDL-C4.14(160)TC6.99(270)LDL-C4.92(190)TC6.22(240)LDL-C4.14(160)中危中危:10年危险年危险5%10%TC
17、5.18(200)LDL-C3.37(130)TC6.22(240)LDL-C4.14(160)TC5.18(200)LDL-C3.37(130)高危高危:CHD或其等危症,或或其等危症,或10年年危险性危险性10%15%TC4.14(160)LDL-C2.59(100)TC4.14(160)LDL-C2.59(100)TC4.14(160)LDL-C2.59(100)极高危:极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缺血性心血管病合并糖尿病血管病合并糖尿病TC3.11(120)LDL-C2.07(80)TC4.14(160)LDL-C2.07(80)TC3.11(120)LDL-C2.
18、07(80)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2血脂水平升高血脂水平升高血脂水平升高血脂水平升高血脂水平血脂水平边缘升高边缘升高血脂水平升高到血脂水平升高到 一定水平一定水平血脂水平血脂水平不要升高不要升高血脂控制血脂控制在正常水平在正常水平血脂控制在血脂控制在相对较低水平相对较低水平血脂控制在血脂控制在低水平低水平积极监控血脂水平积极监控血脂水平(TC160mg/dl,LDL-C 100mg/dl )更加积极地监控血脂更加积极地监控血脂水平(水平( TC120mg/dl,LDL-C 80mg/dl )更加积极地监控血脂水更加积极地监控血脂水平(平( TC160mg/dl,LDL-C 80
19、mg/dl )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越高,采取的降脂治疗策略更积极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越高,采取的降脂治疗策略更积极思考 案例1和案例2的患者是否需要药物治疗? 案例1和案例2的患者的调脂治疗目标值?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3临床上可供选用的调脂药物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4主要降低血中胆固醇的药物 胆酸螯合剂(树脂类) 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5n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n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等n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n依折麦布依折麦布主要
20、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药物 烟酸及其衍生物 烟酸、烟酸肌醇酯、阿西莫司等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6n贝特类及其衍生物贝特类及其衍生物(苯氧芳酸、纤维酸衍生物)(苯氧芳酸、纤维酸衍生物)n氯贝特、苯扎贝特、吉非贝齐、非诺贝特氯贝特、苯扎贝特、吉非贝齐、非诺贝特n多不饱和脂肪酸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类(PUFAs)n-6型型(亚油酸、月见草油等)(亚油酸、月见草油等)n-3型(多烯康、脉乐康、鱼油烯康等)型(多烯康、脉乐康、鱼油烯康等)具有不同程度降脂作用的其他药物 普罗布考(丙丁酚) 泛硫乙胺(潘特生) 粘多糖和多糖类(降脂宁、硫酸软骨素等) 雌激素类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
21、7他汀类(STATINS)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 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使肝脏胆固醇的合成减少 触发肝代偿性增加LDL受体的合成,使肝对LDL的摄取增加,最终使血胆固醇和LDL水平降低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8他汀类降脂特点 使血中TC和LDL-C显著降低 使VLDL和TG中等程度降低 轻度升高HDL 在治疗血脂异常的同时可降低冠心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和死亡率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49他汀类适应症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LDL-C的首选药,其适应证为: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 继发于肾病、糖尿病的高胆固醇血
22、症 混合型高脂蛋白血症,包括型高脂蛋白血症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0他汀类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恶心,腹痛,腹泻,肠胃气胀等 精神神经系统:头痛,失眠,眩晕 肝损害:转氨酶升高值可为正常值的3倍 肌病:横纹肌溶解 皮肤:皮疹 对绝大部分患者而言,他汀类较安全,可耐受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1他汀类的安全性-横纹肌溶解 表现: 肌肉疼痛,发热,乏力 血磷酸激酶(CPK)含量明显升高(高于正常值的10倍) 严重情况下,导致肾衰竭甚至死亡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2他汀类的安全性-用药监测 定期询问有无肌肉方面的症状 定期监测肝功能: 当ALT水平
23、升高到正常上限的3倍或持续升高,必须停药 有肌肉方面的症状时,查肌酸激酶(CK)水平: CK水平升高到正常上限的10倍以上时,必须停药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3他汀类的相互作用 与抗凝药合用可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与CYP3A4/CYP2C19抑制剂或者经CYP3A4/CYP2C19代谢的药物/食物合用时,不良反应加重 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咪唑类抗真菌药 环孢素 葡萄柚汁 考来烯胺、考来替泊可使其生物利用度降低,间隔4小时服用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4他汀类的禁忌症 胆汁郁积、肝病、肝功能异常; 孕妇; 哺乳妇女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5他汀类(STA
24、TINS) 洛伐他汀(Lovastatin) 辛伐他汀(Simvastatin) 普伐他汀(Pravastin) 氟伐他汀(Fluvastatin) 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 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撤市 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6洛伐他汀(LOVASTATIN) 艾乐汀,美降之,都乐,乐福欣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7洛伐他汀(LOVASTATIN) 1987年上市,第一个他汀类 脂溶性无活性内酯,在肝脏中代谢为活性抑制物而发挥作用 半衰期约3小时 起始剂量20mg,QD,晚餐期间服用 停药后药效
25、持续46周,剂量调整必需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80mg/d 与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时剂量减半(国外)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8辛伐他汀(SIMVASTATIN) 舒降之,赛夫丁,京必舒新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59辛伐他汀(SIMVASTATIN) 脂溶性无活性内酯,在肝脏中代谢为活性抑制物而发挥作用 半衰期约3小时 起始剂量10mg,QD,晚餐期间服用 停药后药效持续46周,剂量调整必需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40mg/d 与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合用时剂量减半(国外)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0普伐他汀(PRAVASTIN) 普拉固,美百乐镇,福他宁9/2
26、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1普伐他汀(PRAVASTIN) 水溶性,药物本身具有活性 半衰期约1.5小时 起始剂量1020mg,QD,晚餐或睡前服用 剂量调整必需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40mg/d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2氟伐他汀(FLUVASTATIN) 来适可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3氟伐他汀(FLUVASTATIN) 水溶性很好,药物本身具有活性 半衰期约1.2小时 推荐剂量2040mg,QD,晚餐或睡前服用;胆固醇极高或者对药物反应不佳者,增至一次40mg 剂量调整必需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80mg/d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4瑞舒伐他汀
27、(ROSUVASTATIN) 可定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5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 具有一个有极性的磺酰胺甲烷基团,亲水性强,高选择性被肝细胞摄入 半衰期约1320小时 肾脏损害大,显著增加蛋白尿 起始剂量10mg,QD;不需要迅速使胆固醇水平下降或有肌病易患因素:5mg 剂量调整必需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20mg/d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6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立普妥,阿乐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7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药物本身及代谢物均有活性 半衰期长达2030小时 起始剂量10mg,QD;
28、 剂量调整必需间隔4周以上,最大剂量80mg/d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8他汀类作用比较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69贝特类(FIBRIC ACIDS) 激活过氧化物酶增殖活性受体(PPAR-,是一种调节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刺激脂肪酸氧化,促进载脂蛋白和LDL受体合成。从而增加VLDL 清除,减少VLDL的合成和分泌。 通过激活PPAR-,刺激载脂蛋白合成,使HDL水平增加。 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增加纤维蛋白溶酶的活性,减少血小板的聚集性。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0贝特类(FIBRIC ACIDS) 氯贝特(Clofibrate) 苯扎贝特(Bezafib
29、rate) 吉非贝齐(Gemfibrozil) 非诺贝特(Fenofibrate) 环丙贝特(Ciprofibrate) 苄氯贝特(Beclobrate) 利贝特(Lifibrate) 双贝特(Simfibrate) 30多个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1贝特类的降脂特点 临床用于高甘油三脂血症、以甘油三脂升高为主的混合性血脂异常。 使血中VLDL和TG显著降低 不同程度地升高HDL 使LDL-C轻度降低,但有的药物在型高脂蛋白血症患者中可能使LDL增高(吉非贝齐)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2贝特类的药代动力学特点 口服吸收完全或良好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很高(9699)
30、绝大多数经肾脏排泄(7095),少数从粪便中排除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3吉非贝齐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 胃肠道:胃肠道症状, 如腹胀、恶心、食欲不振; 血液:偶有贫血及白细胞减少 皮肤:皮疹等 禁忌症: 患胆囊疾病、胆石症禁用 肝功能不全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禁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4贝特类的药物相互作用 可以增强香豆素抗凝血药的作用 与其它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合用时,可将它们从蛋白结合位点上替换下来,导致其作用加强: 甲苯磺丁脲及其它磺脲类降糖药 苯妥英 呋塞米等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5贝特类的适应症 高甘油三脂血症
31、以甘油三脂升高为主的混合性血脂异常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6氯贝特(CLOFIBRATE) 1962年发现其降脂作用 能抑制CH和TG的合成,增加CH的排泄,其降TG的作用较降CH作用强 副作用大: 有特异臭味,对胃肠道刺激大 肝毒性 对人类有潜在致癌的危险性 可能与非心脏性病因死亡率增多有关 仅限于采用吉非贝齐治疗无效的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7非诺贝特(FENOFIBRATE) 力平脂,利旨平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8非诺贝特(FENOFIBRATE) 竞争性地与白蛋白结合的部位释放出甲状腺素,存进胆固醇分解代谢,目前较为理想
32、的降脂药 具有显著降低血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作用,能明显降低VLDL,也能降低LDL,并能使HDL升高 清除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可用于a、b、及型高脂蛋白血症,也可用于血脂异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或其他心血管病的患者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79烟酸类(NICOTINIC ACID)烟酸: 广谱有效的降脂药 能显著降低TG,并能使HDL浓度轻度至中度升高 临床可用于、及型高脂蛋白血症,也可用于低HDL-C血症 所需剂量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现很少用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0烟酸衍生物 能抑制脂肪组织的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自脂肪组织释放,从而降低TG在
33、肝中的合成 通过抑制VLDL和LDL的合成,使血液中TG和TC的浓度下降 抑制肝脏脂肪酶的活性,减少HDL的分解 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能有效地降低CHD的危险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1烟酸衍生物 代表药物: 维生素E烟酸酯:威氏克 阿西莫司:益平 不良反应少 相互作用较少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2胆酸螯合剂(RESINS) 考来烯胺(Colestyramine):消胆胺,降脂树脂号 考来替泊(Colestipol):降胆宁,降脂树脂号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3胆酸螯合剂/树脂类(RESINS) 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 在肠内与胆汁酸形成螯合物而经粪便排出
34、,阻止胆酸或胆固醇从肠道吸收; 促进胆固醇的降解,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 触发肝代偿性增加LDL受体的合成,使肝对LDL的摄取增加,最终使血胆固醇和LDL水平降低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4胆酸螯合剂降脂特点 降低TC及LDL-C 不能降低、甚至升高TG 主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5胆酸螯合剂的缺点 有明显的胃肠道反应,服药量大且气味难闻。 影响同时服用的其他药物、脂溶性维生素(A、D、K)及钙盐的吸收,减少了肝肠循环 伴有高TG血症的患者服用后会使血中TG更高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6受胆酸螯合剂影响的药物 噻嗪类利尿药、普萘洛尔、
35、地高辛和其它生物碱类药物、洛哌丁胺、保泰松、巴比妥酸盐类、雌激素、孕激素、甲状腺激素、华法林及某些抗生素 为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可在本品服用前1小时或服用后46小时再服用其它药物。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7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 选择性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附着于小肠绒毛刷状缘,局部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 选择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降低小肠中的胆固醇向肝脏中的转运,增加血液中胆固醇的清除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8依折麦布的作用特点 用于高胆固醇血症 不增加胆汁分泌(如胆酸螯合剂) 不抑制胆固醇在肝脏中的合成(如他汀类) 和他汀类合用,能增加他汀类的作用,使LDL-C进一
36、步降低10%-20%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89依折麦布(EZETIMIBE) 益适纯 口服迅速吸收,食物不影响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代谢:有明显肠肝循环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0依折麦布的安全性 不良反应少: 肌肉骨骼系统 神经系统 肝功能 胃肠道 有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较少 与环孢素合用升高其血药浓度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1不饱和脂肪酸类 代表药物: -6型(亚油酸、月见草油等) -3型(多烯康、脉乐康、鱼油烯康等) 天然海洋鱼油制剂 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某些狭窄血管组织内氧的供给,降低冠心病发病率 抑制血小板聚集,延缓血栓形成 降TG
37、,TC,LDL,VLDL,升高HDL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2其他 粘多糖及多糖类:藻酸双酯钠(多糖硫酸酯,PSS) 由促使血管内皮释放脂蛋白酯酶(LPL),改善脂质代谢 雌激素替代治疗(ERT): 对于伴有胆固醇(特别是LDL-C)升高的绝经后妇女,如其他治疗方案无效,在充分顾及禁忌证后,可考虑雌激素或雌激素加孕激素替代治疗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3调脂药物的调脂效果比较DrugLDL(%)HDL(%)TG(%)树脂类树脂类10-303-50-50依折麦布依折麦布18-201-55-11他汀类他汀类*20-632-157-30烟酸类烟酸类5-2515-3520-5
38、0贝特类贝特类0-20;10-206-3520-503脂肪酸脂肪酸0-450-920-50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4调制药物的合理应用简易分型简易分型首选药物首选药物其他可选药物其他可选药物可考虑的药物可考虑的药物高胆固醇血症高胆固醇血症他汀类他汀类胆酸螯合剂胆酸螯合剂贝特类或烟酸贝特类或烟酸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贝特类贝特类烟酸烟酸海鱼油制剂海鱼油制剂混混合合型型高高脂脂血血症症TC和和LDL-C升高升高为主为主他汀类他汀类烟酸烟酸贝特类贝特类TG升高为主升高为主贝特类贝特类烟酸烟酸阿伐他汀阿伐他汀TC、LDL-C和和TG均显著升高均显著升高胆酸螯合剂贝特类胆酸螯合剂贝特
39、类或烟酸或烟酸他汀类贝特他汀类贝特类或烟酸类或烟酸低低HDL血症血症贝特类、阿昔莫司贝特类、阿昔莫司 他汀类他汀类 海鱼油制剂海鱼油制剂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5联合用药 对于难治的、脂质代谢异常严重的患者,需要联合使用几种不同机制的降脂药物 多由他汀类药物与另一种调脂药组成: 他汀类+依折麦布 他汀类+贝特类 他汀类+烟酸类 他汀类+-3脂肪酸 他汀类+胆酸螯合剂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6他汀类+依折麦布 降脂疗效大大提高,但无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患者耐受性好 联合治疗不增加肝脏毒性、肌病和横纹肌溶解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7他汀类+
40、贝特类 适用于混合型血脂异常患者 合用时不良反应可能性增多,应高度重视其安全性 老年、女性、肝肾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慎用 尽量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物、环孢素、HIV蛋白酶抑制剂、地尔硫卓、胺碘酮等药物合用 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时,吉非贝齐比其他贝特类药物发生肌病的危险性相对较多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8他汀类+贝特类 开始合用时宜用小剂量,晨服贝特类药物,晚服他汀类药物 密切监测有无肌痛、肌无力等症状和肝脏酶学及肌酶变化,如无不良反应,可逐步增加剂量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99他汀类+烟酸类 可显著升高H DL-C, 而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需要监测肝
41、脏酶学和肌酸激酶(CK)、血糖及肌病症状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00他汀类+-3脂肪酸 可用于混合型血脂异常 服用大剂量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在糖尿病和肥胖患者中增加了热卡摄入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01他汀类+胆酸螯合剂 协同降低LDL-C 不增加各自的不良反应 减少用药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风险 由于胆酸螯合剂服用的不便,仅用于其他治疗无效或者不能耐受的患者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02调脂治疗患者的调脂治疗患者的药学监护?药学监护?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03药学监护9/23/2011北京大学药学院-聂104疗效疗效安全性安全性血脂水平血脂水平肝功能:肝功能:ALT,AST肌病:肌病:症状:询问患者有无肌痛、肌症状:询问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