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节能措施_第1页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_第2页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_第3页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_第4页
建筑电气节能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摘要:能源问题始终是世界各国所关切的重要战略问题,我国也不例外,在我国的能源消耗项目中,建筑消耗就占到了35%-45%左右,其中照明设施消耗在建筑总消耗中高达一半以上。所以探讨先进的建筑电气节能技术是特别有必要的,它的发展干脆影响到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我们要从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来思索建筑的节能问题,以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为动身点,发展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关键词:建筑;电气节能;措施 Abstract: The energy is always the important strategic problem concerned by countries all over t

2、he world, also including our country. In China's energy consumption items, the construction consumption is about 35%-45%, among which as high as more than half of building lighting facilities in total consumption. Therefore, researching the advanced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is very ne

3、cessary, whose development directly affects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nation's economical society. We should consider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with new perspective and new thought to develop the green building and ecological building with the starting 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human

4、oriented. Keywords: buildings; electrical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电气的节能措施是建筑节能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降低配电系统的配电损失,最大限度的降低无功的功率,提高电能的运用率。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运用高效的节电、省电装置来调整电压幅值、稳定三相电压、抑制谐波等措施,可以达到节电15%-20%,并且具有牢靠的平安性、绿色环保性,既改善了用户的用电环境,又提高了用电设备的运用寿命。 一、建筑能耗 1、建筑能耗的组成 建筑能耗主要包括:施工中建立能耗、生产过程中加工、运输材料的能

5、耗、竣工后的管理、运行能耗等,其中运行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大部分。运行能耗中主要有采暖、通风空调设备的能耗、室内照明设施的能耗以及其它工作设备的能耗。总的来说,建筑照明能耗就占建筑物总能耗的30%-45%。 2、建筑能耗的现状 我国的建筑能耗大部分用于照明、供水、空调和其它动力设施等方面。依据某地区各种建筑能耗的调查显示(如表一),照明用电占20%-35%;供水等设备用电占8%-12%;其他设备用电占10%-20%,其中建筑电气用电要占建筑能耗的45%-55%。 表一:某地各类建筑的能耗比例 (%) 照明 供水 空调 其它动力设备 医院 15.3 39.8 28.9 13.2 商场 35.7 9

6、.8 49.6 13.5 酒店 14.6 31.5 43.8 10.2 写字楼 16.3 3.8 52.6 18.3 我国的建筑将近有430亿平方米,但其中的节能型建筑只占到1.3%左右,其余建筑无论从建筑结构还是空调、采暖的调整系统来看,都属于高能耗的建筑,其单位面积采暖所用的能耗相当于发达国家的3-4倍。随着我国电气能源供求冲突的激化,建筑电气的节能技术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二、建筑电气的节能措施 建筑电气的节能要满意建筑物照明、供水、空调等方面的要求,不能要满意节能就过高的增加运行费用,要依据实际状况考虑实际的经济利益,把着眼点放在节约无谓的能量损耗,找出和建筑物功能无关的能量损耗的地方

7、,在考虑相应的解决方法。 1、电源的节能 (1)加大供配电系统中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提高可以降低线路中无功功率的损耗,到达节能的目的,它通常的做法是:降低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加强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运用静电电容器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这样可以使电容器产生超前的无功电流,抵消用电设备产生的滞后无功电流,达到加大功率因数目的,同时又可以削减整体的无功电流。 上升配电线路的电压,降低供配电系统的损耗.在供配电系统地主线路上采纳高等级电压,线路的设置要以直线为主,尽量少走弯线,尤其在低配电钟中,不能设置回头线路,变电所要靠近负荷中心,这样可以削减供电半径。 (2)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相关节能措施 应合理

8、选择变压器容量,对专变负荷率应当适当的进行提高,且尽可能的削减负荷的相对不平衡度,由此来降低变压器的消耗。 在室内和变压器下适当的加装一些防震胶垫和吸音材料,可以有效的减震、降噪变配电。 (3)加强对变电器等配电系统的管理 依据实际状况确定变压器的数量以及容量,选择合理的容量和电力负荷相对应的变压器,要合理分析、安排负荷,使其工作在高效区内,加强对运行的管理,运用智能型的系统对线路进行统一的调度和管理。 2、动力的节能 (1)优化空调系统节能 空调系统是建筑设备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冷热源机组等,它的节能除了要加强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外,还要依据舍内人员的活动状况,布置合

9、理的采暖分区。系统依据对空调设备启动和停止时间的计算,可以缩短不必要的启停时间,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在进行预冷或预热时,关闭室外的新风风阀,不但可以降低设备的容量,还能降低新风带来的冷却或加热的能量消耗。 (2)电动机的节能 电动机作为电能的动力源,其耗电特别大,它的负荷约占总发电量的50%-75%,降低电动机能耗的方法是提高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了解负荷的特点,依据电动机的工作特点,选择合理的电动机;优化电动机的限制方式,提高其运转的效率,依据负荷的改变调整设备运用调速电机,运用智能传感器来管理电动机,自动推断运行负荷以及效率状态,刚好的调整电机的运行功率。 3、照明的节能 建筑中的照明

10、系统是供应光照、调整室内光线的重要设施,它的系统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8%左右,对于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削减建筑的能耗。 (1)运用节能的光源或灯具 高效的节能灯具有:高压钠灯、荧光灯、金属卤化物灯、高压汞灯等,一般我们运用的白炽灯的光效不但不好,而且耗电量极大,所以我要尽量削减运用白炽灯,可以选用高压钠灯、荧光灯等代替。 (2)运用照明节能限制系统 照明节能限制系统可以利用各种不同的限制方式,限制元件、光线,对不同环境、时间的光照进行精确的布置和管理,以此来实现节能。照明限制系统是以自主限制为主,手动限制为辅,系统能进行远程的集中监控、遥控,使建筑的照明系统的管理和设备的维护工作

11、变得简洁。 (3)利用好自然光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自然光照,如:设置大面积的顶部天窗,运用光导纤维、棱镜组反射和导光管等新型技术进行采光。 (4)节能设施的选择 节能电器设备应当采纳节能型低损耗的电力变压器(如选用SGB10型干式电压力器,接线组别D/Yn11等)。 应用于室内的照明灯具附件相宜采纳节能型电子或电感镇流器。 应用于室外的照明设备可用太阳能照明灯,室内照明设备可用LED光源。 照明系统的节能限制措施 一些住宅区里的楼梯间、楼道等公共地点都可以采纳节能自熄开关。 道路上的照明设备相宜采纳有时控及光控功能的限制装置。 其它公共建筑的楼梯间、楼道、大厅等公共场所相宜采纳分

12、区域、分组集中的限制方式。 全部照明设备的开关应限制的灯量尽可能少,所限制的灯列和采光侧窗墙平行。 照明设备的功率其密度值不能大于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中的现行值,这里建议采纳目标值进行设计。设计项目的照度、显色指数和统一眩光值应当满意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相关规定。 结束语: 建筑电气的节能,不能只靠节能技术的创新和科技的发展来进行,更重要的是培育以及提高我国全民的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在推广运用新技术、新科技的同时,还要有法律、行政等有关部门的协作。由于我国要建立节约性社会,所以提高建筑电气节能措施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必定要求,只有全民的节能意识的提高在协作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才能使我国的节约性社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曹玉亭对电气节能技术的思索J山西建筑,2007,33(7):23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