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四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版必修_第1页
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四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版必修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备课精选)2015年高中语文第4课诗经四首第2课时同步练习(含解析)语文版必修4(分值:60分)、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氓之蚩蚩(chIchi)匪我愆期(qian)将子无怒(jiang)B. 体无咎言(jiu)自我徂尔(zu)C. 渐车帷裳(jian)咥其笑矣(xi)D. 脩我矛戟.(ji)视民不恌(tiao)泣涕涟涟(lianlian)以我贿迁(hui)无与士耽(dan)夙兴夜寐(su)言笑晏晏(yanyan)不稼不穡(se)人之好我(hao)2.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无与士耽.(沉溺在欢乐之中)B. 总角之宴(酒席)

2、C. 与子偕作.(行动、做)D. 不素飨兮(白吃,指不劳而食)()女也不爽(违背,差失)言笑晏晏(和悦欢乐的样子)静女其姝.(美丽)河之漘兮(水边)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打败了敌人。B.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们夙兴夜寐,辛勤地工作着。C. 对这件事他信誓旦旦,我们都相信他会做好。D. 这篇作文不符合要求,简直是不刊之论4 .比较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A. 与意思相同,与意思相同B. 与意思相同,与意思不同C. 与意思不同

3、,与意思相同D. 与意思不同,与意思不同二、文本阅读(17分)阅读氓(卫风),完成58题。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反是不思,亦已焉哉!5“总角之宴,言笑晏晏”的女主人公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行。矣。反。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渐车帷裳。女也

4、不爽,士贰其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兄弟不知,咥其笑信誓旦旦,不思其“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表现了婚前的性格。(4分)”“女之耽兮,不可说也!”从痛苦的生活经验中女主人公认的感情。(4分)6“于嗟女兮,无与士耽!识到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流露出7按要求选择有关的诗句填空,并作相应评价。婚前婚后评价氓“我”(6分)8.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这首诗是一个被遗弃女子的自诉,她叙述了自己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过程,对负心的丈夫充满怨恨,最后她从痛苦中醒悟过来,表示要坚决地同他一刀两断。B. 这首诗叙事很完

5、整:首章写订婚,次章写结婚,第三章写被遗弃,第四章写受虐待,第五章写教训,第六章写决绝。C. 这首诗以“我”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的修辞手法。D. 本诗大体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采取概括叙述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恨与悔的感情熔铸于叙事、议论之中,较细腻地刻画出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并展现了她的坚强性格。三、类文阅读(2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五言诗,完成910题。(11分)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I注】古诗无题,以首句为

6、题。蘼芜:香草名。閤:旁门、小门。缣(jian):双丝的细绢。素:白色的生绢。匹:长四丈。9将“长跪问故夫”以下的对话一一标明,如“XXXX”系XX所说。(5分)答:10写一段话,说说你对这首诗主旨的理解。(6分)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2分)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11. “行迈靡靡”一句中的“靡靡”跟成语

7、“靡靡之音”中的“靡靡”,意思是否一样?如果一样,说明意思,如果不一样,又不一样在哪里?(4分)答:12.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现在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这句话?(2分)答:13. 根据毛诗序的说法,这首诗是写周室东迁之后周大夫行役过宗周,见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已遍生禾黍,因悲周室颠覆,徘徊流连,乃作此诗。近人则认为这是一首游子抒写愁怀的诗。你认为哪一种说法切合诗歌文本?(6分)答:四、语言运用(8分)14.根据例句,仿写一个与其格式相同的句子。(4分)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仿句:15.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得到的结论。(4

8、分)材料一两千多年前,黄河只叫“河”,没有“黄”字。诗经中许多篇章都提到过。那时的黄河水还比较清亮。黄河上游及晋陕一带森林植被还比较多,水草丰茂,清澈秀丽。材料二古人言“黄河清,天下宁”,黄河的治理,事关广大人民的生计。材料三近十几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遭受到严重的破坏,黄河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问题。答:【答案解析】1. CA项“将”读qiang;项“咎”读jiu,“徂”读cu;D项“恌”读tia0。2. B宴:快乐。3. D“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4. B都为语气词,无义。是“反复,变心”,是“违反”。5 纯真、热情6. 悔恨多于哀伤7.婚前婚后评价

9、氓氓之蚩蚩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当初忠厚老实,婚后违背誓言。“我”送子涉淇匪我愆期三岁食贫女也不爽当初热情大方,婚后勤劳持家。&B第四章没写受虐待,第五章写了受虐待。9“新人复何如”是故妻问语。“新人虽言好不相如”是故夫答语。“新人从门入从閤去”是故妻怨语。“新人工织缣不如故”是故夫后悔语。10. 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没有地位,随时都有被丈夫遗弃的可能,也揭露了男人喜新厌旧的心理。11. 不一样。形容“行迈”(迈步)的“靡靡”,显然是指脚步沉重、缓慢;形容“音(乐)”的“靡靡”,应该是指乐声萎靡颓废、低级粗俗。12. 在表示别人是否理解自己的苦衷时经常引用。13. 示例:(1)我认为第

10、一种说法切合诗歌文本。此诗写平王东迁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即所谓宗周,满目所见,已没有了昔日的城阙宫殿,也没有了都市的繁盛荣华,只有一片繁茂的黍苗尽情地生长,也许偶尔还传来一两声野雉的哀鸣,此情此景,令作者不禁悲从中来,涕泪满衫。诗人选取的是一种物象浓缩化而情感递进式发展的路子,于是这首诗具有了更为宽泛的、长久的激荡心灵的力量。(2)我认为第二种说法切合诗歌文本。通过诗歌所提供的意象,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孤独的思想者,面对虽无灵性却充满生机的大自然,对自命不凡却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人类的前途的无限忧思,这种忧思只有“知我者”才会理解,可这“知我者”是什么样的人呢?“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在充满失望的呼号中我们看到了此人心中所怀的难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对人类命运的忧思。解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