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辽宁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2021年高考辽宁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2021年高考辽宁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2021年高考辽宁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2021年高考辽宁选择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化学注意事项:L L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椽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H1016016C135.5FeC135.5Fe5656一、选择题:本题共1515小题,每小题3 3分,共45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纯铁比生铁易生锈B.臭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2、C,酚醛树脂可用作绝缘、隔热材料D高纯硅可用于制芯片【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由于生铁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纯铁只能发生化学腐蚀,故生铁比纯铁易生锈,A错误:B.臭氧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正确;C.酚醛树脂具有空间立体网状结构,具有热固体,绝缘性,故可用作绝缘、隔热材料,C正确;D.高纯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芯片,D正确:故答案为:Ao2.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是2s2P2s2Px-.x-.A.基态c原子价电子排布图:B.cr结构示意图:c.KC1形成过程:K+七i:TK:G:D质量数为2的氢核素:H【答案】D【解析】【分析】c.KC1形成过程为:

3、K + C1ikEd:,C错误:D.质量数为2的氢核素为:fH,D正确;故答案为:Do3.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B.“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干可知,“乌金纸”是用豆油点灯,闭塞周闱,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故“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A正确;B.造纸原料主要是纤维素,

4、故“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正确:C.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豆油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错误;-D.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D正确;故答案为:Co4.卜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LCL(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Imol电子B. HROr和CuCL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仃白烟产生D.SO,与KC1O溶液反应:SO,+2C1O-+H,O=2HC1O+SO;-【答案】B【解析】【详解】A.基态C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回EE口A错误;B.C1结构示意图为:,B错误;【分析】【详解】A.由于溶于水中的CL只有部分

5、与H9反应,故22.4LCL(标准状况)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目小于Imol,A错误;B.根据反应:SO3+H?O=H2soj,Cu+CL&CuCL,故HfO和CuCl1均可通过化合反应得到,B正确;C.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相互靠近,有白烟产生,由于浓硫酸难挥发,故不能形成白烟,C错误;,D.由于CIO具有强氧化性,SO?具有强还原性,故S0?与KC1O溶液反应:SO,+C1O+H、O=2IT+Cl+SO:,D错误:故答案为:Bo5.有机物a、b、c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CaairCaaiababA.a的一氯代物有3种C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2【答案】A【

6、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等效氢原理可知,a的一氯代物有3种如图所示:C. c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由6个可、2个sp3,C错误;D. a、b、c的分子式分别为:CSH6,CSH6,CSHS,故c与a、b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错误:故答案为;Ao-6我国科技工作者发现某“小分子胶水”(结构如图)能助力自噬细胞“吞没”致病蛋白。卜列CH-CH4Bb是2、”的单体D.a、b、c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误:正的单体是米乙烯不是b.A.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B.该分子能与蛋白质分子形成氢键C.Imol该物质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D该物质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消去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7、.该分子中存在2个苯环、碳碳双健所在的三个平面,平面间单键连接可以旋转,故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分子中行羟基,能与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之间形成氢键,B正确:C.由题干信息可知,Imol该物质含有2mol酚羟基,可以消耗2moiNaOH,Imol酚酯基,可以消耗2molNaOH,故最多能与4moiNaOH反应,C错误;D.该物质中含有酚羟基且邻对位上有H,能发生取代反应, 含为苯环和碳碳双健, 能发生加成反应,但没有卤素原子和醇羟基,不能发生消去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Bo7.单质硫和氧气在低温高压卜可形成一种新型超导材料,其品胞如图。卜.列说法错误的是A.S位于元素

8、周期表p区C.S位于H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答案】D【解析】【分析】3 3 H HB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SD.该晶体属于分子晶体说法正确的是【详解】A.S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3p4,故S位于元素周期表p区,A正确:B,由该物质形成晶体的晶胞可知:S个数为8?:+1=2,H个数为:12?-+6-=6,故842H、S原子个数比为1:3,故该物质的化学式为HA,B正确;D.由于该晶体是一种新型超导材料,说明其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故该晶体屈于离子晶体,D错误:故答案为:Do8 .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足量CL什BaCL溶液一溶液b冽证cI稀盐酉夕刺激性气KMnCU溶泄味

9、气体d紫色褪去A.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B.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Cd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反应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盐a与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d,d能使KMnOq溶液褪色,故d为SO”则盐a为Na:1sO3或苕NaHSO3,也可能是Na2s2O3,盐a与足量CL反应后将生成SO:,与BaCL溶液反应得到沉淀c,故c为BaSO,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盐a为Na2s03或者NaHSCh,也可能是Na2sg3,故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A正确:B.由分析可知,c为BaSO4,故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B正确;C.

10、由分析可知,d为SO?,由SO?易溶于水并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d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错误;D.由分析可知,盐a为Na2s。3或者NaHSCh,也可能是Na/。,当Na2S2O3+2HCl=2NaCl+Sl+SO2T+H2O,反应中还可能生成淡黄色沉淀,D正确:故答案为:Co9.由卜.列实验操作及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C.S位于H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如图所示盐a溶液现象结论,C正确:A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1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卜.片呈紫红色氧化性:CLBi;LB在火焰上灼烧搅拌过某无色溶液的玻璃棒火焰出现黄色溶液中含Na元素C用pH计测定pH:N

11、aHCCh溶液CH3COONa溶液pH:H2c03酸性弱于CHjCOOHD把水滴入盛行少量NaQz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11木条复燃反应生成了AABBC.CD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向KBr、KI混合溶液中依次加入少量氯水和CCL,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反应产生 4 发生反应:2KI+Ch=2KCl+l2.证明氧化性:Chl2,Bnb,但不能比较B门与CL的氧化性强弱,A错误;B.玻璃中含有Na元素,因此灼烧时使火焰呈黄色,不能证明溶液中含Na元素,B错误:C.应该采用对照方法进行实险,但两种溶液的浓度未知,盐的种类也不同,因此不能通过测定溶液的p

12、H来判断H2c6、CH3coOH的酸性强弱,C错误;D.氧气有助燃性,把水滴入盛行少量NazCh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木条放在试管II,木条狂燃,可以证明Na?。?与水反应产生了On,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10如图,某液态金属储能电池放电时产生金属化合物LlR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M电极反应为Ni-2e-=N+B.放电时,Li由M电极向N电极移动M极,液态W泡沫Ni熔做L。和KC1N极液态Sb-BinC.充电时,M电极的质量减小D.充电时,N电极反应为LisBi+3e-=3Lr+B1【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放电时,M极由于Li比N1更活泼,也比N极上的Sb、Bi、

13、Sn更活泼,故M极作负极,电极反应为:Li-e=I#,N极为正极, 电极反应为:3Li-+3e-+Bi=L“Bi,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M电极反应为Li=LA错误:B.由分析可知,放电时,M极为负极,N极为正极,故Li*由M电极向N电极移动,B正确;C.由二次电池的原理可知,充电时和放电时同一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互为逆过程,M电极的电极反应为:Lr+e=Li,故电极质量增大,C错误;D.由二次电池的原理可知,充电时和放电时同一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互为逆过程,充电时,N电极反应为U3B1-3e=3L+Bi,D错误:故答案为:Bo11.某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发生反

14、应2X(s)UY(s)+Z(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卜列说法错误的是A.升高温度,若c(z)增大,则Anx)B.加入一定量Z,达新平衡后m(Y)减小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达新平衡后c(Z)增大D.加入一定量氧气,平衡不移动【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而C(Z)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故则AHX),A正确:B.加入一定最Z,Z的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故达新平衡后m(Y)减小,B正确:C.加入等物质的量的Y和Z,Z的浓度增大, 平衡逆向移动, 由于X、Y均为固体, 故K=c亿),达新平衡后c(Z)不变,C错误:D.加

15、入一定量敏气,加入瞬间,X、Z的浓度保持不变,故正、逆反应速率不变,故平衡不移动,D正确:故答案为:Co12.某温度下,降冰片烯在钛杂环烷催化卜.聚合,反应物浓度与催化剂浓度及时间关系如图。已知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帚也035moll/q14tM=0.070molL1c僖化酒二0.035mol-L1A其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B其他条件相同时,降冰片烯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C.条件,反应速率为0.012mol H mmTD条件,降冰片烯起始浓度为3.0mol-L”时,半衰期为62.5mm【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由题干图中曲线可知,其

16、他条件相同时,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所需要的时间更短,故反应速率越大,A正确:B.由题干图中曲线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降冰片烯浓度是的两倍,所用时间也是的两倍,反应速率相等,故说明反应速率与降冰片烯浓度无关,B错误:0.012mol-LT1-min-11C正确:D.反应物消耗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半衰期,由即干图中数据可知,条件,降冰片烯起始浓度为3.0molL”时,半衰期为125mm+2=62.5mm,D正确;故答案为:Bo己知气体可选择性通过膜电极,溶液不能通过。卜.列说法错误的是oooooo 321321q一olusolus火登u uC.由题干图中数据可知, 条件,l,水如Ac3.0mol?L

17、-0mol?L-反M速率为u=一=At250niui13(QH2)电解转化法从烟气中分离CO?的原理如图。5010015020025030050100150200250300/min/min利HO-OK(QH2)+2OH-,故与M极相连的a电极为负极,N极为阳极,电极反应为:【详解】A.由分析可知,a为电源负极,A正确:B.由分析可知,根据电子守恒可知,溶液中Q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B正确:C.由分析可知,整个过程CO2为被还原,CO二在M极发生反应为COrK)H =HCO;,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M极上CO2发生反应为:COyOH-HCO;被吸收,HCO;向阳极移动,N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18、HCO;+H-H2O+CO2T,故分离出的CO?从出II2排出,D正确:故答案为:Co14 .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驳体结构如图,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膜电极A.a为电源负极B溶液中Q的物质的吊:保持不变C.C0:在M极被还原D.分离出的CO,从出口2排出一【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M极发生的是由QoYfo转化为OH(QH1 的过程,该过程是一个还原反应,故M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0+2H+,b极为电源正极,据此分析解题。烟气(含89电源NaHCOs溶液0+2H2O2e=HO-OHO-O (QH(QH2 2)-2e=)-2e=【答案】D【解析】【分析】由题干信

19、息可知,基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故Z为C或者O,根据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图可知丫周围形成了4个单键, 再结介信息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丫为N,故Z为O,M只形成一个单键,M为H,X为C,则W为B,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X、Y的氢化物分别为:CH:和NH3,由于NH3存在分子间氨健,故氢化物沸点:XVY,A错误;B.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卜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MZYX.B错误;C.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A与mA,与VIA反常, 故第一电离能:WXZYc错误

20、:D.由于阳离子中的Y原子是N原子,形成了类似于铁根离子的阳离子,故存在配位键,阴离子中的W为B,最外层上只有3个电子,能形成3个共价键,现在形成了4个共价键,故还有一个配位键,D正确;故答案为:Do15.用(MOOOinol.L盐酸滴定20.00mLNa?A溶液,溶液中H?A、HA、A二的分布分数5随pH变化曲线及滴定曲线如图。卜列说法正确的是【如A分布分数:o(A:)=A)A)c(H2A)+c(HA)+c(A:)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卜列说法正确的是MYMXM3M3XZyZXMMwXz/zXMA.氢化物沸点:B.原子半径:MXYZC.第一电离能:WXYC(A2

21、JC(H2A)c第一次突变,可选酚肽作指示剂D.c(Na2A)=0.2000mol-E1A.5A的K”为10-,据此分析选择。【详解】A.H.Ac(H*)c(HA-)C(H:A)-,根据上图交点计算可知K乂=10638,人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c点中c(HA)c(H?A)c(A%),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第一次滴定突跃溶液呈碱性,所以可以选择酚SM故指示剂,CE确:D.根据图像e点可知,当加入盐酸40mL时,全部生成HA,根据_计算可知c(Na2A)=0.1000molL,D错误:答案为:Co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从帆锅钵矿渣(主要成分为V?。、Cr2O3,MnO)中提铭

22、一种工艺流程如下:Na2sO3溶液已知:pH较大时,二价镭Mn(n)(空气中易被氧化.回答卜列问题:(1)C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灰。(2)用FeCL溶液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常温下,各种形态五价钿粒子总浓度的对数Ige总(V)与pH关系如图1。已知钿铭钵矿渣硫酸浸液中c,(V)=0.01m。lLr,“沉钢”过程控制pH=3.0,则与胶体共沉降的五价锐粒子的存在形态为(填化学式)。n-钿珞镭矿渣硫酸浸液C203H2O2/NaOH溶液I0080604()I0080604()I I%、羯涎工(4)某温度下,Q(m)、Mn(U)的沉淀率与pH关系如图2。“沉铭”过程最佳pH为:在

23、该条件下滤液B中c(C3-)=moll?【K、v近似为1X10-H,Cr(OHb的K:p近似为ix10一3。L(5)“转化”过程中生成MnO1的离子方程式为。、(6)“提纯”过程中Na?,。的作用为【答案】(1)(1).4.4.VIB.VIB(2)(2)FeC13+3H9FeC13+3H9 Fe(OH)3(Fe(OH)3(胶体)+3HCl)+3HCl(4)(4). .6.06.0.卜104104MnMn +H0+20H=MnO2+2H9+H0+20H=MnO2+2H9(6)(6)防止pHpH较大时,二价隹Mn(n)Mn(n)被空气中氧气筑化,转化为MnO?MnO?附在Cr(OH)3Cr(OH)

24、3的表面,使产物不纯【取】【分析】分析本工艺流程图可知,沉钿步骤中使用氢氧化铁胶体吸附含有锐的杂质,滤液中主要含有Mn”和C产,加热NaOH“沉铭”后,C产转化为固体A为Cr(OH)3沉淀,滤液B中主要含有InSO4,加入Na2s2O3主要时防ikpH较大时,二价钵Mn(H)被空气中氧气 氧 化 ,Cr(OH)3燃 烧 后 生 成603,“ 转 化 ” 步 骤 中 的 反 应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Mn2+H2O2+2OH-=MnO2+2H2O,据此分析解题。【小问1详解】Q时24号元索,价层电子对排布式为:3d54s】,根据最高能层数等于周期序数,价电子数等于族序数,故 5 元素位于元素

25、周期表第4周期VIB族,故答案为;4;VIB;【小问2详解】用FeJ溶液制备Fe(0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FeCb+3H9二Fe(OH)3(胶体)+3HCL故答案为:FeCb+3H9=Fe(OHb(胶体)+3HCl:.【小问3详解】常温卜.,各种形态五价钿粒子总浓度的对数IgcJV)与pH关系如图1。己知钿铭猛矿渣硫酸浸液中c总(V)=0.Olmol-L_1,Ige总(V)=-2,从图中可知,“沉帆”过程控制pH=3.0,运%(V)=-2时,与胶体共沉降的五价机粒子的存在形态为H3V9;,故答案为:H3V2O;:【小问4详解】某温度下,Cr(m),Mn(n)的沉淀率与pH关系如图2,由图中信

26、息可知“沉珞”过程最佳pH为6.0:则此时溶液中OH-的浓度为:c(OH )=10-Smol/L,在该条件卜滤液B中C(C A)=【小问5详解】由分析可知,“转化”过程中生成MnO?的离子方程式为411卢+氏02+2011-=山02+240,故答案为:Mn2+-H2O2+2OH=MnO2+2H2O:【小问6详解由分析可知,“提纯”过程中Na2s2。3的作用为防止pH较大时,二价析Mn(II)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Mn6附在Cr(OH)3的表面,使产物不纯,故答案为:防止pH较大时,二价镒Mn(n)被空气中氧气氧化,转化为MnO二附在Cr(OH)3的表面,使产物不纯。17.米催化加氢制备环己烷

27、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一定条件下,发生如卜.反应:I.主反应:C)(g)+3HKg)=C)(g)H.副反应:()回答卜列问题:(1)已知:HL2H式g)十。式g尸2H?O(1)AH3V.(g)+9Ch(g)=6CO2(gH6Hg(1)AHs则AH1=(用AH3、AH4和4凡表示)。(2)有利于提高平衡体系中环己烷体积分数的措施有.A.适当升温B.适当降温C.适当加压D适当减压(3)反应I在管式反应器中进行,实际投料往往在n(Hj:n(C6H)=3:1的基础上适当增大H2用量,其目的是一(4)氢原子和苯分子吸附在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时,才能发生反应,机理如图。当H2中混存微量H?S或CO等杂质时

28、,会导致反应I的产率降低,推测其可能原因为。Ksp(Cr(OH)3)1x10-3。C3(OH)一(10-=lxlO-6molE1故答案为:6.0;IxlOQAHi+8OH=FeJ+Fe3O41+4HQ:【小问4详解】结晶度受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影响,所以为保证产品性能,需使其粒径适中、结晶度良好,可采取的措施有采用适宜的滴液速度、选择适宜的焙烧温度,AD项符合题意,若用盐酸代替KOH溶液,生成的晶体为Fe和Fes。,,均会溶解在盐酸中,因此得不到该晶粒,故B不选:拧在空气氛围中制备,则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氧化,故D不选,综上所述,答案为:AD:【小问5详解】因为反应后溶液中有氯离子,所以在步骤中判断

29、沉淀是否已经用水洗涤干净,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稀硝酸酸化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已洗涤干净;乙酊易溶于水,易挥发,所以最后使用乙醇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水分,便于快速干燥。【小问6详解】99g9.95gFeCL-4HQ(M=199)的物质的最为诉扁=0.05mol,根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Fe+8OH=FeL+Fe3O4i+4H2O,可知理论上所得的Fe和FjO的物质的量各自为00125mol,所以得到的黑色产品质量应为0.0125molx(56g/mol-f-232g/mol)=3.6g,实际得到的产品3.24g,所以其产率为324ex100%=90.0%t故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