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教学内容_第1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教学内容_第2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教学内容_第3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教学内容_第4页
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教学内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三文言文阅读:课外文言文阅读:劝谏类5.(2018湖北咸宁)阅读文章,完成18-21小题。(15分)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日:“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开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日:“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节选自资治通鉴)注释:上:

2、皇上,此处指唐太宗。哂(shen):微笑,此处含有微讽之意。不暇顾:顾不上。野宿:在野外露宿。1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上与群臣论止盗一狼得骨止B.朕当去奢省费去因还乡c.m是数年之后皆经丧乱少睡眠D.刻民以奉君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实词多个义项的辨识。A项中的“上与群臣论化盗”的“止”是禁止的意思,“一狼得骨止”的“止”是“停止"B聪SS;“朕当去奢省费”的“去”是去掉的意思,.因疑乡”的“去”是“离开”的意D期中“刻民以奉君”的“刻”是“剥削”的意思,“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的“刻”是雕刻白CM;个“自”都是从的意思,

3、因此选C。19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民之所以为盗者.客之美我者;B.犹割肉以允腹能以径寸之木C.君富而国亡学而不思则罔D.夫欲盛则费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虚词的用法辨识。A项的两个“者”是判断句的标志,解释为“是”的意思。C项中的两个“而”是连词,表转折。D项中的“则”是连词,就的意思。B项中“犹割肉以允腹”的“以”是连词,来的意思,“能以径寸之木”的“以”是用的意思,所以通20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阐述了唐太宗的民本思想。B.有的大臣希望唐太宗用严刑重罚禁止百姓偷盗

4、。C.老百姓偷盗是因为没有廉耻观。D.唐太宗认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百姓衣食无忧就不会偷盗。【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文本内容的理解。文中说老百姓偷盗的原因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饥寒逼迫上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而不是他们没有廉耻观,因此选Co21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朕)使民衣食有馀,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答案(1)(我)让老百姓代食有富余,那么老百姓就自然不做盗贼(不会成为盗贼),哪里需要用严刑重罚呢!【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馀”:“同“余”,多出

5、的、剩下的,此处可译为“富余”;“安”:怎么。注意一一对译的原则。(2)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答案(2)所以国君的忧患,不从外界来,常常从自身生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翻译能力。根据上下文语境,抓住重点词语:“故”的意思是“因此、所以“;“患”的意思是“忧患”;“由”的意思是“从”【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制止。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的被饥饿所迫,所以就顾不得廉耻罢了。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

6、不会做盗贼了,何必要用严厉的刑法呢!”从此几年之后,天下太平,没有人拾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给自己),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皇上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却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从外面来,常因为自身出现。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了。”6.(2018甘肃兰州)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15题。(8分)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以此众战,谁

7、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左传齐桓公伐楚盟屈完)【注】陈:列阵,布阵。绥:安抚。方城:山名。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以此众战,谁能御之?13 .用这个诸侯之师(诸侯的军队)作战,谁能够抵御他们呢?【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以:用;战:作战;御:抵御。14 .面对齐侯的陈师示威,以势压人,屈完是如何回应的?请简要说明。(4分)15 .先告诉对方,若对方以德安抚诸侯,我们可以结盟;后告知对方如果以势压人,楚国必将凭借有利地势奋起反抗。【解析】本题考查课外文言

8、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屈完的回答分两层意思“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可见屈完告知齐桓公要以德服人才可以结盟;如果靠武力,楚国也可以借助有利地势奋起反抗。16 .仿照示例,再列举一位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概括其主要事迹。(2分)示例:屈完妙语退齐军,楚与诸侯言和结盟。17 .示例:墨子智败公输盘,阻楚入侵宋国。【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拓展迁移能力。历史上著名的外交人物有很多,如:苏秦、张仪、晏子、蔺相如等,主要事迹概括要准确。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去秦国,既保全了赵国的领土、维护了尊严,也拿回了和氏璧。【参考译文】齐桓公让诸侯国的军队摆开阵势,

9、与屈完同乘一辆战车观看军容。齐桓公说:“我率领这些诸侯军队作战,谁能够抵挡他们?我让这些军队攻打城池,什么样的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如果您用仁德来安抚诸侯,哪个敢不顺服?如果您用武力的话,那么楚国就把方城山当作城墙,把汉水当作护城河,您的兵马虽然众多,恐怕也没有用处!”后来,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国订立了盟约。7 .(2018山东烟台)文言文阅读(12分)晋献公欲伐虞,宫之奇存焉,献公为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而不敢加兵焉。晋贿虞君以宝玉骏马,虞君甚喜。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越疆而去。荀息伐之,兵不血刃,抱宝牵马而去。故守不待渠而固,攻不待冲降而成拔,得贤之与失贤也。(节选自淮南子,略有增删)

10、【注】宫之奇:春秋时期虞国大臣。虞君:虞国国君。荀息:春秋时晋国相国。渠:濠沟。攻不待冲降而成拔:功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冲降,古时兵车。(3分)8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R不甘味>之不能尽其材8 .越疆而去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故守不待渠而固.吾义叼不杀人D.得出之与失贤也货于材人远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注意区分加点词语的词性及意思。A项,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通“饲”,喂、喂养。B项,两个“去”都是动词,离开。C项,前一个“周”,形容词,坚固;后一个“固”,副词,本来。

11、D项,前一个“贤”,名词,贤人;后一个“贤”,动词,胜过、超过。由此确定答案选B项。9 .下面各句中的“以”与“晋贿虞君以宝玉骏马”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扶苏以数谏故B.徐以杓酌油沥之C.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D.皆以美于徐公【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日常要注意积累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解答时要注意根据语境分析词义及用法。例句中的“以”,动词,拿、用。A项,“以",连词,因为。B项,“以”,动词,拿、用。C项,“以”,介词,把。D项,“以”,动词,认为。所以答案选项。10 .选文中划线句子会让你联想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两句(

12、2分)【答案】周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意的能力和理解性背默文言名句的能力。文中画线句的意思是:所以防守不仅仅依靠壕堑的坚固,攻城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结合句意,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筛选相应的句子背默填空即可。注意:“溪”字形要写对;两个句子的顺序不要写颠倒。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宫之奇谏而不听,言而不用。【答案】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上,通过探究上下文语境,分析给出句子的句意。还可借助课内文言词语意义及用法的迁移,加深对句意的把握。翻译时注意:“

13、宫之奇”是人名,不用翻译;“而”连词,表转折,去上“不听”“不用”的动作发出者是虞君;“言”,进言、献言,与“谏”意思相近。注意把“虞君”补充出来,句意才完整通畅。12 .文段中人物描写着墨不多,形象鲜明。请简要说说下面两个人物的特点(2分)(1)虞君:(2)宫之奇:【答案】(1)贪图小利,目光短浅。(2)贤能。(大意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要结合选文中,与人物有关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去分析提炼。“虞君”贪图宝玉骏马,不听从宫之奇的劝诫,最终灭国,由此提炼“虞君”出虞君的形象特点。“宫之奇”窥破晋献公的阴谋,向虞君进谏劝阻,劝阻不成,后离开虞国,这表明宫之奇是一个贤能之臣

14、。【参考译文】晋献公想要讨伐虞国,宫之奇在那里,晋献公为此睡不安稳、吃饭没滋味,因而不敢派兵攻打虞国。晋献公用宝玉和骏马贿赂虞国国君,虞国国君很高兴。宫之奇(向虞君)进谏(虞君)不听,进言(虞君)不采用。(宫之奇)越出国境离开了。荀息攻打虞国,没有杀一人,(就灭掉虞国),抱着宝玉、牵着骏马离开了。所以防守不仅仅依靠壕沟的坚固,攻城取胜不只凭借冲车的高大,而是取决于是否得到贤人(来辅佐)。8 .(2018湖北江汉油田、潜江、天门、仙桃)文言文阅读(10分)勤学王守仁已立志为君子,自当从事于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诸生试观侪辈之中,苟有虚而为盈

15、,无而为有,讳己之不能,忌人之有善,自矜自是,大言欺人者,使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彼固将以欺人,人果遂为所欺?有弗窃笑之者乎?苟有谦默自持,无能自处,笃志力行,勤学好问,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忠信乐易,表里一致者,使其人资禀虽甚鲁钝,侪辈之中有弗称慕之者乎?彼固以无能自处而不求上人,人果遂以彼为无能?有弗敬尚之者乎?诸生观此,亦可以知所从事于学矣。(选自王文成公全书)【注释】确:确实,踏实。侪(chai)辈:同辈。无能自处:以没有能力的态度自处。乐易:乐观和蔼,平易近人。9 .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有弗娜贱之者乎一先

16、帝不以臣卑鄙.B.彼固行以欺人汝心之周C.苟后虚而为盈.彼竭我痛D.有弗窃笑之者乎必为有窃疾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A项“鄙”分别为“轻视,看不起"I“身份低微”;B项“固”分别为“固然”“固执,顽固”;C项“盈”均为“满”;D项“窃”分别为“偷偷地”“偷窃”。10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B,而以勤确谦抑为上不以物喜IC.凡学之不勤水口草木之花D.必其志之尚未笃也如其言,见得于数里外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词多义。A项而分别为“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B项“以”分别为“介词,

17、把,用”“动词,认为";C项“之”分别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D项“其”均为“代词,他的”。11 .下列表述与选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A.作者把聪慧敏捷、勤奋踏实、谦虚低调作为自己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B.选文主要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表明了作者对求学的态度。C.反问句的多次使用,加强了语气,增强了本文的说理气势。D.本文与送东阳马生序一样,都寄予了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根据第一段第二句“从吾游者不以聪慧警捷为高,而以勤确谦抑为上”可知作者选择学生的首要条件是“勤确谦抑”,即勤奋踏实、谦虚低调,并没有聪慧敏捷

18、。因此应选A项。1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人果遂以彼为无能?答案:示例:别人果真就会认为他无能吗?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文言句子注意两点,一是是否为特殊句式,二是其中的重点字词,进行相应的增删替补。本句是反问句,内容上无需进行调换,但是要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人”联系上下文应指“别人,同辈的其他人”;“果”是表反问的语气词“果真”;“遂”意为“就”,“以”意为“认为”,“彼”意为“他”。确定了这些词的意思后,整句的翻译就不难得出了。(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I答案:示例:同县的人认为这件事很不寻常,纷纷(或渐渐)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把他父亲当宾客对待)。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本句为课内文言句子,考生有一定的熟悉感,联系课文上下语境,不难翻译出该句子。注意其中的重点字词:“奇”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宾客”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宾客之礼相待;“稍稍”意为“渐渐”。另外,注意“之”在这里指仲永能做诗这件事。确认这些之后,进行翻译即可。【参考译文】已经立志做君子,自然应当从事于学问,凡是求学不能勤奋(的人),必定是他的意志还不够坚定的缘故。跟随我求学的人,不是把聪慧机警敏捷为上选,而是把勤奋踏实、谦逊低调作为首要条件。各位同学试看你们同学当中,假若有人以虚作满,以无装有,忌讳自己所没有的能力,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