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8明治维新学案_第1页
专题8明治维新学案_第2页
专题8明治维新学案_第3页
专题8明治维新学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八明治维新【模块链接】一、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必修I专题二)二、工业革命(必修II专题五)【学习要求】知道明治维新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和幕府统治的内外危机。概述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建立,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 方面的改革措施,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分析明治维新推动日本近代化的作用,认识其局限性。【知识结构】一、背景(历史条件)基本国情: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幕府掌握实权、天皇成为傀儡的落 后的封建国家。幕府统治危机一一必要性1 .内忧: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得到发展,但受到幕府统治阻碍政治:严格的等级制度使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尤其是下

2、级武士,迫切希望 改变现状)对外: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 发展2 .外患:西方列强入侵,日本出现严重民族危机,社会危机加剧武装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一一可能性1 .“王政复古”政变,倒幕运动取得初步胜利2 .鸟羽、伏见战役,摧毁幕府政权3 . 1869年,明治政府迁都东京二、内容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逐步废除旧的封建体制,建立新的制度,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主要内容简表政治:核心词一一立宪政体内容核心具体内容历史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彻底结束封建割据局向,建立 今中央集权政府,形成国内 统一市场废除等

3、级制度“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建立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改革政治体制(相对滞后)制定宪法(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 家,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 治体制(君主立先制)经济:核心词一一殖产兴业内容核心具体内容历史作用殖产兴业参考创新设计P 295 “基础知识连线一一明治维新一一举经一一殖产兴业”奠定工业化基础,初步实现工业化军事:核心词一一富国强兵内容核心具体内容历史作用富国强兵实行义务兵役制作用:建立现代化军队,提高 日本国家地位。局限:带有浓谆封建军国主义 色彩,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 道路。仿照欧美建立富于武士道精 神、绝对效忠天皇的常备军改进军事装备现代

4、化军工企业设立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建立近代警察制度文教:核心词一一文明开化内容核心具体内容历史作用文明开化参考创新设计P 295 “基础吸收四方思想文化和习俗,改知识连线一一明治维新一一举措一一文明开化”受落后愚昧三、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地位。积极影响:L政治:日本成为亚洲唯一避免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2 .经济: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 逐渐发展为亚洲资本主 义强国3 .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4 .对外:摆脱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为亚洲近邻提供启迪和经验局

5、限性:参考创新设计P 296 ”重点难点一一问题三”L在经济、政治上保留大量封建残余2.推行军国主义,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帝国主义国家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走上资本主 义发展道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民族解放运动;三是自 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四是民族统一运动。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为资本 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各个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 从而需要采取不 同的方式来排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因此,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显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达标训练】1. (2007 宁夏高

6、考 4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 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 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 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 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

7、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 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 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 有优势,但在船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 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 但也 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 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 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 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 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

8、报效”慈禧太后六 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 效”银,迅速上交。摘编自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 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答: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 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 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 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 下,仓

9、促应战。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答: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 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答: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2. (2007 江苏高考 2 (9)中日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关系的发展有赖 于青年一代的沟通与交流。为此,我省N中学邀请日本某校学生前来访问,并拟定了以下交流提纲。假如你作为N中学的一员,按照提纲要求,将如何回答下列 问题:19世纪60年代后,中日两国开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试以“洋务运动” 和“明治维新”为例,简述其背景的共同点和明治维新军事改革的措施。答:共同背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入侵,封建统治出现危机。明治维新的军事改革措施:推行义务兵役制,仿效欧美建立富于武士道精神、 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对外扩张道路,中日关系发生逆转。指出日本发动 侵华战争的根源。答:根源:明治维新使资本主义发展,日本国力增强,但国内市场狭小、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